第47章 四十七回合
梁府将李氏的靈堂設在沁芳園東頭忘憂齋,老主父馮氏親自料理女婿的喪事,主要負責應酬各方面的來往,幾位叔公并府上兩大掌事從旁協助,方方面面都還算有條不紊。棺椁用的是最上等的烏梓木,貼金繪彩,十分華貴。梁家請了京都最富盛名的陰陽并欽天監的兩位官正算好日子,停靈直至七七四十九日,期間請僧尼于庭院之中念經超渡亡靈,此外又叫了道士設壇做法事,驅散鬼魅,好叫李氏的魂魄走的更加安穩一些,也方便後續發喪順順當當。
春寒料峭,每日吊唁的人絡繹不絕,這兩天風刮的極猛,滿堂皆白,招魂幡獵獵揮舞,沒來得及燒化的紙錢漫天飛揚,哭喪的聲音在哀樂聲中一浪高過一浪,整個梁府就籠罩在這悲傷壓抑之中,陰雲不散。
梁沛一身缟素,靜靜跪坐于棺椁旁邊,她剛剛接待了遠道而來的李氏的母家人,此刻疲累至極。李浩然的親生父母早已去世,家裏的幾個姐妹都是通情達理的,喪事辦到這個規模,李氏在梁家人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況且論起來,自家兄弟是自己不小心掉下去的,又如何去找梁家的什麽晦氣呢,李家傷心之餘,無非勸梁沛振作起來,死者已矣,活着的人如果還不能好好活着,豈不是叫李氏浩然将來九泉之下不得安寧?
梁沛暫時緩不過這口氣兒來,比起五天前接到消息時的震驚,到昨日淩晨快馬加鞭風塵仆仆進了家門,她都處在混沌之中。李氏的屍身早已被尋回并且入殓,她顫着雙手掀開看了一眼,身子倒還齊整,可惜摔得面目全非,慘不忍睹。既認清了事實,梁沛不禁悲從中來,泣不成聲,再到如今又成了麻木頹然。她的疼痛看起來慢慢在減緩,其實不過越埋越深,李氏的突然過世讓人猝不及防,殘酷的現實像一根毒刺一樣牢牢地紮進心底最深處,或許藏的極好,又或是疼痛到了極端,反而過了勁兒,以至于面上看起來也平靜和清醒很多,大概也只有她知道,這根刺紮的有多狠,狠到可能一輩子都拔不出來,甚至還會在她後半輩子裏時時地跳出來戳她一下,叫她永生不忘。
….
“二奶奶,吃點東西吧,這樣下去撐不住,二爺在天上看着也不樂意呀。”
古月身披麻衣,站在一旁痛心疾首地看着梁沛,順道揉揉哭得通紅的雙眼,出言相勸。他果真如李氏所願,成了梁沛院兒裏撐場子的人。這份重擔大概要堅持到二奶奶續弦,他才能毫無負擔的卸下來。
梁沛點點頭,翻起身的時候有些猛烈,眼前一黑,暈眩襲來,古月急忙上前扶住她,“奶奶當心!”
梁沛搖了兩下,站定了,問道,“….對了,钰兒怎麽樣了?”
她的小侍楊钰從小跟着李氏嫁過來,榮華富貴全是他家主子給的,自是感情深厚。此番接到消息,跟着妻主一路奔波勞累,本就染了傷寒,回家一看到李氏的棺椁,哭了幾聲,便暈過去了。
“醒了,一直傷心呢….,老對着跟前兒的小哥兒念叨,說他跟了爺這麽多年,沒料到二爺最後栽到一株梅樹上了,畢竟從前也沒見過他對梅花這麽熱心過….….”
“別說是他,說起來我也不信…”梁沛嘆道:“回頭我去勸勸他罷,我如今精神不濟,咱們院子裏的事情,你多擔着點。”
“奶奶放心,小的萬死不辭!”古月想起李氏臨走前也是這麽囑咐他,忍不住拿衣袖擦了擦眼淚。
梁沛喪期未過,她告了假,沒入奉醫局複職,在家歇了幾日,精神大好,便叫小侍楊氏陪同着,花了不少功夫親自将自己房裏亡夫的衣服佩飾物件等都整理在一處,放在了李氏生前所住的廂房裏,以免來日獨自面對時處處留有他的痕跡,觸景傷情,過分悲涼。
楊氏自打主子過世,好不容易緩過勁兒來,卻整日裏蔫頭耷腦的,沒了神氣,莫說以後沒了主父李氏浩然可依仗,就算二奶奶護他,他也不能忘了和李氏自小的主仆情分。李氏的事情他從一開始就覺得有些蹊跷,陪着二奶奶收拾東西的空當兒,立時找個合适的時刻,顫顫巍巍跟梁沛開了口,“…….奶奶,我覺得…..郎君上小梅嶺有點蹊跷….,我…我…我只怕他….不能瞑目。.”
楊氏說着說着,聲音便開始哽咽了。
Advertisement
梁沛拿着李氏平日常穿的錦袍靜默半晌,聽到楊氏哭泣,方才回過神來,“我想過….,不過的确是他一意孤行,當時不少人都看見了….”
她也不願意相信這是事實,畢竟李氏素日裏雖說喜歡梅花,但也沒有到可以為之送了性命的份兒上,只是據後來晉王府上前來吊唁的側王夫霍氏所言,當時梁二官人獨自攀上懸崖是他和安平殿下親眼所見,他們覺得太危險,一直遠遠朝他喊話,勸他趕緊下來,沒準那些山崖上堆積成的冰雪下面都是懸空的,只不過梁官人那個時候正在興頭上,未聽任何勸阻。
鐵證如山,平時那樣穩妥的一個人,為何幹了這麽沖動的事?梁沛百思不得其解,她疑心李氏有着她所不為熟知的一面,又覺得或許事出有因。她問起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在跟前伺候的秋水和古月,秋水茫然言不知,古月回憶了好一會兒,只說二爺此前心情一直不大暢快,自打入宮看過吳郎禦,回來便寡言少語,如同強打精神撐日子一般。原以為或許和宮中吳大人鬧了別扭,然而按照他素日和吳郎禦的情分,叔侄二人也不至于鬧翻,況且第三天,宮中吳郎禦得了信兒,不顧自身品階低不夠資格,冒險求了聖上恩典于晚間出宮奔喪,雖說待了不過片刻,又因宮城落鑰催的急,前呼後擁急匆匆回去了,可從吳氏的傷心程度來看,他對于六叔李浩然的突然離世也是根本無法接受的。
梁沛終是沒忍住,将自己的疑惑說給母親梁蕙聽。不過梁家禍不單行,梁大學士近些日子被梁波的事情攪得焦頭爛額,她目前的精力主要放在這一段時間馬家又掀起的翻案風浪上,私以為李氏之亡并有什麽可值得關注的,退一萬步說,即便有什麽,此刻只怕還顧不了那麽多。
等到聽完梁沛的描述,梁蕙思索片刻,板着一張有些憔悴的臉,緩緩道:“這世間蹊跷之事多了去了,人死不能複生,追究這些還有什麽意義?不如把眼下的喪事先辦穩妥為上。”
父親馮氏嘆口氣,在一旁寬慰她,“我們都知道浩然是個好女婿,可咱們誰也沒虧過他,就讓他安安靜靜走罷。”
梁沛點點頭,退了出去。她停了腳步,站在門前的臺階上,感受寒風拂面,心頭冰涼徹骨,卻也理不出個頭緒來。房內母親還在和父親商議梁波的官司。言談之間道出梁波牽扯的這樁命案如今又翻出了新的花樣,馬家現下不遺餘力,四處奔走,将梁波反咬一口,斬釘截鐵說她當時參與鬥毆,并且醉酒行兇,導致馬天秾雪上加霜,害她在牢裏舊疾複發,病入膏肓,馬家申請派了名醫診治獲準不說,還不停地折騰,想将人從牢裏放出來繼續計較。
梁老三的事情細細算起來,扯了也有小半年了,反反複複,總是斷不利落。梁沛暗自感嘆,又隐約聽到父親對着母親憂心忡忡:“賀蘭家已然力不從心,毛家怕是也指望不上了,可這事情既然鬧到了禦前,那聖上搖擺不定,到底是個什麽意思?總不會真的要冤枉咱們老三吶!難不成….都不講證據了麽?”
“你當爹的,是偏心偏信,怎麽就知道老三一定沒動手呢?….家裏如今成這樣,…估計是要好些日子不得安穩了,….有些事情說破天去,…也不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母親梁蕙鄭重其事地分析道:“…或許….,她不是想動老三和毛武,手伸的那樣長,都伸到我這裏來了….誰知道…是不是想借這個機會動動站在老三她們後邊的人….”
“呀!……小皇帝…這是要過河拆橋啊…,妻主,你說你們前前後後辛苦這一場,…給人扶到了寶座上,…到頭來…….”
“…莫怕,我也只是猜測,…..現在一切都不好說,…即便她想動手,….還得掂量掂量,翅膀到底夠不夠硬才行….”
父親的聲音裏帶着恐慌,母親倒是頗為冷靜,“有我梁蕙在,必保梁家大小安然無恙,就算需要付出點代價,也…無所謂。”
梁沛聽紅了眼眶,她不禁想到,自打去年晁黨一派晁微被刺之後,中書令的位置懸而未決,之後不斷有傳言說年後母親梁蕙即刻走馬上任,可如今出了正月,卻沒見到一點兒動靜。母親話裏話外多有玄機,她猜不通透,閉了眼去思索,只聽得哀樂從沁芳園那頭隐隐傳至身前,灌進耳朵裏,聲音遙遠,卻刺得鼓膜生疼,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随之撲面而來。
作者有話要說: 1.現發,不妥請各種捉,麽麽噠。
2.早前就古代人死了老婆,何時才能再娶請教過寫文的幾個基友,其中有些答複叫寶寶甚為震驚。有三個月的,一個月的,還有在亡妻的葬禮上即可定下親事的,呃,所以說粱二奶奶要是盡快再娶,一定是有前例的哈。
3.想給李氏寫一個像樣的喪事,所以專門查了一下秦可卿女士的葬禮,艾瑪那家夥,太奢華!李氏玩不起,所以還是從簡吧。
4.過渡一下,下章争取把波波和小黃都放出來,也是時候推倒小黃了撒,所以,寶寶要求支持,求收藏,求撒花轉換碼字動力!噢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