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二天,高馳拿着論文問林景蘭,“你的論文準備發表到哪裏?”

昨天晚上,高馳将林景蘭的論文翻來覆去地看了一整夜。他原本想着的是随便找一家國內的期刊,讓林景蘭投稿試一試,畢竟林景蘭才剛高中畢業,寫出來的論文很有可能被拒絕,投稿到哪裏差別都不大。但如今高馳覺得,林景蘭的論文完全可以發表在國內最頂級的期刊上,發表到哪裏就是一件值得好好商讨的事情了。

林景蘭對這個問題自然早已在心中有了打算,她直接對高馳說道,“我想先投給energypolicy試試看。”

高馳停到林景蘭說出的是外國的期刊名,臉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驚訝的神色。他看懂了林景蘭這篇論文的價值,但也只是想到可以将這篇論文發表在最頂級的國內期刊上,沒想到林景蘭比他更敢想,竟然直接想發表到國外的期刊上!

雖然高馳不是那麽願意承認,但事實上,如今絕大多數國外期刊的影響力,比國內期刊大的不是一點半點。要知道英文期刊可是各個國家的研究者都會讀,也都會投稿的,發表論文的競争激烈程度比發表在國內期刊上不知道大了多少倍。

雖說林景蘭的回答令高馳十分意外,但是他沉吟片刻,也沒有立即否定林景蘭的想法。林景蘭的這篇論文,發表到英文期刊上,高馳自認為也是夠格的。但高馳也知道,論文能不能被錄用,也不僅僅取決于論文質量這一點,還要看論文符不符合期刊的定位,符不符合審稿人的偏好。高馳已經認可了林景蘭投稿給英文期刊的想法,但是他并不覺得林景蘭選擇的energypolicy就會适合。英文期刊多如牛毛,林景蘭一個還沒邁進大學校門的人,就算再聰明、在科研上再有天賦,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選準發表論文的期刊,畢竟這要靠大量的經驗和閱歷來支撐。

高馳如今對這個天賦過人的小師妹內心十分欽佩,他自然是願意幫她一把的。其實高馳還有另一層的心思在,他覺得他作為一個師兄,卻處處都連小師妹都比不過,要是能在選期刊上幫到她,高馳就能證明自己總還是有比她厲害的地方的,也算自己這麽多年的努力都沒有白費,否則他本科還有研究生辛辛苦苦讀了這麽多年,卻連一個剛剛高中畢業的小丫頭都比不上,這簡直讓他覺得自己是一個笑話。

“想投到英文期刊裏是吧?”高馳笑着點頭,“行,師兄知道了。師兄回去幫你看看energypolicy合不合适,如果不合适的話,再幫你挑幾個合适的期刊,回頭再和教授商量一下,看看投到哪家去。”

高馳雖然這麽說着,但其實心中已經認定energypolicy是不合适的。只聽名字就知道——《能源政策》——一定是偏重政策方面的,應該都不算是工科類的期刊,倒更像是社會科學那邊的。

林景蘭當然不知道高馳的想法,笑着感謝道,“那就麻煩師兄啦。”

高馳回去後,用盡全力地為林景蘭挑選期刊,把他熟知的期刊一個一個地列出來,再一個一個地排除,最終為林景蘭挑選了五個他自認為最合适的,準備拿給張教授看。

張教授看到林景蘭的論文,心中也是驚嘆不已。他一口氣将林景蘭的論文從頭到尾地讀了好幾遍,看完中文版的又看英文版的。張教授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不由自主地站起身來,雙手捧着林景蘭的論文在屋裏來回踱步。

“這次可真是撿到寶了……”張教授喃喃自語。

他自認為自己已經是在科研上極有天分,又極肯鑽研的人了。但是他扪心自問,他在林景蘭這個年紀的時候,是萬萬沒有達到林景蘭的水平與高度的。甚至他大學畢業的時候,水平也未必有林景蘭如今才剛剛高中畢業的水平高。單論林景蘭這篇論文的架構、邏輯與遣詞造句,他研究生畢業的時候,應該才達到這個水平。至于更深一步的,林景蘭論文選題的眼光——張教授長嘆一口氣——恐怕他現在都及不上林景蘭。

很多學者的論文寫出來,其他人看到會紛紛驚嘆,為什麽他的論文設計地如此好?實驗步步推進、理論層層深入,全都是一環扣一環?

Advertisement

但只要是有經驗的研究者,全都明白,完美的論文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砍出來的,就像砍樹一樣,無論是實驗還是理論研究,總會走許多彎路,做很多無用功。在寫論文的時候,把那些無用的枝枝桠桠砍掉,剩下的沒有跑偏的主幹看起來就會是一篇設計精巧的論文。

雖然砍掉的那些枝枝桠桠裏也全部都是科研者的時間與心血,但是又有什麽辦法呢,科研本身就是一件失敗多于成功的事,十條路裏能走通一條,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可是張教授對着林景蘭的論文,突然不确定起來。林景蘭的論文結構也真的精巧,沒有一處是多餘的,但是林景蘭進實驗室的時間這麽短,能将她論文中提及到的工作做完,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張教授确定林景蘭沒有再做什麽無用的嘗試。

張教授不敢置信,林景蘭竟然能做到這種地步?

似乎她始終清楚,自己做的每一步都會得到怎樣的結果,下一步又該做些什麽。

這種水平,簡直稱得上可怕了。張教授或許會相信,有些做了一輩子科研的學究能夠有時能夠做到,但是一個剛剛高中畢業的小女孩?

張教授笑着搖搖頭,覺得自己想多了。林景蘭一定是這次運氣格外好,才碰巧得到這麽好的成果的。

張教授正想着,辦公室的們就被敲響了。張教授回過神來,“請進。”

高馳推門進來,将手中的一張紙遞給張教授,“教授,林景蘭想把她的論文投到英文期刊上,我幫着篩選出幾家比較合适的期刊,您再看看投到哪裏比較合适?”

張教授笑着接過高馳手中的紙,“我還想對景蘭說呢,讓她把論文往國外投。這麽好的論文,投到國內,确實是太浪費了。”張教授說到這裏,長嘆一口氣,“我們現在和國際上的差距,還是太遠啊。”

張教授目光緩緩下移,将高馳寫在紙上的幾家期刊看了一個遍,神色卻越來越凝重,直到最後,張教授将紙收起來,“感覺這些期刊都不太合适啊……回頭我再找找有沒有更合适的……”

高馳滿臉意外之色,這些期刊都是他費了很大的力氣挑出來的,難道竟然全都不合适?

但張教授的權威擺在這裏,高馳自然也不好反駁,只好答應下來,然後退了出去。

“師兄,張教授怎麽說?我的論文投到哪家,定下來了嗎?”林景蘭問道。

高馳搖頭,“沒有,教授說,感覺我們想出來的期刊都不太合适,他要再找找更合适的。”

林景蘭聞言有些意外,“都不合适?張教授覺得energypolicy不行嗎?”

高馳一愣,他根本沒有将energypolicy這家期刊寫在呈給張教授的紙上,這家早就被他排除掉了。但是為了避免尴尬,高馳沒有對林景蘭實話實說,只是含糊着應了一句。

林景蘭依舊想不明白energypolicy到底哪裏不合适,正想着的時候,就見到張教授走進研究生們的學習室,朝着她和高馳大步走來。

“景蘭,你的論文投到哪家,我初步有了一個想法。”張教授目光掃過林景蘭與高馳,大聲說道,“我覺得你的論文特別适合energypolicy!”

林景蘭和高馳同時愣住,臉上全都浮現出驚訝之色。

張教授見到林景蘭和高馳兩個學生的反應,也是一愣,“怎麽了?你倆都沒聽說過這家期刊?”

高馳看看張教授,又看看林景蘭,嘴半張着,卻不知道說什麽好,只是從嗓子裏發出嗯啊的聲音。

林景蘭看到高馳的反應,心思急轉,倒是想明白了這一切究竟是怎麽回事。顯然是高馳覺得她想要投稿的energypolicy不行,幹脆沒有報給張教授,而是把自己想的期刊報給了張教授。沒想到張教授把高馳列出的期刊全都否定掉了,自己再重新想,想法又好巧不巧地與她的想法不謀而合。于是便出現了眼前這一令人尴尬的局面。

林景蘭回過神來,見到高馳還在手足無措,便對張教授說,“不是的,教授,我知道這個期刊,剛剛驚訝只是因為奇怪自己怎麽沒想到這個期刊呢。高師兄應該也是一樣的原因,是吧,師兄?”

高馳萬萬沒想到,林景蘭竟然這麽快的想明白了事情的始末。最令他意外的是,林景蘭不但沒有任何不悅之色,還在張教授面前幫他解了圍。

高馳一時間覺得汗顏無比,心想如果是他遇到這樣的事,他肯定會又氣憤又得意,最起碼會告訴張教授自己一開始選定的期刊就是energypolicy,以顯示自己和教授有一樣的眼光。

張教授聽林景蘭這麽說,也就沒有多想,認為林景蘭與高馳的驚訝,都是因為這個原因。

張教授繼續說道,“我是覺得這個期刊很适合景蘭的論文。但是有唯一的一點,讓我不那麽确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