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鏡湖瑣事
(更新時間:2006-8-22 23:41:00 本章字數:2543)
我的大理第一站還是小鏡湖。
歷經了長途的奔波和旅途的孤獨,這夜我對着那小鏡湖徹夜無語。旅途的感覺使我想了很多很多,八年來日子都是獨自一人度過,從沒有想過要找個伴來過。在過去擂鼓山半年多的日子裏都是師父和師兄陪我一起度過的,已經習慣了有人陪伴的生活,如今突然轉入孤寂的生活,的确有點不适應。路上我一直對自己說一切都會變好的,但至今仍然倍感孤獨。
師傅常說要抵住萬般誘惑,你戰勝了越多的誘惑就變得越強大,人是在挫折和誘惑中成長的。但是,這也算誘惑或是挫折嗎?或許當年師傅就是這般,但卻抵誘惑抵過頭了。現在已不是我那時的一夫一妻的時代了,他為何不把三個師姐妹都納為妻室呢?他真的那麽專情嗎?那為何在與李秋水結合的同時卻還想着別的人呢?
我知道李秋水與天山童姥的宿怨,這多半是當初師傅處理那些事不力所造成的。古今以來,多少人只能善始卻不能善終;但是,像師傅這類人,雖然天賦過人,文武全能,卻獨逃不掉弄人的造化,對這件事,徹頭徹尾,不僅不能善始,亦不能善終。天賦過人又怎樣,文武全能又怎樣,還不是難逃悲慘的結局。
我深深地震撼了,過去我未曾想到這點,如今想到了,就不能讓師傅的命運維持原判,我一定要讓他們有個完美的結局。但是,師傅現在這個樣子,他會怎樣去面對呢?
我想到不測的未來,心中又一次湧起無奈的感覺。轉念再想當日負氣離去的思思,今安在?不知道當日我是否也錯了,希望思思不要受到傷害才好。沒有了确切的消息,我心中不由煩躁起來,也變得擔心起來,有點後悔當日的所為,只望她能立即出現在我眼前。
事情已經過去了那麽多年了。話說時間可以沖淡一切,但恩怨情仇或許例外,刻骨銘心的感覺只怕永遠不會忘。回想前世伊人音容,恍若昨天,又似遙遠的從前,一時我又迷惑了。但伊人已逝,卻還要累生着的人深受折磨,只怕她泉下有知,也會死不瞑目。死人已死,生人卻還要繼續生活,忘不了過去那些又負擔着過去的重荷,又如何生活得好,還是忘記罷,把它深埋在心底罷!
看着夜深了,我席地而坐,閉目運起功來。
一夜無事。
清晨,第一串鳥的叫聲傳入我的心田,我不由睜開眼睛,卻見一個少女攜着幾個孩子向這邊走來。我并沒有運功于目,遠遠看見那少女依稀是思思的樣子,我便以為是她了,大喜,便站了起來,向他們揮了揮手:“丫頭,在這!過來!”
誰知我等那群人走近來一看,那少女根本不是思思。雖然她也蒙着輕紗,但那披肩的發型根本不像是思思那丫頭的!我不由一陣掃興,看着他們果然向我走來,我臉上尴尬不已。
那少女疑惑地看着我:“剛才是你叫我嗎?有什麽事?”
我臉色一變:“抱歉,是在下認錯人了!”
那少女并沒有因此走開,“哦”了一聲,她上下打量我一番:“咦,我怎麽沒見過你呀,你是誰呀?你剛才是在叫誰?看你也不怎麽大,怎麽叫別人姑娘家丫頭呀?”
說話間,那幾個孩子也在看着我,我頓時無話以對了。場面的氣氛變得凝重起來。
Advertisement
那少女又看了我一眼:“你是從那來的呀,一大早就出現在這裏,我看了就知道你不是這裏人,你是什麽人呀?”
我道:“說了你也不知道。怎麽,姑娘倒像是個審訊的人,在下剛才已道歉了,難道姑娘還不肯放過我嗎?”
那少女聽了一怔,我以為她已無話可說,正準備轉過身去,誰知那少女竟然說:“看你這樣子,連個姓名也不敢說,肯定做了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事,非奸即盜;昨夜,我們幾家不見了幾個雞鴨,肯定是你偷的。跟我走一趟吧,我可是有武功的,你可別想跑!”說着,就想來抓我。
我聽了哭笑不得,真不知她什麽思維,忙閃開道:“在下看你面蒙輕紗,肯定也是偷雞摸狗之徒,要不怎麽見不得人!”
那少女聽了怒道:“看不出你這小賊還有點功夫,這更能證明那些雞鴨是你偷的了。我蒙面關你屁事,還不束手就擒,難道真要本姑娘動手嗎?”
我可不想跟這樣的瘋婆子動手,便轉身就走,腳下自然運足功力,一步一丈,幾步就把那些人遠遠甩掉了。那少女和幾個孩子看了口瞪目呆,一個孩子還傻傻地說:“姐姐,我們別不是遇上神仙了吧!你得罪了神仙,神仙不會再保佑你的了!”
我并沒有走遠,我還要在小鏡湖找個地方安居呢!從我遇到蘇星河之前,可是一直在做劫富濟己來過日子的,我這次出來,蘇星河不知在那裏給我弄了很多銀票,使我也變成一個財主了。但是,這種不論大小,事事都要自己動手的情形可深深地禍害了我,我從中體味到沒有仆人的麻煩,我的事真夠繁瑣。我深切地認識到:沒有伴,就是有個仆人也要好過得多呀!最好兩種都有。
于是,我便決定趕赴附近的小鎮,打聽哪裏有仆人買,當然順便雇個丫鬟來給我洗衣做飯還是必要的。我不禁想:這個主意,我以前怎麽想不到呢,今兒個,我也該嘗嘗做大爺的滋味了。不過,現在,我還沒一個落腳之處,這些仆人的安置還是個問題。又尋思一會,只好決定在鎮子附近買個小院将就住在那裏了。
尋思間,我已來到了鎮子上。這日正逢趕集,在這僅僅只有一條街的鎮子上卻熱鬧非凡,我從街頭到結尾走了一遍,終于打定主意,向一對賣身孫女走去。
那對賣身孫女旁邊,有兩個財主正在跟這對可憐的孫女讨價還價,一個財主堅持只要那個小女孩做丫鬟,有一定的工錢,卻不要那個六七十歲的老頭;另一個財主卻表示老頭可以要,但只負責他們的衣食和有住得地方,沒有工錢領,不可以贖身。
我看見他們還在讨價還價,便道:“在下也欲購幾個家仆,若你們同意,在下不僅把你們倆人收留,而且每月發給可觀的工錢,并提供衣食住行,但是,你們負責一切家務,伺候我的衣食住行。兩位意下如何?”
兩個財主聽了口瞪目呆,那對孫女也聽呆了,那老頭回過神來:“少爺說的可是真的,如果真是這樣,我們願意!”
我點點頭:“那好,我們去立字據為證,你們就相信了。”
那老頭忙拉起孫女:“好,那我們就跟少爺走了!”
出于我原先生活在那個現代的原因,我給他們的,對他們來說當然算是豐厚的待遇,那老頭自然很歡喜地收了字據。然後,我才帶他們去買了一個小院,直到黃昏時才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