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被偷了

張冬幾人将種子包好放在竈房的一個角落裏。竈房終日燒火煙熏的,比較幹燥,能保證種子到冬天的時候都幹爽不變壞。閑下來的張冬他們就一邊忙着準備過冬的事情,一邊等砂仁苗子的到來。而這期間,他們又加燒了一窯的碳。這一窯的碳大家每一人分一籮筐,其餘的全部賣了。剛好陳福來和趙楊想要買碳,就将炭火全部賣給他們兩個。他們也不缺錢,知道是張冬和大家夥一起燒的,價格按一等的碳來買。所以,張冬他們是不用費時到集市上擺攤。

即使是張冬他們的再貴一些,陳福來他們也買得放心。因為有些買碳的人賣的碳是不怎麽好的。就比如說,将收回來的炭火攤在院子的地面上,在炭火的表面潑上一些水,晾幹表層了再裝進籮筐去賣。不知道的人覺得那些碳可真結實又有重量,肯定耐燒。其實那還真的是“耐燒”,因為總是燒不着,一直冒着白煙,嗆得很。到時候可是冷冰冰的炭爐了。能有什麽用呢。再找人算賬嗎?人家可是會賴賬的。所以,好的木炭是成條的,重量适中,一個手刀下去,發出“叮”的一聲脆響,那才是好碳。

又過了十來天,張冬的朋友路過他們的鎮,将砂仁苗放在陳福來的家裏了。陳福來派人拿來了。張冬當時也想跟陳福來和趙楊他們說過種砂仁這種藥材的事情,只是他們都沒有興趣。陳福來是有自己的莊子和茶園,還當着差事;趙楊有着他自己的小農莊,出來當差就是圖個有事情做。張冬沒法子,就随便他們了。反正他們也不是窮困的人。

苗子送到了,張冬他們可高興了。雖然如今不是種植的好時候,但是,将其種在暫時荒廢的地裏,然後在其上面蓋上草棚子,那就不怕凍雨霜雪了。等到春天或夏秋之際再移栽到山裏也是可以的。兄弟幾人數了數數量,苗子剛好有120棵,出份子錢的沒人都能分得20棵。這數量可謂不小。張冬他們高興得嘴巴都咧到耳後根了。看到這麽的苗子,大家幹勁很足地将苗子種下,施上肥澆了一點水。而後就立即搭好棚架,等到下凍雨或霜降的時候就鋪上茅草之類的遮擋,保證苗子不被凍壞了。人多做事就快。到太陽下山前,他們就将所有的事情做好。看着眼前平整的藥地,幾個人都傻笑起來。

晚上回到家,康林歌還在做飯,張冬跑到竈間幫忙燒火了,看着竈間的火苗,張冬感嘆說:“這麽多的苗子,難為了我的那個朋友一下這弄這麽多。下次得好好感謝他呢。”

康林歌也是明白的,她家以前的藥園子要是一下子挖這麽多是沒問題的,小一點的園子可就不大好了,于是她笑着應聲:“不錯,是得好好感謝人家。什麽時候送些東西給他家?”

“這個好。等我獵到好東西了,就送他一些。”

村子就那麽多,他們的藥地就在村子的大道上面不遠的地方,人來人往的自然是很多人看到了。見到了,那麽就有人好奇。說不定是什麽能發財的呢!

很多人都還沒跟張冬張彥笙他們打聽,就先去他們的藥地觀摩那些苗子了。不過,他們都不認識,這才都去找張冬、張彥笙他們打聽。

一聽說是藥材,大家夥都立即聯想到種藥賣。可是聽說了要長兩三年後才有收獲時,大家都沒有多大心思了。畢竟,兩三年的時間裏,會發生什麽都不知道,實在冒險了些。大多數人都想着育苗怕是要一二年的吧,然後再是三五年的。那就不是要七年左右才能有進項??所以,有些人立即斷了要種的念頭。有些老實的人,跟楠竹關系也好的回頭跟自己的婆娘商量去了。眼看者從小到大,張冬的主意都比他們的要正,那麽這次應該也是不錯的。

張冬出于好意,極力勸大家都試試來種些,他可以幫大家托人帶苗子回來,不過費用就得大家自己出。他仔細地跟那些有心思種藥材的人說,年底種就剛好,經過幾個月的休養,苗子到春天的時候再連帶根部的一大塊泥移栽到山上能快些長大。等到三年後,最慢五年,就有收成了。到時候秋天又是一筆大的進賬。那些人都很意動。畢竟在農村,秋天有額外的進賬是幸福的事情,而且聽起來也不必像管理天地那麽累!于是他們都恨不得立即就回家拿錢給張冬叫他幫帶苗子回來,至于說跟婆娘商量的,此時已經覺得沒必要商量了。

張冬本着大家一起好的觀念,就再次勸着另外不想種的人也托人帶着藥材苗子回來種,幾年後就有進項,生活也好些呀。可是大多數人只想着盡快能有收入的事情。更何況還要出錢捎帶苗子啊。末了,還笑張冬白日做夢,想太多了。張冬嗤笑村中愚笨的人笑他傻,那麽他如今也不想上趕着請他們。

康林歌在一旁聽着真替自己的丈夫不平。不過也是,哪裏都有不識好人心的人。你上趕着送東西,人家可是懷疑你是否是居心不良呢。她可是等着看那些笑話張冬的人的好戲的。兩三年以後,可有他們懊惱的時候。

等所有人都走了之後,張彥笙和張曉兩個對着走出去的那些人的背影耍了幾拳,大抵都是心氣不平。要是自己是大哥,才不會這麽好心勸他們呢!如今倒好,被取笑一通。

鄧圖微笑着對張冬說:“大哥,下次有什麽好事,我覺得我們不必特意勸說,來問的,就說一遍。想怎麽辦,他們自己自然會辦。不然像現在這樣,還以為大哥你想坑他們呢。”

“對呀。”張彥笙和張曉都異口同聲道。張山坐在一邊更是點頭不已。

Advertisement

張冬笑了笑,說:“沒關系。就是不讓自己心中有愧而已。自己說了兩次了,到頭來,他們後悔是他們的事情。更何況,這也怨不着他們,這本是沒影子的事情,若是賠了的話,到時候可不是平白無故地丢了些大錢?若是我們成了,到時候有收獲了,他們可是直接來我們這裏挖苗子不是更方便?他們可是精着呢。”

大家一聽,原來還有這個事情啊?不過,一想,大家也釋然。

康林歌看大家都不說話了,就去竈間端出一些剛煮熟的芋頭來給他們吃,笑着說:“管他們那麽多幹嘛呀。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來,吃芋頭。很香!”

“啊,謝謝大嫂!”其餘的人稍稍遲疑地看着張冬。張冬笑着說:“快點吃啊!我們都預留夠的。”

康林歌也是笑着回竈間去了,她還要帶些給張父和張母以及張山媳婦呢。

張曉這個吃貨是最興奮的,其餘的人也是吃着高興。如今農閑,誰家都不會在這個沒什麽大事的日子裏多煮一餐,即使是雜糧。因為,睡都不知道來年的收成是如何。得守着糧食,防着饑荒年啊。即便不防着饑荒,也得留到春天耕種田地時候吃,那時候可是忙累的。

苗子種好後,張冬天天去地裏瞧。哪天不去,心裏就不舒服。這一天,張冬吃了早膳,帶着柴刀想去後山看點柴火的,順便路過地裏看看苗子的。可是,去到的時候,他傻眼了了。因為他看到苗子少了一小半!是誰敢動他的東西?随後就是怒火沖天,稍稍過後,就冷靜下來。他要好好想想會是誰。偷苗的人,不想在家鄉種,就想着在親戚家中種,那時候就算有人知道了,也真憑實據說那個人偷自己家的東西,可還是可能被耍賴,或反咬一口都是有可能的。

他怒火沖沖的回到家,叫了張山去喊張彥笙他們。他們要去查是誰這麽大膽,幹偷盜這事情。還得跟裏正說說這事。康林歌此時已經驚呆了。她想不到在這個時代,種些東西竟然能被人這麽快偷走了!

而張彥笙他們聽了這事,也是憤怒不已。他們風一般的跑來了藥地裏,氣喘籲籲地,喊了一聲張冬,就看着藥地。

等他們平息下來了,張冬跟他們說有些頭緒了。大家一聽,精神立即抖擻了。要是讓他們逮住了,可有賊人好果子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