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懷遠之事

懷遠縣所發生的劫掠殺戮事件事關重大,李和氣怒交加,連夜派人将居住在弘靜縣城內的折沖府武官們都喚了過來。

折沖府是遍布大唐疆域的地方軍事機構,其主要職責有兩項:一為番上宿衛,即輪流派府兵前往長安擔任宿衛之職;二則是番代征防,即輪流于所在地駐防戍衛,協助地方守囚維持治安,或者臨時奉緊急軍務出征等。河間府是靈州北部唯一的折沖府,番代征防的戍衛範圍主要便是懷遠、弘靜二縣。雖然按理說折沖府只防備薛延陀人或其他胡族叩邊侵擾,但馬賊肆虐之事說來也十分微妙,多少有折沖府戍衛警戒不利的緣故。

故而,李和憤慨的并不僅僅是此事牽連甚衆、受害者衆多,官府不但不通告四方、剿滅馬賊,反倒按下此事不提——而是他作為折沖府長官居然被隐瞞了消息。今日馬賊逞兇他一無所知,那他日薛延陀人再犯,他難不成仍是最後知道的人?!

他越想越是憤怒,提着一柄長陌刀便往外走去。

不料,謝琰卻守在通往外院的月洞門邊,見他氣勢洶洶走來,行禮道:“祖父,孩兒想跟在旁邊聽一聽,不知是否合适?”此事他亦覺得十分蹊跷。這數十日內,前來李家吊唁的客人何其之多,卻沒有一人将真相告知李和,那懷遠縣縣令如何能做到将消息瞞得如此嚴實?到底有多少人知道此事?是誰打定主意要将李和排除在外?仔細想來,總覺得似有陰謀隐藏其中。

李和銀眉倒豎,冷哼道:“想聽便聽!!”

于是,祖孫二人來到外院正堂內。李和大馬金刀地坐在中間的胡床(靠背椅)上,将陌刀豎在旁邊,虎目圓睜,炯炯地盯着大門處。謝琰知道那些武官住得有近有遠,時候也已然不早,一時之間恐怕趕不過來,便試着轉移李和的注意力:“祖父,薛延陀人劫掠夏州、靈州,為何朝廷遲遲沒有反應?”

李和悶聲回道:“豎子無知!朝廷怎可能沒有反應?先時都督便已經傳了信,說此次薛延陀人發兵二十萬騎,直取阿史那思摩(李思摩)所在的定襄都督府。來靈州、夏州,只不過是為了擾亂咱們的判斷,不教大唐邊軍去支援那些突厥人而已。突厥人果然不敵,連連敗退,如今已經退守朔州城,早便往長安遣使告急了。”

朔州(山西)位于河東道北部,隸屬代州都督府管轄,已是在長城之內了。這說明,位于黃河之北、陰山之南的突厥羁縻都督府定襄都督府已經陷落,連帶地處關外的勝州也未能守住。在他們以為戰事已經平定、生活恢複安穩的時候,遙遠的河東道卻依舊正在激戰。一旦朔州失守,雁門關便告急,河東道其餘州府如代州、并州等亦危機重重。

“如今朝廷定是已有安排。”李和道,“都督早已經開始征集糧草,幾乎隔兩日便會傳來戰報。只不過兵部符契尚未發到河間府,為了避免薛延陀人提前得知大軍動向,所以我只能按捺不動罷了。”另外,他胳膊受傷,其實也不适合大張旗鼓回到軍營裏去操練兵士。不過,沒想到,因種種緣故他不曾去往軍營中,卻被那些個膽大包天的人當成了瞎子聾子!

“想來,祖父出征之日應該也不遠了。”謝琰道,“不知到時候孩兒可否随着一同去?”戰況瞬息萬變,李和很可能無法留在家中一同過年。而他心中亦躍躍欲試,想知道大軍揮師出征究竟是何等雄壯而又何等艱險。

李和瞪了他一眼:“若不将你留下看顧家裏的老弱婦孺,我怎能安心出征?!”

謝琰怔了怔,他原以為自己被拒絕的原因定是因為年紀太過幼小的緣故,沒想到這位長輩卻對自己寄予厚望。仔細想想,孫夏雖然年紀比他略長一歲,讓他看顧家裏卻是太過為難他了。想到此,他突然覺得肩頭的擔子沉甸甸的。“祖父說得是,孩兒必會好好照料祖母和弟妹,翹首盼望大軍得勝歸來。”

祖孫二人說着話的時候,河間府的武官們已經陸陸續續到了。

河間府是上等折沖府,共計一千二百府兵。一府長官便是折沖都尉李和,位列正四品上;其下有左右果毅都尉輔佐,位列從五品下。一府共有校尉五人,均為從七品下;每個校尉率領旅帥二人,每個旅帥底下又有正副隊正各二人。旅帥為從八品上,隊正為正九品下,副隊正為從九品下。

這段時間,李和在家中養傷,軍營諸事便交給了兩位果毅都尉處理。因時近年關,兩人輪流前往軍營駐守。此時右果毅何長刀正輪值駐守營中,左果毅郭巡則在家休息。其餘校尉、旅帥、正副隊正等也皆有輪值。

聽得李和派人傳喚,郭巡火急火燎地趕了過來。何長刀是李和的親信,跟随他已有二三十年之久,素來忠心耿耿。郭巡雖是從別處遷轉而來,又是世家支脈子弟,卻在河間府也待了好幾年,如今對李和亦十分信服。

“李公急召,可是薛延陀之事有了應對之策?”

謝琰立在李和身後,不動神色地打量着眼前這個年約三十餘歲的黑臉漢子。此人生得精瘦無比,看起來并不勇武,舉手投足隐約還有些世家的影子,但行走間虎虎生風,顯然武藝也并不弱。

李和冷哼道:“薛延陀之事馬上就要有眉目了!不過,郭果毅,老夫要說的不是這個!你可曾聽聞,十一月初冬至那日,懷遠縣遭到賊人劫掠,殺傷百姓搶奪錢財後逃逸?!這麽大的事,咱們河間府居然沒有人上報?!難不成以為此事和咱們沒有幹系,便偷偷替懷遠縣縣令隐瞞下來?!還是說,咱們河間府的府兵居然對此事一無所知?!一千二百人都成了瞎子聾子?!”

郭巡張目結舌:“竟有此事?屬下确實不知……”

“老夫記得,懷遠縣縣城附近應該也有咱們的府兵定期巡視!!他們就算是番代征防,也總有輪換的!不可能都在軍營裏練兵罷?!去當游奕、守捉的,就沒有發現半點跡象?!他們腦袋上的眼珠子是白長了?!警備如此松懈?!他日薛延陀人大舉進攻,是不是得打到軍營裏才能看見?!”

“屬下這便趕去軍營調查……”

“明天一早,咱們都一起去!”李和打斷了他,一雙厲眼看向角落裏某個臉色略有些變化的隊正,“你是不是知道些什麽?!”

那隊正臉色十分難看,行禮禀報道:“先前屬下統率的府兵曾報,十一月中上旬在懷遠縣以北發現數百流民……流民管轄并非折沖府之事,屬下就沒有在意。但後來幾天再去看時,流民似乎都不見了。屬下還當是懷遠縣縣令将這些流民都妥善安置了。”

李和道:“流民之事怨不得你們。先前薛延陀人叩邊,懷遠縣以北的村鎮多有受害,夏州流民無處可去,也都湧來了靈州。不過,馬賊之事,咱們折沖府的府兵絕不可能毫無發現。若不是有馬賊的內應,就是已經被懷遠縣縣令收買。必須将這些個畜生找出來!按照軍紀論處!”

“是!屬下遵命!”

說完此事之後,李和又将每個校尉、旅帥都喚上前,仔細詢問他們日常訓練之事。他并不提大戰在即,但這群武官都是屢經沙場,自然察覺出些許端倪。上戰場是所有将士的責任,亦是謀取軍功富貴的進身之階。知道戰事将起,他們心中既有熱血又有野心,精神倍感振奮。或許也有人會想到危險,會想到性命之憂,會想到家人,但到了出戰的那一刻,卻沒有任何一人會退卻。

衆人足足說了一夜,始終不曾休息,只在中途用了些酒水吃食,醒一醒神。到得翌日淩晨,弘靜縣城門堪堪打開,數十騎便一路往賀蘭山奔去。河間府軍營就位于賀蘭山腳下,黃河之畔。

這一晚,不僅李和、謝琰徹夜未眠,李遐玉亦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她并不習慣與別人同眠,而且孫秋娘不斷地往她懷裏鑽,這般黏黏糊糊也讓她頗有些別扭。便是她與李遐齡姊弟間的感情再好,小家夥也因自恃是小郎君的緣故,很少如此纏人。

然而,每當看到孫秋娘那酷似孫氏的眉眼,她便忍不住心軟。倘若她有個妹妹,定然也會是這般模樣罷。只要這樣想,她便越發為這孩子先前所遭遇的那些事而心生憐惜。眼睜睜看着親人被殺,經歷比之他們先前越發慘痛。是了,無論是誰,有了這樣的經歷之後,必定都想尋一個能安心信賴之人。她還有祖父祖母,還有謝琰;孫秋娘或許……只能尋着她了。

她願意當她的阿姊,讓她全心全意依賴,就像待阿弟李遐齡那般疼愛她:風風雨雨都會為她遮擋,所有仇恨都會為她報,手把手教她一切,他日再将她交給一個可信之人……

就當她确實又有了嫡親的阿妹、阿兄便是。雖然,或許這位阿兄并不像謝琰那般可靠。但,多了家人便多了溫暖,可靠與否、伶俐與否又有什麽要緊呢?

想到此處,她抱住孫秋娘瘦弱的身體,朦朦胧胧地睡過去了。好似剛入睡不久,她便被一陣嘈雜聲驚醒,聽見思娘正一板一眼地與念娘争執:“元娘昨日明明吩咐,每日卯初即起來習武。今天才是第一日,怎可輕易違背?”

“昨日聽到了那樣的噩耗,元娘已經耗盡了精神,晚上也一直沒睡好。你自己好好睜大眼仔細瞧瞧,她臉色那般蒼白,就應該多睡一睡才好呢!若是勉強去習武,反而生病了,那便是得不償失了!”

“元娘如何吩咐,咱們這些做奴婢的,便照着做就是了。她既已經下定決心,便不該荒廢才是。你所言不過是揣測,無須當真。”

“你……身為貼身奴婢,不知道替元娘着想,要你何用?”

兩個貼身侍婢雖是壓低聲音在寝房外争吵,李遐玉卻聽得一清二楚,遂起身道:“我已經醒了。念娘,你一直替我着想,确實是有心了。不如,你待會兒讓粗使婢女去廚下替我要些羹湯,先暖一暖身子。說不得渾身暖和了,臉色也能好些。不過,思娘的堅持亦不無道理。我已經打定主意要效仿平陽昭公主,必須勤練武藝。從今往後,日日都須得卯時初起,風雨無阻。除非實在病得不能起身,或者家中發生了大事,否則你不必攔她。”

兩個貼身婢女的心思都是好的,但所考慮之事、在意之處各不相同。李遐玉深知她們都是替自己着想,便從妝匣裏取了兩個攢珠釵,賞給了她們,微微笑道:“你們是我身邊的人,我希望你們能親如姊妹,行事有商有量。之前那些争執,都很不必放在心上。”

“是奴太心急了些。”念娘道,“說話也太重了。”

思娘也道:“奴說話一直都不好聽,念娘也多有寬容。今日不過是替元娘擔憂罷了。”

李遐玉在她們的服侍下梳洗完畢,換了身易于行動的胡服皮襖:“思娘随我來,念娘在這裏守着秋娘。若是她醒了,便聽她差遣就是。”

“是。”

作者有話要說: 我看有親之前問,為什麽在貞觀盛世還能發生這樣的事……

請大家注意,這是邊關,而且薛延陀人之戰還在進行當中,本來就是混亂的時候

不過懷遠縣令肯定有問題啦,祖父正要調查這事——但是馬賊之類的,一般不是折沖府的責任~~

話說為了寫這章,資料都要查得我頭昏眼花了

第一,當時的靈州都督到底是誰,我甚至想随便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比如說李靖(OTZ)、尉遲恭、薛萬徹等赫赫有名的大将,以及李大亮等存在感也不錯的,他們都當過靈州大都督。但是,最後居然讓我搞到了資料……至于是誰,大家會知道的,但是夏州都督死活查不到。

第二,查資料才徹底搞清楚,崔敦禮(咱們家上一篇男主爹的原型)也當過靈州大都督→ →,就在貞觀十七年太子事定後。當完大都督就成了兵部尚書,算了,随便了,崔爹爬得太快,咱們無視這段經歷好啦!

第三,折沖府是地方軍事機構,全國五六百個,經常撤或者增,他們的職責挺有意思,以後會陸續說到噠~

第四,這些敵人都是給男主女主刷經驗用的,報仇雪恨是必須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