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君之視臣

黃泉之地,天色昏暗。

浮丘公恍恍惚惚的醒來,神智還不太清醒。

然而卻就看到一群衣衫褴褛,惡行惡相的野鬼目露貪婪之色,向着他包圍了過來。

“這是黃泉碧落……我已經死了?”

說着,摸摸自己的脖子,上面還插着一支利箭。

然而随着他的撫摸,光芒一閃,這利箭和傷口就盡數消失不見。

直到這個時候,這浮丘公的意識方才算是恢複:“我已經死了,是啊,我已經到了黃泉之中了……”

言罷,有些惆悵。

浮丘公下意識的一振手臂,就有着火焰一般的明光發出,頓時吓的諸多野鬼慘叫着,紛紛逃離。

他并沒有去追,反而目中露出悲憫之色:“民生多苦,這些野鬼也都是可憐之輩……

只怪我等儒生,不能致君堯舜上,開小康甚至大同之世,才有這麽多窮苦無依者流落為野鬼。

這都是吾等之過啊!”

剛剛這般說着,忽然聽得一聲龍吟,無數鐵鏈燃燒着罪火落下,纏繞在那浮丘公渾身上下。

仔細看來,那些燃燒着罪火的鐵鏈其實就是無數文字所組成。

“天子诏令,浮丘公口出不遜之言,謀害宗室外戚,罪大惡極,打入鬼獄,永不得脫……”

這般聲音響過,無數的罪火好像是活了過來,變成了一條條毒蛇,咬噬向了那浮丘公。

轉眼間,那浮丘公就發出慘叫,身上讀書明性的性光火焰頓時就被壓制。

然而,這等毒蛇罪火卻是始終不能咬噬入其身體內部。

“浮丘,你認不認罪?”一個聲音大喝道。

“吾秉道直行,何罪之有?”浮丘公大聲喝道。

正義這種東西,很多時候,大家都相信你是對的,你就是對的。

甚至形成廣泛共識之後,連你自己都會反過來被影響,越發認為是對的,是天命,是公道正義。

此時這儒學就是如此!

天下人都認為儒學的東西是對的,是絕對正義。

浮丘公自然堅信這一點,絕沒有絲毫動搖,而他沒有絲毫認罪!

他從深心之中就認為,儒家是正道。外戚也要走正道,如此才能匡扶朝政,有益國家。

“好膽,還敢狡辯?你秉道直行,秉的是什麽道?是想幽禁天子,還是打算誅殺朝臣?”聲音厲喝問道。

這話一出,浮丘公終于動搖起來。

雖然大虞這幾代天子越來越不成話,惹得許多儒生都是心生不滿。

那浮丘公才怒不擇言,說出來孝和天子殷鑒不遠的話。

但是這般時候,新天子剛剛登基數月,又有什麽過失了?

就算是日後有,現在也沒有做出不是?

你現在就對天子不滿,威脅幽禁天子是什麽意思?

這就動搖了浮丘公內心的堅持,明光動搖,原本只是咬噬體外的毒蛇,忽然之間就開始往浮丘公身體內部鑽去。

也讓浮丘公越發大聲慘叫起來。

若是魂魄內外盡數都被這些毒蛇一般的罪火侵占,那就真正萬劫不複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浮丘公眼中卻是流下血淚來,大聲喝道:“我沒錯,我沒錯!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我等儒生一心匡扶正道,輔佐天子,導民向善,我有何錯?”

這麽說着,體內明光重新大盛,居然想要一點點的将這些罪火給逼出來。

然而只聽得一聲冷笑:“冥頑不靈,早就知道你們這些儒生都是又臭又硬的茅坑石頭,總是一副自己是對的可厭模樣。

我知道你讀書明性,靈光強大。

只是你心性再強大,就能夠對抗朝廷之力?氣運之力了?

簡直笑話,若真是如此,要力量何用?”

這麽說着,那些罪火猛然增加了一倍有餘,貫穿了浮丘公全身上下。

卻是唯有核心一點光明,微弱的保持着,一時間還不肯徹底熄滅。

不過,這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也堅持不了太久。

“抓起來送入鬼獄……”

這龍庭鬼神其實見過太多。

心性只是心性,雖然放在靈界就是力量。

然而力量也自有來源,要有着補充。

沒有東西是永動機,沒有木柴能夠一直燃燒。

自然也沒有什麽魂魄,能夠一直堅持散發性光。

打入鬼獄,消磨之下,總是會将其消磨光的!

就見着一隊龍庭靈兵出現,直接将這浮丘公鎖上,送上囚車。

囚車上火焰缭繞,沉重的枷鎖鐐铐将其鎮壓。

……

此時,就在駐難郡之中。

一位青年英俊的儒生,風度翩翩的含笑對着浮丘公的弟子,笑道:“樂生你既然來到我洛家,就暫且安心住下。

我敢保證,沒有任何官吏敢上門搜查!”

這話語之中,帶着說不出的強大自信:“至于浮丘公的帳,我們日後有了機會,再慢慢算便是。

浮丘公為當世大儒,以身殉道,為教化頑劣而死。是我等之楷模!

這天下,終究是我們儒生的天下。那些巫邪之輩,不過跳梁小醜而已。

便是外戚,若是不行正道,吾等也不能任其橫行不法!”

樂房聽了,心悅誠服,這駐難洛家,果然不愧是儒門大家。

尤其是這位年輕的洛安,更是儒門這一代的後起之秀,年紀輕輕,就已經被許多年輕儒生視之為偶像,天然領袖。

這也是樂房逃亡到這裏的最大原因!

他心悅誠服的道:“一切但聽洛君安排,只是希望能夠早日為老師報仇!”

那樂房想到這裏,對于據說那位親手殺死自己老師的巫陶痛恨到了極點。

當初自己雖然跟着老師前往衡陰,然而前往那陽富侯府上的時候,浮丘公也知道有危險,此舉不大妥當。

因此,沒有讓樂房跟着前去……

這才讓樂房沒有跟着身死。

尤其是當他聽到浮丘公身死在陽富侯府的消息之後,就更加謹慎。

果然過不了多久,就聽聞天子下诏的事情。

當時他就知道大事不妙,直接逃到駐難,這才算是躲過一劫。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