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探花郎

春闱在即,林寒川少不得分了一些心思在謝彥身上。

“夫人,治大國若烹小鮮,家國一體。管家理院的手段或可化用成治國良策。”

“若這樣,後院婦人豈不都是治國良相?還是不同的,世運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裏在學。全在于大爺這樣的讀書人,妾身懂得什麽。”

林寒川快被煩死了,謝彥大概有考前綜合征,神經質的将所作的策論一卷一卷地念給自己和謝婉兒聽,還逼着發表意見。他覺着這幾天耳朵嗡嗡的響,像繞着一大群蒼蠅在飛。

“夫人此言差矣。帝王将相幼時莫不都長于婦人之手,更有不少賢德女子世代傳頌。夫人出身書香門第,何必自謙若是?”

林寒川有些詫異,在這個“為人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的社會,居然有謝彥這樣潛在的女權意識家,忍不住對他刮目相看。

“哥哥說的是,嫂子管家理院的手法前所未聞,就是賬本我也看不懂呢。”謝婉兒定了五月份出閣,整天跑過來同林寒川讨論管家事宜。

在林寒川對兄妹倆忍無可忍之際,謝彥進了會試考場,謝婉兒整日擔憂,見林寒川無事一般,忙問道:

“嫂子篤定哥哥這次能中了名詞麽?”

“嗯。”中不中無所謂。

謝彥三日後考完回來便大睡一場,之後倒好像正常了,每日裏還是如從前一般看看書,蹭蹭飯,甚至突然對齊哥兒上了心,替話都說不利索的兒子開蒙。

林寒川不忍看他虐待兒童,将齊哥兒從謝婉兒院子裏抱在跟前。

不過數日,便有報喜的人來,謝彥竟中了第五名。林寒川準備替他張羅着慶賀一番,不料謝彥拒絕道:

“我往日自負才學過人,在洛陽罕逢敵手,原想奪得會元,誰知才得了第五名。”

“京師為萬人所朝,人才之盛豈是洛陽可比。第五已是不錯了。”林寒川不明白謝彥怎麽想的,中了不就行了嘛,追求名次做什麽。

謝彥不聽勸,只在書房日夜攻讀,以備殿試。

皇天不負有心人,果然在殿試得了探花郎。

翁婿兩探花一時傳為美談。

賈府也得了消息。

賈母暗道從前小瞧了謝家,忙命王夫人備了重禮。

“老太太,不如兒子帶了寶玉親自去。一來慶賀外甥女婿少年高中,二來也好讓寶玉進益些。”

“政兒說的是。寶玉是有大造化的,若是得了外甥女婿指點,将來掙個狀元也使得。”賈母不禁有些飄飄然,當年果然給敏兒選了個好姑爺,兩個女兒都是好的。庶出的都配了個探花郎,玉兒這個嫡出的可不得配個狀元郎?

林黛玉也喜上眉梢,只有寶玉不大樂意,私下抱怨道:

“林姐姐那樣的清貴美人兒,怎地配了這麽一個祿蠹,沽名釣譽之輩!”

“你萬不可當着林姑娘那樣說。”襲人囑咐道。

不料林黛玉還湊巧聽見了,當下冷笑一聲。姐夫是祿蠹,那爹爹也是沽名釣譽之輩了。

寶玉抱怨歸抱怨,還是随着賈政一起去謝府登門道賀。

謝彥盡心接待,夜間同林寒川閑話,不解道:

“榮國府行事很是奇怪,不是赦大老爺是襲爵的麽?怎麽聽政公與寶兄弟的口氣,竟像是榮國府正經當家人?”

“老太太偏心,據說正堂都給了二老爺住,大老爺只縮在花園裏。”

“素聞政公最是知書識禮,怎如此不顧長幼尊卑?”林寒川的話戳到了謝彥的傷心事,使他對素未謀面的賈赦同情了一把。

謝彥中不中林寒川原不在意,他操心的是馬上就到清明佳節了,答應黛玉的可得辦到。

京城裏的寺廟都香火太旺,免得碰到不該碰到的人,林寒川無意幹預國家大事,只想窩在院子裏埋頭掙積分。因此,令小厮選了一個京城外的小寺廟,提前讓人去準備了,才去榮國府接黛玉。

果然夫榮妻貴,在賈家的待遇提高了不止一個規格,轎子直接擡進了老太太院子裏。

林黛玉上次和姐姐約好了,早早在老太太房裏等着,寶玉寶釵也在。

林寒川請了老太太安,向黛玉道:

“明日就是清明了,我已選了京城外一個清靜些的寺廟,妹妹可都收拾妥當了?”

“都已收拾好了。”

“去寺廟做什麽?”賈母不解。

“我們姐們倆預備請僧人誦些經文,再親自祭祀一番先父母。”林寒川道,其實他人老了,實在不想折騰,後悔沒選京城裏的寺廟,再去打聽得時候都已約滿了。

“咱們府裏就有姑子,玉兒身子弱,不必這麽折騰的。”賈母道。

“老太太,玉兒不孝,多年來都未曾有杯酒之奠。這次姐姐專門尋了一個靈驗的寺廟,還請老太太體恤玉兒的一番心意。”林黛玉又不是聾子,賈府姑子們的風言風語府裏快傳遍了,到那種地方祭祀先人?

“既如此,讓你琏二哥哥和你一道去罷。”賈母還是不放心。

“老太太,我也去。”寶玉不甘落後。

“老太太的心意我們姐妹領了。只是祭祀先父母,旁人去了恐怕不妥。林寒川看寶玉的樣子像是去游春,黛玉聽了臉色都變了。

“寶玉不是外人,既不要琏兒去,使喚的人得多帶點。”賈母說着吩咐鴛鴦去安排人手。

“老太太,去城外路有些遠,我們姐妹預備今日去了,明日做法事,後日才啓程回來。小寺廟可容不得這許多人。我門家大爺會接送,老太太盡管放心。”

“既有外甥女婿接送,那便罷了,只是早去早回,紫鵑一定要帶的。”賈母囑咐黛玉,黛玉應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