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熱孝莫登門

一直到正月十五, 賈母派去接人的轎子和車輛都沒等着人。

賈母實在納罕:“怎的這麽長時間都還沒到京裏?”

鳳姐笑道:“知道您疼外孫女,可老祖宗也忒心急了,之前不是來送過信兒,林家表妹一切都好。”頓了頓, 又安慰道:“這時節行船, 南邊還好, 可到了咱們北邊兒, 就算有官家的破冰船在前頭,也是難走。”

賈母想了想,也還罷了。

賴嬷嬷陪坐在小杌子上, 她大兒子賴大奉命去接姑奶奶家的小姐, 走了好幾個月了。雖說這是府裏面看重, 可兒行千裏母擔憂, 心裏頭如何不着急。

況且七八天前林家是派了人提前報過信, 可那是說主子一切安好, 賴大在府裏再是大管家, 人家親戚的口信上也不會特特的去說奴才的情形。

話在舌頭尖上滾了一圈, 賴嬷嬷還是笑道:“不說老太太着急,我這心裏頭也是記挂着:雖有人報平安, 可到底也沒說姑娘什麽時候能到。這沒個子醜寅卯的, 聽說林姑娘身子骨又怯弱, 老太太怎能不焦心?”

賴嬷嬷從小丫頭手上接過美人捶, 親自給賈母捶腿,“老太太這兩日飯用的都不香,可不就是這上頭的緣故?您對底下這些孫子孫女的一腔慈愛之心, 真真兒旁人見了都動容,只是老奴還得勸您保養身子……”

鳳姐站在一邊就看了一眼賴嬷嬷, 要不說姜是老的辣呢,瞧人家的這話,可是字字句句都說在老太太心窩子上,怪不得賴嬷嬷一家子在府裏多少年屹立不倒呢。

鳳姐就朝賈母一福身,笑道:“該打,該打,孫媳立馬就使人去打探。只求老祖宗您吃好喝好,您要是瘦了,可就得從我身上割下二兩肉賠您了,若不然,您老人家的這些孫男娣女們能饒得了我?”

這話就是接着賴嬷嬷的話奉承賈母,這意思:您對孫子孫女慈愛,您的孫子孫女們也孝順的很。

話說的俏皮,鳳姐唱念做打,捂着胳臂臉都皺巴一起,口裏嘶嘶的,像是已經割了肉。逗得賈母指着她笑罵,“猴兒,又作怪,既這麽着,還不快去!”

賴嬷嬷就笑道:“二奶奶的話在理兒,可見不僅兒孫孝順,這媳婦們也孝順得很,您聽聽,二奶奶都要割肉給您呢。”

花花轎子人擡人,鳳姐抿嘴一笑,朝着她的方向也福了半福,“到底是你老人家體貼,也深知老太太的心,我年輕莽撞,若是有想不到的,還求你老人家私底下點撥給我,也叫我這忤窩子讨個巧兒。”

唬的賴嬷嬷忙躲了,連聲說不可不可。

熙鳳一笑,當着賈母的面,去外頭廊下,立馬就指派老道的家人去碼頭、雞鳴驿去打探消息。

賴大家的正巴不得一聲呢,忙忙的讓人支車駕馬,還打發自家使喚的小幺兒跟着。

鳳姐笑話她:“這是媳婦來接婆婆來了?你們娘倆兒,真黏糊。”

賴大家的便笑道:“不是來接她老人家,原是昨兒聽她念叨老太太嘴裏淡無味、吃的少,過來問安的。家下才做的山楂糕,雖不好也還幹淨,送來給老太太嘗嘗,倘或能開些胃口,也是我們一家子的孝心了。”

說着就從後頭小丫頭手裏捧過一個匣子來,讓鳳姐看。

鳳姐心說這一家都是人精子,忙笑道:“唉喲,老太太正想這口呢,我托老太太的福,或許也賞我一口呢。”忙讓她進去……

半晌,賴大家的才扶着賴嬷嬷回自家花園,剛回去,就有小幺兒來報,說碼頭去找了,沒打聽到音信。

因當着婆婆的面兒,未及細問小厮,賴大家的心中記挂着,服侍賴嬷嬷歇下才複令小厮進來,細問端地,又細細吩咐:“若尋着音信,先不忙回來禀報,你只好生打聽,看看你們爺身邊有沒有那些不該帶、多餘着的混賬老婆!果然有這些事,務必趕前頭回我。”

見她動了氣,身邊心腹丫頭就勸,賴大家的冷笑道:“哼,去了這麽長,難保幹淨!若丢開手還罷了,我也只睜一眼閉一眼,可若是勾着給帶回來了,我就好好分說分說!怎麽,姑奶奶家辦喪事,他倒沾惹花草起來了,我看他敢不敢懸崖上翻跟頭!”

榮國府裏的男主子們個個風流多情,底下的奴仆也有樣學樣,尤其是像賴大這樣的,雖未正經納妾,也很有幾個屋裏人。

榮國府的撒出去那些人,還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四處亂撞着尋信兒時。正月十七,賈母房裏的自鳴鐘剛敲了九下,門子上來報:“林姑娘到了。”

“什麽?”賈母放下手裏的茶,以為聽錯了。

鳳姐也詫異問:“誰來了?在哪?”

下頭人忙回話:“咱們姑奶奶的掌珠,表小姐到了,現正在大門外下車。”

賈母、王夫人、鳳姐都吃一驚,“怎麽去接的人都沒來回話,到底是什麽情形?”

那婆子就笑道:“回老太太的話,沒見着咱們家的人,走岔了也未可知。只是外頭表小姐那些護衛扈從,前擁後簇的,又有車轎衆多,少說得十幾輛呢,還請老太太示下,這怎麽個章程?”

這排場如此大!王熙鳳心道,幸好自己早做了準備。

“哎喲,快開大門,迎妹妹進來!你們這些人,辦事不利找不着人也就罷了,還敢叫姑娘在外頭等着嗎!”熙鳳不等賈母說話,趕忙帶着平兒,接出大廳去。

榮國府石獅子前頭,滿門口的轎馬,把整條寧榮街都堵滿了,原本挺胸疊肚坐在門上看門通報的那些人,都忙撣撣衣服,站起身來,滿臉堆笑的向打頭的一個大管家搭話。

這人正是林家大管家林安,此時尚顧不得和門子說話呢,他正向一個穿着青綠色錦服、腰挎雁翎刀的精壯漢子打躬作揖:“勞煩大人一路護持,還請大人往致美樓一敘,也讓兄弟們歇歇腳。”說着就有二管家過來帶路。

這漢子知道這裏主子是個未出閣的小姐,這榮國府也不是人自家的府邸,自然不好在這裏招待,況且致美樓是京中八樓之首,在致美樓請他們這些粗人,已是很鄭重了。忙也拱拱手,連聲道:“您客氣。”

說罷呼哨一聲,三十個漢子都齊齊應諾,待那漢子跨上馬,都一齊上馬,跟在後頭去了。林府二管家慢了他小半個馬身,京城不許急奔馬,一邊使馬小走,一邊言笑晏晏的說話。

林安目送着去了,才回過頭來看門上:“對不住對不住,慢待了您。那位大人是直隸通州府衛千總大人,因知府大人與我們老爺交好,趁衛千總大人休沐特請他護送了一程。”

門子管着通報的事,這些官名兒也是知道的,這衛千總是各地統帥漕運軍隊、領運漕糧的從六品的官兒,那可是個肥差,是京城漕運總督的轄下,與知府八竿子打不着。門子腦子一轉彎就明白了,這林姑老爺管着南邊鹽政,與漕運關系深着呢,這衛千總賣個面子,也不奇怪。

其實林如海的手再長,也還伸不到通州府,他與通州知府是同年,關系頗好,這衛千總是那知府的女婿,因黛玉年幼、林家車馬又多,才讓女婿送一程,反不過幾十裏地的事情。

為首的門子與林安說話,其他人在後頭忍不住指手畫腳,啧啧稱奇,這個說“都說薛家豪富,咱們姑奶奶家也不比他們家差呢。”那個說“富貴比不比的上不知道,可這排面那薛家拍馬也及不上啊,你沒聽說,這點路還有個官兒來送。”雖說榮國府的門子個個都眼高于頂,等閑小官兒看不上,可也知道他們政老爺也才從五品員外郎呢。

正說着,石獅子後正門大開,十來個體面管家婆子請表小姐進府,說老太太、太太都盼着呢。

林安微微擰眉,走到當間兒的一輛青帷子大馬車跟前,小聲跟個侍立着的婆子說了什麽,那婆子又向車裏禀報,少頃,林安回來,拱手笑道:“咱們家小主子說了,至親的外祖舅舅,府上也忒客氣了,國公府邸,豈敢僭越。咱們進側門就可。”

奉承話誰不愛聽,這說的又親切又尊重,這些管家們立時覺得林家不虧是祖上五代列侯的門第,真真是講規矩的人家,忙忙的請進來。

進了側門,不等賈家吩咐,林家後頭的馬車上便下來八個婆子,從後面擡前來一頂小轎,請林黛玉下車。

先下來兩個丫頭,又有一個嬷嬷,林黛玉帶上帷帽,才扶着丫頭的手下車來。林家來人不少,光婆子、媳婦、丫頭就把二進裏的轎廳站滿了,把男丁都隔在外頭。

等林黛玉上了轎,賴大家的忙呼喝小厮來擡,就聽那八個婆子笑道:“不忙不忙,我們來罷。”

一直到垂花門前,熙鳳早候在這裏張望呢,就見過來的林家女人,極是肅重規矩。雖看着都打扮的清淡,但卻瞞不過她的眼睛,這些人身上穿的衣料子、頭上簪的釵環可都是好的,比之榮國府也不差了。

“哎喲,可算是接着妹妹了,妹妹一路可好……”黛玉在下轎時已把帷帽摘下,熙鳳忙走過來笑道。

一旁朱嬷嬷是認得的,忙請安笑說:“二奶奶好。”黛玉就知是大舅舅之子賈琏的妻子,二舅母的內侄女王熙鳳了。

忙見禮稱呼“嫂”,熙鳳忙過來攙扶,順勢打量一回,口內笑道“老太太、太太們都等着呢。”

說罷攜了她的手往裏引路,後頭朱嬷嬷含笑跟着,早有四個大丫鬟上來扶這姑嫂倆。鳳姐眼角悄一打量,見後面還有奶嬷嬷、媳婦子們、十來個小丫頭簇擁着,饒是她也暗地裏咋舌,道,不虧是朝廷大員的獨女,這排面就是與人不同。

鳳姐帶的人不少,撒在林家人裏頭愣是顯不大出來,平兒見狀,也不朝前湊了,便問林家人來了多少人、多少車馬、商量安置等事。外頭自有林安操持,已帶着林如海的信和禮物去拜見賈赦等人了;內裏則有內管家林安家的并幾個管事掌管瑣務。

黛玉方進了上院正房,賈母就扶着婆子的手迎上來,還不等看清,就被摟入懷裏,心肝兒肉叫着大哭起來,又哭賈敏心狠,竟舍老母而去。

邢王二位夫人、熙鳳等忙忙勸解,朱繡見已勸住了,忙拿出蒲團來擱上,林黛玉規規正正地給賈母磕了三個頭。

這才算拜見了外祖母。

黛玉起來,扶着丫頭的手起來又拜見邢夫人與王夫人,口稱“大舅母”“二舅母”,之後還有李纨、熙鳳等人。

興許因着這回林家的排場唬人,榮國府的各位主子倒都給了表禮。

朱繡站後頭看着,心下暗嗤:本來麽,這親戚間初會小輩,就該有長輩的樣子,這賞送表禮是約定俗成的規矩,就連平民百姓家也會用紅紙包幾個銅錢做表禮呢。原書上林黛玉初見外祖母、舅母等人,竟無一個人想起這茬兒。

不一時,就連前頭的賈赦、賈政也遣了人給外甥女賞了東西,只說舟車勞頓,叫外甥女不必急着去拜見。

黛玉謝了來人,這裏頭王夫人的眼睛就閃一閃,怎的老爺這樣鄭重其事的。

大家方歸了座,就聽小丫頭進來回說:“薛姨太太、寶姑娘來了。”

賈母嘴角一沉而過,馬上又笑道:“快請進來。”又道:“去請姑娘們來,嫡親的姊妹來了,正該見面呢。”

薛寶釵聽見,長睫稍稍扇了兩下,若無其事的與黛玉相厮見過。

薛姨媽道:“好個标致、氣派的女孩兒。”又拉着黛玉的手,關心道“怎的這般瘦?若有些不足之症,很該療治才是。”

林黛玉一聽,眼眶又微微紅了,朱嬷嬷便道:“原為着我家太太的緣故。只老太太才好了,姨太太又來招她,先休提這話。”

賈敏剛剛亡故,身為女兒守喪盡禮,哀痛不盡,難道還能胖了不成。

薛姨媽讪讪的,王熙鳳攜着黛玉的手,仍送回賈母身邊坐下,賈母便問:“何時在哪兒下的船,怎的咱們家竟沒接着?派去的人也未趕着通報?”

黛玉便道:“正月初六在通州的下的船……”

王熙鳳詫異道:“初六?這?”

賈母因問朱嬷嬷:“初六就到了,為何不來?”

朱嬷嬷站起來,回說:“老封君勿怪,您縱使愛重外孫女,可規矩咱們不敢不守,就連小百姓都知道‘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的道理,咱們如何不曉得,又逢着大正月裏,更不敢了。初六下船時,姑娘就吩咐說‘等正月過去再拜見,免得沖撞了長輩們’。通州有林家的宅子,老爺早吩咐打前站的下人們收拾妥當了,姑娘就在宅子裏閉門守孝……”

不等說完,賈母就含着淚拍黛玉的肩膀:“你一個小人家家的,縱然是自家宅院,但孤單單的在宅子裏,怎敢呢?”

黛玉就道:“外祖母勿擔心,通州知府楊大人是父親的同年,那宅子就在楊大人府邸旁邊,父親在家時已是安排好的。”

朱嬷嬷也道:“實在是您府上的賴管家催的急,老爺沒法子,才匆忙的送姑娘來,這點子功夫,也只把通州和京城的兩處宅院收拾的能住人。”

賈母哼道:“姑老爺讀書讀腐了的,一家子骨肉,何必如此見外,收拾什麽宅院!”

朱嬷嬷笑道:“帶了那麽些人和東西,若不收拾出宅院,往那裏去呢。老爺臨來吩咐了,說送姑娘來已是叨擾了您老人家,萬不可再拿這些煩擾府上。如今只帶了來常用的箱籠并給貴府的禮物土儀,那些暫用不着的、笨重的都擱在通州宅子了。”

王熙鳳吃一驚,老太太和太太沒看見林家的車馬行禮,她是看見了的,就這還只是常用的……複又想起朱嬷嬷話裏的土儀禮物,一顆心火熱起來。往年三節兩壽林家給的禮就比旁人家厚重好些,可見林家不顯山不露水的,家底子未必比自家那個皇商的姑媽家少。只要府裏好生待林家表妹,林姑父還能薄了自家。

剛想着,就見老太太後頭的賴嬷嬷臉上有着急之色,心下恍然,便問:“咱們家派了管事們去接妹妹,這人怎的不見也未來報。可是他們怠懶了,嬷嬷跟我說,我去教訓他們。”

朱嬷嬷笑道:“正要說這話呢,貴府的賴管家許是不服南邊的水土,在船上就不好了,幸而咱們帶着大夫,有驚無險,如今還安置在通州宅子裏養着,已是半愈了。也勿怪賴管家未遣人來報,實在是他病的昏昏沉沉的。姑娘又怕老太太挂心,報信時才未提通州安頓的事。本來姑娘是定了心要過去正月再來的,誰知昨天京裏宅院的下人過來說,貴府遣人去往碼頭、驿站各處去詢問。姑娘一聽,知是府裏等的急了,想着也出過了百天熱孝,也過了正月十五,這年節勉強算過完了,這才敢登門拜會長輩們。”

賈母早把黛玉摟在懷裏,哭道:“好個知理孝順的好孩子……”

邢夫人也說:“真真是大家子,生的這麽個好模樣不說,這規矩儀範更叫人愛重。”

王夫人、薛姨媽也用帕子擦拭眼角,交口稱贊。

一時三春和湘雲姊妹來了,黛玉也忙起來見禮,互相厮見過,賈母仍招手要她挨着自己座,黛玉順手把最小的惜春拉上,兩人挨着賈母坐了。

早已擺了茶果上來,熙鳳親捧了茶給賈母,迎春、探春給邢王二位夫人,寶釵給薛姨媽,李纨和熙鳳不用別人,黛玉見狀,便照看最小的惜春。獨湘雲,無人可侍奉也無可被侍奉,她癟了癟嘴,也捧了果子給賈母,順勢就依偎着賈母坐下了。

王夫人潤潤唇,問熙鳳道:“你林妹妹的行禮東西可搬進來了?帶了幾個人來?趕早打掃了下房,讓他們去歇歇。”

鳳姐笑道:“林姑父疼愛女兒,那麽些物件一時半會的哪兒能理順了。太太不用挂心,林家的內外管家正和咱們的商議着呢,還有平兒支應着,有事我再回太太。”

王夫人聽了,頓一頓,知道鳳哥兒是說林家來的是有頭臉的管家爺兒們,人口也多,怠慢不得。

聞言,朱嬷嬷就笑道:“從通州來,這點路能有多累。太太奶奶們不必管他們。安置好姑娘的東西,除了姑娘屋裏得用的,這些都回去京城宅子裏去,用時再叫過來吩咐便罷了。”

鳳姐忙問:“這些人都留在京中,不回去揚州?”

朱嬷嬷不以為意,“這是老爺吩咐留下給姑娘使喚的,不過幾房人,看他們往常實心任事才點了他們。以後府上人手不夠,盡可以叫過來使喚。”

鳳姐笑道:“這府裏幾百人口,哪裏就不夠人手了。我只嘆林姑父慈父心腸,色色都為妹妹想的周到。”

王夫人笑道:“你姑父只得你妹妹一個,自然愛若珍寶。鳳哥兒,你很該在咱們後樓取些緞子絲綢,給你這妹妹裁衣裳的。”

王夫人這話本是想拉近關系,可聽人耳朵裏卻不是回事兒,王熙鳳想,再說林表妹的箱籠成山,豈會缺衣服穿。

鳳姐剛想圓過話,朱嬷嬷已道:“不用勞煩,雖已過熱孝,可尚在孝中,姑娘至誠至孝,穿戴都有些規矩,家下早備好了。”

王熙鳳聽見這話,看自己的穿戴和滿屋子穿紅挂綠的丫頭,臉上也燒的慌。

林黛玉一身月白銀線暗繡竹紋衣裳、頭上簪的帶的也都是羊脂玉飾,耳朵眼裏空着,坐在那裏和賈母、惜春說話,對這頭只做沒聽見。

才刺了一句,不等王夫人臉上帶出來,朱嬷嬷就站起身道:“原該之後再将儀禮奉上,其他的也還罷了,唯有一件老爺再三囑咐要當面給老太太,說若是私底下奉上,恐您老人家不肯賞臉收下。”

說着,就叫後頭一個十五六的丫頭捧着一個精致扁木盒子上來,打開盒子,是薄薄的一層銀票。

王熙鳳站着,能瞅見,見上頭的面額竟是千兩,心裏嘶的一聲,好大的手筆,嫁個姑娘都夠了。

王夫人本還覺得那小匣子忒簡薄了些,就連外頭三遭兒看熱鬧的婆子丫頭,心裏也只猜千把兩銀。

誰料朱嬷嬷拿出來,笑道:“這是二萬兩,是您的女婿孝敬給您的,賴您照看外孫女了。”

賈母擺手佯怒:“忒見外了,我自己的外孫女,女婿這是做什麽。”

朱嬷嬷笑道:“不是這話,咱們姑娘吃穿用度,難道是不花錢的?勞您費心教養就罷了,難道還厚着臉皮兒再花貴府裏的錢養孩子不成。再者說,您府上,誰能看得上這萬兒八千的,不過是這麽個意思。”往常林家送的節禮,那些稀罕物件,一件就得上千銀子,那時候舍得,這會子就更不會吝啬銀子。朱嬷嬷可太知道這榮國府人人一雙富貴眼,只有一下子鎮住了,以後才有舒心日子可過。

裏外都咋舌,京城第一樓致美樓的一桌好席面才九兩九,這林姑娘就是天天吃金子穿銀子,十年也花不完這麽些錢吶。

鳳姐聽見竟不是自己以為的一萬兩,而是翻倍的兩萬兩,心頭更熱。

勸了好幾句,賈母才願意收下。

王熙鳳正想賣好,忙問:“這半日,老太太和妹妹也累了,以後日子長着,娘兒們多少話說不得呢。還是叫妹妹歇會子,也好吃飯了。”

見賈母果然喜歡,誇她體貼,忙又窺着賈母問:“老祖宗,妹妹安置在……?”

賈母本想把外孫女安置在自己院裏,也好叫她們兄弟姊妹們親熟些,可看黛玉這裏,光眼前的就有四個大丫頭,兩個奶嬷嬷,這還不算朱嬷嬷這樣的教引嬷嬷呢,一時倒作了難。

王熙鳳就笑道:“林妹妹的箱籠也多,想來得大院子才住得下,幸好老太太之前吩咐說多拾掇幾處,叫妹妹自己選了,如今可不正用上。”

賈母越發喜歡起來,知道這是她自己悄悄預備下的,還是鳳哥兒會行事,“這也罷了,那些院子空着倒可惜了的,你妹妹才來,哪兒還能勞動她去看,你替你妹妹選個好的,若不好我是不依的。”

王熙鳳邊試探道:“……眉壽苑如何?……老太太覺着呢?”

賈母一驚,可想一想,那處也合适,敏兒是自己的嫡親女兒,如今去了,也只留下這麽一個女孩兒,她的女兒合該尊貴些。

王夫人心已揪起來了,見賈母竟然應允了,不由得深惱王熙鳳不會辦事,竟然選了那處。

不料熙鳳又說:“這院子原也是姑媽住過的,林妹妹住着也合适,只是這院子的匾額是祖宗的親筆,我收拾的時候生怕放外頭腐了壞了,就給收進庫裏去了。老太太,既然給林妹妹住,不若讓她自己取個名字如何?我使人打塊新匾。”

賈母更喜歡了,這就堵了衆人的嘴了。眉壽苑是給家裏嫡女住的,可換個名字也就沒這意頭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