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傷

雙溪鎮藏于山坳,因兩條山溪在此于此而得名。

兩條山溪彙成一條水量較豐沛的彙水,直通山外,行船放排,就成了彙水鎮人出山最便捷最常用的方式。彙水雖處深山山坳,卻有一塊二三百畝的平整,皆為山區難得的良田。而在深山峭壁上還盛産素有仙草之稱的鐵皮石斛。每年春末,石斛萌發季節,就是上山采摘鐵皮石斛的最佳季節,俗稱‘采仙草’。

今年,局勢混亂,世情艱難,胡家為了避開危險,将大少爺胡元辰打發過來,主持采仙草事宜。胡元辰畢竟年少,貪圖離開父母自在随性,也對支撐着胡家根基的神秘‘采仙草’頗多好奇,故而一接了長輩安排,就興沖沖跑去告知了最要好的景王世子亓惟孝。

于是,一人行變成了三人行。又加上亓惟孝的另一個伴讀,中書令侍郎趙承輝的三子趙世彥。

這三人出行,哪怕是輕衣簡從,明的暗的護衛是少不了的。這一路上雖然遇上幾回路霸水匪,卻也都是無驚無險,平安過來了。

到了雙溪鎮,隔了一天,三人就率人進了山,開始這一季提前了一個多月的采仙草。

那胡家的大總管早得了信兒,橫豎這世事混亂之際,仙草銷量并不好,胡家百年根基,少了這一兩年的仙草收入也不傷元氣,他們這一次進山,采仙草不過是幌子,主要的就是拖住大少爺,陪他狩獵游玩,随着他的性子來,留的時間越長越好。

一句話,只要不出危險,怎麽來都行。

既然打着游玩的主意,自然準備妥帖,遠比平常采仙草籌備的齊全,吃的用的,乃至夜宿都帶了結實舒适的牛皮帳篷……若是,不出什麽差池,這一路游玩過去,幾個山峰轉回來,一個月也差不多過去了,正好還不耽誤采仙草!

偏偏,計劃不如變化,進山第二天夜裏,景王府就打發了人來,迎世子回去。原因更是駭人,京師被圍!

消息一到,衆人皆驚。人心浮動,難免各懷心思,一派混亂中,世子莫名失蹤!

景王府派來的五百兵士,分出數人回報,餘者皆留在山中搜尋……

雙溪鎮的小院子裏,吳小桐被那禍害的高熱燙了一下,震驚之下,第一時間洗了塊帕子給那人蓋在額頭降溫。繼而,她想起曾經用過的一個退熱的小偏方:蔥根加生姜熬湯,加紅糖趁熱飲。

此法所用之物簡單易得,為家中必備之物,效果卻不錯,一般的高燒發熱,連續喝上兩碗,都會出汗退燒。

這會兒天還未亮,吳小桐也真的不知道去哪裏請郎中,恰好,前天采摘的山蔥和木姜子很多,相比起家中常備的大蔥生姜,這山中所産的山蔥和木姜子,其性更純更烈,入藥退燒效果自然更好。

家裏也沒有藥吊子,熬藥不能用鐵鍋……好在,家裏還有個豁了口的陶盆,吳小桐刷洗一番,取了些山蔥木姜子加水熬上。

Advertisement

山蔥木姜子味道濃烈,熬成水味道很難讓人接受,故而加紅糖調味……吳小桐看看天色,也該去福順酒肆打掃馊水了。

敲開福順酒肆的門,讓吳小桐意外的是,來應門的慶子竟然沒抱怨什麽,而是神情頗為萎蔫地轉身就往裏走,看那蔫頭耷拉腦袋的樣子,竟好像一夜沒睡的樣子。

吳小桐心中疑惑,可這會兒也顧不得好奇,追上去一步,低聲道:“慶子哥,我想要一點兒紅糖……”

慶子撩了撩眼皮兒,瞅了吳小桐一眼,竟不等她說完,就随便地點點頭應了:“就在廚下竈頭壁龛中,你自己去拿!”

說完,丢下吳小桐,徑直往前頭大堂裏去了。

準備好的理由卡在喉嚨裏,吳小桐愣怔了片刻,也顧不得多想,快步走到廚下取了小半碗紅糖,匆匆回家,蔥根和木姜子熬了一碗湯,散發着濃郁的蔥姜辛辣之氣。吳小桐放了一匙紅糖進去,調勻了,稍稍放冷一點兒,端進屋裏,開始給那人喂藥。

燒得久了,那人神智已經迷糊,牙關緊咬着,根本不知道配合。

嘗試着喂了一勺,幾乎半點兒都沒喂進去,全順着嘴角流下來……

吳小桐皺着眉頭想了想,回身取了一雙筷子回來,撬開那人的牙關,另一只手舀着蔥姜湯喂了進去。……她記得人工呼吸時,要将被救人員的下颌微微擡起,以打開呼吸通道,這會兒想來,想必食道也差不多,她摸索着效仿之,竟真的有效,一勺一勺的湯汁喂進去,幾乎都被吞咽下去,竟沒有灑出多少來。

很是費了些艱辛,一碗蔥姜湯卻喂下去大半。

吳小桐重新取冷水擰了帕子來,将那人的手心、腳心、腋窩、腘窩挨着擦拭降溫……身上的袍子衣衫都被她脫了去,只剩下一條亵褲遮着羞處,吳小桐忙忙碌碌擦了兩遍,摸着那人體溫似乎降了些,不再如先前那般熾人,這才略略緩了口氣。

将被子給那人蓋好,準備發汗,吳小桐洗過帕子之後,開始給那人擦臉、敷額……

之前敷額,着急忙慌的,就是把帕子搭在人家腦門上,也沒顧得其他,這會兒,略略放松了些,吳小桐就細致了些。

仔細地将那蓬亂的頭發撩到一旁,吳小桐卻是猛地一顫,拿在手中的帕子啪嗒一聲掉下去!

之前她一直以為,是腿傷讓他發燒,這會兒撩開頭發才看見,從右側額際,一直到耳前,一條傷口斜貫而過,腫脹着,傷口的皮膚微微外翻着,露出已經過了太久而不再流血,卻明顯感染紅腫起來的傷口……無不猙獰,無比驚心!

------題外話------

今天早上感覺不對,寫了幾遍都不對,更新完了,深刻檢讨!下午加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