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對袁家的處理
袁紹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
直到臉上傳來令人忍不住掉眼淚的火辣痛感,他才意識到了一件事
自己,被皇帝陛下當衆抽了
“呃”
一旁,太傅袁隗目瞪口呆。
我沒錯吧,皇帝陛下親手打人
周圍其他人顯然也都愣住了。
上到高級軍官,下到馬前卒,全部都是一副愕然的神色。
若非見周圍人和自己露出相同的表情,很多人都會以為自己是不是出了幻覺。
此刻,袁紹的內心可以用翻江倒海來形容。
短暫的懵逼後,巨大的屈辱感便如洶湧的浪潮一般,瞬間湧上了他的心頭。
大将軍府的諸多舊部中,他是最有威望的一位。
西園新軍的中,他同樣有有着崇高的地位。
此外,司隸校尉這個官職,也大幅提高了他的影響力。
毫不誇張地說,袁紹是當前帝國潛力最被好的政壇新秀,假以時日,位列三公,甚至當上大将軍都不是可能
可就是這麽一位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在少年皇帝的一鞭子下,其好不容易才積攢起來尊嚴和威望,全部化成了齑粉
Advertisement
“陛下”
桓典本想冷眼旁觀,但又實在不忍到老同事當衆受辱,便想出聲勸阻。
劉辯了對方一眼,将即将揚起的第二記鞭子,停在了半空中。
桓典不禁松了一口氣。
還好,陛下還是有一定分寸的。
可沒想到,随後,皇帝竟然把鞭子交到了自己的手中。
只見陛下露出了似和煦的笑容“接下來的十記鞭子,由桓卿替朕來完成。”
雖然親手打人是很解氣,但象征性抽一下就行了,若一再抽打,反倒有失天子威儀。
當然,這僅僅是劉辯停手的原因之一。
“什麽”
桓典不禁一呆。
等等,讓我來
而且竟然還要再抽十記
要不要這麽狠啊,陛下
桓典腦中一片茫然,身體也仿佛僵住了一般。
之所以猶豫,倒也不是因為下不去手。
畢竟袁紹和自己雖是老同事,但彼此關系并不算太好。
可若是真的下手,即便自己是奉旨行令,也仍舊會招來袁家以及大将軍舊部一黨的仇恨。
從此以後,他便和舊集體形同陌路,最終只能徹底依附于皇權。
想到這,桓典不禁暗中苦笑。
陛下這是在逼我表态啊
就在他仍舊猶豫的時候,只聽耳旁傳來了盧尚冰冷的聲音“羽林中郎将莫非是想抗旨”
“老頭你夠狠”
桓典表情複雜地了對方一眼,随後咬了咬牙,将手中的鞭子高高舉起。
“啪啪啪”
一道又一道令人頭皮發麻的聲音響起。
由于氣氛實在太過凝重,周圍所有人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大氣也不敢喘一口。
終于,當着衆多将士的面,桓典将剩下的鞭子一一抽完。
雖然他下手時并沒收力道,但也算留了點情面。
至少羽林中郎将沒和陛下一樣,直接往臉上抽
不過饒是如此,袁紹的內心也幾乎崩潰。
可能是因為麻木的緣故,也可能是因為心中屈辱,已經蓋過了身體感受到的苦楚。
一開始他還忍不住慘叫兩聲,抽到後來,已經發不出一點聲音了。
劉辯望着神情慘然的袁紹,道“司隸校尉袁紹領兵沖撞宮門,以下犯上,理應當誅然,朕念及袁氏一族為我大漢貢獻良多,暫且留你一命,押後再審”
之所以沒殺袁術、袁紹,主要有兩個原因。
按照歷史發展,大軍閥董卓即将進入京城,正值危急存亡之秋。
而袁家兄弟在文官集團和武将集團中都有巨大的影響力,現在貿然殺之,只會加劇朝堂混亂,反而不利于自己整合力量。
如果到時候朝堂裏實在找不到可以抵抗董卓的将領,倆人還可以當臨時救火隊員。
至于這哥倆會不會因心生怨恨,而拒絕效命。
開玩笑,身為心态已經成熟的政治家,奉行“利益至上”原則,可是最基本的素質。
如果袁紹、袁術的心境只有這點程度,那後來也不可能成為史冊留名的軍閥。
況且只要皇權還沒被徹底架空,袁家兄弟就沒有拒絕的道理。
他們巴不得能趕快戴罪李立功呢。
“臣,叩謝陛下”
袁紹努力堆出一副敬服的神态,深深行了一禮。
從皇帝的處置方式可以聽出,自己的前途似乎還是有回旋餘地的。
只要還沒被逼上絕路,一切都好說
同時,袁紹也足夠聰明,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怨恨,甚至還不斷進行自我麻醉,試圖将心中怨氣盡快消除。
他很清楚,哪怕稍露一點不滿情緒,對方都絕對會毫不猶豫,即刻終結自己的政治生涯
此外,雖然搞不清是怎麽回事,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陛下,再也不是之前的傀儡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