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親臨戰場

一路都是在枯燥至極的行軍。

即便劉辯可能是這數萬人中最輕松的一個,此時也忍不住有些煩躁。

騎馬帶來的新鮮感,也差不多要消磨光了。

“來打仗果然比想象中的還苦啊。”

劉辯不禁感嘆,什麽金戈鐵馬,什麽刀光劍影。

前世對戰争的種種美好幻想,以及所謂的“男人的浪漫”,在乏味而單調的現實面前,統統泯滅殆盡。

正當劉辯倍感無聊的時候,突然,只見幾騎快馬飛速奔來。

“禀報陛下,禀報将軍,東北方向三裏處突然發現大批騎兵規模預計在五千人以上”

“那支騎兵行進速度極快,預計最多半刻鐘便可抵達此處”

“除一衆官軍打扮的戰士外,在該軍中還發現諸多羌人模樣的騎士”

還沒将所有軍報聽完,蓋勳和盧植的臉色就都變了。

“全軍停下即刻備戰”

蓋勳大聲下令道。

盧植也趕緊道“敵軍即将襲擊而來,請陛下放心,臣等定誓死護衛陛下周全”

劉辯本來還有些奇怪。

敵軍不過區區數千人馬,規模數量遠遠于己方本陣。

Advertisement

由于己方的斥候工作做得很到位,軍隊并不是沒有準備。

而且,蓋、盧而人可是久經考驗的沙場老将了,沒理由會這麽慌吧。

不過結合方才從斥候處聽到的一些只言片語,他很快就明白了緣由。

羌人騎士

來者可不是普通的軍隊,而是名震天下的西涼鐵騎

“涼州騎兵甲天下”,這句話可不是白來的。

歷史上,董卓就是靠着以涼州兵團為核心的軍隊,才逐步獲得了獨抗天下群雄的資本。

後來擁有統一北方實力的曹操,也照樣被馬超的西涼騎兵打得灰頭土臉。

也難怪蓋勳和盧植變色。

尤其是蓋勳,作為一名在西涼戰亂中成長起來的名将,他比絕大多數人都明白西涼騎兵的可怕之處

幾分鐘後。

在蓋勳、盧植和荀攸的調度下,帝軍以極高的效率,快速組成了防禦陣型。

陣型的中央,劉辯被密密麻麻的戰士們保護了起來。

高高的盾牆在他四周架起,即便是只鳥都很難飛進。

不過盧植等人顯然并不放心,依然還在想辦法加強對皇帝的保護。

劉辯有些無奈了。

怎麽感覺老子反倒是個累贅啊。

蓋勳和盧植如此緊張,與其說是忌憚敵軍,倒更像是在過于牽挂自己的安危。

此外,軍師荀攸可能也受此影響,到現在都沒能展現出大軍師“智珠在握”的一面,顯得比較醬油。

其實這點劉辯是多想了。

真實打仗最講究的是一個“穩”字,軍師們通常只在确實沒辦法的情況下,才會采用奇謀。

所以那些演義、評中華麗麗的“老子智商碾壓你”的形象,一般是很少出現的。

而且荀攸只是表面醬油而已,若沒他潤物細無聲的運作,軍隊根本不可能這麽快就反應過來并擺好防禦姿态。

在一片緊張的氛圍中,戰鬥終于拉開了序幕

“轟隆隆”

遠方傳來了聲響。

一開始還只是隐隐的模糊聲音,但沒過多久,便聲若雷鳴

因為盾牆遮擋了視線,劉辯很難觀察到對面的動靜。

不過從地面草尖兒的不住震動可以出,敵軍的陣仗,可能比預想中的還要厲害

“弓弩手”

盾牆外傳來了蓋勳的喊聲。

和平時相比,蓋将軍此時的聲音中,多了幾分冰冷的殺氣。

“弓弩手準備弓弩手準備”

傳令兵們一邊揮動令旗,一遍如傳聲喇叭般,将指揮官的命令快速傳達到各部。

“嘎吱。”

随後,弩機的攪動聲和弓弦來聲,頃刻間響成了一片。

“五百步”

最前方的“觀察員”吼道。

“四百步”

“三百步”

“兩百步”

“一百五十步”

有效殺傷距離終于到了

當最後一道吼聲落下的剎那,蓋勳一直舉在半空的大手,猛地揮動而下

霎時。

“嗖嗖嗖嗖嗖”

如芒箭雨破空而出,瞬間在空中彙聚成一片厚重的黑雲,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後,怒嘯着沖向了奔騰而來的西涼騎兵。

下一刻。

“噗噗噗”

朵朵紅色血花盛開。

即便指揮官華雄在第一時間就命令部下舉起盾牌,騎士們仍然遭到了不的損失。

“居然這麽厲害”

華雄微微露出忌憚的表情。

和涼州人慣用的短弓相比,對方弓弩的威力無疑要大得多。

幹,到底是中央禁軍,裝備确實好

不過,剽悍的西涼戰士絲毫不會因為同伴的犧牲而有任何的畏縮。

作為一支能征慣戰的勁旅,戰友的鮮血,只會進一步激發他們兇性和鬥志

“嗚啦啦啦”

這時,只見軍中的羌人騎兵一邊喊着古怪的口號,一邊催動馬匹加快了速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