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直面董卓,激烈鏖戰

先鋒軍覆滅的消息,對孤注一擲的董卓軍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

雖然就數量比例而言,表面上,這幾千人或許并不算什麽。

但先鋒軍中有相當一部戰士,都來自董卓麾下最精銳的羌人集團。

作為軍隊的核心成員,他們很久前就一直跟着大人東征西讨,每一人都是寶貝疙瘩般的存在。

這時,只聽董卓咬牙切齒的暴喝聲響起

“全軍開拔為華都督複仇”

他現在身上散發出的冰冷殺氣,令手下的将士們倍感膽寒。

“轟隆隆”

在董卓的命令下,軍隊立刻發出雷鳴般的聲響,浩浩蕩蕩地出發。

“怎麽會這樣”

行軍途中,牛輔又驚又怒地問道。

李儒嘆氣道“按斥候和潰兵們的說法,本來情況非常順利,華都督甚至差點就抓掉了皇帝,但緊接着就被皇帝陣斬。”

“等等,皇帝”

牛輔和身旁衆将的表情,全部從憤怒轉為疑惑,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但他們卻得到了肯定的答複“就是皇帝。”

其實李儒也覺得匪夷所思。

Advertisement

威猛如華雄,竟然會敵不過一個年僅十四歲的皇帝。

太特麽古怪了

可當時在場這麽多人,總不可能每個都出現幻覺吧。

李儒接着道“為了捉到皇帝,華都督采用了極為冒險的進攻方式,導致大部分人馬身陷軍陣,難以逃脫,僅有半數得以撤出,然而在回軍路上,殘部又被敵軍一支前來回援的人馬截住”

說到這,他不禁又嘆了一口氣。

由兩千羌族戰士外加三千精銳騎兵組成的先鋒軍,最終活着回來的居然還不到三分之一。

這損失,真心大發了

戰場彼端。

皇甫嵩和胡母班風塵仆仆地趕回,一上來就朝劉辯磕頭謝罪“陛下,臣救駕來遲,罪該萬死”

雖然他們之前在路上遇到了呈潰軍之态的敵人,知道本陣應該已經化險為夷,但畢竟事關皇帝安危,心中仍舊倍感驚慌。

劉辯擺了擺手,道“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都起來吧。”

他現在越發覺得自己的存在有些累贅,讓将領們畏首畏尾,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的幹擾了軍隊的正常戰事運作。

不過,皇帝對軍隊士氣的增幅,也确實相當可觀。

而且禦駕親征若是成功,帶來的政治效益也不同凡響。

總的來說,利還是大于弊的。

“陛下,最新軍報,敵軍主力正在向快速進發,預計再過兩個時辰便可抵達此處。”

耳邊響起了主将蓋勳的聲音。

劉辯點了點頭,道“卿以為如何”

其實本着“非常時期非常處理”的原則,他已經交代過蓋勳等人可以不必請示,自行做出軍事決斷。

可将領們卻堅持要按規章制度來。

劉辯本來還以為老頭子們太固執,可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這幫堅定的“保皇黨”,是想把戰功都堆在自己的頭上,用事實告訴将士們,正是陛下的英明神武,帶領我們走向了勝利。

這樣在戰勝後,就可以進一步壯大皇威。

至于戰敗怎麽辦。

開玩笑,這可是一場只能贏不能輸的戰争,并不存在後一種假設。

蓋勳道“這裏有樹林、丘陵之天險,又處于必經要道,臣以為,軍隊應就地設防,在此迎敵”

鑒于董卓軍擁有己方無可比拟的機動優勢,打以逸待勞的陣地戰,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劉辯見盧植等人都沒有異議,便點頭表示贊同。

他吸了口氣,心道“終于要和大<bss正面剛了。”

正如盧植所料,過了兩個時辰左右,董卓大軍真的到了。

“轟隆隆”

驚雷般的聲音越來越近,一支數量龐大、殺氣騰騰的軍隊,出現在了視野中。

軍中。

李儒策馬來到最前方,道“大人,來他們已經做好充分準備了。另外根據線報得知,敵軍統領乃是當年的西北名将蓋勳,且皇甫嵩、盧植等人也在其中。”

董卓沒有回應,沉靜地有些可怕。

他遙望遠方嚴陣以待的中央軍,冰冷至極的眼神中,帶着一絲不以為然。

雖然先鋒軍的覆滅讓令人感到意外和震驚,但即便中央軍實力不賴,即便有多位名将坐鎮。

他依然不認為對手能打敗自己。

老子的西涼兵團,可是天下第一軍

“殺”

董卓拔出佩劍,沒有任何廢話,一馬當先地沖了出去。

“殺殺殺”

其麾下衆将士緊随主将的步伐,展開了猛烈的沖刺。

洶湧無比的兵戈浪潮,以吞天之勢席卷而來

另一邊,劉辯遙遙見對面的浩然陣仗,不禁心頭一愣。

倒不是因為被敵軍的可怕氣勢吓到,畢竟自己身處重重護衛,在心理上很有安全感。

真正讓他驚訝的,是視線中那個一騎絕塵的大胖子将領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