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劉辯出手

盡管戰局已經有了漸漸明朗的趨勢,可畢竟當局者迷。

在如此混亂的狀況下,即便是蓋勳、盧植這種級別的名将,都無法始終指揮若定。

雖然戰場上的參戰人數已經超過了十萬,但還能夠總攬全局,且敏銳判斷出局勢走向的存在,現在一只手都數的過來。

而中央軍的代軍師荀攸,便是其中之一。

當中央軍試圖擺脫徐榮所部糾纏并正式掀起反攻巨浪的時候,他卻注意到,戰局忽然有了新的發展。

“這是為何”

荀攸望着外圍的戰線,皺眉陷入沉思。

照理來說,敵軍應該已經出了己方的動向,現在最正确的做法,是盡力扼制住中央軍的反撲趨勢才對。

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董卓軍的進攻力度,居然不增反減。

事出反常必有妖

“莫非是”

荀攸突然想到什麽,趕緊帶着急迫的眼神環顧戰場四周。

随後,他終于找到了答案

遠方,一面大旗正迎風招展。

獵獵旌旗之下,越來越多的敵軍戰士在快速集結

若換平時,如此幅度的動作很容易就會被察覺。

Advertisement

可現在戰局無比激烈,幾乎所有人都陷入到忘我厮殺的狀态,己方軍中,只怕沒多少人能注意到這點

荀攸了那支軍隊,又了軍陣另一端的羽林軍陣地。

在當前如此緊要關頭花費時間集結兵力,不光難以重組攻勢,反而會喪失不少戰機。

但凡稍微有點腦袋的指揮官,都不會做出這樣的愚蠢決策。

所以,只剩下一個可能性。

那幫家夥的目标,是皇帝陛下

想到這,他頓時吸了口涼氣,又趕忙用生平最大的聲音急喊道“快告知皇甫将軍,即刻帶兵向羽林軍陣地靠攏陛下有危險”

受罪臣身份所限,荀攸手上并沒多少實際指揮權。

加上中央軍紀律十分嚴明,沒有上級将令,戰士們無法擅離崗位。

因此,只能通知離得最近的皇甫将軍去救援。

只是,不知道是否還來得及

就在皇甫嵩得到荀攸警示,并準備緊急調動軍隊的時候。

“轟隆隆”

另一邊,董卓已經帶着集結完畢的軍力殺了過來。

這支臨時部隊的成員來自飛熊軍、羌人兵、并州兵、涼州兵等諸部,成分混雜,無論是紀律性還是默契程度,都不盡人意。

不過強悍的單兵素質,卻很好地彌補了不足。

“殺”

在董卓的親自指揮下,戰士們再次爆發出了驚人士氣與戰鬥力,一上來就撕裂了中央軍的防守。

從高空視角可以到,董卓軍就如同一柄尖錐,狠狠地紮破了一道又一道防線。

這還是在皇甫嵩已經有所準備的情況下。

若非荀攸的及時提醒,只怕還會更糟

望着勢如破竹的敵軍,皇甫嵩在感嘆“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的同時,也清晰地出,那支沖入己方陣地的敵軍,是抱着破釜沉舟的态勢而來。

這種不計代價的進攻手段雖然會造成很大傷亡,但沖擊力卻是無與倫比。

“快直奔羽林軍陣地”

在意識到準備不足的中央軍難以形成有效防禦後,皇甫嵩知道,比起組織防線,直接阻截才是最好的選擇。

老将軍的判斷無疑是正确的。

然而,皇甫嵩指揮快,董卓的動作卻更快。

靠着西涼軍強大無邊的戰鬥力,他迅速撕開了層層防禦,找到并接近了羽林軍所在的陣地。

雖然周圍的麾下已經越打越少,但目标,也越來越近了

只要把皇帝搶到手中并挾為人質,那幫保皇黨的老頭必然會畏首畏尾。

到時候,被“将軍”的中央軍即便能取得再大優勢,最終也只能以敗局收場

想到這,董卓似乎到了勝利的曙光。

“随本官上”

胖子大喝一聲,奮勇當先地策馬沖鋒。

對面,到來勢洶洶敵軍,羽林中郎将桓典不禁緊張起來。

之前陛下差點遇險,自己身為衛隊長官,無疑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雖然皇帝并沒有問罪的意思,但他也知道,同樣的情況,絕對不能再發生第二次了

“結陣禦敵”

桓典軍事素養不錯,知道現在護送陛下轉移只會進一步增加風險,再加上皇甫将軍的援軍也即将感到,此時就地防禦,才是最佳的選擇。

“嘩啦啦”

金屬撞擊聲響起。

三層盾牆就位,緊緊護在了皇帝身前,形成了銅牆鐵壁般的堅固防守。

然而。

“轟”

抱着同歸于盡的心态,董卓麾下悍不畏死地發動了舍身沖擊,頃刻間就将羽林軍的防線撕碎。

“立刻補位”

桓典已經沒工夫驚嘆敵人的可怕戰鬥力了。

他一邊大吼,一邊指揮部下緊急填補漏洞。

忽然,又是“轟”的一聲。

戰線另一端,出現了另一個滲人的缺口

一個大胖子騎士悍然帶人沖了進來。

聲東擊西

桓典瞪大了眼睛,額頭冒出冷汗。

糟了陛下

羽林中郎将趕緊回頭一,頓時吓得亡魂皆冒。

皇帝居然趁機擺脫了護衛,還主動朝董卓迎了上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