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公開處刑李儒
凱旋而歸的大軍化成了一股長流,足足半個時後,才終于露出了尾巴。
走在隊伍最後的,是一排排囚車,上面關押着十幾名被俘的董卓軍重要幹部。
只有徐榮、段煨等極少數人,因能力出衆、立場可取,最終得以被開一面。
對于其他膽敢犯上作亂的叛徒,劉辯的處理方式很簡單,就一個字
殺
而且還不是就地殺了便了事。
他之所以把這幫人帶回皇城再處理,就是為了将他們公開處刑。
一方面可以殺雞儆猴,讓心懷二胎之徒搞事情的下場。
另一方面,也能進一步重新豎立皇帝的權威。
街道兩旁,民衆們向叛軍的目光,從一開始的陌生、疑惑,逐漸變成了敵意與鄙視。
“叛軍還真是愚蠢,這就是膽敢亵渎皇權的結果”
很多人心中都泛起了這樣的心思。
當然,如影視劇中朝囚犯扔臭雞蛋、爛菜葉的場景并沒發生。
一來規矩不允許。
二來,雞蛋很貴的好不好,哪怕是臭雞蛋也很少有人會随意扔掉。
皇城街道中央。
Advertisement
讓帝都居民感到意外的是,親征歸來的陛下并未回到皇宮,也沒與去其他地方,而是來到了一處市曹外的廣場。
廣場上,一座高臺已經拔地而起,這是之前接到陛下吩咐後,由将作大匠親自緊急監造的。
此處,就是叛軍頭頭們最終的喪命之地。
不久後,一隊官兵押着囚車趕往了廣場,并将囚犯們挨個架到了高臺。
劉辯和一衆高官來到了觀臺,居高臨下地着臺面上的一舉一動。
同時,前來圍觀的衆百姓的身影,也陸續出現在了視線中。
皇帝的身旁,徐榮和段煨兩位降将代表恭恭敬敬地站在一邊,大氣也不敢喘一口。
望着過去的同僚此刻一個個都被五花大綁,且即将在萬千矚目下,以無比屈辱的方式命喪黃泉,他們心情十分複雜。
有尴尬,有畏懼,有不忍。
但更多的,卻是慶幸。
還好當初沒犯倔,認罪态度也比較良好,加上手頭還有一些漂亮的戰績作為履歷資本。
不然,自己估計也要遭受和臺上衆人相同的命運
“開始吧。”
只聽皇帝的聲音響起。
一旁的蓋勳立刻點了點頭。
雖然按漢律的程序,應該先交給廷尉帶領的司法機構審判,然後交至司立校尉、禦史中丞、尚令這“三獨坐”進行監察審核,最後再做出裁決。
另外問斬的話,最好是放在隔日午時三刻陽氣最重的時候。
但,非常時期非常處理,更何況現在正是豎立陛下權威的時候,直接處刑的效果絕對更好。
反正規矩一類的東西,早就被之前的統治階層給玩壞了。
刑場上,李儒正在瑟瑟發抖。
“悔不當初啊”
他心中一陣悲哀。
至于是後悔跟了董卓。
還是後悔跑路時慌不擇路,一頭紮進了已經班師回朝的帝軍隊伍。
李儒自己也說不清楚。
“斬”
忽然,只聽一聲大喝在高臺上響起。
緊接着,一排體格魁梧的劊子手齊齊就位。
李儒感到,自己身後的大漢體格好像格外健碩,斬刀上的寒芒似乎也格外鋒利。
在腦袋被摁案板前的最後一刻,他瞥到了高臺上徐榮和段煨的身影。
豈有此理
為何皇帝肯收這兩人,卻偏偏不收我
李儒充滿恐懼的目光中,又多了一絲不解。
當時被抓的時候,他還自信地以為,憑借自己過人的才能以及三寸不爛之舌,絕對可以讓陛下生出“此人或可為我所用”的念頭。
可令人意外的是,皇只是淡淡地了一眼就不耐煩地揮了揮手,且露出一副穢物的厭惡表情。
就在這時,脖子上驟然感受到了一片冰涼
眼前的視角,頓時上下颠倒起來。
李儒失去意識前的最後一刻,瞥到了觀臺上一位被衆星捧月的少年。
少年似乎在着自己,其眼神,仍舊像是在污穢一樣。
觀臺上。
劉辯着李儒的腦袋滾落在地,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暢快。
在原來的歷史中,“自己”就是被這家夥給毒死的。
所以即便李儒再有才,再有投誠之意,也最終難逃一死。
同時劉辯還注意到,在刑場上,那幫平時悍不畏死的董卓軍将領,竟然只有極少數人表現出了硬骨頭風範。
大部分家夥要麽就是瑟瑟發抖,要麽就是吓到語無倫次。
劉辯心道“或許,這就是權勢的力量吧。”
權勢是個很奇妙的東西。
只要發揮得當,就能讓無畏者變得膽如鼠,讓忠誠者變得節操喪盡。
在這一刻,他品嘗到了權力帶來的酣暢美味,也更加堅定了重塑帝權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