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北境戰亂,狼煙四起

大将軍府解散,當朝太尉劉虞又遠在幽州。

所以目前朝中軍事政務的負責人,是車騎将軍皇甫嵩。

就在剛才,皇甫嵩接連收到了三個令人坐立難安的消息。

第一條來自幽州方向。

劉虞遣人來報,已隐匿一年之久的叛首張純、張舉卷土重來,再掀波瀾。

原漁陽太守張純現自封彌天安定王,原泰山太守張舉現自稱天子,兩人帶領三萬武裝于幽州地帶作亂,殺掠吏民,無惡不作。

劉虞已派遣奮武将軍公孫瓒領幽州官軍平叛,本來官軍進展頗為順利,但随着烏桓首領丘力居突然介入戰局,情勢瞬間發生變化。

烏桓校尉戰死,公孫瓒因過于深入,後援無以為繼,被叛軍圍困于遼西管子城,兩萬官軍危在旦夕

第二條來自并州白波谷方向。

董卓軍覆滅後,并州官軍守備力大幅降低,幾乎處于空虛狀态。

據剛剛領軍抵達并州的新任州牧丁原來報,黃巾餘孽白波軍首領郭太正準備攻打雁門。

另外,一年前因部落紛争而開始流浪在帝國境內的一支南匈奴軍,在單于餘扶羅的帶領下,同樣正向雁門方向移動。

據悉,餘扶羅之子右賢王劉豹曾與白波軍大将楊奉有過會晤。

有很大跡象表明,這支表面還效忠于帝國的游牧軍隊,已經和白波軍達成了軍事同盟。

最後一條消息,是從涼州而來。

那幫數年前耗費蓋勳、張溫、皇甫嵩、董卓等名将無數心血,才好不容易使其稍稍安定下來的涼州叛軍,又開始鬧騰了

Advertisement

西涼叛軍自首領王國死後,又強行推舉閻忠涼州名仕,賈诩的伯樂為首領。

閻忠很快去世,叛軍驅趕了曾經支持自己的月氏、羌人等游牧部落,又随即發生內鬥。

最終,涼州叛軍形成了金城韓遂、渭谷馬騰、10彼謂ㄈ蠹擰

三大勢力時而互相征伐,時而合作對外,将本就因戰亂而殘破的涼州更加哀鴻遍野。

劉辯聽完皇甫嵩的詳情彙報後,不禁眉頭皺起。

娘的

幽州亂了,并州亂了,涼州也亂了。

之前自己還想着要三地大展農業、大力殖民呢,結果現在整個北境都是狼煙四起。

劉辯心道“如果只是發生一處叛亂,以當今中央軍的力量對付起來應該不難,但這三線并行,可就難纏了。”

雖然已經吞并了董卓的部分軍隊,對帝都諸軍的整合工作也頗有成效,但兵力還是顯得捉襟見肘。

“陛下。”皇甫嵩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想要同時剿滅這三處禍亂并不現實,臣以為,需先風分清楚輕重緩急,随後再定奪。”

劉辯聽了頓時心中一嘆姜還是老的辣,有眼光

雖然自己早晚也會出這個道理,但肯定不如對方快。

就像解數學題,學霸總能用最快的速度先行解出,這就是本事所在。

劉辯深以為然道“将軍所言有理,依将軍,應該先平定哪一處”

對方既然提出建議,那肯定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果然,只聽皇甫嵩道“臣以為,應當先定涼州。”

涼州

劉辯不禁皺眉。

涼州離帝都最遠,為何不去先撲滅近火

不過結合自己的歷史知識,以及現在皇帝的身份,他已經有一定的宏觀戰略眼光了,很快就明白了道理。

幽州官軍雖然情況緊急,但有劉虞坐鎮,短時間內并不會出大問題。

這劉虞雖然在後世人眼中名氣不大,但在當世人眼中,卻是漢室頂梁柱一般的存在。

歷史上董卓掌權後對劉虞的态度拜大司馬、拜太傅。

這足以說明前者對後者的尊敬,以及深深的忌憚。

當時的董卓估計很清楚,如果不把劉虞召回朝中控制起來,自己絕對會面臨難以想象巨大的威脅

除幽州外,并州方向也可以暫時安心。

畢竟丁原的軍事能力可不是蓋的。

而且老丁本來就擔任過并州刺史,對當地的情況極其了解,人氣、威望都不差,連境外的游牧民部落都要他三分面子。

可以說,丁原的部隊完全有實力撐起一道屏障,從而保證敵軍勢力不會滲透到帝都。

最後就是涼州了。

涼州那邊已經亂了太久,內憂外患的帝國幾年前就對其失去了掌控力。

如今中央終于恢複了一些元氣,正好可以騰出手來将涼州重新納入囊中。

再加上涼州叛軍剛剛分裂,正是力量最薄弱的時候。

在這個時候出手,無疑是最佳良機

之前皇甫嵩奉命駐紮在司隸西部的扶風郡,就是為了時刻注意涼州動向準備随時出兵,雖然現在因為董卓之亂耽擱了不少功夫,但時間還是來得及的。

想到這,劉辯剛要點頭。

突然,腦子裏傳來了一記聲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