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欺君之罪
康熙愣了愣,意識到他說什麽,無語又想笑,“你怎麽這麽怕鬼神?”
“你不怕,天天祭神?”劉徹接道。
康熙噎了一下,嘆氣道,“朕不怕,也希望上蒼有靈,保佑大清年年風調雨順,萬民康寧。再說了,一天兩頭豬,朕也祭的起。”
“你,就算你說的對。”劉徹張張嘴正想順着他的話說,猛地意識到又被他帶歪了,“你剛才說在後面殺豬是什麽意思?”
康熙:“後面是坤寧宮,薩滿把豬趕過來,殺了之後就祭神。”
“怎麽把神殿設在後面?”劉徹不解。
康熙開口想解釋,注意到劉徹穿着裏衣,“這事說來話長,改天空的時候再跟你說。離天亮還早,你再睡會兒吧。”
“我不一定能睡着。”劉徹說着打了個哈欠。一見康熙看他,苦笑道,“你別說初一十五帶領朝中重臣祭神,我肯定能睡着。說起這個,萬一有神仙怎麽辦?”
康熙:“你是天子,朕是皇帝,什麽樣的神仙敢動你我二人?”
“什麽樣的都敢。”劉徹接道。
康熙輕笑一聲,“陽間有陽間的律法,陰間也有陰間的規矩,否則陰間大亂,陽間也不可能太平。”
劉徹仔細想想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如果真有呢?”
“朕替你擋着。”康熙擔心他沒精神上朝,“現在可以睡了吧?”
劉徹點點頭,“後面祭神要祭多久?”
“一會兒就好。”說到祭神,康熙有些納悶,“以前後面殺豬悄無聲息的,今兒為何這麽大動靜。”
劉徹猜測道:“今天的豬不安分吧。”
“也有可能。”康熙睡得沉,通常一覺到天亮,估計以前豬叫的時候他沒聽見。不過,他見劉徹躺下,提醒他一句,明天的奏章還給太子,就不再打擾他休息。可劉徹毫無困意,終于想睡了,卻聽到自鳴鐘響了。
劉徹睜開眼,看到康熙坐在床上,“什麽時辰了?”
“卯時,五點。”見他眼中有血絲,康熙把“可以起了”四個字咽回去,“還能再睡上一炷香。”
劉徹擺擺手:“不睡了。”随即宣宮人進來伺候。
洗漱後還沒到五點半,難得起這麽早,劉徹走出寝宮,東邊升起一輪紅日。康熙順着他的視線看到朝陽,笑着調侃道:“我家的太陽五點出來。
劉徹神情一滞,反應過來瞪他一眼,在心裏說:“你可真記仇。”
“不如你。”康熙話音落下,聽到說話聲,正想問何人,從日精門進來一群小孩,不禁說:“他們平時也能像今天這麽聽話就好了。”
劉徹也看到了,笑着說:“朕要不要過去?”
“小八正往這邊看。”康熙眼神好使,“你沖他擺擺手吧。”
劉徹擡擡手,打算過來請安的八阿哥停下,轉過身就問他兄弟:“汗阿瑪在那兒幹什麽?”
“我比你還想知道。”九阿哥接道,“汗阿瑪沒叫咱們過去,說明昨天說的改時間是真的。對了,老四有沒有說他去哪兒求驅鬼符?”
八阿哥搖搖頭,“下了課我讓奴才出去問問。”
“也不知四哥有沒有跟薩滿說。”十四阿哥接道。
四阿哥胤禛昨天出了紫禁城就去找薩滿,而他吩咐薩滿給康熙祈福,不是謀害康熙,薩滿答應下來,也沒向康熙禀報,畢竟不是壞事。
胤禛擔心康熙,從薩滿家出來就去找道士畫張符,又找得道高僧要本《普庵咒》,放在一個桃木匣子裏讓他的心腹拿着。
散朝後,四阿哥胤禛并沒有去乾清宮,而是拐去毓慶宮。
昨天晚上胤禛沒睡好,想着如何把東西給康熙。太子也沒睡好,擔心索額圖,更擔心他汗阿瑪收拾索額圖只是開始。今日康熙還讓太子批閱奏折,太子才算确定他汗阿瑪沒打算動他。
太子沒事,索額圖死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索額圖代表赫舍裏氏一族,代表着太子的母族,在所有人看來太子和赫舍裏一族是綁在一起的。
太子親自捧着一摞奏章回到惇本殿,見胤禛在門口站着,好心情的說:“早膳就在孤這兒用吧。”
“二哥很高興?”胤禛問。
太子笑道:“這麽明顯?”
“你的嘴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胤禛接道。
太子擡腳就要踢他,“說誰呢。”臉上沒有一絲怒氣,腳也只是輕輕碰一下胤禛的腿。
胤禛見狀,确定他真高興,也就沒拐彎抹角的小心試探,直接說明來意。
太子聽他說完,整個人愣住,回過神就說:“你怎麽和十四一個德行!”
“我倆同父同母。”胤禛道。
太子噎住,瞪他一眼,就問:“東西呢?”
胤禛轉身從随從手中拿過去打開,“弟弟發現汗阿瑪的臉色不好,應該是昨晚沒睡好,可汗阿瑪博學多才,有可能知道《普庵咒》是驅鬼鎮邪的,弟弟不敢跟汗阿瑪說這本經書寧神安心,有助睡眠。所以,有勞二哥找個機會把《普庵咒》放汗阿瑪寝宮之中。”
“寝宮?”太子驚呼道。
胤禛點頭:“對別人來說難,對二哥來講輕而易舉。”太子在康熙寝宮住了小二十年,不請示康熙,他也能自由出入,更清楚哪兒能藏東西。
太子聽胤禛這樣講,也明白他為何找他,“汗阿瑪只是有些反常,你們就能想到鬼神,哪天汗阿瑪——”
“到那時臣弟會把高僧請到宮裏來。”胤禛快速接道。
太子想翻白眼,面上故作生氣,指着他,“你敢打斷孤的話?!”
“二哥!”四阿哥胤禛知道他故意岔開話題,“弟弟還得去把平安符給汗阿瑪送過去。”
太子:“驅鬼符說成平安符,也不擔心汗阿瑪治你個欺君之罪。”
“不擔心。真被汗阿瑪發現,弟弟就說是弟弟不懂,被人給騙了。”胤禛道。
太子服了,忍不住虛點點他,你可真行。
胤禛見他沒氣得要抽他,開心的笑了,“二哥答應了?”不待他開口,就把《普庵咒》和桃木匣子給他,“弟弟不打擾太子二哥了,弟弟告辭。”打個千,轉身去西邊的乾清宮。
昨晚沒睡好,劉徹一直打哈欠,胤禛過來就看到他汗阿瑪困得揉眼睛。胤禛見他這樣,眼中一亮,直接說明來意。
劉徹此時只想用了早膳就去睡覺,聽到他給自己求了個平安符,很高興也沒精神應付他。收了平安符,随手別在腰間,就命胤禛退下。
胤禛看清楚他的動作,慢慢往外磨蹭,退到門口見他汗阿瑪安然無恙,卻還不放心,出了日精門就拐去禦膳房。
劉徹注意到胤禛的小動作,不由得想笑,在心裏跟康熙說:“我還能給他扔了啊。”
“朕小時候祈求上天保佑汗阿瑪和額娘健康長壽,結果他們先後去了。打那之後,朕就不信這個。”康熙道,“有時候也會求,不過是求個心理安慰罷了。”
劉徹:“你還真是帝王中的一股清流。”
“此話怎講?”康熙問道。
劉徹:“古往今來那麽多皇帝,沒幾個不希望能長生不老的吧。”
康熙仔細想想,最早有始皇帝派人求取仙丹,漢武帝三天兩頭招術士煉丹,最近有前朝皇帝親自煉丹,“也有。只是不多。”
“不多那些人也相信世上有神仙。不像你,天天讓那什麽薩滿祭神,心裏壓根不信。”劉徹道。
康熙笑了,“朕有時候也信。三藩起事,朕希望吳三桂早點死,結果他死了。後來想收臺灣,希望鄭經能早點死,沒過多久他也死了。朕現在就希望北邊的噶爾丹能早點死。他能在三年之內死,朕以後縫節日,正好外出巡幸也會祭神。”
“他們死的這麽巧,我覺得不是蒼天有眼。”劉徹打量他一番,意有所指道,“是你命硬。”
康熙愣了愣,“你什麽意思?”
“就你聽到的。”劉徹接道。
康熙掄起胳膊,“真以為朕不敢動你?”
“是的。”劉徹一本正經道,“因為你知道,打壞了是你的。”
康熙噎住,深深吸一口氣,“用你的膳!”
劉徹也怕把人惹怒了,見好就收。飯後走一走,就去看書。不過,看的是記錄康熙一朝的書。
中午用了午膳,睡一覺,劉徹起來就練字。
夕陽的餘晖灑進來,劉徹放下毛筆,伸個懶腰,揉揉手腕,不禁在心裏感慨,“以前太傅盯着我讀書習字,我也沒這麽勤奮過。”不待康熙開口,就轉向他,“我對你好吧。”
康熙反問:“為了我?”
“你這個人,真無趣。”劉徹搖搖頭,“我晚上得多吃點。可以不喝湯湯水水吧。”
康熙看了看墨跡還沒幹的字,和他本人寫的有九分像,明天練一天,就可以親自批奏章,“吩咐梁九功多加兩道葷菜。”
“兩道?這個兩一定是虛指。”不容康熙說話,劉徹就喊梁九功進來,吩咐他加四道葷菜。
康熙想翻白眼,“你吃得完麽。”
“嫌我鋪張浪費?”劉徹道,“朕一天的飯菜加一起也沒你平時一頓多。現在說我?晚了。”随即就往人多的地方走。
康熙見他這樣,就只知道他不想跟自己說話。嘆了一口氣,還不得不跟上去,以免他亂走迷了路,還不能問別人。
半個時辰後,天暗下來,膳食一一送到乾清宮,劉徹看到放在最中間的是一盆像大補湯的東西,很是高興,要不是康熙手快,他就直接吃了。
劉徹盯着試毒的小太監,不禁咽口口水。康熙見狀,很是無語,“出息點。”
“你沒發現麽?今天的膳食格外香。”劉徹在心裏說完,就聽到梁九功請他用膳。劉徹拿起箸就夾一塊紅彤彤的肉,“這個好吃。”嘴上吃着,在心裏說着。
康熙看了看肉,眉頭微皺,“肉質如何?”
“說不上來。不像羊肉也不像牛肉,更不想鹿肉和兔子肉。”劉徹道,“這是什麽肉?”
康熙無奈地瞥他一眼,“聽到別激動,狗肉。”
“狗?!”劉徹險些嗆着,“宮裏還吃狗肉?”
康熙:“往常做這種禦膳房都會先向朕禀報。不知今日為何沒說。你再嘗嘗中間那個湯,朕有些似曾相識。”
“好的。”劉徹讓梁九功給他盛湯,又給他夾幾塊肉。
康熙一看肉的樣子,眼角餘光注意到旁邊的韭菜炒雞蛋,連忙說,“喝一兩口就行了。”
“為何?”劉徹嘗一口,“挺好喝的。”
康熙:“喝太多身體受不了。”
劉徹擡頭看看他,眼中寫滿疑惑不解。
“這桌上有一半是壯陽,說文雅點就是補陽氣的東西。”康熙道。
劉徹猛地睜大眼,心中急急問道,“什麽東西?”
康熙:“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