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初涉軍情

聽到樂常天和韓潇然又開始讨論軍情,衆人都收回了對陳婉打量的目光,專心地聽着二人的談話。作為幕僚的陳婉自然留下站立一旁,而戚俊在請辭之後,也準備不日返回京都。

陳婉看着帳內的一衆,分立二人兩側,很明顯,立于韓潇然這邊的都是軍隊的将領,盔甲加身,而對面的都是一派儒生打扮,只有站在下首的一些人都穿着代表品級,顏色各異的官袍。

她心中暗想,看來靠近樂相身邊站立的幾人,應該是他的嫡系,同樣尚未有功名,那豈不是和自己一樣,是樂相幕僚?

想到這裏,陳婉又看了看此時自己所站的位置,在靠近帳門的右手邊,即使距離韓潇然麾下的武官仍有一段距離!

可是自己已然是樂常天的幕僚,現在所站的位置,似乎不太合适。那自己是不是應該也站到那幾個儒生之中呢,還是一動不如一靜的好呢,……陳婉正在糾結要不要在衆目睽睽之下站過去,忽然想到這個時代,對身份看得極重,如若自己依舊站在現在這個位置,豈不是顯得自己不知進退,并未看重自己的身份,剛為樂相幕僚,尚未獻出一策,就被看輕了?

難怪剛才衆人打量的眼光中有些許的輕蔑,原來自己剛剛就應該走過去的。

想到這裏,陳婉看到衆人都在專心致志的聽二人談話,她便悄悄地從一側向樂常天的身旁走去。

她原本打算站在一衆幕僚之中便可,所以慢慢地移動過去後,便站在最後一位身着藍裳的男子身邊,只是剛一站定,那人似乎感到她的靠近,兩道犀利地目光便射了過來,似乎在說,你怎配立于此處?

看到對方的眼神,陳婉知道看來還得動一動,只是向後移動卻都是有官袍加身之人,沒奈何,她只好繼續向前靠近。

靠着靠着,待到陳婉終于站定,身邊不再有異樣眼光暗示自己站錯位置時,突然發現自己竟是已經挪到了樂常天的身邊,已近得不能再近!

一直低着頭找地方站的陳婉,突然發現身邊之人的談話不知何時已經停止,似是被什麽事情中斷,接着就感到到來自前方無數道目光都彙聚到自己的頭頂!讓她不得不擡起頭來面對!

噗嗤一聲,陳婉就看到韓潇然雕刻般的五官竟有些扭曲,右手握拳放在嘴邊一陣猛咳,心下立刻明白了,原來自己剛才的一系列舉動他都看在眼底!

心中不免嘀咕,不是在讨論軍情嗎,都盯着我幹嘛?站在樂相身後的陳婉,自是沒有看到,不只是韓潇然,站在她身前的樂常天此時好看的薄唇也有些許不易察覺地微微上揚!

韓潇然的嗆咳稍緩,就聽見一陣急促地腳步聲,“報!~~~~”竟沒有通傳便掀帳而入,可見軍情之急,時機之迫。

來人幾步上前便抱拳跪下,“禀将軍,前方三十裏探子來報,西夏軍迅速集結步兵七萬,騎兵一萬,裝甲兵二萬,共十萬之衆,向我方進發,估計兩個時辰內便到陣前,請将軍定奪。”

聽到哨兵來報,還不待韓潇然開口,只聽見又一聲高喝,“報!~~~~”

Advertisement

掀帳而入之人,竟是渾身浴血,喘息不已,抱拳的雙手顫抖不已,“将軍,西夏國君又增兵二十萬,現大軍已經集結完畢,開拔至京東路渭水城下,預計十日便可到達。領軍之人為十三皇子耶律夢龍!”

“可有向皇上禀報?!”韓潇然急聲說道。

“已與三日前八百裏加急回京,估計昨日已然上報!”

“來人,先帶他二人下去休息。”聽到韓潇然的安排,便有侍衛進來,将彙報之人,領了出去。此時帳內,一片沉重。

“來人,速去探明西夏十萬大軍何人領兵,将前方哨卡二十裏一探,改為五裏一探,如有異動,速速來報!”他命令一下,侍衛領命急出。

韓潇然下令之後,威嚴肅目,環視帳內衆人一周,大聲說道,“是戰?!是守?!”

“參将蕭粟請戰!”

“昭武校尉陳諒請戰!”

“昭武校尉麾下,副尉蔣中和請戰!”

“先鋒蔣函請戰!”

……

“好,衆将一致請戰,我等定叫他十萬大軍有來無回!”韓潇然,将軍之姿,威淩之氣大盛,衆将在他勢在必得的氣勢下也是自信滿滿,勇武十分!

“蔣函聽命!”

“蔣函在!”

“仍命你為先鋒!領軍伍仟,按照我先前的安排,限你一刻之內,點齊兵馬,到前方十五裏蝴蝶谷兩側埋伏!如有軍隊過來,不必阻攔,放他過來,等我烽火為號,你等便突襲掩殺,一個不留,如有所漏,軍法處置!”

“蔣函得令!”領命之後,蔣函疾行而出。

“報!~~~”

韓潇然正準備繼續安排,便聽到又是一聲急報而來,“報,前方探子來報,領軍之人,為西夏骠騎大将軍耶律齊,只是他身邊有一謀士,身着白裳,手拿一柄紫玉簫,不似西夏人士。”

聽到哨兵的禀報,樂常天挑眉說道,“竟是他!?你的安排怕是要落空了。”很明顯他的話是對韓潇然講的。

韓潇然聽到樂相的話,沉默了些許,立即下令道,“傳我急令,速速召回蔣函,令衆軍收營拔寨,後退三十裏,紮營之後,固守不出!”

“将軍!!!”一衆将領聽到韓潇然竟然因為一個人而改變了籌謀已久的安排,很是不可思議,紛紛抱拳仍預上前,說些什麽。只見韓潇然揮手說道,“快去準備,今晚帳內衆将議事!”

陳婉站在一側,一直靜靜地聽着,聽到韓潇然竟然會因為一人而改變策略,不禁對此人十分好奇,小聲嘟囔着,“究竟何人,竟使得威震五國的韓大将軍戰前易策?”

“遼國蕭太後子侄——蕭寒。”

“那豈不是,遼國和西夏有所勾結?如若兩國已達成協議,兩側夾擊,我朝危矣”陳婉發現剛剛竟然有人為自己解惑,突然擡頭,發現不知何時,樂常天正回身看着自己,墨玉般深邃地星眸映出自己驚訝地樣子,只見他聽到自己剛剛的分析,性感的薄唇微啓,卻只說了一個字:“然。”

聽到樂常天的回答,陳婉心下突突,在山上苦修兩年多,剛剛下山,尚未大展宏圖,煜兒還未安頓,竟是馬上要做亡國奴了?!

不行!絕對不行!!

陳婉心道,我一定要想個辦法,轉危為安才行!

“主公,不知今晚議事帶着陳萬可否?”陳婉叉手一禮,向樂常天請求。

“還有一事相求主公,不知主公可否派人将現今我朝時局以及此次戰事向陳萬解說一二,陳萬心有一策,想了解之後,再報與主公。”

“準。”說罷,陳婉看到樂常天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邊身着黑裳之人,轉身和韓潇然出了營帳。

很顯然他是留下這人給自己解惑的,看到那人一副的不情願,陳婉插手一禮,“有勞世兄。”

回應她的卻是一聲冷哼,陳婉卻也不在意,仔細的看着排兵布陣圖,聽着那人的講解。此人講解無不細致,從國內形勢,朝堂黨派,到京都各大世家的立場,從天朝內憂外患的時局,到現今兩軍對峙的情況,細枝末節都詳盡至極。

等到他全部講完,帳外已來人準備将帥帳拆除,拔營撤軍,此人卻道,“倉促之間,姬某只能給你講到這裏,如有不明,盡管問來,望你真有良策獻于主公。”看向陳婉的眼神裏沒有任何情緒。

“世兄竟為姬姓,聽說當朝一位大儒賢能堪比管仲,智謀不讓諸葛,名為姬夏宮,不知與姬兄可有淵源。”陳婉試探道。

只見他聽到陳婉的話,并無驕縱之氣,一派淡泊地說道,“正是在下,只怕陳兄過贊了。”

“那陳萬就此別過,我等各自回去收拾行囊,今夜帳議再會。”說罷,陳婉叉手一禮,與姬夏宮就此別過,轉身找戚氏兄妹尋陳煜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