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章節
範,竟是百試不爽,一一如其所言。
最奇的是他對敵,不論你多麽厲害的方法,卻只有這麽一種式子,竟是無法破之。
照夕聰慧過人,不一會兒,已把這一招學會了,老人這時才囑咐他道:“我所傳的這一招,你不可輕用,因為江湖上,明眼人太多,你如不小心收斂,很可能就會在你施展的一霎,被人把要訣領悟。雖不見得為人學會,可是卻失了制人的機宜。”
照夕連連點首稱是,老人才慢吞吞地道:“三子中的無奇子丘明,此人最高傲,他最得意的一套‘太乙快波掌’,是我所知數十年來,江湖鮮有敵手。我這一手功夫,也就是為了對付他其中最厲害的一式‘撒網過江’,那是在第九招上,如把這手功夫用來對付他,那麽他将受制于兩肩……”
他似乎非常興奮的地接道:“我特別要囑咐你,只許用來對付他這一式;而且事先不可以對任何人,以免失了機宜,你能做到麽?”
照夕點頭道:“弟子遵命,定能做到。”
老人笑道:“好!好!丘明我們對付完了,再來對付他們第二子……”
他笑得嘴都閉不攏了,接下去道:“老二赤眉子葛鷹,此人最擅長的是輕身提縱,以及巧手神拿,暗器上的功夫,江湖上可以說,難得有第二人!”
他頓了頓道:“我要傳你一手功夫,專門對付他的。”
說着遂細細地指點了他一種功夫;然後提到了飛天子葉潛,傳授了一首口訣。
(作者為保守機密起見,在此不事先透露,讀者以後自知。)
二人為了研究各門功夫,費了整整一夜的時間,照夕只覺得他所傳授的功夫,簡直是玄到了家,若非內功功夫有極好的基礎,簡直可說是不得其門而入。
他一直不停地演習着,老人仍是不十分滿意,并定了時間,以後每夜再來。
照夕別老人回到自己室內,天已微明,他唯恐令老人失望,一個人在洞室之中,不停地演習着。直到精疲力盡,才倒在了石床之上,昏昏睡去。
自此以後,夜夜潛往老人室內,不知不覺一周過去了,這七天的時間裏,他真有了驚人的長進。
老人傳授了他七八種功夫;并且口授了他一套內功口訣,這口訣日後幫助照夕內功方面,有了不可思議的長進。
這一日,照夕在老人的指導之下,練功已畢,老人對他的成績十分滿意,由不住贊賞有加,遂含笑對他道:“這短短幾天來你也确是難得,居然把我傳你的這些功夫,練得得心應手,這實在是不容易。由此看來,你資質極高。”
他說着收斂了笑容,微微嘆了一聲道:“可是……我們也就該分手了。”
照夕這才突然覺出,不由也頓時一愣,這十天來,他和老人之間,真是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雖然他一直是以“老仙師”來尊稱他。
可是老人卻并不像一個嚴師般待他,有時候,二人的相處,就像是二對極好的朋友。
所以照夕甫聞此言,不由吃了一驚,他怔怔地看着老人,現出無比的依戀之容。
老人輕輕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笑道:“你也不要難過,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在想,這幾天我們能夠在一塊……這是天意……我已經非常滿意了。”
他臉上含着适意的微笑道:“你的出現,卻正好為我解決了一些凡世之上的未能遂心之事……在你來說,你也學到了一些在武林中,難以得到的功夫,真可說是相得益彰。”
他微微皺了皺眉道:“至于你那個師父,你卻要時時提防着他才好。此人手狠心辣,江湖上無人不知,你雖是他的弟子,可是他如知道,你背叛了他,他決不會饒你性命。
怎麽他都是你師父,所以你要謹慎對他,我已給你說過了,你可從藍江身上下手,如能設法使他夫婦重新和好,那洗又寒自會對你寬容。說不定藍江的力量,能改變他的劣質……這豈不是一件完美的功德?”
照夕點頭稱是,老人遂笑了笑道:“自然,光憑口說,你是難在奏效的,我可以設法幫助你。”
照夕驚疑地看着老人,老人卻慢慢走到了石桌前,拉開了一格石屜,由內中取出一具黑光铮亮的小葫蘆,搖了搖,發出一陣金石之音。
他點頭笑了笑,遞于照夕道:“你收下這個!”
照夕不由驚道:“老仙師!這是什麽?”
老人笑道:“我叫你收下,你打開看就知道了。”
照夕驚疑地把這小葫蘆接到了手中,打開了蓋子,看了看,只見是半葫蘆黑亮的小藥丸,芳香之味上透鼻梁,不由奇道:“這是藥麽?”
老人點了點頭道:“這是我練制的名為‘小還丹’,因收采不易,僅僅制了這麽一點。我本人因練嬰耗了許多氣神精血,全賴這小還丹滋補,功能起死回生……對你今後用處太大了。”
照夕不由愣道:“可是你老人家今後莫非不用了麽?”
老人笑搖了搖頭道:“我如今元嬰已成,功夫大進,是用它不着了,你收下吧!”
照夕道了謝,放在身上,老人卻皺眉問道:“你不是說那藍江,因走火入魔,半身不遂麽?那麽這種東西,卻是對她大為有益,我想只需七八粒,也就可使她複元了。”
照夕不由又驚又喜,當時笑道:“那麽弟子如見到了師母,豈不是馬上就可令她複元了麽?”
老人笑道:“自然可以了,只是你卻要留意,這夫婦二人,一向都是詭計多端,我贈藥給你的意思,是想你能以它消除你本身的危險,你明白麽?”
照夕不由突然大悟,當時點了點頭,老人這時拉開了抽屜,卻又由其中取出了一口長劍。
照夕只一眼,已覺出此劍非凡,那是一口形式極為古雅的長劍,通體上下約有二尺五六寸長短,一色的墨綠。
老人撫視着這口劍,良久,才嘆了一聲道:“此劍随我身邊,已過了七十年了,如今……”
他嘆了一聲,猛然遞過道:“你拿去吧!”
照夕不由大驚,當時跪地道:“弟子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受你老人家如此厚贈,這萬萬使不得,你老人家還是收回去吧!”
老人微微一笑,單手外探,照夕竟被隔空提了起來。他笑道:“你不要過不去,我既贈你,你就收下,否則我反倒不樂意了。”
照夕仍不敢去接,老人長嘆了一聲道:“此劍劍名‘霜潭’,為我少年時游華山時,無意自一舊石鋪中收購而來。那時此劍隐于一黑綠長石之中,可笑賣石人,不知是件寶物,僅把它當一塊好石頭來賣,我卻以極便宜的代價購得。”
老人笑了笑,又道:“據吾師說,此劍仍是漢朝人莫方子所鑄,一度為大将軍霍去病所有,南征北讨,仗它立了不少功勞。後來獻于皇上,皇上視為珍寶,日日懸挂身邊,愛撫不已,故有詩句如:‘聖上棄美人,一意撫霜潭’之說,随後帝死,此劍就沒有下落了。想不到千年之後,此劍竟落到了我的手中,這也是天意。”
他嘴角含着愛憐的淺笑,在談論到此劍過往的歷史時,不由輕輕撫摸着這口劍,好似回憶到昔日漢帝使這口劍的情景。
他以拇指輕輕按動了一下劍匣上的一粒明珠,這口劍“锵”的一聲脆響,自然地跳出了三寸劍身,一時青光耀目難睜。
照夕不由驚嘆了聲:“好劍!”
老人随着展手,把它抽出了鞘子,微微帶出了一串極為精細的龍吟之聲。
一時這間石室之中,就像閃動着一道青蛇一般,只見青光閃閃,劍氣森森,微一晃動直如青河倒卷,冷氣逼人。照夕幾曾見過這種寶刃,當時直驚得目瞪口呆,老人在掌上把玩了一會,遂插入了匣中。
他鄭重地遞于照夕道:“這口劍,就當我送給你的見面禮吧,你要好好地保存着這口劍。”
他長嘆了一聲,感慨地道:“當初我得這口劍時,自己也曾寫了兩句話,封于鞘中,你不妨遵照而行。”
照夕小心地接過這口劍,真是驚喜得無以複加,聞言問道:“仙師那兩句話,可肯賜告,弟子亦便遵行。”
老人笑着,用手在這劍鞘一面一按,只見翻起一面空鞘,只見他探進二指,向外一抽,抽出了一條黃綢帶子,笑遞與照夕道:“你拿去看看。”
照夕雙手接過,展開一看,只見綢上龍飛蛇舞的書寫着兩行字,細認之為:
“劍在人在,劍亡人亡。”
照夕不由打了個寒顫,連連稱是,老人嘻嘻一笑道:“我如今功成在即,贈劍于你,另當別論,可是你卻要謹守此言,不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