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精心施工

三天之後,小包打開電話,說鏟車已經把場地推平,李國前在勞務市場以每天兩百元的價格找到一名瓦工,讓瓦工回去準備帶上水平尺,水平儀,水準儀,等待李國前的電話。

李國前在租住的旅店老板處,找到一些生火用的破木頭條,借老板的斧頭,把破木頭砍削成很多木頭撅子,用繩子捆起來,綁在小藍車的後椅架上。

忙完這些,李國前又到土産日雜商店,買了一個标長為一百米的皮卷尺,還買了兩卷線繩。

李國前随後給剛雇的瓦工打去電話,瓦工是騎摩托車,讓他騎摩托先走,到電廠圍牆工地等候自己。

這之前有很多人勸說李國前買一輛摩托車,騎摩托來回跑工地既方便又快捷,李國前不是沒錢買,也不是不會騎摩托車。只是因為上中學的時候,有一次騎摩托車行駛在街道上,前面既沒有小石頭子,也沒有坑窪,也弄不清楚什麽原因,犯了神經病的摩托車把李國前從車把前方扔飛出去,李國前在空中飛行了六七米的距離後,重重地摔在了馬路邊,右腿的腿骨磕在了馬路牙子上,身體其它的地方只是搓擦受了一些皮外傷。右腿上的肌肉磕的凹陷反卷,肉裏面白森森的骨頭都裸露到了外面,在醫院裏住了一個多月,總算恢複正常。

自從那次之後李國前就再也沒有碰過摩托車,心裏落下了摩托車的陰影,現在其他人騎着摩托車載自己,心裏都有深深的恐懼感,總擔心摩托車一不小心就犯精神病。

李國前騎着自行車來到電廠工地,看到小包已來到現場,在小包的指揮下,李國前拿着高度标尺,瓦工操作着水準儀,開始“超水平(專業術語)”的工作。

這段圍牆的施工分兩種,西面的圍牆是電廠的正門,所以這段的圍牆要求美觀,要有造型增加視覺感受。南北兩側就沒有這些要求。

在小包的要求下,要先進行電廠正門圍牆的施工,第一步工作就是找水平,在李國前立高度标尺的地方砸入一個個木頭撅子,瓦工的水準儀上報出每砸入土內木頭撅子的水平高度,記錄下來,然後标注在每一個木頭撅上,相鄰木頭撅子的距離是五米。

測完水平之後,再調整每個木頭撅子的高度,調整好高度就可以用白線繩把每個木頭撅子都連接起來,連接完成,再用水平儀校準,根據校準情況,再适當調整木頭撅和白線繩的高度,進行到這一步,超水平的工作結束,李國前付給瓦工兩百元錢,推着自行車和小包邊走邊聊,返回了市區,尋找力工準備第二天的施工。

第二天一大早,李國前就來到信息部旁邊的勞務市場,找到十名力工,囑咐他們自己準備好鐵鍬尖鎬,到電廠圍牆的工地集合,因為電廠工地距離信息部的勞務市場不遠,步行最多二十多分鐘就能走到,所以就沒有了車接車送一說。因為是計件活,所以也沒有了中午供飯一說,但是計件活是要根據完全完成的工作量當天開取工資的。

工程的第二步是挖坑,挖坑的目的是做圍牆的基礎,不管是蓋樓房還是平房自己單獨的圍牆,所有的牆體下面都是要有基礎,沒有基礎的牆是弱不經風的,牆體基礎有兩種,一種是墩(柱)基礎,另一種是帶基礎,兩種基礎都是要在所要砌築的牆體下面挖上深坑或深溝,在坑或者溝內用石頭砌築,水泥灌縫隙。一直砌築到和地面水平。挖坑的基礎就稱之為墩基礎,挖溝的基礎就叫帶基礎。

電廠的這個圍牆要求的是墩基礎,李國前找來力工的目的就是挖墩基礎的坑,具體是根據挖出的土方量開取工資,但必須是完全挖完一個坑後才能結算當天工錢,一個坑沒挖完不結算工資,只有第二天來後繼續挖完才能領到工資。因為需要砌圍牆的地方正好是草地,鏟車在推平場地時,又把難挖的草皮推走,下面的基本都是黃土,挖土方的難度不大。李國前給力工的價格是挖一立土方三十元錢。

有的力工問:“為什麽不按挖一個坑多少錢結算呢?”

李國前給他們解釋說“:因為地面水平的關系,每個墩基礎的高度是統一的一米五,所以放置墩基礎的坑就有深有淺,沒有辦法按坑來進行結算。”

土坑的位置在兩個木頭撅子的中間,坑的寬度要求是八十公分見方,因為每個墩基礎的距離也是五米。以白線繩為基準,往下一米五就是坑底。

Advertisement

這十個力工就掄起尖鎬,揚起尖鍬,熱火朝天的幹起活來,因為土質不硬,用到尖鎬的地方比較少,大部分的坑用尖鍬就能完全挖出來。

一天的時間,每個力工都能挖出七八個坑,到下午六點,李國前根據完全挖完的土坑的土方量,為每位力工結算當天的工資,所有的力工都開到兩百多元錢。

第二天,聽說在這裏挖坑能掙錢,自發來了二三十個拿着鍬鎬的力工,和李國前說也要挖坑,反正是挖坑計件,也不在乎人員的多少,所以李國前強調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同意這些民工加入挖坑的隊伍。

只一天的功夫,超好水平的西面右側圍牆(李國前清包的是電廠西面大門右側和整個北部的圍牆。西面大門的左側和整個南面的圍牆由那個電廠副總的老鄉清包)的墩基礎坑,已經挖好了一半。

工程進度比預料的要快很多,所以李國前讓小包第二天把石頭運入場地,開始着手準備砌墩基礎的人員,因為砌石頭的人員也是屬于技工,每天的工資也很高,李國前仍然采取計件的方法,以每立六十元的價格在勞務市場找到砌石頭的技術工人,把所有墩基礎的石頭砌築任務承包給他們,讓他們組成一個團隊,選出一個負責人,以後的質量和結算都對那個選出來的頭頭說。

李國前又催促小包抓緊時間把工程用料,石子,沙子,水泥運到攪拌機旁,把攪拌機所需要的電源和水源接通。拉攪拌灰的三輪車也要及時到位。

這邊一切緊鑼密鼓地準備,另一邊的挖坑工作還要繼續,李國前又找到原來超水平的瓦工,在技術員小包的指導下,把北部圍牆需要挖墩基礎的地面定好水平基準,并釘上木頭撅子,拉上了白線繩,北面圍牆的墩基礎大約有八百多個。

又過了一天,前半部分的墩基礎坑已經挖完,所有挖坑人員轉移到北側開始挖坑。同時砌墩基礎的準備工作也全部完成,人員開始進入現場,因為墩基礎的施工質量很重要,涉及到圍牆的堅固程度,所以技術員小包就盯在墩基礎砌築現場,檢查施工質量。坑只要挖夠深夠寬就可以,對整個工程的質量影響不大,所以李國前盯在北部的挖坑現場,負責檢查坑的規格和工資的結算。

墩基礎的施工要求是在挖好的坑裏砌一層石頭就要堆上一層水泥沙灰,水泥沙灰是水泥和沙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倒進攪拌機內,加入适量的水,經過攪拌機的充分攪拌,把攪拌好的沙灰倒進拉灰的三輪車後鬥內,三輪車把沙灰拉拉到施工現場,翻倒在地面鋪好的鐵板上,供施工人員使用。

因為這是計件活,所以六十元一立的價格也包括攪拌機的後臺(給攪拌機上石子,沙子,倒水泥,操作攪拌機)工作,六十元一立這個價格是當時的市場價格。

砌築墩基礎的人員也分成三夥,一夥在攪拌機作業,其他兩夥每夥有四五個人,有在坑上搬遞石塊的,有在土坑裏砌石頭的,有在坑上鋤水泥灰的,分工合作在挖好的土坑從兩邊向中間砌石頭堆。石頭高度一直砌到頂到白線繩為止。

每砌築完一個,小包都會認真的檢查一下質量,看水泥灰的用量,還有石塊和石塊之間縫隙的澆築情況。

三天之後,北側圍牆的基礎坑全部挖完,西面的墩基礎的石頭也砌築完成,轉移到北側剛挖好的土坑,繼續着石頭墩基礎的澆築。

這個時候,李國前開始第三步的籌備工作,工程的第三步就是在砌好的石頭墩基礎上澆築一道鋼筋混凝土橫梁。

這道鋼筋混凝土橫梁把所有的墩基礎連接在一起,澆築這道橫梁首先要綁混凝土中間的鋼筋籠,鋼筋籠成長四方體,長度和墩基礎的距離相同也是五米。

綁鋼筋籠就需要一個鋼筋工團隊來完成,需要有鋼筋下尺的,有切割鋼筋的,還需要有彎筋造型的,還需要有把彎好的鋼筋綁成籠體的,市場上的鋼筋工都是單打獨鬥,沒有整體團隊。

這個時候,李國前想起來賈尚原來承包小工程時,有一夥綁鋼筋的在他那裏幹過活,所以李國前撥通了賈尚的電話,把需要幫忙的情況和賈尚一說,賈尚答應的很痛快,答應即使那夥人沒有時間,他也會給李國前再找到一夥綁鋼筋團隊,就這兩天,讓李國前聽他的電話。

賈尚果然說話算數,第二天就聯系好了綁鋼筋的六人團隊,來到李國前的圍牆施工工地,談論綁鋼筋籠的價格,幾個人打算也是按計件,綁一個鋼筋籠要價三十元,經過一番讨價還價,最終以每個二十五元成交。

因為鋼筋和工作臺老白早就已經準備就緒,所以第二天這六個人就進入了現場,開始綁起一個又一個的鋼筋籠,不愧是成手,一根根鋼筋在他們幾個人的合作下,很快變化成了需要的四方體長籠。并且速度也很快,一天時間,綁好的鋼筋籠就堆積成一個小山包。

澆築混凝土橫梁還需要另一樣建築工具,那就是模板,如果用木匠支模,那是又費工又費料,所要消耗的木模板還需要自己花錢購買,購買這些木模板要花很多錢,并且雇木工支模也需要一大筆人工費用。

經過權衡,李國前決定使用鋼模,第一支鋼模比較簡單,力工都會;第二鋼模不像木模那樣,木模是一次性,而鋼模只要不破損,能夠反複使用。

但是去哪裏找鋼模是個現實的問題,這個時候,李國前想到了武家兄弟。

李國前辭職之後,武家除了讓李國前去他們的公司任職之外,還多次要把他們公司裏,一些技術性含量不高的小工程要交給李國前做,李國前因為心裏有多種想法,所以每次都被婉言拒絕。

這次李國前給武偉打去電話,希望武偉能幫助自己,武偉接通電話問清楚了需要鋼模的規格型號和數量,需要的時間,施工地方等,告訴李國前這個問題他能解決,即使公司沒有,他也會想辦法去其它的公司借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