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繼續工作

因為時間緊急,李國前二人放下大板鍬,快步向休息室走去,到了休息室之後,打開飯盒,看到兩個飯盒裏一個裝的是尖椒幹豆腐,另一個飯盒裝的是牛肉炖蘿蔔。另一個小飯盆裏,裝有五六個饅頭。快壺裏燒過的水還熱乎着,倒在水杯裏,正好可以大口飲用。

李國前和李輝也顧不了那麽多,只是簡單地洗了一下手,就用手抓起饅頭,大口地啃着,并把飯盒裏的菜,一口接一口地送進嘴裏,在嘴裏随便咀嚼了幾下,就咽進了肚子,一來時間緊迫,還有着急的活,二是确實也是餓着急了。

這頓飯吃得很急,三下五除二幾個饅頭和菜全部下肚,只用了不到十分鐘的時間,來不及清洗餐具,兩個人又把一飯盒溫水猛灌進肚子裏,抹了抹嘴巴,鎖上門,向工地大步流星的走去。

走進帳篷裏一看,地上的混凝土已經所剩無幾,技術員又向生産調度請求水泥泵車和水泥罐車。因為這種機器底座的澆築是要一次完成的,過夜不得。

李輝和李國前和老板弟弟他們繼續努力,把帳篷地面上剩餘的混凝土全部撮進鋼筋籠子的木模內。

真的是不容易,六七立的混凝土,用板鍬一鍬一鍬的撮,經過了四五個小時的艱辛奮戰,終于取得了勝利。

這個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

等了四十分鐘左右,水泥泵車和水泥罐車先後來到,時間就是效率,李國前和李輝迅速地把水泥泵車伸出來的四條腿用木方墊牢。然後回到鋼筋籠木模板的平臺上,各就各位準備迎接着混凝土的噴出。

随着一切準備就緒指令的發出,帶着熱水餘溫(冬季攪拌站都是燒熱水來混合沙子碎石子和水泥的,并攪拌成混泥土,夏秋季節,是直接用冷水混合攪拌混凝土的)的混凝土順着橡膠管歡快地噴射進木模鋼筋籠內。

李輝啓動了振搗棒,不過這一次,李輝變得特別小心翼翼,唯恐振搗棒碰到哪一塊的木模,再出現那種可怕的咔嚓聲音。木工在帳篷裏來回走動着,仔細傾聽着木模板細微的聲音,用眼睛觀察着每一塊模板在混凝土撞擊下,所發生的細小變化,幾個人的心都提在了嗓子眼上,擔心可怕的一幕再次來臨。随着落去木模內混凝土的水平面逐漸升高,漸漸地接近了模板內側所刻畫的橫線。所有人的心情在逐漸放松。

終于達到了橫線,随着橡膠管又噴出的三四股混凝土落去木模池內,李國前用對講機發出了停止的指令,水泥泵車按下了停止泵動的按鈕,橡膠管馬上就沒有了混凝土的噴出。

李輝也在振搗棒又振搗幾分鐘後,關閉了振搗棒的電機,這個機器設備底座的振搗時間和振搗質量明顯沒有昨天澆築的那個振搗的好。主要也是害怕了,怕再出現漲模的情況。

水泥泵車和水泥罐車的司機開始收工,可以回去睡覺了,可李國前這四個人還是不能回去休息,四個人首先把鏟車下午新運來的兩個鐵爐子,搬進帳篷裏。

技術員去另一個帳篷裏給那兩個爐子添加焦炭。李國前和李輝打着手電,在附近尋找木頭方和紙殼稻草等,好在這個工地這些東西還是不缺,這些物品每個人找到并抱了一抱回到帳篷裏,多虧帳篷裏白天搭建帳篷時,順便安裝了照明,所以李輝和老板弟弟開始用打火機點稻草紙殼和木方。

李國前走出帳篷外,把鏟車下午倒下的焦炭,一袋一袋的抗進帳篷,共抗進帳篷六袋,估計也夠一天一宿燒的了。

帳篷內點爐子的兩個人,把帳篷內弄得濃煙滾滾,木頭火都還沒有起來,李國前看到這種情況,用大板鍬走到熊熊燃燒的那個帳篷的火爐裏,撮出一鍬火紅的焦炭,投入到這個帳篷要點燃的爐子內的木方下。另一只爐子也是用同樣的方法。

熊熊火紅的焦炭讓木頭迅速燃燒起來,李國前在木頭上又迅速地加入新的焦炭,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在那個原來火爐裏撮來的火紅焦炭和燃燒起來的木頭點燃了新加入的焦炭,并越燒越旺。整個帳篷在火光的映照下,溫暖蔓延開來,并串行到了每一個角落。

現場這裏已經沒有了什麽事情,只留下李輝一個小時之後抹平機器設備底座的上水平面,并最後給四個爐子添加焦炭。

李國前和技術員以及老板弟弟三個人開始往休息室行走,拿振搗電機和振搗棒的任務都落在了李國前一個人身上,好在對于經過了幾年打工生涯的李國前來說,這還不算是重物的,李國前把振搗棒斜背在肩上,一只手拎着振搗電機,緊随兩個人的腳步,走進了休息室。

進入休息室後,李國前放下東西,拿上臉盆,先去熱水房打了半盆熱水,把半盆熱水端進洗漱間,在熱水機又添加一些涼水,把整個頭伸進了水盆裏,今天整個頭臉和身上,弄得比昨天還要埋汰,除了混凝土之外,黏糊糊的汗也濕透了身體,這個時候,要是洗個熱水澡,那是多麽享受的事情,可是這裏沒有那個條件,李國前只好洗洗臉,頭發,脖子,并把毛巾弄濕,伸到後背和前胸,胡亂的擦了擦。雖然不能解決什麽,但畢竟多少幹淨舒服一點點。

李國前又打少半盆了熱水,兌上點涼水,把腳放進裏面,泡了大概五分鐘,感覺到無比的舒爽。

做完這一切之後,李國前躺在了自己的簡易床鋪上。又過了不大一會,在工地上忙完了的李輝回到了休息室,李輝顯然也累壞了,也沒有了心情洗涮,外衣都不脫,直接倒在了他的簡易床鋪上。

這個時候,李國前看了下手機,時間已經是淩晨一點四十分了,老板弟弟說,今天的晚上是屬于加班,屬于加一個班,就是一個工。

因為時間太晚了,四個人都又困又累,也就沒有了唠嗑的興致,不一會功夫,幾個人相繼進入了夢想,呼嚕聲此起彼伏,響成了一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