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丢大臉了
魏洽瑤被曾朗拉着, 只能和另外兩個隊友一起趕快入場。比賽場地有點類似體育館,只不過中間擺了很多桌椅以及電腦,外圍則是一排排階梯式的座椅, 供指導老師及工作人員就坐。場館中間還有一塊大屏幕, 可以将具體的題目轉播出來。
第一場比賽是景觀題, 使用多媒體答題。
全國中學生地理奧賽和國際地理奧賽的比賽形式是相同的。更準确的說,前者就是為了選拔參加後者的國家隊選手。通過初賽并獲得金牌的學生将會被選入國家集訓隊, 參加冬令營集訓, 集訓結束時會有一場複賽, 真正選出代表國家參賽的正式隊員。
現在是初賽,上午進行室內考試, 分兩場, 景觀題與綜合題。下午進行野外考察, 又分為實地考察, 測量, 作答。
孟舒和高老師找了個能看到魏洽瑤他們的地方坐好, 隔壁一邊是英才中學的劉老師, 一邊是浙省十七中的陳老師——恰好就是剛剛起沖突的那個學校。
陳老師坐下後,略帶歉意地看向孟舒,“不好意思,我們學校的學生有些口直心快,比賽結束後我會讓他親自道個歉的。”
“口直心快?”
孟舒挑挑眉, 她剛剛也聽到了, 不計較同樣是因為比賽馬上要開始了, 但是這都算得上口直心快, 那這個世界就沒有嘲諷這個詞了!
孟舒意味不明地看了這個陳老師一眼,沒有說什麽。
陳老師顯然也不是真心道歉, 他一句話帶過剛剛那個問題,接着就開始說些莫名其妙的話,“其實這也怪不得我們學生,實在是思源杯……抱歉,是這個名字嗎?我們實在是沒怎麽聽說過這個競賽。更別說是什麽《中學生人文地理》這種雜志了……”
陳老師說着說着都笑了起來,剛剛那個女同學說的都是什麽東西?高中生可以投稿的期刊雜志也不是沒有,他平時也會鼓勵自己手下的學生去投稿,但是人文地理這種……他真沒聽過《中學生人文地理》啊!
陳老師理所當然地認為魏洽瑤說的是《中學生人文地理》,絲毫沒有考慮過還有可能是《人文地理》。這本期刊他都沒敢投稿過,怎麽可能會是這個?更可能是打着《人文地理》的旗號,胡謅出來的一個《中學生人文地理》吧?
他有些輕蔑地看了眼五中這邊,看來這個學校是沒落了,居然就派這種隊伍參賽!
旁邊的高老師聽見這話都覺得很過分了,“陳老師,話不能這麽說吧?你沒聽過思源是你孤陋寡聞了,更別說……”
更別說《人文地理》了啊!思源杯只辦了一年,陳老師不知道他可以理解,可是《人文地理》是核心期刊啊!
孟舒對他搖搖頭,高老師只好暫時停了嘴。
Advertisement
孟舒原本是想回兩句的,聽見他在那裏說什麽《中學生人文地理》頓時沒了興致。
你和一個常年只關注中學生雜志的人說核心期刊?他聽得懂嗎?
孟舒搖搖頭,不理會他。
她越是這樣,陳老師也越是不滿。
他很年輕,好不容易才拿到帶隊的資格,可是這個學校怎麽連一個學生都能派出來了!比他還要更輕松地拿到資格!
他一邊覺得不爽,一邊又覺得五中挺可憐的。不是沒人了,不重視,怎麽會派學生?
罷了罷了,她願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他也沒辦法。
陳老師往後狠狠地一靠,終于不說話了。
臺上,題目也終于開始了。
第一題:下圖描述了哪種地理現象?
A 沿海水域的富營養化
B 灣流
C 信風
D 熱帶氣旋
在大屏幕上緊接着出現了一副流光溢彩的圖片,從西南到東北方向由橙黃向金黃、葉綠、海藍色轉變,除了被這大片色塊鋪開的地方,其他區域都是灰色,只有左上方零星幾塊深藍色的色塊看起來像是北美五大湖。
毫無疑問,這是大西洋到北冰洋海域了,答案也立刻随着而出——B灣流!
這只是一道簡單的開胃菜,從臺下可以看到大多數學生十幾秒內快速作答完畢,然後養精蓄銳,等待着下一題。
是的,景觀題有時間限制,每一題只有九十秒的答題時間!
陳老師對自己學校的學生很是自信,看到五中學生的表現,也只不過是冷哼一聲,“運氣罷了,這種簡單的題目……”
孟舒嘴角彎彎,沒說什麽。
第二題:對于首爾的居民,這幅合成影像代表
A秋天的下午
B春天的下午
C夏天的上午
D冬天的上午
大屏幕上随之出現一副衛星地圖,圖的下半部分大多為陰影,只能從圖的中上部分隐約分辨出這是在大西洋上,西側是亞歐大陸,東側是美洲大陸,圖上還有氣旋的流傳。
圖倒是看得懂,可是到底怎麽看出這個時間啊!
魏洽瑤有些慌了神,時間也在一分一秒的過去。進入最後三十秒的時候,噠噠噠的鼠标聲不絕于耳,大家都答出來了!
陳老師看着魏洽瑤的表現,搖頭道,“這種題都做不出來嗎?”
孟舒卻不急,她右手搭在腿上,輕輕地點着,“不用擔心,我之前給他們複習過這類題。”
果然!
最後三十秒,魏洽瑤靜下心來重新看圖,這圖一定有什麽線索,是哪裏呢?
是……是這個陰影!
這個陰影不就是太陽直射點反面的陰影嗎!
通過陰影地區的經緯度分布完全可以算出來首爾此刻的時間!
答案選C!
魏洽瑤趕在最後幾秒前選出答案,送了一大口氣。下面陳老師的臉色就不大好看了,他也給學生複習過這一類的題目,怎麽從表情上來看,他的學生還有兩個沒做出來?
孟舒幽幽地嘆了一口氣,“怎麽這種題目都做得這麽慢?”
陳老師一時不知道孟舒是在說五中的學生還是他的學生,如果是說五中學生,他接話豈不是自作多情?如果是說他的學生,他好像也說不出來什麽反駁的話!
這人怎麽這麽不會說話!
他氣了半天,只能告訴自己不和一個學生計較!
題目很快一道接一道地過去,漸漸到了第二十二道。
下列陳述正确的是
A 非洲一半的土壤損失是由薪材生産和農業活動導致的
B 亞洲和北美洲的土壤退化有很多相同的原因
C 歐洲的土壤退化主要是由于工業化
D 畜牧業是對大洋洲水土保持的最大威脅
這題的配圖很不一般,是一副全英文的柱狀統計圖。
完了!
陳老師看到這題就開始心慌。他的學生做這類題目一直速度較慢,英文的注釋極大地降低了做題速度,更別說這題還考讀圖能力,背圖能力,90秒哪裏夠呢?
臺上,王潇的腦袋上好似都滲出了細汗。他的手止不住地顫抖着,甚至有些想要偷偷地和隊友商量一下!
陳老師看到這一幕心都揪起來了,場上這麽多人看着,這小子也不怕被發現直接出局嗎!
與之相反,五中的學生在孟舒的訓練下做過大量類似的題目,而且訓練時孟舒還是以一分鐘的标準要求他們的,這題做起了自然駕輕就熟,很快就做完了!
好在,王潇最後忍住了,他大概是随便選了一個答案。
陳老師松了一大口氣,重新向後靠在椅背上。他現在已經有些慌了,明明之前覺得打敗五中是理所當然的,怎麽現在看起來好像還有點難啊?
這要是輸了,他之前說過的話……那也太丢臉了吧!
他真是希望手下的這幾個學生能争氣點,一定要贏!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漸漸到了最後一題。
第四十題:這個定居點中間的空地是用作?
A 牲畜棚
B 禱告中心
C 學校
D 交易點
下面配的不是一幅圖,而是一個動畫視頻。視頻中,幾個像蘑菇狀的草房子呈圓形環繞着一片空地。空地也是圓形的,周圍豎立着木枝組成的栅欄。視頻的視角就是圍繞着這一片空地拍攝了一圈,其他什麽都沒有了。
乍一看,這好像就是牲畜棚,可是這題會有這麽簡單嗎?這可是最後一道題啊!
魏洽瑤心大,直接選了A,可是王潇忍不住再多想一下,多想一點。
不一定吧?
也許不是呢?
這背景看起來挺古老的,是不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習俗?
最後,他謹慎地選了D。
“答題時間到!”
随着這句話出現在大屏幕上,所有人的電腦都自動交卷了。
因為是在電腦上答題的緣故,可以直接現場機改,分數和排名都立刻出現在了屏幕上!
第一名曾朗 江城五中 40分
魏洽瑤 江城五中 40分
梁怡雯 雲城九中 40分
……
雖然景觀題不是那麽簡單,但是不少大神都成功地刷到了滿分,足足有7個之多!
陳老師找了半天,才在第三名和第五名的位置看到了自己的學生,他們只拿到了38和36分。
這個成績已經不錯了,可是和前面的比起來,就只在中上游!
今年厲害的人怎麽這麽多?
最關鍵的是,五中竟然有學生能排在第一!這系統沒統計錯吧?
孟舒悠然地笑了,“不好意思啊陳老師,我這個說大話的學生帶的學弟學妹好像目前分還不錯啊。”
何止是不錯,團體總分排行榜上,五中排在第二!
陳老師在比賽前說那些話無非是覺得孟舒在說大話,随便捏造一個名頭騙人,可是如今人家騙人的都能拿這個高分,你一個正規的教師怎麽還這個水平?羞不羞啊!
陳老師臉上青一塊紅一塊的,最後咬牙說道,“恭喜啊。”
可惜這話像是從嘴裏擠出來的,任誰聽了都知道他心不甘情不願!
如果說這只是讓陳老師大吃一驚,覺得有些丢臉準備偷偷溜走的話,下面更糟糕的事情可就出現了!
學生們答完題自然是從臺上下來,和老師交流一下,稍作休息。可是這個途中,還有幾個省實驗的學生也走了過來。
陳老師看過去,有些好奇他們找誰。省實驗在鄂省排名都很靠前,是他們十七中遠遠比不上的,莫非他這一塊兒還坐了那個知名學校的老師?那等會兒可要好好交流一下!
這幾個省實驗的學生當着陳老師面走到了他旁邊,然後腳步一轉,走向了孟舒。
不會吧……?
可是随即,他們就在孟舒面前站定了!
“孟學姐!我們之前看過您在《人文地理》上發表的文章,請問您對于這個問題後續還有研究嗎?今年好像沒看到您有相關論文?”
這話……是什麽意思?
陳老師的眼睛好似黏在了那本期刊上,明明想要挪開,卻死活挪不動!
這個配色、這個封面,還有那個logo 的标識……這不是一本核心期刊嗎!
所以……之前這個學生是真的在他都沒敢投稿過的期刊上發表了論文?
他之前還說沒有聽過這本期刊?
他還對人家嘲諷了半天!
陳老師的臉都白了,小心翼翼地從椅子上滑下來,灰溜溜地往後走。
十七中的學生也過來了,興奮地問他,“陳老師,我們這回成績還不錯吧?”
他們都只扣了三四分!
陳老師拉着他們站到遠處,實在是忍不了了,“不錯個鬼啊!人家一分都沒扣!”
他怎麽帶出來這種糟心學生!招惹了人家,還拿不到第一!
最重要的是,連累的他都丢了這麽一個大臉!等會兒他都不敢坐在這裏了!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有一丢丢晚~小天使們留個言,給大家發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