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兩年飛逝

大巴車一路晃晃悠悠回到學校。大家疲憊地拖着行李下車準備好好休息, 不少學霸則是十一放假也沒放松,趕忙進圖書館接着學習了。

對于孟舒來說,這段時間也剛好可以讓她去面試一下需要的研究人員。

對于科研界來說, 孟舒在這一個月已經漸漸有一點名氣了。幾篇論文接連發出, 清潔膠囊更是突破了思源三年前也沒完全解決的問題, 再加上孟舒又寫了一篇論文,闡述了天外隕石在其他方向的影響, 她已經不再是一個毫無名氣的新人了!

做研究的, 都會保持對自己研究領域內最新成果的關注, 孟舒的論文自然也讓一些研究人員注意到了她。實驗室所需手續早就辦好,招聘的通知一出, 陸陸續續有人來面試了。

她的要求也不算高, 只要是有幾年經驗再有一兩項成果就可以。別的不說, 她實驗室的錢還是夠的。研究資金充足對不少研究員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誘惑。許多研究員再一看, 負責人好像也不是很大, 那豈不是自己能在實驗室掌握不少話語權?

那就投一下試試呗!

不過大多數人對此都抱着看笑話的心态。

“這麽年輕就開自己的實驗室……她有那個實力嗎?”

多少大佬都是在一個領域浸淫幾十年才敢開設自己的實驗室的?

“她這後面也沒有公司或者國家支持, 靠她自己撐得下去嗎……”

不少人對于招聘上寫的條件也有些質疑, 源源不斷的資金哪裏來啊?

先有一筆起步資金,再做出成果,成果繼續轉化為資金,這是理想中的實驗室起步過程。然而實際上可沒這麽簡單,簡單來說, 一些技術的突破都不是幾個月幾年可以完成的, 甚至是十幾年、幾十年才能突破, 那實驗室要怎麽運轉?

“她會管理實驗室嗎?就算自己是一個天才, 可是實驗室又不可能只有她那一個項目,她能做到高效分配資源嗎?”

這也是不少人質疑的問題。

不過這些他們可就是小看孟舒了。實力, 三世下來也慢慢攢夠了,況且還有一份資料,等于是已經掌握了大方向!多少實驗其實是卡在方向上?靈感,是最不講道理的一個東西!

而資金,孟舒前兩年就積攢了不少,接下來只要實驗成果慢慢開始營收,根本就不需要擔心這個!

實驗室管理就更是好說了,孟舒并不是一個全然獨斷專行的人,前兩世也有一些相關經驗了,實驗室管理不在話下。

可惜其他研究員并不知道這麽多,孟舒也不可能直接說出來。這就不足以打動真正有實力的研究員,只能招到一些想要展現能力的人。

她的實驗室就好比是一個初創公司,而其他大佬的實驗室是業內知名大公司。作為從科研界BAT出來的研究員,孟舒也算是開始自主創業。

十分有實力的人不會來,他們會留在大佬實驗室。年輕一些的研究員還需要成長,也可能是留在大佬實驗室學習。只有少數更有野心也看好這家初創公司的人回來,還有其他實驗室找不到工作的研究員也會來。孟舒要做的就是從中篩選出優秀的那一批,幫助自己盡早完成實驗。

不過鑒于具體的方向其實都在那份資料上,孟舒選人的标準就更簡單了……

“您好,我是岳逸飛,畢業于Q大,從事海洋科學相關研究,這是我發表過的兩篇論文……”

“嗯,這份資料你先看一下,能看懂嗎,你覺得有問題嗎?”

孟舒聽完自我介紹也不多說,直接把那份資料中需要初步突破的幾個技術相關論文找出來,讓面試者看完并且發表感想。

這只是一個思路,數據等東西都抹去了,即使有人沒通過面試想要抄襲也會很困難,畢竟實驗的重複需要時間,更別說還可能遇見其他問題,這段時間足夠孟舒先一步發表完論文了。

面試者若是能看懂,說明最基礎的打雜已經沒問題了。有其他見解,說明可以自己上手實驗了。要是還能提出和論文上不同的觀點,那就更有價值了!

孟舒目光灼灼地盯着對方,就等他的回答。

岳逸飛今天來面試其實都有些忐忑,這個實驗室的老板看起來好像有點太小了吧?這家實驗室靠譜嗎?

可是當他看到論文時就不這樣想了,這個思路,這個技術,這篇論文……延長正常人在海下停留的時間好像不是不可能的!

他越看越激動,越看越覺得這間實驗室好像深藏不露,這個解決思路他怎麽之前沒有想到過呢?

很快,他就淪為迷弟,手上的那份資料都被他顫抖的雙手捏皺了,很快他又将論文小心翼翼地撫平,眼神亮晶晶的,“這是實驗室接下來要進行的研究方向嗎?我願意加入,我希望可以參與進這個項目,我認為這個技術有很大的可能實現……”

接着,一系列專業知識流瀉而出,孟舒聽得還比較滿意。

“好的,面試結果稍後我們會另行通知。”

“我……”岳逸飛愣了愣,顯然是還沒說盡性。可惜孟舒已經下了逐客令,要喊下一個人了。

“這邊請,下一個!”

他只好依依不舍地放下論文離開,腦子裏都還是相關內容。

這家實驗室雖然沒多大名氣,本來自己也以為只是福利待遇還不錯,現在看來技術上也不能小觑啊!

很快,十一假期還沒過完,孟舒就已經招到了足夠的人。

六個研究員,兩個實習生。

做研究的同時實習生也不能放棄培養。孟舒甚至還考慮這兩年通過技術論文把實驗室的名聲刷起來後也像思源那樣搞比賽找有潛力的學生甚至是也搞夏令營呢!

不容易啊。

她微微嘆口氣,一邊忙着實驗室的研究,一邊忙着大學的學習生活。

很快,兩年的時間匆匆而過。

在這兩年裏,一個名為深海的實驗室在諸多私人實驗室中異軍突起,憑借三個月一篇論文的速度迅速刷起了名聲!

如果只是三個月一篇論文其實也不算什麽,關鍵是這些論文的質量還很高,最低都是SCI級別的!

更加可怕的是,這間實驗室也不知道到底在做什麽項目,上一次還是關于克服壓強的新型材料論文,下一次可能就是關于人類如何在深海下呼吸的生物醫學類論文!

大家一邊為他們飛速的發展感到震撼,一邊又是各種羨慕嫉妒恨。這是靈感女神就住在他們實驗室了吧?

什麽時候做研究可以這麽快,還是這麽高效高質量的了啊!

不過嚴格說起來,最讓他們震驚的還是去年發表的一篇論文——《關于天外隕石輻射促進動植物變異後特殊效果的探究》,這篇論文簡直是打開了他們新世界的大門!

原來還有一種隕石有他們沒發現的特效?

原來被輻射變異後的植物也有特殊能力?

原來這個輻射這麽厲害?!!!卧槽,放開這個新領域讓我來啊!

每當一個新的領域發現,最早進入的人總是能享有“特權”。這篇論文是發表在了《Nature》上面,之後凡是最先出現的相關論文,都更加有機會上三大期刊!

因為這個領域還是空白的。

舉個例子,那篇論文可能只是舉例了三種植物和兩種動物,只要自己再拿另外兩種植物和動物進行全套實驗,照樣有機會上《Nature》!

這比起在被大家玩爛的領域艱難探索空白簡直是好做多了,因為所有都是空白!

這麽一想,深海實驗室可真是個好人啊。

其實深海實驗室的主人孟舒也覺得其他科研人員是個好人。

對她來說,把所有效果一一實驗出來太浪費時間了,反而會耽擱自己真正想要研究的項目。但是不做相關研究,又無法确定還有哪些動植物可能有後續試驗需要的效果。現在寫一篇論文放出去後,大家都會幫忙研究,很快就填補了大片領域空白,省去了自己不知道多少時間和精力,可不是好人嗎?

即使只從名聲上來看,他們作為領域裏最早的論文,地位也是逃不掉的。這些新加入領域的研究員簡直是大批免費的高質量勞動力!

主任是實驗室的總負責人,孟舒現在就擔任這個職位,平日更多的是給一些方向上的指導。

“孟主任!實驗……實驗……成功了!”

深海實驗室內,孟舒突然就聽到了這個好消息,連忙起身。

“是一組那邊的成果出來了嗎?”

“是的!已經開始在海下檢測了!”來喊孟舒的是一個助理研究員,她說起這話時臉上還浮現着一層激動的紅暈,好似興奮地快要暈過去了!

之前兩年的實驗都是為了這個技術的成功,誰能想到原本以為還要許久的實驗突然就成功了呢?

“去看看!”

抛下這句話,孟舒的身影已經消失在辦公室了!

作者有話要說:

抱歉今天沒能成功雙更QAQ

沒啥好說的了,周末忍不住多玩兒了會兒就咕了。作者菌今天去起點逛了一圈,差點出不來了,那邊的文真是好長好長好長啊……

不過欠的一章會盡快補上,不是明天就是後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