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德妃唇角帶笑,“這隆科多的事,讓妾身不禁想到了老八和八福晉的事來,老八是個好孩子,聽說張氏不知犯了什麽錯,被罰了禁足和抄佛經。這兩相對比,着實讓人欣慰。”

康熙皺了皺眉,“張氏不是才進府不到幾個月嗎?”

人都說八福晉郭絡羅善妒,康熙之前還有些将信将疑,聽得這番話,心裏卻信了三分了。

一個才入府不到幾個月的格格,身世也不過爾爾罷了。

這事,說是胤禩下令罰的,但實際上,八成是因為郭絡羅的緣故。

康熙的神色露出了幾分不悅來了。

不過一個不上玉蝶的格格,這都容不下!

“是啊。”德妃含笑說道:“要不說這老八夫妻伉俪情深,聽說為了這事,連他身邊的徐順成都被罰了。當初真沒想到,老八是個這樣疼人的。八福晉好福氣。”

康熙默不作聲。

惠妃心裏暗罵德妃果然是個小賤蹄子,連忙替胤禩辯駁道:“老八素來是個有主見的。這事說不定裏頭有我們不知道的緣故呢。再說,不過一個下人,罰了就罰了,有什麽大不了的。”

榮妃不開口,老八的事情與她何幹,她不可能幫忙,又不樂意幫德妃。

索性作壁上觀,樂得見惠妃和德妃兩人狗咬狗。

康熙眸色一沉,道:“這件事,先擱下。等過幾日家宴的時候,惠妃,你問問到底是個什麽情況。另外,老八身邊的人也着實少了些。他如今出宮建府了,也該多添些人熱鬧熱鬧。”

惠妃連忙屈膝行禮,道:“妾身曉得。”

等康熙一走。

其他三妃也都各自散去。

Advertisement

惠妃回到鐘粹宮。

她靠在迎枕上,由着嬷嬷幫她揉按額頭。

“唉。”惠妃無奈嘆了口氣。

“娘娘,是在為陛下剛才的事擔憂嗎?”烏蘇嬷嬷低聲問道。

“可不正是。”惠妃無奈地說道。

她雖是胤禩的養母,但是到底不是胤禩的生母,兩人的情分是有,可也是隔着一層紗的。

胤禩娶了郭絡羅氏,她之前還覺得,這婚事對老八來說算是頂好的。

現在看來,這婚事還是有些不妥當的。

這福晉的娘家太好。

也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連賞下的張氏都能發落,可見氣性多大。

過幾日,家宴,別鬧出事來才好。

惠妃知道,陛下這是怒了郭絡羅氏,有意當着衆人敲打她一番,不僅如此,恐怕連着老八也跟着惱上了。

偏生,她夾在這裏頭,裏外不是人。

當真是煩人。

“要奴婢說,八福晉也的确是有些過分了。”烏蘇嬷嬷身份不一般,才敢說出這樣的話來,她幫着按捏惠妃的肩膀,低聲道:“八貝勒身邊不過才一個張氏,要是連她都容不下,日後豈不是更要變本加厲?”

而且,打狗好歹還有看主人呢。

張氏再不濟,也是康熙命德妃挑選了,賞下的。

這罰了張氏,沒的可不只是德妃的臉,還有康熙的臉呢。

“本宮便是這麽想。”惠妃道,她睜開眼睛,眼神裏帶着幾分疲憊,“原先以為胤禩這孩子身邊幹淨,是一件好事。現在看來,太幹淨了也不好。”

“娘娘就不要多操心了。橫豎您也盡力了。”烏蘇嬷嬷勸說道。

永和宮裏發生的事,沒有傳揚出去。

反倒是胤禩罰了張氏和徐順成的事情傳得沸沸揚揚。

連老九、老十這兩個家夥都為了這事,親自跑到工部去尋了胤禩。

大中午,正是用午膳的時間。

胤禟和胤誐拉着胤禩尋了個酒樓用膳。

點了幾樣菜。

這兩個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家夥就撐着下巴,瞪着眼睛看着胤禩。

“你們看我幹什麽?”胤禩明知故問地說道。

胤誐嘿嘿一笑,摩擦着手掌,“八哥,你們府上到底是出了什麽事了?你是不是因為……”

胤誐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胤禟捂住了嘴巴。

胤禟直接開門見山地問道:“八哥,現在外面的人都說,你是因為嫂子善妒,才罰了張氏和徐順成的,是這樣嗎?”

胤禩三人的感情篤厚。

因此胤禟也不會彎彎繞繞地套話,而是開門見山直接問。

“不是。”胤禩搖了搖頭。

他皺了下眉頭,“這話都是誰在傳的?”

“誰傳的就不知道了。”胤禟聳了聳肩,“反正現在外面的人都這麽說,連老大都讓我來轉告你,不要太慣着自己福晉。”

胤禩眸色微沉。

這件事傳成這個樣子,若是沒有人在背後引導,他是不信的。

“根本不是那麽回事。”胤禩堅定地否決道,“這件事和福晉沒關系,純粹是張氏做錯了事。她在我面前耍手段,想陷害你們嫂子,被我一眼識破。”

胤禟和胤誐都沉默了片刻。

從胤禩的神色來看,事情似乎真的是他說的那樣。

“那嫂子這件事還真是受委屈了。”胤禟道:“現在外頭人都在亂傳,八哥和嫂子的名聲都恐怕要受到些影響。若是八哥有意,還是早些澄清的好。”

“我知道。”胤禩微微點頭。

“那嫂子真不是善妒的人嗎?”胤誐忍不住多問了一句。

胤禟白了他一眼,正要讓他閉嘴的時候。

胤禩卻堅定地搖了搖頭。

“你們嫂子,是一個賢惠的女人,她很好!”

“一千兩,二千兩……”

安寧請點着自己的嫁妝,神色越來越委屈。

她沒想到,她的嫁妝竟然這麽少,不過一些擺着好看的古董字畫,一些俗不可耐的首飾,幾間看似不錯卻入不敷出的門面,還有近萬兩的銀票罷了。

這點兒錢,可不夠将來跑路的。

“福晉,好好的拿這單子出來做什麽?”張嬷嬷掀開簾子,就瞧見安寧歪在榻上,手裏拿着嫁妝單子。

安寧自有理由,她笑着說道:“本就早該拿單子出來瞧瞧的,我們既然出了宮,日後便是自己當家了。我總該知道我們手頭上有多少家底才是。”

“福晉這話說的是。”張嬷嬷心裏欣慰。

福晉總算是長大了,知道孰輕孰重了。

這件事,其實早就該做了。

“對了,我們這幾家門面地段可好?”安寧指着嫁妝單子上幾個首飾鋪,問道。

張嬷嬷瞥了一眼,道:“地段都是上好的。”

安寧心裏松了口氣。

她雖然懂得不多,但也知道,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地段了。

看來,這幾間鋪子,也不全都是一無是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