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章節
,幾位當然照辦。
事情的發展不如預想的熱鬧,竹姨娘在被送回成宅的路上醒了,她敲倒車夫,駕車逃了。而成芙寧順利進了永寧侯府,羅安寧不得不羨慕她的好運氣,看來到永寧侯府拜訪的日子又要延後了。翻看着手裏最近三個鋪子進項的賬本,糧油鋪子收益平平,成衣鋪子收益不穩,偶爾盈利,偶爾虧損,再一個就是規模不大的酒樓,生意老是上不去,進項不多,與沈老夫人的那家酒樓對比起來,差不多一個天一個地。還有兩個莊子,也要整頓一翻。錢,現在是她最缺的東西。無錢寸步難行,那些長遠的計劃挪到以後再說,得解決了眼下的難題才是。
六月就這麽熱熱鬧鬧的過了,七月一到,大地也跟着燥熱起來,家家戶戶熬酸梅湯,搖着蒲扇解暑,三五個親朋鄰居聚在一起,談論着最新鮮的八卦。
永寧侯府最近賺足了閑話,正是低調不惹眼的時候,什麽聚會也未參加,親朋好友那裏更少走動。成永皓也依照沈老夫人的吩咐不去湊熱鬧,乖乖的呆在家裏。
「好無聊啊!」成永皓拿着成靖寧做的逗貓棒百無聊賴的逗嚕嚕,心早就飛到京郊的校場去了,好想出去和小夥伴兒們一起習武操練。
成靖寧坐在桌案前描畫,色彩和空間布局上她沒有問題,不過在線條上還有待提高,需要畫得更平滑流暢。工筆不同她以前用過的繪圖工具,需要勤加練習掌握筆力。「天這麽熱,還是在家待着吧,我們家現在得低調。」成靖寧悵然道。永寧侯府因竹姨娘和成芙寧的事,還在被人熱議看笑話呢,現在,一家子是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想着凝華院的成芙寧,柔弱得跟朵小白花兒似的。唉,這都什麽事兒啊?成永皓皺着眉頭抱怨,比西子捧心還要柔美嬌弱。
成靖寧一時看呆忘記動筆,如果有相機的話,應該拍照留念的!不過以後畫下來也不錯。
「啊!」歲月靜好的畫面很快被打破,嚕嚕玩兒瘋了,一口咬在成永皓的手指上,「臭貓!竟然咬我!」
嚕嚕見成永皓兇起來了,很識趣的跑遠了,去找可可接着玩兒。
「唉,那一個怎樣了?」嚕嚕下口沒輕重,不過沒有咬破,手指沒出血,成永皓很快恢複翩翩公子的模樣,問成靖寧說。成芙寧他接觸不多,可竹姨娘就不一樣了,經常跑到瓊華院這邊來耀武揚威指桑罵槐不說,還總是欺負顧子衿留在府裏的丫鬟,尤其幾個和她有過節的,可惡得不能再可惡。
成靖寧回憶這半個月來的相處,說:「很規矩,除了早晚請安之外,不曾離開凝華院,在那裏伺候的丫頭都說她話很少,不是做女紅就是抄佛經,連擅長的古琴都不彈了。我還沒去她的院子拜訪過。」成芙寧的事傳到荀太夫人那裏,老太太當即就被氣得卧床不起,指着成芙寧的鼻子罵她們母女倆無恥,讓成芙寧滾,以後不要出現在她面前。但這些天來,成芙寧依舊守着規矩到景斓堂請安,見不到太夫人本人,就在院子裏站一會兒,然後跪下恭恭敬敬的磕頭,之後回凝華院。
「不像竹姨娘就好。」成永皓要求很低,這個隔房的堂妹突然變親妹,他一時也接受不了。尤其她的親娘是那個讨人厭的翠竹。
「對了,後天祖母要去通州的青苗莊,你去不去?」種下的番椒長勢極好,已經結果了,好些已能采摘,能用來入菜了。這時沈老夫人也開始收購幹番椒,準備在名下的醉霄樓推出新菜。
「去,當然要去。」成永皓在侯府閑得快長蘑菇了,連七月的天都無法将他曬透。
套上黑漆紫榆木馬車,沈老夫人帶着成永皓兄妹去往通州鄉下。成芙寧的事雖有波及鄉下,但各家都忙着自己地裏的活兒,沒湊上來看熱鬧。莊頭惦記着地裏的番椒如何能賣上好價錢,加上又是主家,更沒閑心關心其他。見到沈老夫人的馬車來,忙着迎上去,說着地裏番椒的長勢。
Advertisement
「每株苗都結得好,只是不知該怎麽弄,還請老夫人示下。」莊頭跟在沈老夫人身後,走在田間的小路上。由于上頭有吩咐,各家都照看得極好,也想瞧着,這東西拿來有什麽用。
成靖寧這時提着竹籃,下地摘了一些半成熟的青條,說:「今晚我來做飯。」
成永皓跟着摘了一些,好奇的放進嘴裏啃,結果辣得嗷嗷叫,但礙于有諸多村民跟着,只好強忍着不發作。
新鮮的花鲢魚送到廚房,成靖寧指揮着廚娘殺魚,将其片成骨肉相連的片,然後碼上料酒、姜蔥腌制入味,再撒上芡粉。往燒紅的鐵鍋裏放足夠多的油,燒開後放入切成圓筒狀的青番椒和青花椒,煸炒出青色的油,等上半刻鐘後,加些許雞湯熬煮,放胡椒,熬上一刻鐘,然後放魚,再大火烹制,放上新摘來的魚鮮,就可起鍋。都是很家常的做法,但加入青花椒和青番椒後,味道卻與往日的做法大不相同,麻辣的口感,刺激着口腔裏的每一個味蕾。
除了這道菜,還有雙椒烤茄子,小炒肉等幾道菜。端上桌後,香辣撲鼻。沈老夫人不嗜辣,堅持着把每一道菜都嘗了,決定明天把醉霄樓的大廚招來,學習改良這幾道菜,改成适合京城人的口味。
「怎麽樣?」成靖寧期待沈老夫人的答案。
「口味還行,不過這種辛辣京城上下還不太适應,得改一改。等上些許時日,就可在聚福樓推出。」沈老夫人喝了一口米漿,也許她這個年紀已不适合這種口味,年輕一輩會喜歡。但無論怎麽說,都要試過一次才知道。
次日,醉霄樓的大廚到青苗莊,嘗過菜之後大感新奇,立刻學了做法。專業人士出手,根據沈老夫人的意見,把菜做得更有賣相更适合京城人的口味,但也保留了最原味的辣,只要給夠價錢,不怕刺激,就能嘗試。一連五日,醉霄樓的大廚都在研習番椒,最終先确定了五道菜。
地裏的番椒,也開始采摘半熟的部分,裝上馬車運往京城。
經過一番宣傳造勢,用番椒入菜的新菜在醉霄樓開始售賣,效果很好,加上限時限量提供,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嘗鮮。這種辛辣的味道,很快吸引了一批人來。因新鮮味美且量少,來吃的又是有頭有臉的人家,名聲很快傳開,導致一菜難求,甚至有錢也吃不到一道辣菜的局面,再之後,預訂吃菜的人已排到三個月之後。
醉霄樓的生意登時爆滿,掌櫃的笑得合不攏嘴,想把生意擴大,來請示沈老夫人,可否取消每日只供應五十份的規定,并送上每日的流水賬,百般勸說。沈老夫人看着賬目十分心動,但仍決定聽取成靖寧的意見。
成靖寧堅持着不動搖:「不,這條規定不能改。現在京城內只有我們一家做辣菜,菜單也只有我們有,如果供應多了,辣菜就失去價值。辣菜并不是必須,食客來吃也只吃個新鮮,等辣菜一普及,我們就失去了優勢。要保證客源,保證辣菜的新鮮感,必須限量供應。而且青苗莊産的番椒也只能夠支持做這些,再多的就沒有了。」只有青苗莊的産出,并不夠用,明年得再空一個莊子來種。
掌櫃的想了想,也覺頗有道理,想着這位從南邊回來的二姑娘倒是會做生意。自從成芙寧進府之後,便不再按照一大家子住一起時的序齒排序,照侯府這邊的來,于是成靖寧從六姑娘變成了二姑娘。被說服之後,拿到新菜單,掌櫃的心情複雜的回到酒樓。
月底查賬,醉霄樓八月的淨利達一千五百兩。沈老夫人當即封了五百兩的零花錢給成靖寧,成靖寧壓箱底的錢不多,也不推辭,當即收下。
成靖寧正抱着銀票傻樂時,水袖來禀說英國公府的四姑娘到了。快請二字未說出口,英娘已風風火火的進來了。嘴裏憤憤有詞:「你家的酒樓好威風,出錢都吃不到一道菜,求爺爺告奶奶都不行,我只好殺到你這裏來了!」
成靖寧還在好奇英娘為何來訪,聽她的話霎時明白了, 遂笑道:「這個嘛, 生意必須,否則怎麽保持神秘吸引客源?」
英娘不客氣的在成靖寧身邊坐下, 說:「醉霄樓吃不到,我只好來找你了。」
答案不言而喻,成靖寧爽快道:「你都來了,我怎能讓你空着肚子回去!今天請你吃新菜, 醉霄樓還沒有。」
吃貨總是很好打發,英娘當即大樂:「多謝多謝!你這個朋友沒白交。」
「感情你和我做朋友只是為了吃呀。」成靖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