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章節

會坐視不管的。」

「對!老侯爺一定有辦法!多謝你三弟妹!」尹姨娘握着陸氏的手激動道,走路帶風的回了興隆街。

陸氏如夢初醒,對呀,老爺子還在,成振聲的事也可去求他!之前怎麽沒想到?便不計較尹姨娘的失禮之處,回房寫信給成啓銘。

案子斷的快, 很快塵埃落定。不過事後翠竹的屍體無人收斂, 最後被送到京城外的義莊, 那家義莊規定如果屍首兩個月後無人認領,就裹一床席子葬到亂葬崗去。翠竹做出這等醜事, 她的父母自是不會來認, 至于尹姨娘,巴不得她被挫骨揚灰才好,于是縫合好的屍體就這麽被放在義莊。

得到消息的成芙寧,抱着雪兒沉思了半晌, 才鼓起勇氣去瓊華院見沈老夫人。「姨娘她生前做過許多糊塗事,但她已遭到報應了,現在孤零零地躺在京外的義莊, 芙寧不忍她曝屍荒野, 想讓她入土為安。無論姨娘如何肮髒卑賤,都是我的生母,求老夫人成全。」成芙寧淚眼婆娑,跪在沈老夫人面前,砰砰的磕了幾個響頭。

沈老夫人暗嘆一聲:作孽,「你起來吧。難得你有這份心, 我讓小郭管事和陶媽媽陪你去。」她以為,成芙寧會為了讨好府上諸人, 會對翠竹的事坐視不理, 想不到她在案子結了以後主動站出來,還算得上有心。

成芙寧早已淚流滿面, 磕頭道:「謝老夫人。芙寧還有個不情之請,姨娘死後,我想為她守孝三年,到大覺寺去為她誦經超度,祈願她來生做個清清白白的好人。芙寧也會為老夫人、侯爺、夫人和靖寧祈福,祈求佛祖和菩薩保佑侯府上下平安順遂,無病無災。」她不屬于這個家,去廟裏一是為竹姨娘超度,二是為躲避眼下的尴尬。

「我準了,等你辦完翠竹的喪事,到十二月就去大覺寺吧。我會安排好人手,了然方丈那邊也會支會一聲。三年就不必了,一年足夠。今晚回去好生歇一歇,節哀吧。你要記住,以後侯府才是你的家。」沈老夫人也是感慨,成芙寧做事的确周全,好好的一個孩子偏生遇到這樣的生母。

成芙寧離開之後,沈老夫人召了沈時管事、小郭管事和陶媽媽來,讓賬房支一百兩給成芙寧為翠竹辦喪事。

耳報神花月得了消息後,立刻把這事告訴成靖寧,成靖寧一面感嘆着成芙寧命途多舛,一面感嘆她行事周到。這樣一個人,以後如何不會過得好呢?她日後會有福報的吧?可可很是贊同的叫了一聲。

清早雞剛打鳴,成芙寧就帶着映秋映雪兩個丫頭和陶媽媽、小郭管事出了府,往京外的義莊趕。成靖寧起床的時候,花月便把這事說了,小妮子很是唏噓感慨了一番。

照例跳操跳百索踢完毽子,請安,用早點,然後回行雲院寫了一幅大字,拿上繡花針剛在繡布上繡完一片孔雀毛,花月又來禀說,羅夫人到了。

「羅夫人?」羅氏?她來侯府做什麽?

花月也是一頭霧水:「奴婢也不知道。要不再去打聽打聽?」

「算了,祖母會處理,別往那邊湊了。過來幫我分線。」成靖寧把裝線的籃子遞給花月,讓她幫忙。這幅屏風大,配色多,她一個人忙不過來。

分家之後,二房三房和大房徹底沒了交集,尤其羅氏又和成振功和離,眼下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兩家,現在羅氏遞帖子上門拜訪,倒讓沈老夫人覺得奇怪。沈老夫人放下手裏的拜帖,對送貼的婆子說道:「天氣怪冷的,快請羅夫人和兩位小姐進來坐坐吧。」她固然同情羅氏,但眼下羅氏有了忠敬侯府這個靠山,她更不用多管閑事,現在侯府這邊還有一堆事要她操心。想到羅安寧那一年的巨變,老人家又留了個心眼。

Advertisement

羅氏母女被請進侯府,三人都打量着過去待過走過的地方,時隔快一年時間,再回永寧侯府,已經不再是記憶裏的模樣,沈老夫人幹淨利落的抹去與成啓銘和福樂郡主的痕跡,好多亭臺樓閣、房舍院落都是新的,極難找到過去的影子。果然物是人非了,羅安寧想着,不過這正和她意。至于成振清,還能風光十幾年吧。

到景斓堂向荀太夫人請安,并未見到人。在得知羅氏借娘家之力,強勢與成振功和離,并帶走三個子女後還改了姓後,當即氣得不輕。眼下羅氏來請安,她如何能心平氣和的說話?果斷的不見。和翠竹那賤人一個德行,都是一群狼心狗肺的。

羅安寧早知是這個結果,只笑了笑,荀太夫人蹦跶了一輩子,眼下也有心無力了,把沈文茵和成振清得罪狠了,他們如何還會顧忌?「孝」也壓不住那對母子了。跟着羅氏去瓊華院。除了外院沒了那堵高牆,這裏的一切倒和記憶裏的一模一樣。

行禮見過面之後,羅安寧笑問道:「晚輩記得,靖寧妹妹最是黏沈祖母的,怎麽今天不在?」

「用過早點之後就回行雲院去了,她也大了,不能總待在我身邊。」沈老夫人不動聲色的打量羅安寧,她身上有一股子說不出的怪異。無論她再怎麽改變,骨子裏的東西是不會變的。

「原來如此。」羅安寧了然一笑,又道:「許久不曾見過靖寧,也不知她現在如何了。晚輩想去她那裏坐坐,還請沈祖母應允。」

「難為你還挂念她,現在身體好多了,不似剛回來時那般多災多病。她在行雲院,白媽媽領你們兩個去,你們也說說話。」沈老夫人說完,吩咐了白媽媽幾聲,讓她領羅安寧姐妹去成靖寧那裏。

羅安寧拉着羅馨寧起身,「那晚輩和姐姐先去看她了,等會兒再過來陪沈祖母說話。」

姐妹二人離開後,羅氏羞羞答答地說明了來意,萬分誠懇的求教:「這次來拜訪老夫人,是有事相求。雖然父親母親收留了我們母子四個,但總不能一輩子都靠侯府過活,到底還是自立的好。只是我見識淺薄,永澤他們三個又小,不懂鋪子經營和生意上的事,只好來求老夫人您了,萬望您指點一二。這些年您的成就有目共睹,晚輩只希望學到您一層本事就好。」

沈老夫人是個同情弱小的性子,但現在她并不想多管羅氏的事,只道:「做生意這事見識、眼光以及運氣都很重要,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并不是我指點你就能讓你立刻日進鬥金。當年我也不懂,都是跌跌撞撞,摸爬滾打悟出來的。眼下你在忠敬侯府,侯夫人和世子夫人都是能幹之人,你不妨去問問她們。我這外人倒不好多管,免得傳出去被人說道。」

羅氏知道自己被拒絕了,有些沮喪:「是我思慮不周,讓老夫人笑話了。」沈老夫人幫她,是憐憫弱小,不幫她,是人之常情,她也不好強求。

「別喪氣,這些年來侯夫人一直幫你,你去問她,她會比我指點得更詳盡,也會派手下的得力助手來幫你。現在你可不是一個人,而是四個,為了外孫們的将來,她不會拒絕。再說至親之間哪有那麽多見外的,有什麽話不能說?」沈老夫人笑着提議道。

羅氏尴尬一笑,因着世子夫人的緣故,她便沒去打擾忠敬侯夫人。「是我想差了。」

「回去之後和侯夫人好生說說,她不會拒絕自己的親生女兒的。」沈老夫人說起她的當年,「當年我分家單過,也是借了令國公府的力,後來自立就開始補償,這生意和人情往來,可不就是相互的?」

「您說得對。」羅氏笑容勉強,雖然不知下一個要求沈老夫人會不會答應,不過還是說出了口:「我名下也有一家小酒樓,生意一直不好,想引進新菜式。都知道您醉霄樓的生意紅火,辣菜賣得好,想跟您學幾個辣菜,不知能行與否?」

沈老夫人脾氣再好,也覺着羅氏有些得寸進尺了,微微笑着拒絕:「你也知道,生意機密不能随意透露,哪怕交情再好的朋友,也會有所保留。醉霄樓生意好,辣菜居功甚偉,開門做生意,大家憑本事賺錢,這我不能答應。」

羅氏知道同行競争激烈,誰也不願讓別家掌握生意機密和自家搶客源,因此說話吞吞吐吐,格外難為情,補充道:「是我唐突了。我知道醉霄樓有過時下架的辣菜,所以想要那些舊菜式,您看如何?」

沈老夫人想了一會兒,說:「好吧,我到時候讓下邊把下架的辣菜的做法寫出來給你。」

這次沒有再被拒絕,羅氏總算眉頭舒展了,笑道:「多謝老夫人。」

行雲院就在瓊華院旁邊,走幾步路就到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