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關懷

沈寰輕易躲過了五城兵馬司負責巡夜的人,因為交班前的時刻,是一天中最難熬的。腳步虛浮,神智不清的兵士,沒人留意屋頂上掠過的黑漆身影,或者留意到了,也不過當那只是黑貓而已。

街上開始出現零散人影時,沈寰已靜伏在顧宅屋頂上,無聲無息,确鑿像極了一只伺機而動的貓。

可惜她不能立時翻身躍下,因為她沒算到顧承會早起,他出現在院子裏的時間,比往常要提前了一刻。

他穿戴齊整,衣衫幹淨,深呼吸吐納着晨間氣息,從容将直衫別在腰間,露出筆直的長腿。他是來院中練拳的。

拳的聲音很輕,沒有夾帶風聲,也許是為不吵醒旁人。沈寰随意看了兩眼,恍惚地想,不過是花拳繡腿。

晨風拂過時,她将身體略微繃緊,以抵抗微涼的寒意,也抵抗身體因激動而産生的戰栗。鮮血的刺激,帶來了複仇的快意,一路之上她不止一次對着蒼天言說,爹爹,我為你報了仇。盡管她心裏清楚,這只是開始,胡大郎之于她的仇雠而言,不過是一個最微不足道的蟲豸。

她想了一會兒,因為覺得寒冷,轉而再看向顧承,希望他快些結束練習回房去。不知不覺,她看着他,漸漸地看入了迷。不是因為他身形标致,而是因為形意拳的套路招式。

沈寰的師傅是南邊人,對北方拳理懂得不多,但軍中将校有不少來自北地,形意的名頭她多少聽人說過。這門功夫奉岳飛為祖師,拳路是從槍法中演化而來,所謂崩、劈、鑽都和長/槍一脈相承。

她覺得他的崩拳像箭,卻缺乏轉勢,倘若被敵人拿住,一下便動彈不得。可轉念一想,他大概永遠不會有臨敵的機會。

沈寰啞然發笑,想起師父曾說過,她身上是有武癡的勁頭,不光是為她身姿好天分高,還因為她會悟,習武和習文皆是一樣,到了最後比的都是一個悟字。

看了一陣,她還是注意到了那練拳的人。相比武者,顧承的身體過于端正,不夠靈活。可就是這樣的端正,讓他渾身散發出一股正氣。他轉過身來,面容清晰可見,五官是堂正的清雅,眉間有着溫柔的仁義。

她想到第一次見他,他眼中就是流露着純粹的善。這是一個好人,她心裏想,他也許是她今生能遇見的,最好的人。

好人離去,院中安靜。沈寰輕巧落地,像一片樹葉墜下,然後倏地一聲,鑽進了自己房中。

天色大亮,她已梳洗妝扮完畢,施施然走出西屋,沖着要去上職的顧承柔緩一笑。

她心情似乎不錯,顧承莫名覺得歡喜,頓住步子,望着她,“今天天兒好,多出來走走,如果覺得悶,就上街逛逛。”

沈寰似笑非笑,“不怕我出門惹事?”顧承想了想,她果真招惹是非,他是一定會為她善後的,只是話到嘴邊,他沒有說出來,改作含笑搖了搖頭。

Advertisement

“我還在孝期。”她看着他的背影,“再不懂事,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給你招麻煩。”

顧承的背影僵了一僵,她的話提醒了他,沈徽的事,她還被蒙在鼓裏。她唯一信任的人是自己,唯一的消息來源也是自己,想到這個,他的步子已失了方才的輕快。

沈寰是故意的,她看着顧承從她面前落荒而逃,是一個老實人總也掩飾不住的心虛。轉身回屋,阖上房門,她靜靜的想,胡大郎的事今日一定會傳回北鎮撫司,倘若他疑心自己,他臉上的神氣一定會顯露出來。

顧承是有理由懷疑沈寰的,別人不知道她身懷武藝,他知道的一清二楚。胡大郎遇襲是件蹊跷的事,北鎮撫司的人議論起來,也覺得近日與他有仇的該是沈家的人。可沈家只剩下一個孤女,據說今年才十三歲,無論如何也不能有此能力,何況并不是殺人,而是以這樣酷烈的方式毀掉一個人。

胡大郎被救醒後,斷斷續續說出賊人幾個特征,黑衣、身量不高、面黃肌瘦、留有胡須。怎麽聽都像是一個中年男子的形容,還有人說該是南方人做的,尤其蜀中一代的人大多身材瘦小,沒準兒是從前沈徽軍中的南方兵士,也未可知。

這些議論,顧承只是沉默的聽着,心思卻是亂的,身量不高這四個字,足夠他耿耿于懷一天。一個不甚清明的記憶,他阖上門的瞬間,曾瞥見床邊露出青色衣衫的一角。

他知道她是有些嚣張任性,也有絕然果斷,可這樣陰狠毒辣的手段,他沒辦法設想,沒辦法與她聯系在一處。

晚間顧承照例去西屋,見沈寰坐在床邊,容色娴靜,似在縫制一件孝服。

他目光清澈,不帶狐疑,只是純粹的關懷,“交給含香做罷,衣裳不夠,明日再給你買些新的。”

沈寰擡頭,旋即一笑,“給你省些銀子,我說過,針線上的事,我并非不會。”

顧承微有踯躅,“也是,前些日子,好像看見你做了件黑衣?”

沈寰再笑,唇齒愈發明豔,“三哥這麽留心我的一舉一動?”

話說完,他眸光一顫,緩緩坐了,想着要說的事,艱難開口,“沈大人,日前,故去了。”

空氣似有凝滞,沈寰放下手中物,望着垂下頭的人,“什麽時候的事?

他心裏還是發慌,好像自從遇上她,他就把前二十年沒說過的謊話,一股腦全補了回來,“就是前兩天的事,我今日才聽說,對不住,是我太不經心了。”

沈寰接着問,“怎麽去的?”這事兒不能實說,顧承聲音放低,“天兒太冷,诏獄的人照顧不周,沈大人染了風寒,所以……”

對方不再發問,屋子裏安靜的瘆人,顧承心裏難受,也不知她是否在飲泣,擡起頭,看見她眼中有細雨纏綿的湖光,湖水溢不出來,他的關懷也流不進去。

沈寰肅然,淡淡颔首,“知道了,這是我能想到的結果。”頓了頓,問道,“不好奇,我為什麽不哭?”

顧承覺得,一個人真正悲傷的時候,未必會有眼淚,心灰意冷的太狠,所有的情緒都會消散。

她的解釋卻不是這樣,“其實我每天都在想,我知道會是這樣。開始的時候,一想起來,就會哭得止不住,慢慢地,眼淚越來越少。到了今天,真聽到這話,反而哭不出來了。”

想着她從前的眼淚,他的下颌又輕輕顫了起來,平靜一刻,正色看她,“過去的事兒,就讓它過去罷,你爹娘的心願,一定是想你好好活着。不管怎麽說,你是你們家,日後唯一的希望。”

他說中了她的心事,一顆淚終于自眼角逃逸出來,她也不去理會,任它墜落,點了點頭,“我知道了,多謝三哥。”

顧承站起身,心裏已沒有來時的惶然,走到門口,回首叮囑,“衣裳我再給你買,燈下做活兒,費眼睛。想吃什麽,想要什麽,想起來就告訴我,不用為我省銀子……你是我妹子。”

沈寰回應他,“不是讨債的?你這樣,我怕以後還不起。”顧承搖首,“說過了,不用你還。”

似乎有極輕的嘆息,她不搭話了,他便轉身欲出門,聽到身後清亮的聲音問,“三哥,你到底拿了我家什麽東西,用得着這麽上心?”

明明氣氛沉重,問題也不算輕松,他卻不合時宜的笑了,“聽琴圖,一枚玉器,統共賣了二百兩。是我沒經驗,為急着用錢,被老江湖看出來,故意壓低了價。回頭有機會,我再把東西給你贖出來。”

他說完,清澈一笑,慢慢走了出去。不再是倉惶逃避的背影,是堂正的氣度,有着沉實的仁義。

沈寰笑笑,重新拿起手邊衣服,一針一線補着袖口,一滴淚跌在白衣上,她沒理會。只是再次十分肯定的想到,他是她能遇見的,最好的人。

胡大郎的案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因為沒有頭緒,于是變成了一樁懸案。順天府尹手邊案子太多,一時半刻也無暇顧及。等到了開春,桃紅柳綠的時候,人們也就漸漸把這事忘在了腦後。

舉凡換季,人容易生病。徐氏咳疾發作,卧床休養。祝媽媽也偶感風寒,發起熱來。竈上沒人張羅,沈寰沒辦法,也只好做起了采買的事。

這日,她拎了條從江南運抵的鲥魚回來,交給含香,自己回房換衣,才穿戴好,忽然想起方才沒交代清楚,急忙趕去廚房,果然見含香正拿着刀,預備給魚刮鱗。

她連忙阻止,“不能去鱗,合着一塊蒸才行。”含香瞪眼看她,“那得多腥氣啊?”她笑了笑,“這魚的精華都在鱗上,沒了鱗什麽都不是。”想了想,問道,“家裏有花雕麽?”

含香側頭想着,“這得問祝媽媽,三爺不愛喝酒,家裏從來不存。要是有,也是那位老奶奶自個兒買着喝的。”

沈寰點頭,“那去問罷,咱們只用一點就夠。”她看着含香走出廚房,心裏沒來由淌過一絲安然的甜意,顧承嗜好不多,有那麽幾個也是清明堂正的,簡直和他這個人一樣。

鲥魚蒸好,沈寰突然吝啬起來,只說太太生病忌食魚肉,将一整盤悉數端到顧承面前。

他怔了怔,有些吃驚,自父親過世,他鮮少回顧家大宅,這麽矜貴的吃食已很久沒見過了。

沈寰笑着望他,“是你說不用省錢的,我可就當真了。”顧承一笑,“誰做的?”沈寰指了指自己,“我動動嘴,含香動手。”

顧承連連點頭,“她沒吃過,所以不知道怎麽做。”說着将筷子遞給她,“蓬門小戶,多有不自在的地方。”

他說的是吃穿用度,可他從來沒虧過她。沈寰看了看他,他臉上寫着坦蕩,沒有一絲一毫的自輕。

心忽然怦怦做跳,她難得認真的蹙眉,認真的說道,“你養着我,我才不至流落街頭,流落煙花巷。你不欠我的,是我欠你。”

他果然又有些慌,垂目不看她,過了一會兒才回道,“你是有本事的人,如果那天我不去贖你,過後你也會自己逃出來的。”

沈寰不做聲,看他嘗了一口魚肉,才問,“好吃麽?”他眨眨眼,品了一會兒,笑起來,“酒放多了,味道有點沖。”

相對笑起來,她只是不動筷,看着他慢慢挑着魚刺,這東西味道極好,可惜渾身的刺太多。

“那樣不好。”她忽然說道,“要是我自己逃出去,就遇不上你了。”

她看不見他的眼,就只看見他握着筷子的手,微有一顫。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