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不從

仲秋本該肅殺,還沒等秋風掃盡落葉,顧宅先降下新禧。

北鎮撫司管糧秣的千戶日前升遷,出缺的位置就由副千戶顧承順理成章補了上來,他本人是無可無不可,外頭人瞧着也不甚眼熱。

原因無他,顧承這個人,不能算事事會巴結,但勝在性子平和,走哪兒都不點眼,走哪兒也都不招人煩。

但他近來有意躲着沈寰,沈寰多多少少覺得有些心煩。

下了職,顧承更衣盥洗,先去上房給徐氏請安。屋子裏頭熱鬧,還沒進門先飄出笑音。

沈寰坐在下首陪徐氏說笑,一面撥着才下的鮮核桃。見他來了,含笑起身,叫了一聲三哥。

顧承不看她,朝着她的方向點了點頭,有意無意的回道,“妹妹坐。”

妹妹兩個字咬得比平常要清晰幾分。

徐氏不知道他們之間的官司,拉着顧承的手,眉花眼笑,“寰丫頭陪了我半下午,侍弄這點兒核桃,手都撥紅了。她是真孝順我,回頭得替我好好謝謝你妹妹。”

顧承低頭,答應了一聲。

沈寰大方笑道,“太太跟我客氣?這點事不值什麽,回頭熬成冰糖核桃,甜絲絲的,治您的咳疾最是有效。”

徐氏一臉欣慰,扭頭見顧承面色沉靜,忽地嘆了一嘆,“我才剛還和你妹妹說呢,那方家也是,非要等着明年開春才辦喜事,這一拖又得大半年。他們倒不着急,也不瞅瞅閨女的歲數,過了年都十七了,藏着掖着自以為是個寶貝。”

顧承心頭驀地一喜,頓覺輕松,“那就依人家,咱們等等就是。”

徐氏盯着他,遲疑道,“是不是不大滿意這門親?之前問你的意思,你也不言聲。我是沒轍了才倉促定下的。說到底還是門楣低了,也怨不得你不中意。”

拉拉雜雜半晌,旁敲側擊問起,“你究竟是什麽意思,真要是不喜歡,咱們趕早退了?”

顧承擡首,眼裏有清澈的堅定,“不退,定了就是定了,咱們家不能幹這樣的事。”

Advertisement

聲音不高,但足夠有力。徐氏臉上僵住,“反應還挺大,你一向脾氣都好,最近升了官,火氣倒有些看漲。”

顧承輕輕一哂,垂下眼,慢慢道,“沒有,兒子說的急了點,對不住您關懷。可說真的,咱們家好歹也算詩禮傳家,不能無故出爾反爾。”

“這樣事兒別人家也不是沒有,再者是他們家先拖拖拉拉。”徐氏唉了一道,“算了,你不願意,我能說什麽,不過是想着你将來前途更廣闊,結這門親委屈了你。”

說話間沈寰又撥了四五個核桃,指尖紅紅的,像是點了一片朱砂。

顧承不動聲色的攬過核桃,自己動手,低聲應道,“我什麽都不是,就是無足輕重的小吏,興許這輩子最多能做個千戶,如今也到頭了。我憑什麽瞧不起方家,人家不嫌我沒出息,我就該知足了。”

徐氏不愛聽這話,“盡瞎說,你不願退親,也不能拿自個兒前程胡掰。知道你的意思了,我不動這個念頭就是。”

沈寰用帕子揉着手指,低眉笑了笑,笑聲有些發飄,“應承下的事兒,絕不反悔,三哥真是厚道人。”

入了夜,月上中天。西屋的燈亮着,主人卻站在東屋廊下,看着屋內燭光閃爍。

沈寰不敲門,只輕輕扣着窗子。屋內的光倏地一下滅了,再沒動靜。

雅雀不聞,萬籁俱寂。沈寰笑了,“三哥,我在檐下站着,萬一被人瞧見,可是說不清的事兒。老奶奶好起夜,她嘴碎。”

還是沒動靜,她笑聲愈發清越,“這道門擋不住我,我敬你是我三哥,願意等,不闖進去。但要真等得不耐煩,保不齊也就不守規矩了。”

屋內有長長一嘆,燈再度亮起。顧承開了門,側着身子,讓她進來。

打量一道,屋子如同主人,幹淨樸素,一櫃子的書滿滿當當,案上還擺着臨了一半的字帖。一個标準文人,做不了自己喜歡的事,也只好把那點子喜好變成平日裏的消遣。

沈寰為他不值,只是這念頭一閃而過。挑了他慣常坐的位置,毫不客氣,劈面直問,“你今兒是故意的,非要在我面前,那樣答對太太?”

顧承挨着床邊坐了,“沒有,說點心裏話而已,談不上有意無意。”

沈寰望着他,光暈籠罩下,他的臉更顯恬淡寧靜,可惜說出來的話,卻是一句是一句。

“你非得娶方巧珍?”她再問。

顧承沒吭氣,點了點頭。

“就為了先前家裏承諾,不能出爾反爾?”聲音雖低,蘊含怒火。

顧承颔首,想了想,态度明确,“這事是我應過的。我的承諾講出口,不敢說擲地有聲,但好歹是句話。”

這是提醒她,他對她的承諾,也該矢志不渝?

沈寰冷笑一聲,“三哥一語雙關?”

顧承垂目片刻,淡淡道,“随你怎麽想罷。”

“你是成心和我杠?”沈寰咬牙,笑意冷冽,“還是和你自己的心杠?”

顧承倒是笑了,從容答她,“你有你的執念,我也有我的。”頓住話,望向她,“我也不是随便任人捏扁了,揉圓了,都能就和的。”

霍然起身,沈寰居高臨下看他,“行,我知道了。”

她不回頭的往外走,顧承倒有些吃不準,吶吶問道,“就,就這樣?”

唇角動了動,沈寰仍沒回首,“就這樣。”

出門前,瞥見牆上斜斜挂着一柄寶劍,覺得似曾相識,站在院子裏,仰首望星空,赫然發覺,不就是北鬥七星斜挂在天上的樣子嘛。

世間自有天道倫常,可是她偏不信,他就是要做自己的主,做這一方天地裏唯一的主人!

顧承猜不透沈寰的心思,也想不明白她接下來要做什麽。只是聽聞方家那頭又出了點事,快要過門的媳婦——順天府一個趙姓通判家的女孩,近日受了邪祟驚吓,病倒在家,把即将要辦的喜事又耽擱了。

京師規矩,娶婦嫁女得按序齒來,方巧珍前頭兩個哥哥,還有一個正待結親。方家本就是想等這邊落停了,再辦她和顧承的事。誰料想這個節骨眼上,方家要過門的媳婦又病倒了,真是橫生枝節。

這個規矩,沈寰自不會不懂。

一連三晚,她盤亘于趙通判家院落屋頂。如今夜晚對她而言,是越來越熱鬧的存在,她甚至覺得,自己喜歡暗夜的程度已多過白日數倍不止。

趙通判宅中,小姐的屋子裏更是熱鬧,沈寰不費吹灰之力,在那小姐的飲食中落了一點胡茄花,不會傷人身子,只會令人神智不大清明。

趁着夜色,她一身黑衣,飄飄然出現在趙小姐窗外,影子搖曳,疑心便生暗鬼。趙小姐受了驚吓,每日嚷着要請道士和尚做法祛邪,不久連床都不敢下,裹在被子裏喃喃說着有妖怪。

說人能被吓死,沈寰是不信的。不過是怕上一陣,耽擱一陣罷了。落了五天的藥,她覺得差不多了。

夜風中一身輕松,頗為惬意的往顧宅方向趕。

耳後突然一涼,一道黑影倏地閃過,瘦長矯健,像是無聲無息掠過的貓。

原來夜晚是真的熱鬧。沈寰暗暗發笑,朝着那黑影奔去的方向,發足追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