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這, 師父這是……圓寂了嗎?”小沙彌的眼神十分惶恐, “我,我應該怎麽辦啊?”
他求助性地看向玉凝霜, 希望她能拿個主意來。玉凝霜拿起他翻譯的佛經文本和手劄,懷着一絲敬意對着已經圓寂的苦行僧雙手合十。
“既然大師已經圓寂, 我們将他下葬吧。”玉凝霜不清楚這苦行僧的修為,也不太懂佛修們坐化之後如何下葬。但小沙彌因為她的存在, 而有了主心骨。于是對玉凝霜說:“師父在房間裏有留的書信, 一直告訴我如果哪天發現他圓寂了就把那封書信拿來按照上面的做。”
小沙彌拿來的信上苦行僧早就安排好了他的後事,金雲寺的後院靠近懸崖邊有一處空地,那裏有一堆準備好的幹柴。只用将圓寂的苦行僧搬過去火化就可以了。
于是小沙彌毫不費力地就搬着老和尚遺體前往那裏, 玉凝霜側目, 看來這個小沙彌也是一個正在修煉的小佛修,不知道是不是已經引氣入體了。若是這樣的話,回去之後還是順帶給苦慈他們告知一聲的好。
熊熊火光中苦行僧的遺體正在燃燒,玉凝霜問小沙彌:“你師父圓寂之後,你打算怎麽辦?是留在這裏,還是說離開金雲寺去別的寺廟?”
小沙彌想了想說:“我要留在金雲寺,去別的地方未必有好事。而且,我也沒想過離開這裏。”
玉凝霜點了點頭,不再言語。等到火光熄滅之後, 小沙彌收拾骨灰,意外地發現了苦行僧的骨灰中竟然有舍利子。他小心翼翼地将舍利子捧出來,流下了眼淚。玉凝霜并不驚訝, 凡間和尚圓寂之後燒出舍利子那得是有戒定慧等功德,但是佛修們一般都會燒出舍利子,這就是修煉之人和常人的區別。
安葬好了苦行僧之後,玉凝霜并沒有打算将這本翻譯好的佛經留給小沙彌。畢竟這本佛經能讓一個垂垂老矣的苦行僧原地坐化,這小沙彌也看起來不像是有自保能力的。若是留一份在這裏,給他引來一些不速之客就很麻煩了。若是他日這小沙彌想要佛經,找她或者找大真言寺的苦慈他們也是一樣。
這番話玉凝霜告訴了小沙彌,小沙彌感激地點了點頭,記下了玉凝霜的名諱。随後玉凝霜便帶着翻譯好的佛經返回冀州城,在路上不方便閱讀手劄,玉凝霜只能忍住焦躁用最快的速度趕回去。
此時冀州城的魔尊之争差不多也要落入尾聲了,對于正道修士們而言不參與其中的話,基本上只能感覺到魔修們的躁動和時不時傳來的異常火光。但只要魔修們不對凡人下手,正道修士一般很少直接幹涉他們的行為。當然在秘境之類的地方兩者相遇,自然是不會放過對方的。
玉凝霜回到大佛寺的時候,苦慈他們正在禮佛。見到她回來,苦心顯得很高興:“玉檀越,你回來了。此行可還順利?”
于是玉凝霜将發生的事情告訴了苦心,然後拿出了那本佛經。見到這本譯者已然坐化的佛經,苦心也沉默了下來。他鄭重地接過佛經,然後對玉凝霜說:“玉檀越,我決定去金雲寺。”
這個決定玉凝霜并不意外,她點了點頭:“這本佛經就贈與有緣人了,若是知道接收這本佛經的人是你,想必苦行僧也會感到欣慰吧。那小沙彌年歲尚小,獨自一人守着舍利子怕是會有所不妥。苦心大師若是能去,再好不過了。”
苦慈他們也沒有什麽意見,反而是對苦心的做法十分贊賞。為了表達對翻譯佛經的苦行僧的敬意,他們決定為苦行僧誦經祈福之後再進行閱讀。
佛修們的事情玉凝霜不想參合,她回到大佛寺的房間開始閱讀那本手劄。這本手劄的內容晦澀難言,也虧得苦行僧能夠翻譯出來。手劄上前面是一些經文,但是有些詞不達意,句子并不連貫。玉凝霜手邊還有別的經文,經過對比她發現這本手劄上的經文應該是筆者自己撰寫的,不像是一本完整的經書。而到了後面的部分,就讓玉凝霜十分吃驚了。
Advertisement
紙上繪制了一副密宗明王像,這尊明王四面四臂,手持金剛杵、滿願印、羯磨印,坐石座披月光,身上有蛇狀裝飾物。而苦心僧在這張明王像下面寫了幾行字作為解釋。
“軍荼(tu)利明王四面四臂,降服第七末那識之我癡,我見,我慢,我愛。①”玉凝霜慢慢地念出來,“明王名諱意味瓶,又作甘露漩為蛇意,故而與不死妙藥‘甘露’有關。除惡,伏蛇,祛疾。”
玉凝霜越看越覺得怪異,因為這尊明王像……長得也太像她了。不是說容貌多麽相似,而是神态,仿佛就是照着她的表情給明王畫下來的一樣。為了驗證這一點,玉凝霜凝出一面水鏡,對比了一下自己和明王像上的表情,發現基本上是一致的。不管是慈悲、忿怒、大笑還是微怒開口都是一模一樣的。
這個發現讓玉凝霜着實震驚不已,金丹中有佛印這件事就已經十分讓她介懷了,現在又出現了這個和她神态一模一樣的軍荼利明王像。怎麽想這都不是巧合。
“等一下,讓我仔細捋一下這件事。”玉凝霜坐下來細細回想自己重生前和重生後的矛盾點,試圖還原這些事情。
最初她重生前,因為過于愛慕雲間月,在太玄秘境的之前被他勸說去閉關沒有去,因此錯過了在太玄秘境中得到這本書的機會。而這一世玉凝霜因為在比武擂臺上暴打雲間月,導致閉關時間提前,她得到了這本書,認識了之前并不認識的計冉。還助柳蟠化龍,因為吸收天雷而察覺到自己金丹中有佛印。
“如果說重生前我沒有遇到柳蟠,那麽後來幫助我的妖修大能……”玉凝霜神色凝重了起來,“會是柳蟠嗎?可是前世我并沒有提前認識柳蟠,他為什麽要幫助我奪取海州魔道?”
這也是她想不通的一點,但是當時那妖修大能十分信任她,是第一個對她伸出援手的勢力。但若是把那大能看做柳蟠,一切都說得通了。玉凝霜對他有救命之恩,所以柳蟠才會報答她。
“可是這樣一來因果關系就颠倒了。”玉凝霜百思不得其解,“因為我救了他,他會報恩,這是順着的因果關系。但是上一世我沒有救他,而柳蟠報恩……有了果,那因呢?不可能沒有原因的。”
修道之人對因果關系看的很重要,凡是都是要求一個前因後果。因為天道是平衡,你得到了什麽就一定會付出什麽樣的代價。盡管修士們壽數長達千年,但修士們隕落的數量也是特別多,并且隕落的修士自身會化作天地靈氣,連轉世的機會都沒有。所以……玉凝霜本身能夠重生這件事就足夠奇怪了。
她越想越覺得煩惱和不安,沒有掌握在手中的東西總是會讓她有這種感覺。但是至少現在有了一個方向,那就是玉凝霜的身世一定和密宗有關系。因為絕不可能無緣無故出現一個和她神态一模一樣的軍荼利明王像,玉凝霜必須要去密宗一探究竟。
畢竟她兩次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世,也沒有四歲之前的記憶。或許揭開玉凝霜的身世,就是揭開她重生秘密的的關鍵。自己的父母是何人,她到底為何來到紫霄宗,這都是等待她去破解的謎題。
但是事情也分輕重緩急,玉凝霜把這些事情的重點先後分了一下次序。柳蟠的這件事放在最後,因為這件事并不重要,況且到時候直接問他本人就行了。目前最重要的是先調查一下這個手劄的主人,以及她和這幅明王像之間的關系。
玉凝霜翻遍了整本手劄,終于在一個很細微的地方發現了一個名字,不是用梵文,而是用普通的文字寫的一個:甘雲昙。
雖然她對于這個名字沒有一點兒印象,但這個名字作為一個指引已經算是十分合格了。能夠使用密宗文字的一定是密宗佛修,而手劄上的經文雖然都是自己寫的一些體悟,但也從側面證明了這是個有高深修為的佛修。而這本手劄無法判斷書寫的年代,但應該不會是太玄秘境本身的東西。
大概是這位佛修當年進入太玄秘境的時候遇到了魔修,甘雲昙和魔修戰鬥,手劄上沾染了魔氣然後掉落在了那裏。當然這都是玉凝霜的無端猜想,也有很多解釋不通的地方。
比如說甘雲昙的手劄為什麽會擺放在一個需要雷法才能解開的陣中,但她不可能通過猜想來獲得情報,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得從甘雲昙和軍荼利明王像入手。
大佛寺的藏經閣裏有很多經書,玉凝霜便去找到了一些經文來看。這個時候大真言寺的佛修們正在誦讀那本新的佛經,暫時顧不上給她答疑解惑,只有大佛寺裏一位垂垂老矣的和尚給玉凝霜解答了一些她原本完全不懂的問題。
比如說告訴她什麽叫做明王,以及各種顯宗和密宗之間的具體關系。玉凝霜欣然受教,并且把自己的疑問都拿來詢問老和尚,老和尚似乎很喜歡她這種求知欲,于是就十分耐心地回答了她全部的問題。
但是這些問題都不涉及到密宗,因為老和尚除了最淺顯大乘和小乘的區別之外,對密宗的修煉方式可以說一無所知。但她從老和尚嘴裏聽到了一個禪院的名字,這讓玉凝霜精神為之一振。
“貧僧年輕的時候行萬裏路,有幸去過一次華露禪院。華露禪院雖然是密宗禪院,但觀蓮禪師侍奉藥師如來,若是檀越有興趣可以去華露禪院一觀。向觀蓮禪師求藥的修士也是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