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你不如王圖霸業(10)
涼宸和謝秋離說的時候, 謝秋離并沒有太意外, 也沒有表現出什麽憤怒的表情。因為她早已經從暗衛那裏聽到了全過程, 知道了她們見面這件事。
謝秋離來之前還有些憂思, 可是見涼宸毫不避諱的将事情全盤托出後,一顆心就徹底放了下來。
“事情我會處理好, 她若再找你, 你随便敷衍她就是。”
“宮裏有她的眼線。”
“我會好好整治的,你不必擔心。”
“廚房……”
“廚房沒有她的人。”謝秋離搖頭道:“她收買的是長樂宮裏一個掃地的宮女,給你端食盒過來的宮女與她相熟, 耽擱了一會兒,她趁機把紙條放在了糕點下面。”
涼宸皺着眉頭。
能放紙條, 也就下毒, 也就下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
“人暫時不動,會打草驚蛇。”謝秋離道:“你日後用膳記得讓人先試吃,身邊人我都會再排查一下。”
涼宸只能點頭。
的确是不能打草驚蛇,讓謝君如提前感覺到不對勁。
能不增加難度,還是不要節外生枝好。
“你安心在後宮等着就好, 事情我都已經做好了打算, 只待收網。”
“我聽聞南方發生了水患?”
涼宸點了下頭,但轉而又想到了另一件比較嚴重的事情。
南方水患也是謝秋離倒臺的一個重要原因。
南方大雨,水壩決堤, 洪水淹了良田縣城,造成了數十萬人傷亡,百萬百姓淪為流民。
此事将會是這段時間最為重要的事情。
原劇情裏, 謝秋離是把這事交給同為皇室族人的謝君如的。這是對謝君如的信任,也是原主吹了枕邊風,而最為重要的是這麽大的天災,必須有人鎮場子。
貪污赈災錢糧的人,古往今來都有,謝秋離就是擔心錢糧真正到下面時十不存一才将事情交給了謝君如。可她萬萬沒想到,謝君如有了謀逆之心,她和那些貪官污吏聯手,偷偷挪走錢糧讓百姓對朝廷生出不滿,而後自己又用挪用的錢糧以自己的名義開設粥棚賺取名聲。
赈災的大半都是謝君如的人,而不是的,也都被謝君如打壓替換了。坐在朝中那些人見事情沒有惡化也沒有多想,更沒有派專人再去查探。
“誰和你說的?”
謝秋離臉色微變,這是她十分頭疼的一件事,朝中為了這件事已經吵了很長一段時間了,暴雨一下就是月餘,靠近大江大河水壩的縣城村莊幾乎都已經成了澤國。
損失無法估計,流民遍野,而且最重要的是大雨看着還沒有要停的跡象。
“未入宮時在王府有聽到,昨日又聽見宮人讨論。”
每天為了這事忙來忙去的謝秋離不知怎麽形容自己現在的心情,她沒想到自己來後宮了居然還要再想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赈災的錢糧一直都有往下撥,可是水患還在進一步肆虐,朝中現在分成兩派,一派主堵,一派主疏,每天鬧得不可開交。”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些讀書人說話都引用各種經典,說話都是一套一套,鬧得不可開交。現在南方雖然還有雨,但是已經沒有之前那麽大了,可是是疏是堵卻還沒得出一個結論。
“陛下覺得疏好還是堵好?”
“堵不如疏這個道理我自然懂,我一直拖着主要還是在于錢糧和人力。”
南方遭災死傷無數,她撥款赈災,哪還有餘錢去進行這麽大的工程?
“你是因為人力而遲疑不定?”
“錢糧已是燃眉之急。前幾年受天災影響,入庫的錢糧本就不多,如今又要赈災又要征用民夫,實在困難。”
事實證明,并不是是皇帝就很有錢。
先皇在世的時候做了很多改革,這些改革花費了大量錢糧,而花費巨大的改革還未成功先皇就意外身死,導致謝秋離登基時完全就是接到一個爛攤子。國庫空虛,外憂內患,剛剛恢複些元氣又遇到這種百年不遇的水患,謝秋離能做到如今算是盡力了。
“為何不試試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
這個詞還沒有出現過,但謝秋離也不是普通人,倒也一聽就把意思猜了個七八。
以工代赈,以工代赈,好一個以工代赈!
流民整日惶恐不安生怕哪天赈災的錢糧就會斷了,而且一直閑着對周遭治安也造成了極大的沖擊,這個以工代赈不僅省了征用民夫的額外錢糧而且也能讓那些流民有一份工作,安下心來。
“不僅疏通河道,災後的南方也需要重建,重建房屋縣城也可以一起使用以工代赈的法子。”
“方法可是你想的?”
謝秋離驚喜的看着她,一直煩憂錢糧,甚至壞心想過要不要拿幾個貪官開刀的謝秋離現在有種撥開雲霧見日月的感覺。
“方法乃是我小時候聽家母說過的。”
涼宸沒那個臉說是自己想的,但又怕謝秋離追問,便把事情推到了死人身上。
這也算功德一件,說不得千年後還會有人提及。
“家母?”
謝秋離一臉狐疑,她記得涼家遭殃的時候,涼宸好像還很小。
“小時候很多事情都不記得了,但也有一些事情一直記着。”
涼宸只是微微笑了下,謝秋離見此沒有再追問,只是心想,難道她這是為了讓自己母親名流千古?
以工代赈這個法子一出,以後絕對很多人都用得上,而用以工代赈就不可避免的會去想那位最早提出它的人。
“若是錢糧實在不夠,陛下還可下令進行募捐。”
“募捐?”謝秋離冷笑了一聲搖了搖頭,道:“你不懂那些世家,她們各個都對我十分忌憚,怎麽會幫我?”
“難道鳳國就沒有富賈?”
“富賈?”謝秋離蹙眉道:“你難道想賣官?”
涼宸:“......”
雖然她不怎麽懂歷史,但也聽過東漢末年那位賣官遺臭萬年的皇帝。
“世人在世,追求的無非溫飽,而衣食無憂之後追求的無非于名利二字。陛下何不建立個功德碑?凡是募捐錢糧衣物者都刻錄在冊,以此流傳萬載。我想,那些好名,為搏出生名聲的富賈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士農工商,商人多被稱為奸商,世人看不起商人,輕賤商人,這種捐款留名的法子,不說全部商人,大半商人都會吃這套的,而且下這個命令的是皇帝,捐款名冊必然會先在謝秋離前面露一下,為了在皇帝面前露面而一擲千金的人并不少。
謝秋離皺眉思考了一會兒。
“此事可行。”
“有一點陛下須得注意,這種水難過後必會發生瘟疫,若是不留神,極可能會造成數萬人,甚至數十萬人死亡。”
“這個我知道,只是宮中禦醫不多,就算全派出去也只是杯水車薪。”
原劇情裏,水災過後就大範圍爆發了瘟疫,南方經過兩災,所剩之人十不存一。因為朝廷‘處理不當’,南方爆發了多次起義,謝君如鎮壓起義漸控兵權這才給了她造反成功的根基。
“這個我倒是懂一些。”涼宸想了想,道:“我們可以事先做好防疫工作,這樣可以極大限度的防止瘟疫爆發。防疫可以從衛生和食用水上面下手,還有屍體處理這些一定要做好。這個陛下可以交給太醫院,太醫院的禦醫懂的一定比我多。如此一來,陛下就只用下達防疫的措施,提前防疫就好,若是防疫之後還有瘟疫出現,那時再派禦醫不遲。”
通常防疫工作做好,瘟疫一般不會再出現。
“我記下了。”
謝秋離面色微微古怪的點頭,她從不知道涼宸居然還懂這些。
按涼宸的說法,這事的确可行。
“還有最重要一點。”
“哪點?”
“官!”
謝秋離就是死在這點上,雖然涼宸不認為現在的謝秋離會失智的把赈災這件事給謝君如,但是她還是以防萬一的提醒了一遍。
官?
朝中那些大官尚且陽奉陰違,下面那些小官又是什麽德性,謝秋離又不是不清楚的。
有為國為民的好官,可是同樣的,老鼠屎也不少。
謝秋離眯眼,臉上帶上了一絲煞氣:“此事我親自安排,若真有不怕死敢在此次多動手腳的,我必斬之以儆效尤!”
謝秋離這話說的殺氣騰騰,但是涼宸反而松了一口氣。
只要謝秋離不失智,一切好說。
“此事我已記下,說了這麽久,你也該餓了吧,咱們還是先吃飯吧?”
涼宸:“......”
你現在難道不應該風風火火去喊人進宮商量具體的操作嗎?
謝秋離陪她吃完了晚膳,天色已晚,可是她吃完晚飯并沒有留下,而是立刻離開了長樂宮,這時涼宸才在她身上看見了本該有的急色。
謝秋離派人去把自己的幾個親信喊進了宮。
左丞相齊素華,大将軍兼兵部尚書餘有蓮,戶部尚書淳于景,工部尚書蘇哲美。
這四個人是謝秋離一手提拔,跟了快十年的老人,是絕對信任的那種。
“妙計!想出這個辦法的人真是大才,陛下可否引薦微臣看看這位大才?”
齊素華一下就聽出謝秋離這些話的精義,不由眼前一亮,由衷甘拜下風,對這人産生了極大的興趣。
謝秋離瞧了眼雙眼放光的她一眼,淡淡的道:“今日用膳時朕給風清訴苦,風清告知于朕的。”
齊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