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奇葩項目部

"喂,你好。"舒城按下接聽鍵道。

"你好,我就是澤西項目部技術部的王霸,我快到泰/州汽車站了,請問你們具體位置在哪?"說話的确是王霸。

舒城将自己的位置說了一遍,同時還加上了醒目的建築物标志,随後才挂了電話。

"來了。"舒城道。

"都兩個小時了,這速度還夠快啊。"孫琦有用食指推了推鼻梁上的近視眼鏡,語氣中帶着一絲不滿道。

"是蠻快的,可能項目部離這裏太遠,花費的時間太長吧。"舒城接話道。

其實舒城早就知道,澤西項目部離泰/州市不遠,開車最多十五分鐘。

十分鐘左右,舒城看見了王霸和自己說的那輛銀色大衆越野車,駛入眼簾。

"來了。"舒城弩了弩嘴巴,對孫琦道。

舒城對着銀色大衆揮了揮上,那輛車直接停在兩人身前從副駕駛上,走下一名身高達一米八三的男子,體形有些胖,國字臉,看上去三十歲的樣子。

表情極其嚴肅,就像舒城欠了他兩塊錢沒還一樣。

"王哥?"舒城上前笑着打招呼。

舒城對王霸早已熟悉,如果是以前的舒城,最多對王霸笑一笑,已經夠給他面子了。

但重生之後,老練的舒城明白,哪怕對方真的是渣,也不可掉以輕心,尤其是像王霸這種心胸狹窄的人,成事也許不足,但敗事肯定有餘。

畢竟俗話說的好: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舒城的一句王哥,頓時讓王霸眉開眼笑,綁繃的臉綻放開來,如同一朵菊花開放。

"舒城,小孫,歡迎兩位來澤西項目部。"王霸微笑道。

顯然,王霸從舒城的口氣中,聽出了叫他的人就是舒城。

王霸這稱呼極有意思,稱呼舒城姓名,雖然有陌生的感覺,卻是同輩交往。

對于孫琦叫小孫,明顯就把自己地位擡高了,顯然王霸對孫琦的表現有些不滿。

"辛苦王哥了。"舒城道。

孫琦自始至終都沒開口,只是在王霸下車的時候,對他點了下頭。

舒城和孫琦拿把行李箱放入後備箱,兩人上了後座,王霸依然坐副駕駛。

舒城上車之後,發現司機是一名五十歲左右的男子。

舒城在腦海裏快速回憶,司機的名字忘記了,只記得他姓唐。

"這位就是唐師傅吧,早就聽張海提起過你。你好,我叫舒城,技術部新來的。"舒城道。

唐師傅一聽,臉上閃現一絲驚異,随即笑着道:"小舒好,沒想到你居然還聽說過我老唐。"孫琦也怪異的看了一眼舒城,不過聽到張海之後,便沒有說話。

大衆車緩緩地使出,期間大部分都是唐師傅和舒城聊天,王霸時不時會插幾句。

孫琦一直都沒有開口。

不到十分鐘,車停在一家小院門前。

舒城從車窗向外看了一眼,只見小院大門左側,挂着一面牌子,寫着:鐵路三十一局澤西線電氣化改造工程指揮部。

"這就是我們項目部?"舒城疑惑道。

"別急,還沒到呢,龔總在局指開會,我們等他一起回去。"王霸回道。

舒城一聽,頓時明白了,感情王霸還不是特意來接自己和孫琦的,他原本是來接龔總的,正好路過汽車站,才随便将自己兩人帶上。不然的話,也不可能讓兩人在汽車站等待這麽長的時間。

孫琦望了一眼舒城,顯然他也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不過兩人對視一眼之後,并沒有開口。

龔總,這個人舒城記得,而且及其清晰。

他名為龔新亮,項目部技術部的總工之一,因為這個項目部極為奇葩,有兩總工。

舒城之所以記得龔新亮,不是因為他的能力突破還是為人場面,而是他提升到總工這個事件,一直被舒城記得。

如今舒城來到的這個項目部,之前在徐州有活,後來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三年沒能動工。

那時候,龔新亮在徐州那邊還是技術部部長。

就在這個時候,鐵路三十一局下了明文規定,凡是各個項目部的安全總監,不得再由副經理兼任。

這個文件一下來,在各大項目部掀起了一陣狂風。

因為這就意味着,每個項目部,都多出了一個安全總監的職位,安全總監,相當于副經理,都屬于領導班子,年薪制。

如此一來,徐州項目部內部的領導班子,開始了明争暗鬥。

當時的人馬分為兩批,經理張天虎一批,書記李國明一批。

李國明要求,把當時的技術部副部長薛鵬提為安全總監,因為李國明和薛鵬幾乎達到了同穿一條褲子的地步,當然力推薛鵬。

而張天虎卻不肯,極力推薦龔新亮,畢竟龔新亮是技術部部長,哪有部長沒提,提副部長的。

兩方人馬暗鬥不斷,就在這時,徐州項目部的總工蘇槐提議,自己不當總工,幹副經理,同時龔新亮提為總工,薛鵬提為安全總監,如此一來,事情便解決了。

蘇槐的建議一提出,兩方人馬一合計,正中下懷,一致通過。

這樣一來,技術部就只剩下一名畢業兩年的技術員郭濤,此人和舒城是同年畢業的。

薛鵬和龔新亮都提了之後,郭濤如願以償的提成了副部長,撿了個大便宜。

如此一舉,可謂一箭四雕!

舒城腦海不斷回憶,想起了許多塵封已久的往事。

重生後的疑惑,漸漸消除,如果在舒城腦海中,思考最多的,是另外一件事。

這件事情,直接關系到舒城的仕途。

如果舒城沒有記錯,前世的自己,來到澤西項目部之後,并沒有像任長虹承諾的那樣,提為技術部副部長。

而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是技術員,任長虹根本沒有理會。

也就是說,任長虹直接把舒城和孫琦坑了,這承諾就是口頭說說,連屁都不如。

這種現象,在各大項目部,經常發生,極為正常。

在鐵路三十一局內部,流傳這樣一句話。

誰的話都可以信,就是不能信領導的話。

前世的舒城,可謂深有體會。

如今之際,如何讓任長虹的話成為現實,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也是舒城最為頭痛的事情。

就在這時,從局指走出一道身影,高高瘦瘦,帶着一副眼鏡,手中抱着一疊資料,走了出來,此人正是龔新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