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節
裏的郡主都是從乞丐做起的?”
系統:“呵呵,宿主說笑了。我剛剛從頭到尾又翻了一遍書,裏面有一個細節,寫的是郡主曾經流落民間,後來憑借着玉佩才重回親王府,之後便是百般疼愛,一世榮華。”
這把十一聽的一個激靈,立馬将玉佩收好,臉上也帶上了三分喜色,“所以我馬上就要去開啓我的富貴人生了。”
系統:“沒錯,宿主,據我分析,最近一段時間極有可能就是親王府暗中派人,查找郡主下落的時間,不出意料,用不了幾日,宿主您就要認祖歸宗了。所以,我建議您,最近這幾天多到城裏去轉轉,以提高認領機率。”
這話不可謂不振奮人心,于是等九哥醒來後,正想着今天帶誰出去乞讨,十一刷的舉起小手自告奮勇。
九哥本來考慮十一的傷,不準備帶十一去,可小十四昨天已經做了一天的工,十二的力氣又太小,根本幹不來重活,如今十一自告奮勇,九哥也不再猶豫,點頭應下。
離開破廟前,九哥照例走到老李頭面前,“今日還要拜托李爺。”
那老李頭眼皮都不擡一下,沖着九哥揮了揮手,九哥也不在意,他知道老李頭這是答應了,便轉身帶上十一離開破廟。
天無絕人之路
破廟距離最近的城也有好幾裏路程,十一穿着硌腳的草鞋,跟在九哥身後往城門的方向走,草鞋穿的并不舒服,十一不一會就覺得自己的腳每走一步都疼的厲害,怕是磨出了燎泡,可若是赤腳走,這泥沙路,走不了幾步,便會被尖銳的石子劃破腳掌,自己幾個可請不起大夫,到時若得了破傷風,可就壞事了,想到這十一只能咬牙堅持。
離城門越近,流民就越多,一路上十一已經看到好幾撥和他們穿着相似的流民,等到了城門口,才發現大家都一窩蜂的蹲在那兒,等着城門開。
九哥一路顧慮着十一的嗓子,沒說話,這會也停了腳步,轉頭對十一道:“十一,等會城門開了,你跟緊我,可莫要沖散了。”
十一看了看周圍的人群,點了點頭。九哥見狀對着十一笑了笑,“別擔心,今日定能讓你們吃飽。”
這半大的孩子說出如此成熟的話,叫十一一陣啞然,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說的是一點也沒錯。
卯時一過,城門便慢慢打開,幾個身穿官服的士兵分列左右兩側,指揮着早已等在城外的百姓入城。九哥一把拉住尚處呆愣狀态的十一,學着流民,縮着身子擠進百姓中央,進城前,十一擡頭看了眼城牆上的字,勉強辨認出這兒叫彭城。
一進城門,十一便被九哥拉着進了一個小巷子,九哥看着尚且渾渾噩噩的十一皺眉,“十一,你今兒怎麽了?可是身上還疼?”九哥有些自責,早該料到十一身上的傷哪有那麽容易好,怎就答應十一帶她出來了呢。
Advertisement
十一的目光還停留在城門口,那些長得比九哥高大,反應卻不及九哥機敏的流民,被士兵呼喝着,被攔在了城外。不過先前剛開門時一窩蜂湧進城的流民,可有好些都沒攔住,這些流民都和九哥一樣,一進城便滑溜的跟個泥鳅似的,早沒了影。
十一收回好奇的目光,對着目露關心的九哥搖了搖頭。九哥這才牽起她的手,往巷子深處走,“十一,我先去城東那頭看看,若是有招散工,便去搭把手,你要不還去朱嫂那兒,幫忙洗洗衣服。”
十一自然不認識什麽朱嫂,此時怕露出破綻,也只能茫然點頭,跟在九哥身後,心裏忍不住去敲系統,“我說,朱嫂住哪?”
系統:“朱嫂?我只能看到書中主線,這個什麽叫朱嫂的,書中并沒有提及,大概不是什麽要緊人物。”
十一默。
幸好,九哥念着十一說話不便,親自将十一領到了一間大宅子的後門,小心的扣響門扉,“朱嫂,朱嫂。”
不多時,裏面便傳來一個中年女子的聲音,“來了,來了。”門上的插闩被拔開,木門悠悠然開了半扇,一個渾身胭脂氣的婦女對着二人上下打量。
十一被這劣質脂肪味,熏得有些鼻癢癢,剛想打個噴嚏,便聽到對面的女人尖酸道:“我說小九啊,你還帶着十一來這做甚?快些走吧,這裏不用你們。”說着便不耐的想關門,九哥趕緊上前一步,将手臂卡進即将合攏的門縫裏。
這可把朱嫂吓了一跳,趕緊又把門打開。十一看着九哥吃痛的神情,不由上前查看,索性朱嫂關門的力氣不大,只在九哥手臂上留了條淺淺的紅痕,不多時便能消退。
九哥見朱嫂面有愧色,趕緊接口:“朱嫂,這次不會了,你看十一上次是被人打了,才來不及洗完這些衣物,今日,她已好的差不多,你看看能不能再通融通融。”
朱嫂嫌棄的看了眼瑟縮在小九身後的十一,一把将她拉到面前,十一手上的鞭痕根本沒好徹底,在朱嫂大力的一扯一掐之下,忍不住痛呼出聲。
朱嫂甩甩手,指着十一胳膊上的青紫,“吶,別說朱嫂不給你們機會,小九,你也聽到了,這會兒還疼成這樣,怎麽洗衣服,樓裏姑娘們的衣服可都等着穿的,足足有四大盆呢,便是十一沒受傷時都得忙活上一整天,如今這傷勢還沒好全,我若好心答應你們,結果耽誤了姑娘們夜裏的營生,這事你擔待的起嗎?”
朱嫂順勢推了十一一把,十一一個沒站穩,差點摔倒在地,幸好九哥動作快,扶了她一把,才不至往身上再增傷口。也是趁着這當口,朱嫂當機立斷,轉身一下關上的後門,上了門闩。十一在門将關未關之際,倒是看見院子裏有個看上去比自己大些的女孩,正對着那四盆衣服奮戰。
九哥還欲再次上去游說,十一一把拉着他的衣袖搖頭,這朱嫂也不是個好相與的,自己手臂上被她暗自使力掐在那淤青上,還泛着疼,只怕這傷又得拖上幾日才能好了。
九哥也看到了十一手臂上的指甲印,默默不語,忽又擡頭,摸了摸十一的腦袋,“走,去東頭,我就不信找不到活。”
十一看着九哥微微一笑,跟着他往城東走。今日運氣不佳,以往都是十一一人去找的朱嫂,而九哥則前往城東,二人分頭行動。但今日二人卻是先一起去了朱嫂那兒耽擱了些功夫,如今再趕到城東,好一些的活計早就被一搶而空,剩下的都是些憑兩個孩子根本就做不了的活。
九哥有些氣餒,他不識字看不懂招工,只憑借着一旁簡單的圖樣分辨,也知這裏已無适合二人的活計,難不成今日要空手而歸,九哥想到破廟裏還等着他的兩人,搖搖頭,一定能找到活的。
此時的十一全然沒有注意到九哥內心的掙紮,她的目光完全被張貼的招工告示吸引,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是相當令人驚嘆的。來東頭找活幹的人大多是些不識字空有一身蠻力,或是能做一手繡活補貼家計的貧困婦女。所以這告示上不見一個字,全是畫的圖,例如搬運工,就畫上幾座小山,下面是幾枚銅錢,以及需要的人數,最下面這是描繪着做活的大致路線,以及顯著路标,若是有人想接這活,便需先組夠相應的人數,再揭了這告示,順着路線,去那地兒便可。
正當二人一籌莫展之際,不遠處的酒樓裏出來一夥計,手中拿一卷紙,另一手拎着桶紙漿,邁着大步,一下便來到告示前,将手中卷紙糊在其中,只可惜這告示上不似之前的畫圖,反而是寫的一手工整的字體,具體是什麽字體,十一看不出來,不過那幾個字她倒是都識得。
那夥計也怕在場的人看不懂,便喊了一嗓子,“吳江酒肆現招一賬房先生,僅限今日,工錢五十文!”說完便一溜小跑走了。
附近幾個找工的都看着這工錢眼紅,要知道如今這世道一鬥米只需五文錢,足夠一家五口兩天的口糧,這五十文,用的緊巴些,便夠一個月吃食了。只可惜這兒都是些不識字的,別說賬房了,便是自個兒的名字也寫不全。
反倒是十一見無人上前,便上前一步,小心的将那告示撕下。九哥看到有些慌神,他大字不識一個,自然做不成這賬房,可也沒聽十一說過她識字。在這裏能識字的根本不可能來當個乞丐,讀書識字那是富貴人家才供的起的。
九哥一把拉過撕完告示的十一,低頭斥道:“十一別鬧,快把告示粘回去。”
十一自然不肯,把告示往懷裏一揣,便往吳江酒肆走,九哥急了,“他們要的可是賬房先生,十一,莫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