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熒惑(3)
魏枯雪一世天才,注定閑散,這還是葉羽第一次看見師父如此神色。一雙滄桑模糊的瞳子中忽地目光森冷,臉上的每一根線條都繃緊如琴弦。一到重陽宮前,魏枯雪就止步不前,目不轉睛地遙望着依山連綿的重陽宮闕。葉羽能感覺到師父那種無匹的劍氣沖天升騰,凝聚如山一般,仿佛太乙峰頂再起層巒疊嶂。
魏枯雪一個人站在那裏,便是一座山。
良久,魏枯雪終于長嘆了一聲:“走罷,去看看,希望這一代的重陽掌教不要讓我太失望。好歹有空幻子七成功力,否則……”
“否則什麽?”葉羽問。
“三界不安,猶如火宅。”魏枯雪語意幽深。
與此同時,重陽宮裏忘真樓中,黑袍道人睜開眼睛,微微點頭道:“昆侖劍氣尤存于世,百代之下尚有奇材,天下之幸。”
魏枯雪帶着葉羽昂然直上重陽宮主殿紫薇天心殿。
重陽宮的下輩弟子多半不通武術,看見兩個人帶劍直登重陽宮,不敢阻攔。可是随着他們逼近重陽主殿,一衆道人頓時急了起來,早有小道士沖進後院“軒武堂”報告重陽宮“護法真人”李秋真。
李秋真號稱重陽宮劍術之冠,但是四十歲以後已經絕少動劍。一是因為重陽宮以道術著稱,當代掌教蘇秋炎刻意壓制劍術,使得武功之名不著于江湖,所以來重陽宮搗亂的人已經多年不見。二是重陽道宗幾乎堪稱一國宗師,敢上門惹事的人無疑是直接犯上作亂,誰又有這樣的膽子?
李秋真聽到消息,立刻抛下手邊所有的事,如臨大敵。他不同于那些下輩子弟,只知道學學丹鼎讀讀《道藏》,李秋真以劍術而名,算是半個江湖人,重陽宮雖然已經寂靜了許久,如今竟然還有人敢帶劍闖入,必定是有備而來的大敵。李秋真解了自己的“劍禁”,提起重陽宮鎮宮之劍“七曜紫薇劍”沖上紫薇天心殿,只見那裏已經有數百名道士将兩個人團團包圍在其中。
李秋真撥開人群緩步而入,看見青衣中年環顧周圍,低頭慢條斯理地撫摩劍柄,白衣少年跟在後面,面如嚴霜。魏枯雪劍氣不動,李秋真卻已經明白來者不善。
他畢竟是道士,上前揖手:“重陽宮李秋真拜見,不知何方高人莅臨重陽宮,招待不周,尚請恕罪。”
魏枯雪笑笑:“昆侖魏枯雪,求見你們掌教,請李真人放個通路。”
聞名之下,李秋真仿佛聽見霹靂炸起,心膽俱喪。一代劍宗駕臨得如此突然,絕不可能是佳客來訪那麽簡單。而僅以昆侖劍宗的名聲,李秋真也不抱希自己可以擋住這兩個不速之客。不過他職責所司,不敢退卻,只能咬牙堅持:“掌教業已閉關半個月,魏先生如果有什麽話,還請告訴在下。”
“半個月?”魏枯雪點了點頭,喃喃自語,“半個月……時間也差不多,他也看見了。”
葉羽忽然聽見師父揚聲道:“攔住這些人,我上一趟忘真樓。”
他手指在劍柄上一按一彈,古劍龍淵長鳴一聲沖出鞘外。李秋真一見葉羽拔劍的手法,背上一道寒氣沿着後脊沖腦而上,昆侖派的“雪煞天劍氣”消失數百年後,居然重現在一個少年的手裏。葉羽拔劍,光輝如雪,而那片粲然之光并非劍上的金鐵之光,而是帶着昆侖山千年封凍的徹寒。
一股寒氣壓迫到李秋真胸口,李秋真呼吸也被壓迫。葉羽淩空三丈,劍光如雪。蒼龍一樣的劍勢帶起長天大海般壯闊的劍氣,那道弧形的劍氣居然化作有形無質的丈二寒刀斬向重陽弟子中間。
李秋真退無可退,單手結印,低喝一聲:“破!”
他拼起數十年真修的元氣,馬步紮穩,直連地氣。同時他左手撚住劍身,雙手推出,以七曜紫薇劍硬封劍氣。一陣波濤般的氣勁湧來,撞擊在劍身上仿佛實質相撞,劍身彎曲,發出幾欲折斷的聲音。只在一瞬間,李秋真吐血,棄劍,連退七步。七曜紫薇劍被葉羽的劍勁帶起,撞擊在地下又反彈插在了大殿的屋檐上。
不過李秋真也已經建功,葉羽的劍氣稍稍一滞,十幾個重陽弟子四散開去。劍氣落在無人處,地面上只有留下一道劍痕,七尺長短,深達數寸,令人心寒。
葉羽落在紫薇天心殿前,反身将龍淵插在地上,低聲喝道:“過此劍者,殺!”
古劍铮然作響,仿佛撥動一片高麗銅的清簧。
李秋真木然當場,呆呆地看着這一劍之威。他習劍數十年,從來沒有想到劍術可以到這般境界。這一劍簡直非人間所有。他昔日學重陽宮的武術,也曾自得于本門諸多的劍術密典,至今才知道遠在苦寒之地的昆侖劍宗如何能以劍為名。
論劍術,是天壤之別。
“真人,掌教危險!”身邊的小道士慌張地喊他。
“不必擔心,掌教不會有事。”李秋真靜下心來,微微搖手。他知道對方一個弟子的武功就高出自己不知多少,更不用提師父的劍氣有何等強勁了。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相信掌教不會有事,因為他是真正了解掌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