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送聘禮祖孫和樂

三皇子還住在宮裏, 李家人無從知道豆娘的信息,只能暗地裏擔憂。

李穆川照常上衙門,那些與龐家有親的人,開始對他熱情起來。三皇子一旦上位, 說不得這位還有大造化呢。李穆川不管什麽人來套近乎,一概裝傻充愣。其實也不用裝, 他這種微末小官,除了認真幹活,其他的, 确實什麽也不知道。

那些淑妃黨的, 對他可就沒那麽客氣了。有人當面羞辱他:“李大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啊,說不得,明兒我見了你,就得磕頭行禮了。”

被人欺負到臉上, 李穆川也只能回擊:“吾皇聖明, 百官升遷自然是看能力,大人好生當差, 也會有那一天的。”氣得人背地裏罵他賣女求榮。

李家人憂慮的同時, 趙世簡卻整日喜滋滋的。他和姝娘定親了, 以後就是一家人了,再也不用送朵花也偷偷摸摸的。他整日催促吳氏快些去下聘,把流程走完。

吳氏笑罵他:“你急有什麽用,姝娘年歲在那裏放着呢, 你少說還得等四五年,這會子急也白急,不如好好讀書習武,奔個好前程,人家跟着你,也能過好日子。”

趙世簡摸摸頭,“阿娘說的是,那兒子讀書去了,兒子不光為了姝娘,也為了阿娘。”

吳氏見兒子嘴甜,心裏高興,“去吧,我過兩天就去下聘。”

趙世簡近來愈加用功,自過了縣試,他不敢有絲毫自滿,府試只會比這更難。他年紀小,以前讀書都是混着讀,沒想過考功名什麽的。現在既然要走科舉路,他好歹也得下場試試。每日的拳腳功夫他也不敢丢下,趙家雖不是什麽高官,但倘若文舉不成,他去看城門,身子骨太弱了肯定不行。

近一年來,趙世簡的個子往上猛竄了一大截。他馬上就13周歲了,飯量越來越大,吳氏時常感嘆,半大小子吃窮老子,沒幾天米缸就見底。

到了下聘禮那一日,趙書良請了假,又請了幾個同僚,帶着媒婆、腳夫,親自去趙家下聘禮。

聘禮一臺臺擡進了李家,打頭的是一對頭上有一小撮白毛的鴨子,寓意白頭到老。緊接着是兩頭羊、兩只豬,另有殺好腌制的禽類一擔,再往後一擔喜餅、一擔喜果、一擔五谷、一擔幹果、一擔時蔬,這些都是吃食。吃食後面還有布匹、尺頭一擔,大頭是最後一擔,上面有一套赤金首飾,一套足銀首飾。金首飾有兩根金釵、兩支簪子、一根步搖、一只分心、一只掩鬓、一對細金镯、一對耳環,銀首飾比金首飾還多了幾樣。除了首飾,還有聘銀50兩。

趙家人一路敲鑼打鼓過來,街坊鄰居們一大早都到李家來看熱鬧。看到這樣豐厚的聘禮,都咂舌不已。

“我以為麗娘的聘禮就很好了,這比麗娘的更好啊。”

“聽說這趙家也是官身呢,比我們都強多了。”

“李家三個女娘可都是有了好歸宿。”

Advertisement

“哎喲,你羨慕啊,李家二郎還沒說親呢。”

“去去去,你難道不羨慕。”

......

李姝坐在房裏沒出來,其實她本來也想出來看熱鬧的,但肖氏嚴禁她出門,并囑咐麗娘好生看着她。天氣剛剛回暖,李姝今兒穿了套全新的紅衣裙,繡花鞋也是新的,頭上戴着吳氏提親時給她插戴的小珠花、金耳釘。

本來肖氏還要再給她戴別的首飾,李姝忙拒絕了,她這幅身子還是個小女孩呢,不能戴一堆的首飾。

今日,李家親眷們都來了。外甥女說親,舅父為大。肖氏二位兄嫂都來了,連姜氏,都帶着一歲多的岑哥兒來了。

下過聘禮,男女方人一起客氣寒暄。

肖守禮與趙書良相互拱手,二人官階相等,雖不在同一衙門,也能說上話。

肖守禮道:“趙大人教子有方,我聽說,簡哥兒中了縣試十幾名呢,可是不容易。”

趙書良忙客氣道:“肖大人過譽了,他小孩子家知道什麽呢,都是親家指導的好,還有承業這孩子在一邊督促他,才能勉強不落榜。我聽說貴府大哥兒,已經當差好幾年了,可見是能幹。”

肖守禮道:“他文武不通,只能賣些苦力了。”

趙書良自家大兒子也是個看城門的,哪裏敢接這話,“大人謙虛了,不管什麽差事,都是效忠吾皇,效忠朝廷。”

不等這些人官腔打完,李家的席面就開了。

衆人熱熱鬧鬧過了一天,到了天黑,才各自歸家。

自此,趙李兩家的親事就差迎親一步了。但這一步,還有得等呢。好在趙世簡從此上門,就是自家女婿,送東西也光明正大。李姝逢年過節也要給婆家人做針線。

李姝心想,她也是有婆家的人了。婆家對她來說,久遠的都有些陌生了。她整理了下思緒,不去想那些年代久遠的事情了,過好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自趙家下過聘禮,肖氏開始抓小女兒的女紅廚藝。李姝的女紅經過一年多學習,縫襪子補衣服早就不在話下。手帕荷包類的也不是問題,針腳走的又密又勻又直,就是做大件的衣裳還不行。

至于廚藝,李姝把上輩子的絕活都拿出來,雖沒有先進道具,在麗娘和家裏幫傭的協助下,她總能做出些新花樣,連張氏都贊不絕口,“姝娘心思就是巧,以後去了婆家,時常做些小玩意,也能讨好婆母和小姑子。”

肖氏道:“這些小巧畢竟不是正途,正緊的做一日三餐還要學。昨兒你蒸的饅頭,大小不一,面發的有些過了。今兒你再跟着闵媽媽學着擀面條,不會做這些怎麽能行呢。”

李姝幹的渾身是勁,沒有不答應的。

就在李姝忙着學習的時候,趙世簡和李承業迎來了府試。

府試比縣試更難,要連考四場,作保的童子也要多一名。趙世簡成了李家女婿,李穆川做什麽都帶上他一起。趙書良于科舉之道狗屁不通,只能全權交給親家。

趙家為表示感謝,又送了兩次禮。吳氏有些小心思,頭一回她送的是吃食點心,李家衆人皆有。第二回 ,她送的是幾樣小首飾,一看就是給兒媳婦的,這将來還不是當作嫁妝帶過去。

張氏等人心裏明白,也不說破,吃食什麽的,家裏也不缺。趙家既然願意給姝娘買首飾,将來嫁妝好看,不還是李家的臉面。

李姝收到吳氏給的禮物,心裏很開心,這表示吳氏至少是喜歡她的。能讓婆婆喜歡自己,是多麽的不容易啊。看到家裏女眷們的相處,李姝很清楚,婆媳相處和諧,才是家裏和諧的根本。

在肖氏的知道下,李姝給吳氏和慧娘一人做了兩條素帕子,又給趙世簡父子一人做了兩雙襪子,還有她自己做的小點心,一起讓趙世簡帶回去了,算是回禮。

府試的過程順順利利,沒有發生任何意外。郎舅二人下場本就是去練手的,能平安度過就是福氣。

考過府試,趙世簡又像長在了李家一樣,見天的過來。趙世崇笑話他弟:“二郎,你明兒去給李家當上門女婿算了,咱家有我呢。”

吳氏錘了他一下,“胡說八道,你有空也去看看孫家二娘子,我這裏有些鮮亮的布匹,給你妹妹留一些,剩下的,你們兄弟兩平分,都帶去給岳母看看,你們是真心對人家姐兒的。你也學學二郎,嘴不甜腿不勤,明兒迎親的時候,看你那幾個舅子們,不難為死你!”

趙世崇撇撇嘴,“阿娘覺得阿弟啥啥都好。”

吳氏罵他:“快些滾去看城門!”

趙世崇灰溜溜地跑了。

趙世簡帶着他阿娘給的桃紅色布匹,涎着臉問吳氏要了二錢銀子,說要買點心。

吳氏點點他的額頭:“傻子,作甚把私房都給了姝娘,還沒成親呢,你就這樣聽話。”

趙世簡嘿嘿笑:“我見阿爹給阿娘買金镯子的時候,阿娘可高興了,想着女人家應該都是一樣的,誰不喜歡金镯子啊。”

吳氏笑道:“也罷,給了她,以後也是帶回來。只是你以後手就緊了。”

趙世簡厚着臉皮說道:“兒子全靠阿娘周全呢,您看今兒買什麽點心好,兒子可是一個大子兒都沒了。”是的,為了買那一對實心的大金镯子,趙世簡把自己的私房翻了個底兒朝天,從小到大攢的三十幾兩銀子全搭進去了,加上吳氏給的十兩銀子,還不夠,最後倒欠了他哥幾兩銀子沒還。現如今他出門,連朵花都買不起了。

李家人知道這事兒後,都心疼他實誠。李姝偷偷塞了3兩銀子給他,趙世簡哪能要她的錢呢,死活不要。

吳氏見他這樣子,不忍心兒子真光着身子出門,回房拿了幾個一錢的銀角子并一串銅錢給他,囑咐他道:“這是你這個月的零用錢,你省着些花。家裏這一二年,你哥要娶親,你要考試,花費大着呢。”

趙世簡接過錢,謝過吳氏,就要出門了。他還沒走出大門,慧娘趕出來了:“二哥,帶我一起去吧,我在家整日無聊,你帶我去找二嫂和麗娘姐姐玩。”

吳氏笑道:“去吧去吧,去了李家要守規矩,別憨吃憨玩的沒眼色。”

趙世簡看妹妹穿着普通的家常衣服,點頭應道:“那咱們一起去吧。”

出了門,趙世簡找了輛騾車,花了一百多個銅錢,心疼的他直抽氣。

慧娘笑話他:“二哥,你如今也精窮了,以前何曾見你舍不得這一百多個大子兒。”

趙世簡敲她的腦袋,“老實坐好。”

兄妹二人上了車,路過附近常去的飄香閣點心店裏,他又下車買了兩包點心,花了二錢銀子。吳氏給他的錢,瞬間又被他花掉了一半。

趙世簡暗自感嘆,怪道都說娶媳婦花錢,真是沒錯啊,他還沒娶到手呢,就窮了。

到了李家,張氏等人見兄妹二人上門,很是高興。兄妹二人給諸位長輩見過禮後,肖氏拉過慧娘,一頓誇贊:“才幾日不見,慧娘又長高了。你兩個姐姐整日惦記你,可算把你盼來了。”

慧娘捂嘴笑:“嬸子,不是我不來,是我哥沒錢給姝娘姐姐買花啦,不好意思來了。”

衆人大笑。

張氏說趙世簡:“簡哥兒也忒實在,好不好的買那麽大一對金镯子,這得花多少錢。你小孩子家家的,有幾個零花錢多不容易,一下子花個底朝天,現下可不就抓瞎了。”

李姝在一邊說道:“阿奶,我可喜歡那對金镯子了。”

張氏笑罵她:“你可說了大實話,誰不喜歡那樣壓手的大金镯子呢,我也喜歡。”

衆人都哈哈大笑。

李承業等衆人笑過了,叫住趙世簡:“簡哥兒,咱們一起去看看我昨兒才得的好文章,我總覺得欠了些什麽,你幫我看看。”二人說罷就去了西廂房。

郎舅二人走了,張氏和英娘帶着三個小女娘們在正堂裏唧唧呱呱地說閑話,張氏說起了她成親的事。

“我那時候是童養媳,哪裏有嫁妝啊,好在你們太阿奶心慈,給我置辦了頭面首飾,還有各色箱籠,送到了我姐姐家裏,讓我姐姐再送過來,算是我的嫁妝,也全了我和你阿爺的臉面。”

英娘道:“太阿奶真是個好人。”

張氏道:“可不就是,我命好,婆母待我好,所以我不敢苛待兒媳婦,怕老天不答應。你阿娘和你嬸子一直和睦,以後,你和二郎媳婦也和和睦睦的。”

英娘笑道:“二弟明兒中了狀元,娶個大家閨秀,我只有縮手縮腳的份兒,哪裏敢争強好勝呢。”

張氏笑道:“胡說,你是長嫂,她就算是大家小姐,也不敢不敬你。你看你嬸子對你婆母,從來都是恭恭敬敬的,并不因為你婆母是個寡婦就欺負她。咱們家能走到今天,根子就是你太阿爺太阿奶心善,一輩輩的傳下來,一家子都和和睦睦的,可不就越來越興旺。”

英娘忙起身行禮,“孫媳婦受教了,多謝阿奶教我。”

張氏笑道:“不是我要啰嗦你們,哪一家都是這樣的,不和睦,必然會敗家。你們三個以後也是一樣,去了婆家,只要公婆大面上能一碗水端平,你們就不要掐尖要強,和和順順的,大家自然都知道你們的好。”

三個小女娘也忙起身,謝過張氏教導。

張氏讓她們都坐好,繼續說些她們沒聽過的故事。

作者有話要說: 忽然覺得以前人結婚好熱鬧啊~~

感謝在2019-11-11 16:31:47~2019-11-12 13:02:5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月孩、雲景光華、小辣椒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