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從六分一本到七分一本花的時間不短,但是從七分一本到八分一本就是那麽一眨眼的事情,快得讓人措手不及。

東西漲價,和搶購熱潮,不是單向的,而是互為因果。東西漲價——人們恐慌——搶購————供小于求——商家再趁機漲價。

囤貨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搶購大軍,還是那些二道販子。

現在價格在漲,誰知道以後會不會再漲呢?七分一本,進價就算也貴了一點,但六分一本也是有的賺的,如果再等到八分一本、九分一本甚至是一毛一本之後,就賺的就更多了!

人們在群體行為中一般都是盲目随大流,雖然心裏知道國家不會任由本子的價格瘋狂翻倍,但看着那麽多人在瘋狂地搶購,再不着急也開始焦慮了。

看到本子的價格在漲,時尉是高興的,這就證明,他屋裏的本子不會砸在手裏了。

但時尉現在不會出手。

“出吧。”黃達先幾個是知道時尉囤了好多本子的,眼瞧着時尉天天來來回回的折騰,也夠心疼他了,那些本子能早點出掉,時尉也能早點輕松輕松。

“再等等,再等等。”時尉并不着急,他只是在周圍的文具店一趟一趟的跑,本子上的價格擠滿了一頁又一頁。

一直等到價格漲到了九分一本,甚至有的店已經是一毛一本了,時尉才準備出手。

“現在就賣啊?”徐施灣有些心疼,“要不再等等吧,現在一毛一本的價格都有了,說不定還能再漲漲呢?”

“不,就現在出。”時尉很果斷。

他做好決定,立刻就在巷子口鋪上牛皮紙,拿上板凳,讓林峰看攤子,他們幾個一趟一趟地搬本子,這就開賣了。

一本一毛,兩本一毛九,十本九毛,一百本八塊五。

時尉的價格牌寫得很大,字體加粗又加粗,又是黑又是紅,又有促銷帶上的感嘆號,立刻就吸引了人的眼球。

“一百本太多了,我買二十本,也給八毛五的價格成嗎?”老太太看着年紀大,但是說話嗓門很大,眼睛冒着精光,大有要磨上點時間狠狠砍一頓的架勢。

Advertisement

“大娘,我們這價格好便宜了,現在九分一本都是少的了,好些人都買一毛一本呢。我們也都是學生,知道學生的難,價格才給得低了一點的。二十本買,我給也便宜,一塊八算是厚道了,一百本那是批發價了。”

時尉拒絕了之後,又給老太太出了個主意:“大娘,您看現在本子這麽搶手,價格是一天比一個高,這東西又不跟糧食似的會爛會壞,放上幾年也是沒有關系的,您家有小孫子沒?當學生的哪有不需要作業本的,都得用,還不如多買一點,還能便宜一點呢。”

“那也太貴了,就這麽薄薄的一本就要一毛錢,夠給我小孫子買好些糖吃了呢!之前這東西才六分一本,你們這些倒爺啊,價格就是給你們攪渾的,你們這是要被抓去槍斃的。”

時尉沒再跟老太太胡攪蠻纏,還将想要跟老太太解釋的林峰拉住了。

“咱們快一些,把本子數好,一百本一百本地放好。”

時尉讓他們數本子搬本子,然後自己去應付那些客人。

“一人買一百本是挺多,但可以合買啊,您看,這位大叔要買三十本,您要買四十本,再找一個三十本,不就有一百本了嗎?大姐,您家裏還有其他親戚想買本子的沒?多買一點,回去送人或是轉手都可以的呀。”

時尉說了一早上,口幹舌燥得灌了三四杯水,但也賣出了一萬多本本子。因為絕大部分人都是一百本一百本買的,所以一萬多本聽着是多,但也就是一百多人買的水準。

徐施灣瞧着空了大半的本子,眼睛都空洞了。

之前他們還在着急時尉得怎麽找人把這些本子賣出去呢,可一上午,就把一半多給賣出去了。

“行了,咱們幹得不錯,等下午加把勁兒把所有的全部給賣出去,咱們就去館子裏好好吃一頓!我請客,保管全是肉!”

時尉這裏的本子賣得便宜,周圍又全是居民區,便宜的名號一打出去後,下午來買的人就更多了,還沒能日落,他們的本子就已經被清空了。

下班趕來的人看着空空蕩蕩的攤子,甚至還有些不死心地問明天會不會再來。

時尉在進了兩萬多本之後,手裏已經沒什麽錢了,但周末去當了導游掙了錢之後,又掙來的錢給投進去了。後面的進貨都是小打小鬧,所以進價比較高,要四分五厘錢一本。

四分兩厘錢的本子兩萬一千本,五分錢一本的本子五千本,兩萬六千本本子都是原本的“六分錢”一檔的。

還有一千本,都是價格在兩毛三毛四毛的精美高檔本子。

時尉采取的策略很好,他沒直接給那些二道販子“進貨價”而是用“多買多便宜”的策略,讓人忍不住就一口氣買上幾百本。

他的庫存不是多得吓人,不過是兩萬多本,扔到龐大的市場裏連個水花就濺不起來。

給二道販子的話,現在一本價格也就七八分,他這樣的“供應商”是賺不了大頭的,那幹脆,他就把大頭的錢給讓出一點,反正他囤貨的時間早,利潤空間很大。

這一筆,減去各種開銷之後,還有一千一百多的利潤。這成本,不僅僅,有其中的租金、給運輸工人的香煙錢、給送的禮物,還有添置的一些小東西,比如簡單的單人小木床、爐子小鍋這些全部都是算在裏面的。

因為錢都是零零散散的小錢,所以為了數這些錢,幾人對着滿桌子泛着油光的肉菜都多了幾分焦急,着急忙慌地吃完飯,就趕快回去分堆數,還數了一個多小時。

“差了六塊。”盒子裏的錢有兩千多,但照着他們賣出的本子多少,是以哪個價格賣出去的,他們都提前整理過,能賣出多少心裏還是有數的。

“應該是收錢的時候少收了,或是有人多拿了沒給錢,這不要緊。”

在賣之前,時尉就已經做好了會少錢的可能,所以對這一情況并不吃驚。

時尉給了四人一個紅包:“行了,別難過了,這又不是你們的錯,當場人那麽多,看落下一些也是可能的,不生氣了。你們我都賺了這麽多錢,就當是不小心丢了。我還丢得起呢!”

徐施灣幾人還是悶悶不樂的。

錢少了,哪怕手裏拿着比丢了的錢多上上百倍,也是一樣的心疼。

六塊錢,和幾百幾千的比起來算不了什麽,但卻也夠他們一個的放錢。

“好了,別悶悶不樂的了,錢丢了,不是我們的錯,我們要想的,不是沉浸在丢錢的痛苦中,而是要打起精神,想想有什麽辦法能讓我們不再丢錢。或是做到了丢錢了也不在意的‘有錢人’心境。”

時尉抱着裝着錢的盒子站起來:“好了,快護送我回宿舍,你們幾個也別低沉了,想一想,我為什麽要在這個節骨眼把本子賣了,采用白本讓利的目的是什麽。最好是在明天晚飯前給我交一份書面報告出來。”

時尉對徐施灣他們幾個沒什麽要求,不求他們能為他以後的路途做多好的點綴多少的幫助,更沒打算将他們往商途上引,但在眼光和大局觀上,對他們的要求是怎麽也不能放松的。

九分的價格,目前看來還未到巅峰,時尉心裏清楚,但他更知道見好就收的道理,他有八成的把握價格會繼續上漲,也知道再等下去,利潤還能再高一些,但已經沒必要了。

一來,現在這個價格就能給他帶來令他滿意的收益,他不需要再冒着更大的風險了。

二來,則是因為再繼續下去,就是虧本了。

時尉現在有兩個生意,一個是小打小鬧撐死也不到兩千的本子倒賣生意,一個是已投入二十萬前途光明利潤至少以萬為基本單位的大生意。

傻子都知道該選哪個。

本子的生意并不是說扔在那裏就可以不管了,它随時是要做各種安保工作要付出心血的。但就利潤來說,遠比不上紙的生意。

目前的形勢不錯,再舍本逐末地去将注意力着重地扔在本子上,那就太愚蠢了。

因為市場被打擊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本來就有滞後性的市場現在更是滞後得讓人心驚,在本子價格上漲到八分之前,紙價一動不動。

不是因為人都是傻的,更多的,是因為沒往這邊想。

不管是大廠還是小廠,他們都習慣了有困難找國家,紙不夠找國家調,錢不夠,先賒賬。國營廠是如此,私營廠也差不多,他們千方百計想要拿到的,不是別的,是指标,是從國營廠那裏死摳下來的指标。他們的注意力根本就不在控制成本上,因為同一調控,大家的成本都是差不多,能不能賺錢,看的是指标夠不夠。

也就是最近各大物資的價格調控在慢慢放開,但大家還沒有意識到價格開放會帶來什麽樣的影響,絕大部分的人在為本子價格的上漲而興奮,倉庫裏多少還有的庫存并不能讓廠子的高層有所警覺。

就算是有人看出了一點苗頭,但國營的最大弊病就是手續多,采購部門要增加紙的購買量,要開會要蓋章,還要找蓋章的人。等一系列的手續辦下來,時間早過去老久了。

時尉就沒有這個手續冗長的煩惱了,他跟路遠之商量了一下,路遠之直接再投入一百萬讓時尉嚯嚯。

時尉膽子也是真的大,換了地方,在燕京周圍的城市開始大肆采購,白花花的紙堆滿了三四個大倉庫。

作者有話要說:國營廠的程序很麻煩的,之前老師給講過一個案例,是關于特種鋼的。本來國內國外的特種鋼研究在一開始是差不多的,但國內轉型要經過批準,寫報告開會蓋章等等,等決定下來後,結果發現市場已經被國外的公司給占得差不多了。投入要資金要時間,而且等完全研究出來後也不會有多少利潤(市場已經被搶光了),還不如直接買國外的特種鋼來得方便便宜,所以這個決議又被擱置了,一直到後幾年才又被提出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