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童年(道之子)

更新時間2004-8-12 10:36:00 字數:1622

張璞自小便在天師府中長大。

張璞五歲那年已經練成了五雷心法第二層。

所有見過他的人都說他是學習法術的奇才,歷代天師中能在五歲時便練到五雷心法第二層的只有一個,那便是天師張盛,天師道的第四代祖師爺。

張璞六歲的時候,他已經比一般十幾歲的孩子還要懂事了,他非常冷靜的對待別人的稱贊,這種姿态,無疑讓他的父親――天師張子祀欣慰得很,也讓他的母親陸靈心寬慰得很。

但張璞卻是個寡言的孩子,據說早慧的孩子都是這樣。

到了張璞七歲的時候,他所修練的五雷心法已經突破了第三層,這實在是前無古人的進境。

張璞是知道自己進境這樣快的原因的,自他五歲起,父親就開始教授他妖的修練方法,他知道這是妖法,是因為他三歲時修練五雷心法有成時便知道唯有正道心法所修之氣是白色的,而妖道與魔才能修練出五色之色,他練的色是黑色的,黑色是妖中之首,黑白之色分,正如黑白之道別。

他不知道為什麽父親竟然會妖的修練方法,可是他向父親保證過不對任何人提起,于是他便不提起,他一生中最最敬愛的便是父親,因為他記事以來,最最寵愛他的人便是父親,有時候這種寵愛讓他自己都覺茫然,因為父親常常用一種異樣的眼神長久的凝視着他,仿佛他身上還有什麽其它的東西,令父親的目光一旦停駐在他身上便不能轉移開去。

這是張璞與父親之間的秘密,到了他七歲時,他已經懂得正邪的對立,可是父親為什麽會知道妖的修煉方法呢?為什麽又要傳授給他呢?他不知道,他問過父親,可是父親的臉上總是苦笑與傷感,于是他也便不問了,而且同時學習正邪的兩種心法,每一種的進境之快都超乎旁人的想象,似乎這兩種心法生來便是彼此彌補、彼此印證、彼此促進的。

妖的心法修練對他來說是困難的,可是想到父親期待的眼神,他便咬咬牙挺過去了。

張璞心裏只有小小的遺憾,那便是父親不喜歡他被母親的柔情所困繞,每次只要讓他看見自己與母親的單獨相處,每當讓父親看到母親對他流露出嬌縱與寵溺時,父親總是會板起臉顯出不高興的神色。

雖然象每個孩子一樣,張璞依戀于母親溫暖的懷抱,可是畏于父親陰沉的面容,他往往克制着自己同母親撒嬌的沖動。父親對母親是十分客氣敬重的,也許他希望自己也成為和他一樣的男子漢罷!

但是除了母親,父親并不反對他對玉娘親近,父親似乎是更願意讓玉娘來表示柔情,張璞知道玉娘實際上應該是他的姨奶奶,可是這位姨奶奶過于年輕的容顏讓他有些不忍心這樣叫老她,于是他學父親一樣稱呼她為玉娘,誰知這個稱呼居然讓玉娘很是歡喜。

玉娘是知道他跟父親之間秘密的罷?張璞常常這樣心想,因為玉娘常常看着他嘆息,欲言又止的樣子,玉娘是天師府中唯一修為勝過父親的人,她不可能看不出來。她甚至會指點他一些練功時的秘訣,等他練功時遇到難關的時候,便會發現這恰恰是為着他而指出的。

張璞其實很喜歡他的母親,可是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每當有訪客的時候,一家三口規規矩矩的見客時,客人們總要說父親母親真是一對神仙眷侶,這般的合籍雙修,真是幾生修來的福氣?這時父親的面色總是有些古怪的了,而母親的微笑也會有些僵硬,外人自然是看不出來的,可是卻瞞不過他。

他知道父親對母親是抱着一種敬而遠之的态度,就象對那觀中的祖師爺塑像一樣,彬彬有禮客氣恭敬,但卻沒有什麽親熱的言行與舉動。

他為此事曾經問過玉娘,玉娘卻只是嘆了一口氣,說:“這是金瓶因緣,歷代都是如此的!”

“什麽叫做金瓶因緣?”

玉娘總是攬住他的頸子,低聲的說:“你以後會懂的,會遇上的,每一任的天師,每一世的金瓶因緣。”

所以張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自己的未來:承繼天師的職位;斬妖除魔的使命;金瓶因緣的婚姻。他能做的,就是不斷的勤修苦練,做個更優秀的天師,也許機緣巧合,他還能因此位列仙班。

所以張璞一直這麽努力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