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天清晨,我一覺醒來,已是早上七點。我揉揉眼睛,捋捋頭發,半夢半醒地推開車窗,一陣沁到骨髓的涼風迎面襲來,一時間提起了我不少的精神。

望着窗外一望無際的麥田,在和藹的秋陽中泛起道道金色的漣漪,頓時,我的心胸不禁開闊起來。眺望遠方,藍天、白雲像是倒影在麥海裏似的,與麥海照相輝映,渾然一體。我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有些忘乎所以,感覺自己此時仿佛插上了一對翅膀,神游在這廣藐的田野裏,當了一回天使。

直到下午三點鐘,火車才算到達目的地“蓉城”。下車後,我甚至沒來得及多喘口氣,就匆匆地拖着兩箱行李,上了一輛開往蓉山的小巴。

小巴在鄉間公路上不分南北西東地迂回着,車上的乘客無心觀賞窗外的風景,一個個疲倦不堪地低着頭,閉目養神。車晃悠悠地向前開着,忽然向右一轉,鑽進了一片茂密的森林裏。林中的小道狹長蜿蜒,更加難以行駛。司機緊握方向盤,眉頭緊鎖,目不轉睛地盯着前方,忽左忽右地轉個不停。盡管天氣并不炎熱,但他卻已是大汗滿頭。旁人見之,紛紛為他,也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

我開始覺得有點頭暈、反胃,這明顯是暈車反映。我從口袋裏随手拿出了一包君豪在我臨走前塞給我的彩虹糖。我從中抖出一粒紫色葡萄味的放在嘴裏細細咀嚼,很快那沁人的葡萄香順着我的舌蕊,傾刻間滲透到我的五髒六腑裏,頓時令我清新百倍,活力無窮。

說實話,林中的梧桐樹還真是不少,株株都像是有風度的紳士,頭戴綠色的高禮帽,連株整齊地排列在道路的兩側。我擡頭臨空一望,大有一手遮天的豪氣。那遮雲蔽日的氣勢,似乎要将世間萬物都吞沒一般,傲慢極了。

車又行了将近20來分鐘,終于駛到了終點。下車後,我不禁打了個寒戰,這才發覺天氣已驟然變冷,冷到讓人無法接受。我下意識地雙手交叉,互搓了搓胳膊,這才發現胳膊上已起了一層密密麻麻,凹凸不平的雞皮疙瘩。

我拖着兩箱行李,踩在層層疊疊的枯枝敗葉上,腳底下不時發出咔嗟咔嗟的聲響,那聲響挺恐怖的,好像碾人骨頭似的,讓人汗毛直豎。人在緊張的時候最容易産生幻覺,看什麽都是“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我恍惚地感覺眼前的這個世界,一時間仿佛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墳場,埋葬了一切。不安寂寞的靈魂在此刻化作了一縷輕煙,一陣風,在悠暗的山谷間回蕩。

我低着頭,快步前行,耳邊不時傳來烏鴉的叫聲,我聽到這叫聲緊張得不敢呼吸,也不敢止住腳下的步伐,更不敢回頭觀望。渾身的肌肉在此刻繃得緊緊的,失去了彈性。我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些什麽,為什麽要害怕。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正如同“我不知道別人為什麽要傷害我,而我為什麽總是被別人傷害?”的道理一樣,沒有理由,只有結果。

參天的樹林終于消失了,出現在眼前的是一遍發育不良的斑竹林,斑竹稀稀落落地插在松軟的泥土裏,橫七豎八的。枯黃的竹葉在落日的餘晖中更顯蒼涼。我掂起腳,伸長脖子,好奇地朝竹林深處窺望。一個青瓦屋頂猶如小荷才露尖尖角似的,在竹林深處依稀地露出一點端倪,在夕陽的餘晖下,泛起漣漪似的光。

我沒有絲毫遲疑,閃電般地穿過了斑竹林。我的心跳得像雷打鼓似的,就好象早已認定了那座青瓦建築就是我即将要工作的地方。

我忐忑地穿過斑竹林後,一堵破損不堪的灰色石牆高高的聳立在我的面前。從牆面上布滿的苔藓和爬山虎來看,我可以斷定這堵牆和裏面所包裹着的青瓦建築的年代應該是相當久遠的。直觀上它給人一種久經風雨,深不可測的感覺。

外牆的正中央是一扇高大的鐵栅欄門,門上零亂地纏繞着幾條粗大的鐵鎖鏈,鎖鏈上鏽跡斑斑,讓人見之不寒而栗,仿佛自己正身處在監獄的大門前一般。

出于本能,我膽怯地向後退了幾步,擡起頭,無意中發現鐵栅欄門上的眉檐下,竟懸挂着一塊古色古香的金字匾額,上面提着“墨菊山莊”四個大字。由于長時間被雨水侵蝕,匾額上覆着的一層金箔幾乎脫落贻盡,整體看起來挺凄涼的。

我站在大門口猶豫了一會,按下了門鈴。門鈴響了幾聲後,一個夾雜着濃重臺灣腔的中年婦女的聲音從門外挂着的喇叭裏傳出來。那女人的聲音聽起來挺蒼老的,我估計着她的年齡應該在五六十歲左右。

我向她說明來意後,這個女人就很快出來接我了。她穿着一身米白色的套裝,頭發挽得高高的,一副雍容華貴的樣子。這點讓我有些始料未及,依我的想像,她應該是個滿臉皺紋、步履蹒跚的老妪。

Advertisement

她站在鐵栅欄門裏,隔着鐵絲網用敏銳的目光上下打量了我一番,不禁僵硬地抽搐了一下嘴角,似笑非笑地問了一句:“你就是鞠薇凝小姐,是嗎?”

我朝她點點頭,向她鞠了一躬,禮貌地說:“您應該就是華太太吧!”

她淡然一笑,沒多說什麽,一股莫名的愁悵從她緊鎖的眉宇間流露出來。她拉開鐵栅欄門,頓時,周圍的寧靜被這鐵栅欄門所發出的“誇拉,誇拉”的聲音給打破,這聲音聽起來挺剌耳的,就連樹上栖息的小鳥聽到這聲響後也都不約而同地一哄而散。

我跟随在她後面進到了這座充滿神秘色彩的深宅大院。院內和院外簡直可以說是兩重天,如果說院外是一片陰森恐怖的樹林,那麽院內就絕對稱得上是這片樹林之中唯一的一塊人間仙境。

剛走進院子,一股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撲鼻而來。我好奇地環顧四周,就是不見桂花的蹤影,我想這大概就桂花的精神所在,“桂花雖小也學牡丹生香”。緊接着繼續往裏走,一條深邃的鵝卵石小道步入眼簾,小道曲曲折折的,兩旁還種着一株株飽滿的菊花,遍地金黃,特別是在泣血的殘陽裏,菊花就更顯妖嬈了。一陣輕風掠過,它那羞澀的身姿如同唐詩宋詞裏走出來的絕代佳人,雖然婀娜卻也不乏哀宛。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