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40章
“陛下,顧家并未答應楊國公家的求親,”胡雲旗差點被陛下這個反應吓懵,他早猜到陛下對顧家妹子有幾分男女心思,但是卻沒料到這份心思會有這麽深。他與家中發妻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雖然不至于如膠似漆,但也舉案齊眉,沒紅過臉,起過什麽争執。對于他這種世家兒郎來說,夫妻之間能如此相,他已經很滿意了。
為情愛瘋狂這種事情,他無法理解,也做不到。在他看來,情愛之事不過是鏡花水月,書裏寫着,別人嘴上談着,但卻是虛幻又摸不着的東西。
不過他雖然不理解,但并不代表會對別人的感情嗤之以鼻,所以眼見晉鞅氣急攻心,面色煞白的模樣,他也不敢啰嗦,直接把知道的情況說出來,“陛下,顧家心疼女兒年幼,所以婉拒了我母親的說親。”胡雲旗現在比較擔心的,陛下會不會因此遷怒他們胡家。如果早知道自家母親會幫着楊國公說媒,他肯定要把他攔下來。
“你是說,顧家并沒有與楊國公家結親的意思?”晉鞅扶着禦案,咳了幾聲,白皙的臉蛋上透着有些病态的紅。
胡雲旗想說,顧家雖然現在拒絕了楊國公家的求親,不代表着楊垂文就沒有機會了,只要楊家臉厚些,楊垂文又能讨到顧家妹子歡心,這事還是有能成的機會的。不過見陛下這幅模樣,胡雲旗是怎麽也不敢說這種話的,“顧家既然拒絕我母親幫楊國公家說親,想來是沒有與楊國公家結親的意思。楊國公一家乃是京中望族,顧家雖然拒絕得委婉,但以楊家的身份,應該不會厚顏再去求娶。所以兩家的婚事,自然不會成的。”
經胡雲旗這麽一說,晉鞅慢慢冷靜了下來。待他完全冷靜下來後,他看着垂首站立的胡雲旗,沉聲道:“雲旗可知朕為何不願意師妹嫁到楊家?”
你都激動那樣兒了,還能有什麽原因?
胡雲旗拱手道:“陛下待長顏縣主猶如家人,自然想為她挑個如意郎君。”
妻也是家人,胡雲旗覺得,自己這個詞語用得很合适。
“你說得對,朕怎麽會願意師妹嫁到楊家,”晉鞅看了眼亂七八糟的禦案,把手背在身後,原本帶着絲病态的臉上多了幾分笑意與堅定,“自己的家人,就該好好護着才對。”
胡雲旗松了口氣,看來陛下的注意力沒有放到幫着說親的胡家身上。
“對了,這次幫着楊國公家說親的胡夫人是令堂?”晉鞅轉頭去看胡雲旗,面上不見喜怒。或者說,他即便心中不悅,但也不會因為這件事遷怒到無辜的胡家身上,他雖然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但卻不是為所欲為的暴君。
“回陛下,幫着楊國公家說親的正是家母,”胡雲旗看了眼晉鞅的臉色,實在看不出什麽情緒,只好老老實實道,“家母姓楊,乃是楊國公的堂姐,加之我們胡家與顧家乃是姻親關系,所以楊國公便請家母替他們走這一趟。”
“原來如此,看來你們家與顧家關系比較好?”晉鞅随口問道。
世家之間互有姻親關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所以胡雲旗也不擔心晉鞅多心,老老實實回到道:“舍妹乃是存璟發妻,所以關系難免親近幾分。”
Advertisement
“理當如此,”晉鞅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說什麽。
直到胡雲旗退下的時候,他擡頭看了眼已經恢複平靜的帝王,心裏有些敬畏。若不是禦案尚亂,他幾乎要覺得剛才仿若毛頭小夥子氣急無措的帝王是他的錯覺,而現在這個渾身威儀,冷靜自持的帝王,才是唯一的真實。
顧家後院中,顧如玖把自己弄好的潤喉茶葉裝進兩個陶瓷罐子中,然後在罐子上貼上寫着敬獻二字的紅條。
楊氏坐在她旁邊,看了眼那張紅條,“這是送給太後的?”
顧如玖點頭:“太後近來有些咳嗽,陛下……也常常咳嗽,我見這個茶葉不錯,就帶進去讓他們嘗嘗。”
“滿朝上下,誰都不敢輕易送入口的東西給宮中貴人,你……”楊氏嘆口氣,“為母雖然不知道你為什麽不想與楊國公家的公子成親,但是既然你不願,我便替你推了,唯願日後你不會後悔。”
“母親,我想要的夫君,應該是父親對你那樣,楊家公子樣樣都好,但是他對誰都好,”顧如玖笑着道,“這點哪裏比得上爹爹?”
“你這丫頭,竟膽大包天的說到長輩頭上來,”楊氏被顧如玖逗笑,心裏最後那點疙瘩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不過京城好兒郎多的是,你又還未及笄,且先慢慢瞧着。”
楊氏口中雖這麽說,心裏卻很清楚,她是絕對不會把久久嫁到京城以外的地方,而京城裏能與顧家結親的家族,統共也就那些人家。只是姻緣一事不可強求,她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受一點點苦,楊國公家兒郎千好萬好,也抵不過孩子的一句不願。
楊國公向顧家求親這件事,也只有兩家比較親近的人知道,其他人即便有所耳聞,也不知道真假,私下裏略閑話幾句,就揭過去了。現在大家更關心的是後位的人選,司馬家沒多少可能,李家又表現得不太積極,所以後位就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有猜顧家的,有猜李家的,還有猜楊國公家的,還有其他幾家有适齡姑娘,家風亦不錯的世家,也在衆人的猜測範圍之內。
幾天後,周太後突然召見胡家夫人,并且還留胡家夫人在宮中用午膳。衆人忍不住想,難道皇室想要迎娶胡氏女為後?
任憑外面人如何猜測,胡家也沒有站出來說什麽,只是在半個月後,胡家姑娘胡喜與楊家兒郎楊文霁定親。
大家被胡家的行為驚呆了,難道胡家瞧不上皇室,所以準備把女兒嫁了?上一個敢這麽幹的世家還是在大豐建國初期,只可惜這家人最後的下場太慘,慘得讓所有世家都吸取了教訓,對皇室的尊重程度達到了新高。
可是胡家如果真這麽清高,怎麽還讓自家兒子進宮做龍禁衛,這是不是有些前後矛盾?
所有說……皇室并無意與胡家結親才是真相?
作為被京城衆人猜測的中心人物,周太後真捧着茶杯,品嘗顧如玖送進來的茶葉。茶葉的味道算不上太好,還帶着一股草藥味,不過這份心意難得,周太後還是慢慢喝着。
“久久有些時日不曾進宮了,”周太後放下茶杯,見顧如玖身後的丫鬟還捧着一罐茶葉,便道,“這罐茶也是送予哀家的麽?”
“我前些日子在泰和別宮遇到陛下時,我見他仍有些咳嗽,便也給陛下備下一罐,”顧如玖從秋羅手裏接過茶罐,解釋道,“這茶葉性溫和,喝了不僅潤肺止咳,還有凝神效果。”
“既然如此,你便再跑一趟,給皇上送過去,”周太後道,“陛下自從親政後,朝中事務繁忙,也不曾好好休息,你去了也幫我好好勸勸他。你是他的師妹,你說的話他總是要聽一些的。”
顧如玖想到晉鞅那不算好的身體,還要整日操勞,也忍不住皺了皺眉,起身朝周太後福了福:“姑母,那我便過去看看。”
“嗯,快些去,等下跟陛下一起過來我這裏用膳。”周太後笑眯眯的點頭。
出了康泉宮,要經過鸾和宮,顧如玖聽到裏面傳來聲響,便有些好奇的問引路宮女:“這裏面怎麽有聲響?”這裏是大豐歷代皇後居住的地方,現在宮中後位空虛,誰會這麽大膽子在裏面鬧出動靜。
“回縣主,這是工部與殿中省的人在翻修宮殿,”宮女福了福道,“本來已經翻修好了,不過陛下前幾日,又覺得不夠好,伺所以就讓工部以及殿中省的人又重新翻修一遍。”
顧如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經過鸾和宮正門時,她看到院子裏似乎有移植過來的橘子樹,只是被剪去了枝桠,光禿禿的讓人認不清楚。
“縣主要進去看看嗎?”宮女見顧如玖朝門裏看,便道,”若是您想看看,奴婢便讓裏面的人先停手。”
“不用了,”顧如玖笑着搖了搖頭,走過鸾和宮大門這段路,才開口道,“那是皇後居所,我等怎好輕易進去。”
宮女聞言屈膝道:“是奴婢未考慮周全。”
顧如玖笑着搖了搖頭,這個宮女是劉姑姑常常帶在身邊的,行事向來穩妥,今日想必是見自己好奇,才開了這個口。
走過鸾和宮,再走一段距離,便是乾坤宮。到了乾坤宮大門口等候通報時,顧如玖見到了一個好久不見的人。
“奴婢白賢見過長顏縣主。”白賢看到顧如玖,頓時停下腳步,特意往回繞了幾步走到顧如玖面前:“縣主近來可好。”
“有勞公公挂心,一切皆好。”顧如玖見白賢神情看起來比往日憔悴,身邊也沒了那些讨好賣乖的小太監,心裏雖然有些疑惑,面前卻沒有露出半分,“公公近來如何?”
“謝縣主垂問,奴婢哪都好。”白賢應答得十分得體,心裏卻有些激動。如今他被陛下厭棄,已經少有機會能在陛下面前伺候。他現在早已經對當初的行為後悔不已,可是他的位置已經被何明搶占,就算有心回去,何明也會阻攔。
這會兒看到長顏縣主,他心裏突然湧起一絲希望,陛下這條路走不通,若是能讨好了長顏縣主,未必沒有重得風光的時候。不過他心裏清楚,像長顏縣主這般貴人,不會喜歡過于谄媚的下人,所以把态度拿捏得很好。
“奴婢見過長顏縣主,”正說着,何明就從內殿出來,上前面笑吟吟的朝顧如玖作揖行禮,“快快請進。”
抛開後面那些彎彎道道不談,單從面上說,顧如玖更欣賞白賢的做派,何明略浮了些。不知道是不是她錯覺,這段日子以來,何明雖然一直近身伺候晉鞅,但是顧如玖卻覺得,晉鞅似乎并沒有像當初用白賢那樣用何明。
晉鞅這是真的厭棄白賢了,還是因為白賢做錯了事,要借此給他一個教訓?
帝王禦下之道顧如玖并不感興趣,她這次進宮來,只是為了晉鞅的身體。晉鞅雖然不是她的家人,但是她對晉鞅卻是真的關心,而不是礙于他的身份。
誰的心都不是石頭做的,晉鞅對她好,她早已經記在了心裏。
“師妹來了?”見到顧如玖進來,還不等她行禮,晉鞅便已經快步走到了她的面前,虛扶着她不讓她行禮,“我們可有小半月沒見了。”
顧如玖笑了笑,把茶罐放到他手裏:“我還擔心自己進宮次數太多,您嫌我煩。”
“你若是每日都進宮,我跟母後只會高興,怎麽會嫌煩?”
何明想上前接過晉鞅手裏的罐子,晉鞅揮了揮手讓他退下,然後低下頭揭開蓋子道:“裏面裝的是什麽好東西?”
“陛下這裏還缺什麽好東西?”顧如玖道,“是我在家中書庫裏找到一本孤本,上面說了這種茶可以止咳潤肺,凝神靜魂,我就想辦法弄了些來。這些送進宮前,我已經喝了一段時日,确實有些效用。陛下先喝着試試看,若是有用的話,我就再多準備一些。”
家中祖傳的方子,顧如玖雖然不能送出來,但是送做好的東西還是可以的。
“我讓師妹費心了,”晉鞅當即便讓宮女撤下自己正喝着的茶杯,讓人換上顧如玖送來的茶葉。
“陛下,”何明有些擔心的看了眼晉鞅手中的茶杯,長顏縣主送來的東西,未經查驗皇上就準備入口,這……
“這茶的味道雖然不太好,不過勝在有用,”顧如玖仿佛沒有看到何明的這點小動作,端起新換上來的茶盞先喝了一大口,然後笑着道,“陛下可不要嫌棄它味道不好,就任性不喝。”
何明見長顏縣主杯中的茶水少了一截,頓時知道方才做的動作不太妥當,不然長顏縣主這種世家貴女,怎麽會如此毫無儀态的大口喝茶。
只是這會兒長顏縣主怎麽想,他卻是顧不上的,他最害怕的還是陛下出事,到時候他們乾坤宮上下都要跟着掉腦袋。
晉鞅看了何明一眼,學着顧如玖的樣子喝了一大口,笑着道:“師妹送來的東西,便是再苦,我也會好好喝的。”
顧如玖眉梢微顫,這話怎麽聽着有些不對味呢?
不過還不等她細想,晉鞅突然又猛咳起來,她見他咳得幾乎連氣都喘不過來,何明還老老實實的站着,當即也顧不上什麽忌諱,上前輕輕拍着晉鞅的後背。
“上次在泰和別宮見到你的時候,還沒咳得這般厲害,怎麽又嚴重了些?”顧如玖等他不咳了,端起茶讓晉鞅喝幾口潤喉嚨,“禦醫來看過了嗎?”
“禦醫每隔幾日都要過來請脈,并沒有看出什麽大問題,”晉鞅朝顧如玖笑了笑,“都是老毛病了。”
“你才多大,還老毛病,”顧如玖抛出這麽一句,話出口後就意識到自己這話太随意了些,她頓了頓,見晉鞅仍是笑得溫柔,仿佛生病的不是他似的,嘆口氣道,“還請陛下保重身體,不然會有很多人擔心的。”
晉鞅見她眉頭輕皺的模樣,點頭道:“好,我以後會注意的,你別不高興了,嗯?”
顧如玖避開他的目光,往旁邊退了一步,笑着道:“您能這樣想就好,姑母說,讓我們去康泉宮用午膳,現在快到午時,您就別光顧着政事了。”
晉鞅放下茶杯,“我原本也想今日去母後那裏坐坐,不如現在就過去吧。”
站在角落裏的何明跟了上來,顧如玖看他一眼,笑着沒有說話。
出了乾坤宮大門,顧如玖提起剛才在門口遇到白賢的事情,雖然別的什麽都沒說,但至少幫白賢在晉鞅面前刷了一下存在感。
“他前些日子有事情沒有辦好,我正在讓他思過,”晉鞅道,“師妹若是喜歡他伺候,等下就召他到康泉宮。”
“既然他犯了錯,就讓他好好思過吧,”顧如玖搖頭道,“我可不想插手這種事。”
見她把話說得這麽直白,晉鞅既無奈又好笑:“放心吧,也不是什麽大錯,我也沒打算一直不讓他當差。”
“那也應該是你的事,因為我幾句話,便把人召回來像什麽事?”顧如玖仍舊搖頭,“你不能因為我随意改變主意,不然日後我再不敢跟你說這些了。”她倒不是特別害怕惹上麻煩,只是不想讓晉鞅因為自己,改變原本計劃好的事情。
這樣……會讓她過意不去。
兩人到康泉宮時,膳食已經準備好了。周太後看到他們,招呼着兩人坐下洗手,然後對晉鞅道:“我還想着等下讓人去請你們過來,沒有想到你們倒是先來了。”
“姑母囑咐我的事情,我怎麽會忘,”顧如玖笑着接過宮女呈上來的手帕擦幹手,“就是剛才在紫宸殿多說了幾句話。”
周太後見晉鞅只是低頭微笑,面色還好的模樣,只好讓宮侍開膳。
午膳用完後,顧如玖沒有準備久留,起身向太後與皇帝告辭。
“怎麽今日這麽急?”往日顧如玖進宮,即便不留宿,也是要待到傍晚才離開,像今天這樣,可不太多見。
“這幾日跟着幾位先生上課,今日能來宮裏,還是母親特意代我向幾位先生請的假,”顧如玖無奈解釋道,“今日先生們雖然給我放了假,可是明日還要交功課上去。”
周太後聽她這麽說,頓時明白過來,點頭道:“既如此,你便去吧。”
久久到了這個年齡,是該學管家理財等庶務了。
“正好我也要回紫宸殿,就陪師妹走一段吧,”晉鞅站起身,起身朝周太後行禮後,就準備送顧如玖出去。
周太後見他想要獻殷勤,還裝作一副順路的模樣,擺了擺手,表示眼不見心不煩。
兒大不中留,随他去吧。
“陛下,”顧如玖在準備與晉鞅分開走的時候,停下腳步看着晉鞅,“雖然這話我說出來有些越矩,但若是不說,我的心裏卻難受。”
晉鞅看着她,等着她接下來的話。
“臣女早說過,這個天下早晚會在股掌之間,但是天下重要,你自己也同樣重要,”她朝晉鞅深深一福,“請您為了自己,為了天下,一定要好好顧惜身體。”
在她口中,他在前,天下在後。
晉鞅彎腰隔着衣袖扶起她,鄭重點頭道:“師妹放心,朕定會記着你的話。”說完,他笑了笑道,“朕也說過,日後定不會讓師妹擔心。”
顧如玖聞言便笑了:“君子一言九鼎,帝王金口玉言,可要說到做到。”
等顧如玖坐上馬車,馬車緩緩前行,消息在長長的宮道後,晉鞅臉上的笑意才漸漸淡下來,轉身對跟來伺候的宮女太監道:“回吧。”
回到紫宸殿,晉鞅見一個太監正在打掃禦案,開口道:“退下,不用打掃。”
太監惶恐不安退到一邊,不明白往日一直好好的,怎麽今天陛下突然不讓他碰禦案了,是他哪裏做得不對?
晉鞅拿起禦案上的茶罐,捧在掌心看了良久後才道:“把這個茶罐放到朕的內室去。”
“是,”一位近身伺候的太監小心翼翼的捧着茶罐,就像是捧着個價值連城的寶貝,小心翼翼的往內室的方向走去。
接下來的日子裏,一切都很好,朝上風平浪靜,周邊國家也都老老實實,直到兩個月後,錦州突然傳來了誠王的訃告。
原本平靜的朝廷,就像是沸騰的開水,再度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