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脾氣

正午暖陽透過雕花窗棂照射進來,她的面頰瑩白如玉蘭,透着淺淺的粉色,兩道細眉秀麗若遠山,明眸清澈,唇角微揚,腮邊的梨渦時隐時現。

“阿楚,你沒有害怕的東西?”他柔聲問。

害怕的東西?

易楚收起笑容,凝眉想了想。

怕的東西自然有,第一次殺雞,血沒放透,雞在地上撲騰,她吓得遠遠地看不敢靠近。第一次宰魚,魚身滑不溜秋地在案板上跳躍,她吓得半天下不了手。

可慢慢地,這些事情就熟練了,不再心慌也不再害怕。

唯有一件事,她至今仍是不敢想。

那年她不過六七歲,在家生痘,父親在床邊不眠不休地陪了好幾天。她好了,易齊又開始出痘。

她清楚地記得,父親在煮粥,她在旁邊擇菜。父親往竈坑裏添上柴正要起身,卻一頭栽倒在地上。

她吓壞了,拼命喊父親,父親卻始終沒聽見。

後來,她哭着找來吳大叔跟吳大嬸,把父親扶到了床上。

那天,她真正感到了害怕,怕父親從此醒不來,她跟易齊就成為沒爹沒娘的孩子了。

半夜,父親醒了,頭一句話就問,“阿楚,你吃過飯沒有,餓不餓?”

她喜極而泣,小跑着去廚房端了一碗粥。

她知道父親是累倒的,從那天起,她開始學習做家務,盡力替父親分擔勞動。

因為父親是她的天,父親在,她便有家有人護着,父親不在,她什麽都沒有了。

Advertisement

直到現在,父親仍然是她心中的頂梁柱,是她最重要的人。

可這一切,并沒有必要告訴別人。

所以,易楚只是彎彎唇角,淡淡地說了句,“我自小膽子大,沒有什麽特別害怕的。”

辛大人看出她的敷衍之意,眸光沉了下,輕輕将筆架在筆山上。

易楚敏銳地察覺到他情緒的變化,卻沒開口。

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在兩人間流淌。

氣氛有些尴尬。

而且,兩人相距似乎也太近了點,他身上淡淡的艾草香氣在她鼻端回旋,讓她頭暈目眩。他清淺的呼吸,像遠山空谷的微風,在她耳畔吹拂。

易楚後退兩步,悄悄擡起頭。

辛大人正看向窗外,雙眸幽深黑亮,映照着冬日暖陽,璀璨得讓人恍惚。

易楚臉上一熱,下意識地移開目光。

待墨幹,辛大人将紙仔細折好,交給易楚,“麻煩你帶給阿俏。”

易楚接過,輕輕“嗯”了聲,轉念想起昨天之事,問道:“你怎麽知道我爹愛下棋?”

辛大人淡漠地回答,“猜的。”

怎麽可能?

他與父親只見過兩三次,說過的話加起來不超過十句。

自己陪伴父親這麽久都不知道,他竟然能猜出來?

不想說就直說,自己也并不是非得要知道。

易楚吸口氣,屈膝福了福,告辭。

辛大人并不挽留,只出門時突然開口,“明日幾時出門,讓大勇就是前頭的夥計,趕車送你。”

易楚客氣地推辭,“不用麻煩,曉望街雇車很方便。”

辛大人解釋,“我怕路上再遇到前次的事,大勇會點功夫,放心些。”

“不用,我不會那麽倒黴。”

辛大人很堅持,“萬一呢?”

“遇到就遇到,有什麽辦法?”易楚滿不在乎地說。

辛大人一把拽住她的胳膊,扯進自己懷裏,“別使性子。”

易楚漲紅了臉,拼命掙紮,“你胡說,我使什麽性子?”

“是不是,你心裏清楚。”辛大人凝視着她,“阿楚,別自欺欺人。”

易楚羞惱地一口咬上他的手背,趁他松手,快步跑了出去。

第二天,易楚吃過早飯正要出門,易齊攔住了她,“姐是不是去威遠侯府,我也去。”

易楚要把辛大人的畫帶給杜俏,下意識地不想讓易齊知道,便委婉地拒絕,“天氣太冷了,路途又遠,而且道上有雪不好走,下次再帶你。”

易齊嘟哝着,“反正是坐車,遠點怕什麽?”

易郎中聞言,勸阻道:“你姐姐是有正事,你就別跟着添亂了。”

“我怎麽添亂了,”易齊升高語調,不服氣地說,“憑什麽姐能去,我就不能去”話語很無理。

易郎中正了臉色,嚴厲地說:“不憑什麽,你就是不許去,老老實實地待在家裏。”

“爹,你也太偏心了,好事只想着姐姐,怎麽不想想我?”

易楚見易齊說話越來越不像樣,心裏拿她沒辦法,只得妥協,“爹,要不我就帶……”

“不行!”易郎中打斷她的話,轉向易齊,“阿齊,你說的沒錯,我确實偏心,你想想,家裏好吃的都緊着你吃,好穿的都緊着你穿,這家務活都是誰幹的?你要是覺得我實在委屈了你,反正你娘回來了,你也見過她,這就去找她吧。”

易齊一愣,猛然跺了跺腳,扭頭跑進西廂房,“咚”地一摔,把門關上了。

易楚擔憂地說:“爹,阿齊她……爹別往心裏去。”

“沒事,”易郎中嘆口氣,“可能爹的确偏心,就想着把她拉扯大,然後找戶好人家嫁出去,沒多用心思。是我沒教導好她,她怨我也在情理中。”

“不是的,爹。”易楚急切地勸慰,“我跟阿齊一起長大,一起跟你學認字學讀書,爹并沒有厚此薄彼。”

“表面上沒有,可心裏總會有分別。”易郎中搖搖頭,又揮揮手,“你去吧,路上小心點,早去早回。阿齊這邊,爹會看着。”

易楚點頭。

大勇正在街對面等着,見易楚出來,忙把馬車趕過來,笑着招呼,“易姑娘,外頭冷,快上車。”

易楚有心不坐,又怕父親見到生疑,只得沉着臉上了車。

車廂不大卻很幹淨,裏面放了條毯子還有一只手爐。

倒是有心。

易齊咬咬唇,将毯子搭在腿上,捧起手爐,手爐裏熏着炭,很熱乎。暖意從掌心一直蔓延到心底。

莫名地想起昨天他說的使性子的話,忍不住又是氣惱,又是羞愧。

自己也不知怎麽了,平常不是挺大方開朗的,偏偏說出去的話就像是在賭氣。

一路思緒萬千,時而想想辛大人,時而想想易齊,怎麽就非得跟着來侯府?這下父親肯定傷心了。

又想起,原來父親知道易齊的娘親回京都了,也不知什麽時候知道的。

不知不覺就到了威遠侯府。

大勇将車停下,隔着窗簾道:“易姑娘稍等會,我先去叫門。”

易楚掀了窗簾往外看,只見大勇拍拍門,跟裏面看門的小厮說了句話,又指指馬車。

小厮點點頭,回到屋裏,須臾出來,請大勇進屋。

大勇笑着搖搖頭。

再過會兒,畫屏帶着兩個小丫鬟出現在門口。

大勇撩起窗簾,小丫鬟急忙攙扶着易楚下了車。

大勇笑着問:“姑娘估摸着何時回去,我來接姑娘?”

畫屏忙道:“不用了,我們府裏有車送回去,”順手掏出只銀锞子遞給大勇。

大勇道謝接過,趕着馬車離開。

畫屏吩咐門房的小厮,“夫人有話,以後濟世堂的易姑娘來,不用通報,直接進去就行。”

小厮連連應是。

易楚這才明白,原來進侯府還得先通報。如果夫人不見,自己豈不就白跑一趟?

大戶人家的規矩就是不一樣。

走進二門,有婆子正在掃雪,笑着道:“路滑,幾位姑娘小心腳下。”

畫屏道:“今年雪真多,一場接一場,沒完沒了。”

婆子笑道:“雪多是好事,明年能有個好收成。”

易楚也附和,“沒錯,古話說得好,瑞雪兆豐年。”

跟上次一樣,畫屏仍是将易楚帶到了暖閣外間的偏廳。

趙嬷嬷将手舉得老遠,似乎在看賬本子,錦蘭守着茶爐在扇風。

見到易楚,兩人笑着起來打招呼。

寒暄幾句,錦蘭識趣地說去廚房看看點心。

趙嬷嬷就談起杜俏的病,“侯爺不放心,先後又請了兩位太醫,張太醫說得含含糊糊地,先說是喜脈,又說月份淺看不大出來,等過些時日再說。李太醫說應該是喜脈,但胎兒不太好,先用保胎藥看看能不能保住,氣得侯爺一個個将他們罵了出去。”

易楚将父親的診斷說了說,掏出開的方子。

易郎中寫得字大,趙嬷嬷不需拿那麽遠,在近處就看得清清楚楚,一下子白了臉。

她在內宅浸淫四十餘年,見多識廣,知道其中有幾味是打胎的藥,不免忐忑,“這藥性太過兇猛,夫人未經人事,能不能受得住?”

瘀血凝結成胎想要打掉的話,跟胎兒一樣,都是經過婦人陰道的通路出來。

易楚醫書看得多,對男女之事雖然知道過大概,可終究是個未出閣的女子,不好亂說,只能延引父親的話,“若是婦人就好辦多了,可夫人這情況,越耽擱越不好辦。”

兩人四目對視,具是滿臉愁容。

這時,畫屏從門外探進頭來,“侯爺來了。”

接着就聽到“篤篤”聲,走進個高大的身影。

易楚忙屈膝行禮,“見過侯爺。”

林乾“嗯”一聲,問道:“你知道夫人是什麽病了?”

“知道了,”易楚恭謹地回答,“我爹已開了方子。”

林乾接過趙嬷嬷遞來的紙,并沒看,卻是盯着易楚,“你确定一定能治好夫人?”

“我會盡力,至于……”

不等易楚說完,林乾打斷她的話,陰恻恻地說,“要是治不好,本侯讓你們父女陪葬。”

易楚聞言,怒氣驟然升起。

這世間竟有如此無理之人,父親苦思冥想數日好容易開出方子,最後還得賠上性命。天底下哪有這種理

想到此,易楚一把搶過藥方,“嘩啦”撕了個粉碎扔在地上,“我只能保證藥方完全對症,我也會盡心盡力治病,卻不能肯定一定能成功。尊夫人的命是命,我跟我爹的命就不是命?我學藝不精治不了,侯爺另請高明。”拔腿就往外走。

趙嬷嬷跟畫屏從未見過有人敢如此頂撞林乾,驚在當地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林乾也愣了,怒喝一聲,“站住。”

易楚不理睬,反而走得更快。她又不是林家的奴才,何必聽他的?

快走到二門處,畫屏氣喘籲籲地追上來,“易姑娘請稍等。”

易楚站定,冷冷地說:“還有什麽事?我承認先前是我一時沖動,既然答應了替你家夫人治病,我肯定會做到。我回去把方子重新寫過,會請人送來。”

畫屏尴尬地說:“侯爺請您回去,易姑娘,好歹看在夫人的份上,有話好好說。”言語中滿是懇求,想必不把易楚請回去,她也免不了受罰。

易楚正色道:“在你心裏,或許夫人的命最重要,可在我心裏,無論是誰的命都不如我爹重要,別說是林夫人,就是天王老子都不如我爹。我願意以命抵命,可我不會拿我爹做賭注。你回去吧,我向來說話算話。”

畫屏急了,雙手拉着易楚的衣袖不放,“姑娘,是我不好,當初不該拉你趟這渾水,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可夫人的病,我不信別人,只相信姑娘。”

易楚嘆口氣,“跟你沒關系,我只是……”

話未說完,就聽“篤篤”的木頭戳地的聲音漸行漸近,正是林乾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過來。

因路滑,加上走得急,林乾走得很吃力,好幾次差點摔倒。

易楚說不清心裏是什麽滋味,既覺得這人可惡,又覺得他有些可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