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陰險的劉表

荊州,襄陽。

“袁紹給我送來一封密信。約我在三津渡口截殺孫堅,奪取傳國玉玺。事成之後許我冀州三座城池。并且報以黃金五千兩,戰馬三千匹相謝。”一邊說,劉表還一邊在思慮,有些疑狐不定的喃喃自語:“袁紹為何越我截殺孫堅呢?會不會有什麽陰謀。而且此舉不是有失我荊州府的仁義之風嗎?這不是讓我劉表左右為難嗎?”

蔡瑁此時拿着密信,眼中竟閃現了幾絲興奮。

“主公,袁紹的勢力可比孫堅強盛很多,他既然想奪傳國玉玺,那就證明他懷有君王大志呀!如果主公能助他一臂之力,我想不但我荊州無憂,日後還可以借着袁紹的勢力向青州冀州一代擴展,如能如此,主公日後的前途則不可限量呀!”

劉表的眼神閃爍不定,顯然是有些被蔡瑁說動心了。不過他還是有幾分猶豫。

這時蔡瑁的身邊的令一個黑甲大漢也抱拳像劉表說道:“主公,那孫堅一向以來就藐視我家主公,而且他江東的戰船也不時的侵犯吾境,末将贊同于袁紹結盟,借袁紹的勢力消滅我荊州大患。”

“孫堅骁勇無比呀!憑心而論,你二人是孫堅的對手嗎?”劉表詢問道。

兩人對視一眼,都紛紛的不說話了。

劉表看此狀,不由的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主公,孫堅勇雖勇,可是他有勇無謀呀!在下倒是有一計策,如果主公能依照計策形式,定能滅殺孫堅。”蔡瑁奸笑道。

……

荊州界

一騎絕塵,飛奔而來。

“将軍,有一人自稱袁術密使,想要見您。”

“此人何在?”孫堅問道。

一身着青衫,頂帶綸巾的男子緩緩從路邊走出。

Advertisement

“在下袁術帳下謀士範進,參見将軍。”

騎在馬上的孫堅拔出了腰上的馬刀,一邊擦拭,一邊問道:“何事呀?說吧。”

範進小心翼翼的走到孫堅面前,遞上一份竹簡。

只見竹簡上寫道:

弟袁術百拜文臺兄。

“先前會盟時,弟克扣将軍糧饷一事全是奉袁紹之命。袁紹早有帝王之心,想意圖借會盟之機擴大實力,進而取代董卓而獨霸天下。

如今,他已約荊州劉表,許以重利,約劉表在三津渡口設伏,望将軍千萬小心。”

看過此信,孫堅緩緩的收起馬刀,然後目光一轉,死死的盯着範進。

“袁公路為何把如此機密的事情告訴我。他不是袁紹的兄弟嗎?”

在說話間,孫堅還握緊了要收起來的馬刀,如果這範進有一言不對,他必定拔刀相向。

“将軍多心了不是,同姓未必同道,我家主公乃仁義之君,不像袁紹是假仁假義,我家主公不忍看孫将軍蒙難。更不願看到袁紹荼毒天下,因此才有此之舉,将軍不用多心。”範進緩緩說道。

孫堅眯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麽,不過手确緊緊的握住了竹簡。

待範進走了之後,孫堅才對身後的諸位将軍說道:“袁術在密信之中,大談對我的敬重之情,想要跟我結成生死同盟,并且說出袁紹想要在三津渡口截殺我軍的密謀。兩位袁氏兄弟看起來情同手足,實則互相算計,互相拆臺。依我看來這兩人都是貪圖我手中的傳國玉玺呀!說說,我們現在該怎麽應付眼前這困境?”

衆将士相互對視了一眼,顯然都沒有主意。

這時候孫策站起身來,抱拳道:“父親,依我看來袁術比袁紹更加可惡,他連自己的堂哥都可以出賣。他還有什麽幹不出來的呢。”

後方的諸将,交頭接耳,認為孫策說的甚有道理。

程普緊皺眉頭,好像有什麽心事。

“将軍,我軍剛剛在虎牢關,汜水關跟董卓血戰,實力大損,實在不易在進行血戰。我意,我們還是設法繞過三津渡吧。”

孫堅凝望着天空,想了許久。

“三津渡是返回江東的必經之地,如果我們繞道,歸期又要延長半個月。最重要的是我軍諸部,均已經斷糧,後續的糧草都在渡船之上。”

黃蓋策馬上前。

“主公,末将看來,萬般禍事都源自那玉玺,自從主公得到玉玺之後,各地諸侯像瘋狗一樣,把目光死死的就盯在了我們的身上,末将看來,不如主公就交出玉玺得了。”

“黃叔,這怎麽能行呢?這玉玺是上天賜給我父親的,怎麽能交出。”孫策焦急的說道:“父親,這樣好了,你給我三千兵馬,我直接奔襄陽去了,直去劉賊狗頭。”

孫堅拍了拍孫策,嘆了一口氣。

“兒呀,你打仗固然勇猛,但是兵法韬略你還欠缺呀!荊州城防堅實,又有劉表的五萬荊州軍駐防,你倉促之下怎能攻下。程普,黃蓋。”

“末将在。”

二人齊聲答道。

“你倆率本部人馬,在三津渡北面,設下埋伏。”

“是。”

“孫策,你率兩千兵馬,在三津渡右面,布下疑兵。劉表要真的敢動兵,就讓他看看我江東大軍的實力。”

……

三津渡口。

兵甲林立,荊州軍早就在此恭候多時了。

孫堅率領三千江東兵的時候,劉表大軍的陣勢都擺好了。

孫堅不禁暗嘆:“這仗是非打不可了。”

前方的荊州軍的陣勢忽然散開一個缺口,從裏面走出了一個儀表堂堂,留着兩撇山羊胡的男子,他就是荊州的一方之主,劉表。

看劉表迎面走來,孫堅自然也是不肯示弱,策馬前行,兩人都很有默契的走到了兩軍陣之間,就不在前行。

“敢問劉兄,此意何為?”孫堅指了指劉表身後的大軍問道。

劉表笑了笑。

“文臺兄,我收到了袁紹的一封密信,讓我在此地截殺将軍。”

“明白了,明白了。”孫堅嘆了一口氣,“要戰變戰,不必多說了。”說完後,他就調轉馬頭,想要返回本方軍陣。

“文臺兄,等等。”劉表趕忙叫到。

“怎麽,劉兄還有何指教?”

劉表并沒有答話,只是在手裏緩緩的拿出了一封密信,這張密信和袁術的那封的不同,是用蠶絲做的紙絹,十分的輕薄。

“這就是袁紹給我的密信。”

說完,劉表就拿出火石,直接點燃了這封密信。

“我劉表年歲已高,體弱多病。這些文臺兄都是知道的,而且我劉表也沒什麽争霸的野心,就想守住我荊州的這一畝三分地。所以我既不想得罪你文臺兄,也不想得罪那袁紹。我在此擺下擺下陣勢,将軍你盡可以帶兵沖殺,我軍覺不會抵抗。”

“劉兄此意何為?”孫堅警惕的說道,畢竟這天上掉下餡餅,如果不是真心實意的,就是隐藏着更大的陰謀。

“這是我想到的一個兩全之策,待你沖過軍陣,我盡可以向袁紹禀報,我劉表昏聩無能,帶兵沒有能攔截住,讓孫堅突破了重圍。這樣我既不得罪你孫堅,又不得罪他袁紹。”

“劉兄此話當真?”孫堅問道。

“絕非戲言。”劉表認真的說道:“但是我也是有請求的,希望将軍此去,以後請你江東戰船別在犯我荊州境界了,我劉表萬分感激。”

“大恩不言謝。”孫堅抱拳道,随後就返回了本部軍陣。

“三軍将士,随我沖殺。”孫堅高喝一聲,三千士兵士兵呼喊着,随孫堅沖進了劉表的軍陣。

剛開始孫堅還擔心這是劉表的計策,實際上并沒安好心。很快他就發現自己多心了,荊州軍果然像他說的一樣,雖然呼喊和戰鼓聲不斷,但是确實沒有攔截。

三津渡口,孫堅的大軍正在登渡船。孫堅望了望後方劉表的軍隊果然沒有追擊過來,他拔出了寶劍,吹了吹落在上面的灰塵。

“策兒呀!這劉表果然有皇室之風呀,言而有信,忠義厚道。我們以前真是錯待他了。”

“是呀,父親,我也沒想到,劉表竟然如此講義氣。”孫策說道。

“待我們返回江東後,你立刻把以前繳獲的所有荊州兵馬,物資還給他。并且勒令我江東戰船,不準踏入荊州一步。再送他兩千石糧食,五百匹綢緞,以後逢年過節,我們都要以禮相喝。”

“是,父親。”

此時的江東士兵,已經有半數以上踏上了渡船。

就在此時,三津渡口突然響起了戰鼓聲。

随後,藏在兩側樹林之中的伏兵突然殺出。

蔡瑁策馬在前,高喝道:“剿滅孫堅,荊州将士随我殺,不要放走孫堅。”

“不要放走孫堅。”

“不要放走孫堅。”

“不要放走孫堅。”

……

荊州的士卒高聲喊道。

此時的孫堅軍被殺個措手不及,天空中,箭雨不斷落下。看着一個個江東士卒中箭後慘叫倒地,孫堅恨的咬牙切齒。

“好,你個劉表,竟敢跟我玩陰的。好呀!不報此仇,我誓不為人。”

“父親,兒這就叫會渡船上的兵馬,我們殺回去。”孫策激動的喊道。

孫堅過了好一會才平複了激動的情緒。

“不必了,策兒,劉表以逸待勞,氣勢正盛。我軍連日苦戰,已經疲敝之師。再者,他是趁着我們半渡時候襲擊,可畏是占盡天時地利,你上渡船吧!”

“父親,那你呢?”孫策問道。

“劉表不是沖我來的嗎?我就會會他。”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