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幾內亞之旅
波音客機平穩地飛行在平流層上,梁小小睜大眼睛看着窗外湛藍的天空和染上豔色的雲朵,如此和美的景致,配上耳機裏舒緩的輕音樂,讓她漸漸有了睡意。轉過頭去,旁邊的希德勒斯頓裹在毯子裏,斜靠着寬大的頭等艙座椅沉沉睡着,睫毛低垂。
話說一個男人長這麽好看真的科學麽?
梁小小雖不是什麽漫威的超級粉絲,可像《複仇者聯盟》這種大片她還是看過的。身邊有好些同學都是洛基的粉絲,梁小小個人是覺得小羅伯特·唐尼更帥,但在英國,希德勒斯頓這種帶着滿滿的貴族紳士氣息的明星可能更受青睐。
她想到剛才在巴黎戴高樂機場中轉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奧謝女士和她解釋這個項目招人的初衷,“希德勒斯頓對法語和西班牙語都懂得不多,他和一般的明星不一樣,做慈善也一定要親力親為,他認為需要一名能和他流暢溝通、且能準确傳達他的話語的翻譯。”
這個人一定要能在英語和法語間來回自如切換,最好還能和希德勒斯頓有一定共同語言。由于沒有透露明星會參與項目的信息,而且去幾內亞看望兒童有染病的危險,所以發布項目後申請的人并不多,最後篩出的人是希德勒斯頓親自定的。
梁小小憋得很,想問為什麽大明星會選到她。可是希德勒斯頓似乎很疲勞,一上飛機就開始睡覺,兩人前後說的話都不超過三句。梁小小在胡亂的猜測中睡了過去,再醒來時,已是飛機廣播宣布即将降落的時候。
“你醒了。”他問。
“對、對!”對方的聲音裏明明是滿滿的笑意,可梁小小卻驚疑不定。她還從沒和明星這麽近距離接觸過,你說本澤馬?他在梁小小心裏根本就不算明星。
“你不用這麽害怕,在這一周的行程裏我們是隊友。你不是我的粉絲,對吧?”
梁小小被希德勒斯頓持續的微笑光線給整懵了,只顧着點頭,點完之後才發現有點不對,“那個,我不是你的粉絲,你不會生氣吧?”
“怎麽會。”希德勒斯頓大笑起來。
入關的間隙,希德勒斯頓幫梁小小拿着遮陽帽,方便她拿證件。梁小小在心裏嘀咕,或許水瓶座的明星沒什麽架子,便忍不住問他:“你為什麽會想要一個翻譯呢,奧謝小姐的法語和英語不也都說得很好?”
“其實這個要求不是必須的。”希德勒斯頓笑了笑,“不過我看了項目組給我的篩選材料,覺得很神奇,一個華裔女孩,居然會說流利的法語、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研習的方向還是古典文學,我想一定能和我談得來的。”
梁小小的肩膀垮了下來,可憐兮兮地說:“不,我是個很庸俗的人。”
希德勒斯頓把帽子還給她,“放心,我也不是什麽高雅的人。”
提前換好短袖長褲,一行人走入科納克裏的夜幕中,滾滾的熱浪向他們席卷而來,和冰雪封路的倫敦截然不同。跟從機窗上看下去的漠漠黃沙不一樣,這座位于南撒哈拉城的城市充滿了擁擠的人潮,往來載物的牲口和運輸器械。梁小小出生的地方布隆是一座彙集中下階層的小城,她很快就理解了這裏的生活狀态,但從來都生長在大城市的希德勒斯頓卻受到了無形而強烈的視覺沖擊,乍一看去,皆是一片混亂。
Advertisement
他們坐上一輛4x4s,還沒開上半分鐘,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幾內亞代表朱利恩·哈尼斯就要求司機停下,手伸出窗外指向馬路對面的停車場,只見機場到達廳前的停車場上全是孩子,數不勝數。他們不是夜裏在外游晃的調皮少年,每個人都捧着一本書聚精會神地朱利恩解釋說,對于這些白日忙着打零工的孩子來說,夜晚機場邊的街燈下是個完美的學習之地。
梁小小注意到希德勒斯頓凝重的神色,便半安慰半感嘆地說:“這就是發展中國家,倫敦和巴黎都是中心世界,這裏卻是邊緣的。”
希德勒斯頓點點頭,“一個這麽大的發展中國家,問題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也簡單,水、營養、衛生、防疫和教育,但要做到這些又何其難。”
對方居然一臉憂郁得這麽有文化,梁小小感到人比人比死人。盡管人這麽有貴族範,希德勒斯頓對居住環境倒也真不挑剔,他們就住在當地的一個村莊裏,晚餐吃的是蒸粗麥粉和乳蛋餅,旁邊還圍繞着夜貓以及類似蝙蝠的不明生物。
第二天,他們前往donka醫院的國家兒童健康營養協會參觀。一間小小的房間裏擠着超過20個兒童,其中有一些正在生死邊緣掙紮。孩子們黝黑的小身體瘦得只剩皮包骨頭,幾內亞最具經驗的醫生與兒童護理專家們向他們介紹營養不良、肺部感染等一系列的問題。梁小小翻譯得汗如雨下,幸虧她來之前有準備過專門的項目資料,否則一些專業的詞彙就連她也聞所未聞。
再往另外的病室走去,他們見到一些父母罹患hiv的嬰兒。據醫護人員介紹,一名男童剛被确認為hiv陰性者,即沒有受到感染。當希德勒斯頓路過他身旁時,他剛好醒來,對他好奇地笑着。
“幫我問問,我可以抱抱他嗎?”從他小心翼翼的表情來看,梁小小敢肯定,絕不是因為害怕hiv才這麽問,而是怕自己力氣大傷到瘦到不可思議的孩子。
醫護人員聽完翻譯後欣然同意,于是項目組的人都頗為感動地看着這一幕。希德勒斯頓看梁小小對小朋友很感興趣,問她要不要抱,梁小小滿臉驚喜,從對方懷裏接過幸運的男孩,滿心滿眼都是對一條小生命歷經劫難的慶幸。
從醫院出來,梁小小的心還停留觸目驚心的黑皮膚兒童身上,擡眼卻看見一片寬闊的足球場。
“這是tinafan項目的一部分,為失學兒童培養社會技能的。我們今天主要的行程在雜耍團表演。”朱利恩說。
梁小小有點遺憾,随即又偷偷搖搖頭,心說何必要這麽在意足球呢。希德勒斯頓注意到她的異常,好奇地問她:“你很喜歡看足球嗎?”
“以前有個朋友是足球運動員。”最終梁小小只是這麽淡淡說了句,希德勒斯頓也許注意到她不太願意說明,便善解人意地點頭讓這件事過去。
接下來的幾天他們看到了比醫院和雜耍團更本土的東西,從在一望無際的公路上奔馳四五個小時,再到收聽讨論當地大事的鄉村廣播,以及坐在鄉間和村婦們讨論嬰幼兒哺乳。希德勒斯頓一直強調他的法語很糟糕,不過在梁小小看來,問路吃飯的時候他還挺能夠派上用場。
“不不,這些在關鍵時刻都派不上用場。”
初次聽希德勒斯頓說這話的時候,其實梁小小是不信的。有文化的人都愛謙虛,是吧?可是,當他們被受邀進入一個小房間和鄉村廣播的聽衆見面時,梁小小才知道有文化什麽的都是假的。明明希德勒斯頓還鼓起勇氣表示可以用半調子的法語應對觀衆們的提問,可當第一個問題提出來時,他比了個ok的手勢,結結巴巴地說了兩個詞,就朝梁小小投來求救的眼神。
梁小小立刻上去幫他翻譯。在和觀衆來回對話幾次之後,希德勒斯頓忽然小聲在她耳邊說:“能教我這句話用法語怎麽說嗎?”
她很懷疑只說一遍對方能不能記住,就在她語速緩慢、咬字清晰地将希德勒斯頓想說的話翻譯一遍過後,後者立刻面對觀衆,鄭重地說:“非常感謝你們對我的歡迎,我會分享我與同行的人的全部見聞,将它們散播到世界各地,讓英國對幾內亞的問題重視起來,随後引起全世界的重視。”
有幾個讀音上的失誤,不過總體上來說絕對能讓聽衆們理解,熱情的掌聲就是一個很好的印證。梁小小最後走出廣播電臺時近乎崇敬地看向希德勒斯頓,就算是她學語言時,如果沒有一定的語法和詞彙基礎,也不能在聽過一遍之後就那麽流暢地說出一段話來。
兩天後,他們又去參觀一所當地學校,在班級裏和學生們進行交流時,朱利恩提到足球,結果孩子們的眼裏都閃起躍躍欲試的光芒。希德勒斯頓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到建立兩個對立的隊伍進行比賽,一時間有些捉急。
梁小小和朱利恩一組,希德勒斯頓和攝影師博登則被分到另一組。和矮矮的孩子們在一起踢球是妙趣橫生的,尤其是大明星蹩腳的球技,一會兒射偏到十萬八千裏外,一會兒在帶球中笨拙地被絆倒。朱利恩則是個中好手,幫助他們這隊進了兩個球。
梁小小帶球到希德勒斯頓面前,對方一臉凝重地想要攔住她。她左晃一下,右晃一下,在希德勒斯頓被晃得腦筋不清的時候把球一勾就走了,助攻朱利恩再下一城。
比賽結束過後,希德勒斯頓氣喘籲籲地問她:“,你一定練過足球對不對,過人的時候,感覺就像梅西一樣!”
“哈哈哈!”被大明星比作梅西,梁小小感覺整個人都升華了,“我只是以前和朋友學過兩招,沒那麽厲害的。”
晚上照樣住在當地村莊裏,不過這次的電力供應非常有限,一到晚上就伸手不見五指。一行人搭了幾個帳篷,将就着躺下。梁小小有點失眠,坐在帳篷外的草地裏看天空,有月光和星光的外面倒比帳篷裏還亮些。
一個個手電筒的光都熄滅了,梁小小趕走爬過來的一只大蜘蛛,起身準備回自己的帳篷,卻發現有一個帳篷裏還亮着燈。
“希德勒斯頓先生,你還沒睡嗎?”
撩開帳篷,頭戴式手電筒照亮了梁小小的臉,“我在寫日記,正好,原來你還沒睡,能幫我把今天說的那段話的法文打出來嗎?”說完,他把梁小小請進去,遞過自己的筆記本電腦。不過才經歷一周不到的時間,再摸到電腦卻像過了一個世紀一般,在幾內亞的所見所聞都像身處在另一個世界,梁小小敲着鍵盤打下希德勒斯頓在聽衆見面會上說的話,再看頁面上呈現的其他內容,突然領悟到,他是真的想要那麽做,真的想要把幾內亞的一切告訴更多的人。
“你回去會把這個發在博客上嗎?”梁小小問。
希德勒斯頓點頭,“如果有雜志能發就更好了。其實,一定有很多人都曾經了解過幾內亞的情況,寫過相似的文章,不過我想能盡自己的力量,傳達我的感受。”
“你的文字很美。”她忍不住贊嘆,“你寫的幾內亞很生動——有問題,但也有希望。”
“謝謝誇獎。”希德勒斯頓說,“其實我去過一些發展中國家,包括印度,連幾內亞都是第二次來了。不過我一直很想去看看你的祖國,中國,聽說那裏和一般的發展中國家不同。我是說,一個國家有那麽長的歷史,還有那麽多用外語根本無法翻譯的古典文學,那麽生活在那裏的人們都是什麽樣的呢?應該會很有趣吧。”
梁小小遺憾地搖搖頭,“我也沒回去過,如果有機會,希望能在那邊多待一會兒。”
希德勒斯頓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灰綠色的眼睛在手電筒的光芒映襯下顯出些帶棕的深邃感,“的确,有機會的話,你一定得帶我游覽。”
梁小小當然是一口答應,這種話一般來說不就是對方誇你的國家的另一種方式嘛。
在幾內亞的最後一天,他們離開村莊時,和這裏的婦女、兒童合照了一張,每個人都穿着胸前印有代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f”的黑色短t,朝鏡頭露出最快樂的笑容。梁小小想,他們其實并不能真正地做到什麽,就像希德勒斯頓說的那樣,只能用傳播來感染更多的人關注這些地方。
“再見。”在機場告別時,梁小小習慣性地對每個人說出這句話,只是她并未想到,會真的有再見的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