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聞歌想象中的溫老爺子應該是不茍言笑,冷漠疏離還嚴肅古板的老人家。但事實上,溫老爺子真正的形象和她的想象失之千裏。

溫敬牽着她到書房。

沉沉的天色下,老爺子就背着手站在窗前那一翠綠的盆栽前,身板挺直,光一個背影就讓人覺得威壓重重。

聽見腳步聲,這才轉過身來。臉上沒有一絲表情,遠遠地看過來,眼神複雜深沉,讓人有些捉摸不透。

雖然被溫敬夫婦領養不久,單就平常聽見他們對這位老爺子的只言片語,聞歌也知道他并不喜歡自己……甚至對于她這樣一個尴尬的存在,是厭惡的。

所以她沒想到,溫老爺子會對她笑,讓她在沙發上坐下後,還拿了一個裝着糖果的鐵盒子遞給她,甚至很是溫和地揉了揉她的頭發。

她有些受寵若驚,禮貌地道過謝後,有些拘謹得看着他。

他問什麽,她就回答什麽。

幾個問題之後,溫老爺子的笑意微斂,表情嚴肅起來:“等過完年你就留在這裏吧,我聽少遠說,你在表舅媽那裏連家門都不給出?”

聞歌點點頭。

想起那個眼神猶如遠山般悠遠寧靜的人,微微恍了一下神。

溫老爺子嘆息了一聲,輕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安慰:“不打緊,等過完年就讓少遠給你安排個好學校,年紀還這麽小,哪能不讓你上學。”

話落,話音一轉,問溫敬:“你不打算給這個孩子改名?就讓她姓聞,而不是我們溫家的姓?”

溫敬看了眼聞歌,沉默了半晌才說:“我領養她的初衷裏并沒有讓她改姓這一項。”

聞歌看着溫敬沒作聲。

其實蔣君瑜問過她,願不願意改“溫”姓,是她自己不願意。

Advertisement

為什麽堅持?她也不知道。事實上她更清楚,改姓“溫”是融入這個家庭的第一步。

這樣凝固的氣氛僵持了一會,溫老爺子這才笑起來,除了讓她回房好好休息之外,再沒有說別的。

聞歌被溫敬牽到卧室門口時,忍不住問道:“太爺爺是不是不喜歡我?”

溫敬低頭看了她一眼,推開門時,才反問:“為什麽不喜歡你?”

……

……

聞歌到A市的第三天晚上,這場醞釀了許久的大雪才翩跹而至。

蔣君瑜在給她鋪床,屋子裏雖然有暖氣,但被子還是有些薄了。蔣君瑜怕她受涼,特意去拿了厚實些的棉被給她鋪上。

聞歌原本想幫忙,被蔣君瑜趕去整理自己的衣櫃了。蔣君瑜這兩日都跟着辛姨出門購置年貨,順便就帶上她,給她買了不少衣服。

比起在表舅媽那裏暗無天日的日子,溫家對她這樣一個外姓的養女真的是仁至義盡。單獨的房間,家具齊全,有獨立的衛生間,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陽臺。更不用說吃穿上的花費,從未苛待過。

正發着呆,聽見蔣君瑜叫了她幾聲。聞歌一擡頭,就看見窗外昏黃的路燈燈光下,那白雪紛飛,就像是漫天的羽毛,紛紛揚揚。

聞歌有些驚喜,趴到窗口去看。

不遠處有一輛轎車在緩慢靠近,車燈的燈光像能夠穿透一切,散發着灼亮的光。離得近了,才看清車身上已經落了一層薄薄的雪。經過一個拐角時,那燈光從屋檐上一躍而過,緩緩地駛離聞歌的視線。

蔣君瑜替她準備好睡衣睡褲,見她還站在窗口,這才出聲提醒:“聞歌,時間不早了,趕緊洗澡休息。”

聞歌乖乖地答應了一聲,正要去洗澡。門外傳來敲門聲,辛姨的聲音響起:“君瑜,溫敬呢?”

蔣君瑜起身去開門:“诶,他沒在房裏?”

“我剛去叫了,屋裏沒人。不過也沒什麽大事,就是少遠回來了,他前些時候不是讓我提醒他……”

蔣君瑜已經開門走了出去,後面的話,聞歌聽得模模糊糊連不成句,到最後只聽得見她們漸漸遠去的腳步聲。然後,房間裏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聞歌抱着衣服站在衛生間的門口,看着自己被燈光拖得狹長的影子發呆——

是他,回來了嗎?

聞歌洗完澡,蠢蠢欲動得有些坐不住。拿起茶杯正要裝作下樓倒水,剛走到一樓和二樓交接的樓梯口,就看見大雪紛飛的黑沉夜幕下,一束車燈光亮如白晝。

她走到窗邊往外看去,樓下停着的那輛轎車尾燈閃亮起來,那燈光猩紅,伴着車子發動的聲音,像是蟄伏在黑夜裏的野獸。

還沒等聞歌猜出車裏的人是誰,就見蔣君瑜挽着溫敬走出來。

同行的還有一個人——

為了過年讨個喜氣,門口挂上了琉璃五彩燈籠。那個人就站在那燈籠的一側,穿着黑色的大衣,若不是琉璃燈籠那不斷變幻着的燈光,怕是能融進這沉沉的夜色裏。

他側站着,身材修長,比溫敬還要高一些,雙手插在大衣的口袋裏,姿态慵懶。隔着一層厚厚的玻璃,聞歌并看不清楚他側臉上的神态。

只覺得他的皮膚很白,那琉璃的燈光落下來,在他的眉間,側臉,唇角,都染上了細碎的光華,看不真切,卻又那麽清晰。

每一個細微之處,聞歌都記得。

他把她從表舅媽家裏那牢籠一般的房間裏抱出來,裹進他的大衣裏,那眉目像是凝結了冰霜,冷冷的,疏離又冷漠。

唯獨那只手,一直按着她的腦袋,就貼在他的頸窩邊。

被他抱進車裏後,聞歌被他按在他的腿上,仔細地檢查身上有沒有被虐待過的傷痕。微皺着眉頭,唇也輕抿起,目光一寸寸梭巡着她露在外面的皮膚。

那眉眼,輪廓,聞歌都一一刻畫在了心裏。

是他把她從黑暗帶進了光明。

她忍不住緊貼着玻璃看着他。

三個人不知道在交談什麽,神情看上去并不輕松。以至于三個人站在屋檐外,在漫天的飛雪下也渾然不在意。

沒多久,他點點頭,伸出一只困在口袋裏的手擺了擺手,似乎是要離開了。

果然。

下一秒,他便轉身,低頭,利落地拉開車門。剛要矮身坐進車內,不知道為什麽身形一頓。

聞歌眨了一下眼。

然後就看見他倏然擡起頭來,目光精準的……落在了她所在的地方。

她一怔,就保持着像壁虎一樣緊貼在落地玻璃上的姿勢遠遠的看着他。

那眼神,一如當初,悠遠又寧靜。

随即,再未停留。

聞歌……費力地回憶着剛才的每一幕,他這是看見自己了?那最後嘴角微微勾起,到底……是不是在笑啊?

……

蔣君瑜端着牛奶上樓來時,聞歌正端端正正地坐在梳妝臺前擦她半濕的頭發。才十三歲的女孩,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目光執拗認真。

“我來吧。”

她把牛奶放在她的手邊,從她手裏接過毛巾幫她擦幹。

蔣君瑜對聞歌無疑是很疼愛的,她和溫敬結婚多年,因為職業特殊一直沒有要孩子的打算。後來戰友犧牲,知道這個孩子一夜之間無依無靠,就多留心了些。

兩位戰友和溫敬夫妻的關系很親密,對于這唯一的卻從小寄養在外婆身邊的女兒更是三句不離,疼愛非常。

正好年前有休假,原本是想和溫敬一起替戰友去看看她。結果卻發現……

聞歌的表舅和她這一戶的關系并不親近,後來輾轉聯系上,因為家裏有一個正在上六年級的小奶丁,現在又懷了一胎,加之表舅一家的經濟能力實在有些糟糕,所以一直都是推诿的态度。最後轉變,也是因為那一筆撫恤金。

卻不料聞歌正是小學升初中的尴尬時期,聞歌戶籍不在這裏,除了學雜費還有借讀費,對于他們一家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表舅媽便擅自決定先不讓聞歌上學,又怕她跑出去告狀和流言蜚語,就扣在了小房子裏,房門反鎖,只在吃飯的時候送飯進去。

但千算萬算沒想到,蔣君瑜會千裏迢迢的找過來。

蔣君瑜小的時候就被送進軍營裏,并不在父母身邊長大,對于聞歌,便有了幾分切身的感同身受。加之小小年紀,就孤身一人,經歷不免實在有些可憐,便忍不住多疼愛一些。

她并沒有照顧小孩的經驗,所幸,聞歌并不需要她太操心。

她會安排好她自己需要做的一切,并且會主動來幫她做些家務,哪怕并不是很大的事情,這份貼心和溫暖,彌足珍貴。

可其實她并不是這樣的性格,愛玩愛鬧,有着十三歲小女生的天真和憧憬。但這些,全部在痛失親人,又遭遇了許多人情冷暖那樣的事情後全部妥帖地埋藏在了心底的最深處。

她要懂事了。

她非常明确自己現在的處境——這世界上,她是孤身一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