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漢服品牌(3)
他們真的做了一個大投票。
尹弦在收購掉雲雅閣之後,不僅聘用了原班人馬,而且開始和其他的淘寶小店加強聯絡,并且預先說明了用意。
這個投票是附贈一個說明性視頻的。
『你覺得,漢服到底應該是什麽?』
主持人吱吱把鏡頭對向了很多人。
有嚴肅而不茍言笑的歷史學家,有路邊拿着糖葫蘆逛街的普通路人,還有圈子裏不願意透露面容的資深者。
各種詳盡的數據被統計和公布,看起來繁榮又受人歡迎的産業露出了脆弱的一面。
當紅的小店,一件衣服從布料到打板都成本頗高,真賣出去一件,淨利潤可能只有三十到五十。
真絲織錦緞也好,歐根紗喬其紗也好,進貨就要出一筆血,真做出來還不一定上架。
許多人言之鑿鑿的要求漢服保持頗高的歷史考究,可是又沒辦法動辄花上千塊進行全套的穿搭。
服飾不方便普及,圈子始終小衆又充滿情懷。
伴随着各種風潮的興起,一家家漢服店漢元素店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再無聲無息的倒閉。
視頻做的客觀而公正。
既沒有把期望更加符合歷史的粉絲拍的妖魔化,也沒有讓店家在采訪時刻意賣慘。
這個視頻買了營銷轉發,相關的投票也有小禮品贈送及抽獎,在四五天內就被大V輪了上萬轉發。
這一次,許多路人都開始關注這件事情,并且自由的投票和發表評論。
Advertisement
沒有人控贊控評,沒有人口不擇言跳腳罵人,由于充分的引流,大量的圈外人開始了解這些東西。
穿着考究的漢服,配板鞋甚至燙頭發,是大逆不道嗎?
穿着漢服再搭配現代風格的外套帽子,可以被接受嗎?
有些人總是希望自己喜歡的歌,喜歡的愛豆,或者喜歡的事物圈在小衆的範圍裏,最好不要被太多人知道。
因為這樣,東西會越來越俗,不懂裝懂的混子也會越來越多。
可如果東西不夠俗,能夠獲得的經濟效益就沒法支撐它良性發展,這是個悖論。
就像一個小衆歌手如果長期只有三五十個觀衆,可能最後就轉行當廚子去了。
雲雅閣的這條微博在轉發過兩萬之後,非常爽快的開始配送獎品,給愛美的小姑娘送了各種小镯子小釵子。
緊接着,第一批新品就乘勝追擊的上架了。
官博的這條視頻引發了許多人的讨論,也在讓對峙的不同人開始理解對方。
伴随着新品上架,兩樣東西同時出現,再一次吸引了網絡上吃瓜大衆的注意力。
第一個,是照顧所有情懷黨和歷史黨的紀錄片。
為了能夠在最快的時間跟上設計進度和宣傳進度,尹弦直接重金請了個攝影團隊,聯合多位學者教授,解釋和展現他們的刺繡晉襦、多折裥裙,以及配套的一切。
光線不用很亮,但要有柔和的厚重感。
老教授捧着樣衣的時候,神情溫和的如同在介紹自己的女兒。
右衽是什麽意思,左衽是什麽意思,為什麽魏晉的衣飾袖口肥大,整體的風格是怎樣的——
幾位教授拿着嚴格按照文獻和壁畫做出來的仿古服飾,又對比着電視劇裏的許多畫面,深刻而不失風趣的解釋着種種細節。
紀錄片一共被剪出了三集,顯然是配合考據黨A組的新衣一塊上架的。
雲雅閣直接分了兩部,LOGO也更新成了兩只旋轉翺翔的鸾鳥。
雲,是普及大衆的漢元素。
雅,是效仿古風的純漢服。
紀錄片制作精良,又情感真摯,加上買了推廣的緣故,在B站和微博都點擊率頗高。
好些人開始自發的轉發和安利,感慨老教授們對文化的尊重,和服裝設計的用心。
而雅集的第一系列新品,預售就當天破千,顯然頗受歡迎。
老教授們其實也頗珍惜這樣的宣傳機會。
上課的時候講PPT,完全沒法讓學生們專心。
可是有專門的攝影團隊在,他們切中要害的問問題,還放出許多電視劇的剪輯來,讓科普與宣傳都更加幽默與有趣。
與此同時,在時都文化中心,冬季時裝周的現場,也出現了穿着漢元素服裝的高挑模特。
這些服飾并不是傳統的裙襦,有寬大有型的風衣,雲紋饕餮紋旁有雙排扣設計,也有馬丁靴長筒靴,上面還有華麗又古樸的小繩結。
尹弦直接召集了自己從前的一幫老夥計,把這場生意做到了極致。
小規模的作坊沒法趕工趕進度,可她請了一整個設計團隊,雇傭了交貨速度頗快的工廠,買了新聞頭條和自媒體大V的轉發,還做通了時裝周負責人的工作。
不同的衣服在T臺上展示着料子與剪裁,竟不比那些外國牌子來的差。
這件事,要的不是收回成本,而是改變人們的認知。
雲系列,做的就是大俗大雅的漢元素。
要足夠有普及性,有時尚度,還要讓人們覺得這些衣服是有價值的。
小牛皮鉚釘長靴也好,A字裙鉛筆褲也好,十幾樣款式混雜冬裝和春裝,還有一款撞色拼接的羽絨服。
相關報道被各家官媒紛紛刊發,雲雅閣又出了名——
好些淘寶店都是真實羨慕了。
果然有錢就是好啊。
能批量生産,能囤各款各碼,而且出工速度也和正規服裝業一模一樣。
就是因為刺繡等活計需要人工慢速完成,加上資金周轉慢又成本高,許多漢服才需要提前交定金和押金——
真去購物中心裏買一件衣服,那都是拿貨就走,根本不用這麽費勁。
可是尹弦在做的,是将一切都産業化和流程化,讓顧客們有更多選擇與回轉的空間。
第一系列的新品一上市,配合時裝周各種靓照的宣傳,直接就買到要斷貨了。
董雨重新做回秘書兼投資人,幫忙聯系廠家和公司那邊,店裏臨時加雇了好些客服。
有電視劇劇組打電話過來咨詢,能不能請他們定做一套唐代的各角色戲服。
有電視臺打電話過來,想要請他們的顧問和創始人來聊聊這種文化熱潮。
也有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萬先生打電話過來,詢問她到底什麽時候回家吃晚飯。
尹弦終于回過神來,暫時把工作放一放,回家喝老公煲的湯。
萬漱實打實的在進修各種知識,書房的婦幼知識合集都堆了一摞。
初雪紛紛揚揚的飄了下來。
司機把尹弦送回家的時候,窗外寒風呼嘯,像凍壞了的貓扯着嗓子在嚎。
屋裏的玻璃窗都蒙上了一層霧,白蘿蔔湯的香味從餐廳晃晃悠悠飄到客廳。
尹弦洗幹淨了手,坐在飯桌旁邊等着喝湯。
一大盤鲅魚餡的煎餃也端了過來,上面撒的碎蔥如同油畫上的高光。
尹弦低頭吹着氣,喝了幾口便覺得全身都暖和了起來。
肚子裏的小家夥,似乎跟她一樣,是個工作狂的性子。
平時癱在家裏不動彈的時候,就吐來吐去折騰的要命。
可一去公司,甭管是誰家的公司,立刻精氣神就回來了,簡直能開一晚上的會。
萬漱把小熊圍裙解下來,掐了掐她的臉:“你還記得回來!”
都感覺你是跟着野男人跑了!
尹弦抱着湯碗,嗷了一聲道:“你輕點……”
“現在也四個多月了,”萬漱松了手,幫她倒餃子醋道:“差不多該跟咱爸媽說了吧。”
生小孩兒這種事,前三個月不太穩定,開了口怕出事。
但三個月之後,情況就基本穩定了下來。
尹弦一想到自己親爹,忽然抱着碗笑出聲來。
“你還記得,你第一次登門拜訪的時候,他有多兇嗎。”
萬漱深呼吸一口氣,慢悠悠道:“那真是要多兇有多兇……”
他誤打誤撞地拱了尹爸爸養了二十多年的白菜,還沒怎麽談戀愛就提出來結婚。
當時是真差點被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