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父子
謝朝對這樣的介紹很是不适應,他微微皺眉,低頭不語。
謝遼松知道兒子不樂意聽“大公子”之類的稱呼,示意院長坐下。他不需要主持,對着會議室中十餘張震愕的面龐開口:“謝朝是我兒子,他不可能洩露醫療機器人項目的機密資料。”
這等于從根本上動搖了此前項目組內部調查的結果。
衆人驚疑不定,最後是張允開口問:“謝總,你說的這句話我不信服。他是你兒子,他就不會出賣項目?這是什麽道理?”
“出賣這個項目,等于陷新月于危機之中。新月醫學以後是他的,他沒有必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謝遼松說,“而且謝朝的能力,我相信在這段時間裏你們也有目共睹。”
謝朝坐在一旁,有點兒百無聊賴。
他沒想到謝遼松急召他回公司,居然是為了給自己出頭。
最近這幾年,謝遼松對他的态度有很大的變化。謝朝自己梳理過,大概是因為謝遼松覺得謝朝為謝斯清犧牲了太多。謝斯清剛出事時候,秦音對謝朝簡直可以稱作仇視,而謝朝畢竟是謝遼松的孩子,他不可能忍受妻子對他的百般攻擊,尤其看到謝朝每天往返于學校和康複中心陪伴謝斯清,整個人因為忙碌和焦慮瘦脫了形。
印象中,謝遼松為謝朝,跟秦音結結實實吵過幾次架。
再後來,謝斯清開始穿戴謝朝設計制作的外骨骼,真的能站起來了,謝遼松态度愈發和緩,好幾次還親自開車去找謝朝,讓他回家吃飯。
小兒子謝斯亮性格頑劣,兩相比較,謝遼松更是察覺謝朝的好。他年紀大了,想培養謝朝為自己的接班人,在很多事情上,只要謝朝不觸及他的原則性問題,不與秦音起沖突,他基本都會讓步。
秦音幾乎再也沒提過謝朝奶奶的事情。她不再說“謝朝要是回來早一點就好了”,取而代之的是“謝朝要是不跟那些人做朋友,阿清也不會變成這樣”。但家裏第一個出聲反駁她的人不是謝遼松也不是謝朝,是謝斯清。
看着女兒和妻子的争執,謝遼松奇妙地感受到一種生疏。他當時看向謝朝,發現謝朝低頭吃飯,一言不發,仿佛這是一場與他完全無關的争端。謝遼松大概是從那一時刻開始體會到人到中年的恐怖:他所以為的幸福家庭,實際上是幾塊艱難拼湊的積木,疏松、空洞,搖搖欲墜。
對謝遼松的改變,謝朝說不清自己是什麽感受。他那時候已經無暇顧及謝遼松的心情,對謝遼松三番四次的示好,他難以招架。父親忽然之間變成了最普通最平常的父親,是平時在電影裏看到的那種角色,好得太具體,他反倒感覺陌生。
回國後加入新月醫學,也是謝遼松的建議。謝遼松起初認為謝朝會不願意,但沒想到謝朝答應了。他自然認為,這是謝朝屈服于自己——不,是謝朝顧念自己,所以答應。
他從未想到,自己永遠不是謝朝做選擇的最重要因素。
Advertisement
一場會議洗清了謝朝的嫌疑,謝遼松拿出的集團調查報告坐實了謝朝的助手陸棣傳遞機密信息并收受巨額報酬的事實。會議室內所有人都悶不作聲,等待着謝遼松最後的決定。
謝朝既然是無辜的,他自然要回來;他既然回來,為了補償,必定要再擢升。謝朝本來已經是醫療機器人項目核心團隊一員,再升職的話……有人小心瞥向項目負責人張允。張允面色有幾分鐵青,但還維持着體面。
“謝朝繼續回到醫療機器人項目組工作,并取代……”
“等等,”一直沉默的謝朝忽然發話。
謝遼松示意他繼續。
“我不打算回醫療機器人項目。”謝朝起身,沖衆人鞠躬,“這段時間以來,很感謝大家對我的照顧。我在遠潮集團內部是什麽身份,這不重要,我在項目裏,就只是個普通的工程師。張允老師在工作中給過我許多幫助,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負責人,我相信即便面對現在的危機,他也一定能讓項目重回正軌。”
謝遼松聽不得他說的這些場面話:“你不回機器人項目,你要做什麽?”他當然不可能蠢到以為謝朝會願意跟随自己學習行政和經商,他害怕謝朝會借此機會,離開遠潮。
“我想加入攜行外骨骼項目。”謝朝淡然道。
散會後,謝遼松面色仍帶幾分不虞。謝朝這次在會議上公然落他面子,謝遼松沒有發火,只是陰沉沉地,憋着一股氣。等會議室裏只剩父子兩人,他才開口問謝朝為何這樣選擇。
“我的興趣一直都是外骨骼,你知道的。”謝朝回答。
“一直?”謝遼松根本不信,“我是你爸爸,小朝,你不要騙我。”
“就算不是一直,外骨骼現在也是我的興趣,而且我更擅長這一領域。”謝朝轉了個念頭,決定用謝遼松能理解的話語和他溝通,“我不能回醫療機器人項目,我一旦回去,張允老師肯定立刻辭職。張老師不能走,醫療機器人項目從無到有,是他一手組建起這個團隊,獲得現在的成績,我回去了,你們肯定要補償我,要讓我升職或者給我更多的權力。團隊裏都是資歷比我更高的教授和老師,我憑什麽?就憑我是你的什麽……大公子?”
謝遼松不是沒想過這個可能。他已經想好了給張允的補償,也做好了安撫張允的種種準備。只是今晚他拿到事件調查報告,才知道謝朝遭遇了這種對待。他霎時間心急了,想為兒子讨公道,想在兒子面前多掙點兒分數。
“是我做得不妥當了。”謝遼松說,“說回你的選擇上。坦白講,外骨骼的前景,我其實并不看好。”
父親出乎意料的态度,令謝朝霎時間愣住了。
他不得不調整自己的心情,沉下心來與謝遼松聊天。
謝朝給謝斯清制作的外骨骼,主要參考日本HAL型外骨骼系統,它根據生理反饋和前饋原理研制,完全通過自動控制器來控制,無需任何外部操縱。外骨骼上配置着大量傳感器:肌電傳感器、地面傳感器、角辨向器等等。
但大量的傳感器同時也造成了一定的肌肉信號延遲。謝朝不斷給謝斯清調整改善,漸漸地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最先進行外骨骼研究的是軍工機構。現在我們國家的外骨骼研究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也已經出現了功能化的外骨骼系統,但是應用還沒有鋪開。”謝朝說,“高新科技園區旁邊就是工業園,工業應用也是外骨骼的用途之一,有幾個企業也跟新月溝通過,詢問過我們機器人的研發方向。但我研究過他們的需求,他們更需要的其實是實用性強的輔助型外骨骼,比如能夠增加臂力、托舉更重物件的上肢外骨骼。新月的所有資源全都傾向醫療機器人項目,我認為不太合适。”
謝遼松點點頭,示意謝朝繼續說。
父子倆少有的一次長談,直到淩晨一點多時謝遼松露出疲态,謝朝才收起談興。謝遼松沒有否定他的選擇,只是認真聽着。謝朝不知道他能理解多少,但謝遼松會在關鍵的問題上提出質疑,比如怎樣降低外骨骼制造成本,提高制作效率,怎樣減少部件體積和重量,增加商業化可能性,等等。他思考的問題和謝朝思考的問題,側重點并不相同,但無論什麽問題,都讓謝朝驚奇:謝遼松對外骨骼是有了解的。
這種了解或許是因為謝斯清而起,或許是因為謝朝而起。但無論如何,謝朝有些感激,又感覺難過。謝遼松肯定了他的思考,同意他參與到外骨骼項目中,還承諾會重新進行資源調配。
謝朝心頭有一種很疼的空虛感。他的心底似乎住着一個孩子,一個渴望得到父親贊許的小孩。哪怕他長大了,獨立了,他不再依賴家庭和父親生活,童年留下的巨大空洞,也永遠存在。他現在當然不需要謝遼松允可自己的選擇,但當謝遼松說出“你做得很好”時,他仍舊無法避免地,被天真的雀躍襲中。
“有時間多回家吃飯吧。”父子倆走向停車場時,謝遼松說,“你不要把這看做條件置換,我尊重你的工作和事業選擇,恰好我也有能力為你提供足夠的條件和環境施展能力。但是你也要為我想想,不要生活得太孤僻,多交朋友,多回家,斯亮有時候也會提起你。他還小,不懂事,你是哥哥,不要跟他計較。”
謝朝默然點頭。送謝遼松上車時,他忍不住彎下腰,沖車內的謝遼松說:“那我可以帶朋友回家麽?”
謝遼松從未見謝朝帶過任何同學朋友回家,自然驚奇:“當然可以,是什麽人?”
謝朝:“女朋友。”
謝遼松愈發驚喜:“女……你談戀愛了?!”
謝朝很少見他這樣開心,自己也不禁笑了笑:“嗯。你以前見過的。”
謝遼松愣住了:“我見過?是哪個叔叔伯伯的女兒?”
謝朝:“是商稚言。”
謝遼松臉色一下就變了,有幾分震愕,還有幾分尴尬。
目送父親的車子離去,謝朝回味着謝遼松的怪異表現。震愕,他是理解的,畢竟在謝斯清出事之後的好幾年裏,“餘樂”和“商稚言”都是被秦音挂在嘴邊痛罵的名字。但尴尬又是為什麽?謝朝不明白。
他給商稚言打電話,問她是否有空和他回謝家吃頓飯。
奇怪的是,連商稚言也尴尬起來:“你爸也在家啊?”
“一家人吃飯,他當然在。”謝朝說,“不用怕我阿姨,我和阿清都在,她不會為難你。”
“你爸知道你女朋友是我?”
“我告訴他了。怎麽回事?你和他發生過什麽?他派人找過你和餘樂出氣?”
“這倒沒有。”商稚言吞吞吐吐,“就是……我幾個月前在時政新聞中心輪崗時,被安排去跟訪一個會議。你爸正好也在,而且是關鍵人物。我去采訪他的時候,他一看我的名片,直接就把它撕了。”
謝朝:“……?!”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潘達菌、陸林證婚人川川、wangkankan、冷杉、湛湛生綠苔的地雷。
謝謝皓皓不是小甜餅、Tsunaly、有生之年的營養液。
請大家吃大公子牌韭菜豬肉水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