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銀炭

夏雲姒一言不發地看看盆中的血色, 緩緩舒氣:“我近來一直不太舒服,初時只道是因為月事,但月事過後也未見好,現在愈發覺得不對了。”

“怎會如此?”莺時比她更慌一些,緊蹙着眉頭, 細細思量, “每一樣吃食奴婢都是細心驗過的, 就連果脯蜜餞也不曾掉以輕心過。熏香亦是按娘子的吩咐一一查驗的, 查驗時奴婢與小祿子都在旁邊, 那醫女驗得頗細,每一種都用清水溶開細觀究竟,應是……應是也不會有問題才是。”

夏雲姒沉了一沉:“細想下來,我這些日子的症狀是一日比一日更重的,理當不是吃食的問題。否則菜肴也好、蜜餞也罷,不論下在哪一道裏,我那日不吃便加重不了了。”

莺時不語,也在認真思索着, 想為她想出個所以然來。

夏雲姒一喟:“倒也未必就是遭了什麽毒手,只是宮中事多,容易教人這樣想罷了。咱們還是先莫要先入為主,明兒個傳那太醫來再把把脈, 我有法子問他。”

當下的迷霧實在太多, 她們想當然地覺得是遭了毒手, 或許反倒誤入歧途。

宮中行事需步步謹慎, 太醫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也是有的,許多拿不準的病便不敢妄言。若她們在一切尚未查明之時便貿然拿定那太醫心思不正,結果卻當真只是得了疑難雜症而非遭人暗害,或許反倒贻誤病情。

莺時心驚膽戰地應下,翌日一早就請了太醫來搭脈。

夏雲姒屏退旁人,只留自己與這位自入宮起便照料她身子的鄭太醫在屋中,邊由着鄭太醫給她搭脈邊溫言道:“鄭太醫如今也有六十了吧。”

鄭太醫乍然聽言不由一愣,旋即笑道:“是,老臣六十有三了。”

“若是孩子生得早,如今大概已四世同堂。”夏雲姒說着恬淡垂眸,見他的手離開了她的胳膊,便問,“可有異樣麽?”

鄭太醫凝神:“娘子近來身子着實弱些,微臣為娘子開幾副補身的藥。”

夏雲姒目不轉睛:“只是身子弱?未見有何病症?”

鄭太醫的呼吸微微一滞:“娘子為何這樣問?可是有甚不适之處?”

“旁的不适都已同太醫說過了。”夏雲姒說着話又湧起困倦來,便以手支頤,輕輕地按起了太陽穴,“平時乏力、心悸,有時也覺反胃、周身酸痛……太醫先前說這是體虛,我也覺得像是。但——”

她語聲一頓,鄭太醫明顯地緊張了兩分。

Advertisement

好在這緊張瞧着只是單純的緊張,并不見心虛。

夏雲姒便緩緩地繼續說了下去:“昨兒個晚上漱口時,我吐出了些血來。”

鄭太醫悚然大驚:“吐血?!”

夏雲姒點點頭,複又将手腕平放到榻桌上:“太醫不妨再搭一搭,看看究竟為何。”

鄭太醫聽得心驚肉跳,趕忙上前兩步,重新搭脈。

她近來的脈象其實确有不妥,只是醫者“望聞問切”,并不能單從脈象判斷病症。他聽聞她先前正月事來潮,又結合“乏力”“心悸”等狀,這才覺得是體虛所致。

但若吐了血,那便絕不僅是體虛了。

鄭太醫鎖着眉頭,兩指按在她脈上良久都沒有開口。夏雲姒心裏不由自主的不安,又因敵我難辨不願顯出弱勢,強定着心神靜等。

頗是又等了一會兒,鄭太醫終于遲疑着出言:“娘子可否張開口,讓臣看看。”

夏雲姒不明就裏,依言張開。鄭太醫湊到近前,仔仔細細地看了一會兒,神色愈發沉然。

“怎麽了?”她終是問了句。

鄭太醫揖道:“娘子漱口時吐血倒非五髒六腑之病,只是口腔病症流出了些血來,平日不太覺得,漱口時往外一吐便明顯了。”

夏雲姒點點頭。

她近來确是時常覺得口中隐隐作痛,但因為遍身也都長痛,反倒不曾注意這點子不适了。

“這症狀……”鄭太醫複又沉了沉,目光下意識地向周遭看,确定了四下無人,卻還是壓低了聲,“像是中毒所致。”

不知怎的,這答案倒反令夏雲姒安心了。

她平淡追問:“什麽毒?”

“這臣暫且不知。”鄭太醫眉心緊鎖,“但五髒既尚無大礙,理當不是從吃食中而來,否則毒物先過五髒,總該有所反應。”

說着頓了一頓,又道:“微臣可先為娘子開些尋常的解毒藥方,只是尚未查清是何毒,未必能有多少功效。”

“有勞太醫了。”夏雲姒颔首,“還勞太醫暫且保密。”

鄭太醫即刻心領神會:“臣心中有數。”

鄭太醫離開,莺時馬上進了屋來,忐忑不安地問她:“如何?”

夏雲姒輕聲:“中毒。”

莺時木然,待回過神,轉身便要走:“奴婢去回皇上!”

“站住。”夏雲姒将她喝住,莺時急道:“皇上現在正疼娘子,會管的!”

夏雲姒神情冷淡地搖一搖頭:“我們近來已十分小心,此人卻仍能下毒下得神不知鬼不覺。若是告訴皇上,皇上一旦過問便難免打草驚蛇,此人怕是收手也能神不知鬼不覺。”

況且宮裏的事,說不清的本已太多了。

宮中嫔妃算來又都是皇帝的妻妾、是一家人,皇帝大事化小和稀泥的事也太多了。

她信不過他。真要辦個清楚,還是得自己查出個所以然,将證據送到他跟前去。

“咱們先多加小心着便是。”夏雲姒長聲嘆息,“你先別同外人說,跟誰也別說。”

“……是。”莺時緊張不已地應道,夏雲姒看一看她,知道她這是怕了。

其實不止是莺時,連她自己也怕了。不論平常再如何運籌帷幄,到了自己有性命之虞時,是個人都會怕的。

但急不來的事就是急不來,饒是害怕、饒是心知眼下日複一日地還在繼續中毒也必須定住心神,手忙腳亂只會死得更不明不白。

是以當含玉進來上點心時,主仆二人都已神色如常。夏雲姒聽含玉鼻音比平日重了些,還主動悠閑地聊起了天:“你這是受寒了?”

含玉一哂:“這天說冷就冷,一不當心就凍着了。”

夏雲姒想一想:“今年冷的是早,你們采女位份的用度也少些。”說着便交待莺時,“一會兒你挑幾身棉衣送去她那兒,被子也早些添兩床厚的。例炭每日從我這裏分一斤過去,晚上燒暖和了再睡。”

莺時颔首應下,含玉抿笑道了聲謝,将食盒中那碗桃膠紅棗羹放到她面前。

不多時賀玄時來了,一眼便注意到這晚桃膠紅棗羹。

這幾日她雖不能侍寝,他還是幾乎日日都要來看她,便日日都會看見她吃各樣紅棗的東西。先前他也問過她,她只說是近來身子虛,可這掐指一算都連用了七八日了,她瞧着反倒精神更弱。

他有時與她下一盤棋,她都哈欠連天。

他便問她:“朕瞧你身子近來越發的虛,可傳太醫來看過了?”

夏雲姒點點頭,只敷衍道:“太醫給臣妾開了幾副補身的藥,臣妾會好生調養。”

如此不知不覺又過去三四日。皇帝知她身體不适便只是白日裏來陪她,偶爾翻一回牌子也只是合衣而眠,并不行床笫之歡。

可她的身子還是遲遲不見好,反倒精神愈發困頓,總要睡到臨近晌午才能醒,到了該去向順妃問安的日子連時辰都耽擱了,好在順妃知她近來身子不适不曾怪罪。

接着,連莺時也出現了如出一轍的不适。

頭暈、乏力、反胃,繼而渾身酸痛,只是病情來得比她慢上不少。事情難免有些遮不住了,夏雲姒便告訴了小祿子,小祿子亦是驚得面色慘白,當日便将她與莺時身上用的香囊都拿去剪開查了一遍,卻也不曾驗出什麽。

好在不曾驗出什麽,這些小物一應都是她身邊的幾人來做,若有問題,便是她身邊親近的人也不可信了。

又兩日後,夏雲姒清楚地感覺到自己神思愈發渙散。

明明置身在溫暖的床上,她卻就是覺得自己置身于一片虛空之中,四周皆只餘一片黑暗。

同時,她又一陣陣的驚悸,一丁點響動都令她冒出一陣涼汗來。腦海裏渾渾噩噩,既睡不踏實,又醒不過來。

到深夜時,一陣喧鬧将她徹底驚醒。

屋外是小祿子有些詫異的聲音:“玉采女,您……”

話沒說完就是房門被推開的聲響,夏雲姒驚然睜眼,揭開幔帳,看見含玉趔趄着闖進屋來。

她不适地蹙了下眉:“大半夜的,怎麽了?”

“娘子!”含玉匆匆地磕了個頭,擡起臉,方可見她額上冷汗尚未褪盡。

強吞一口口水,她緊張得連喉嚨都緊緊繃着,望向夏雲姒,聲音顫抖不止:“娘子、娘子,那炭不對……”

夏雲姒恍惚的精神突然清明,撐坐起身:“你說什麽?”接着便注意到她手中提着的小爐。

是只手爐,也就一個巴掌大。

含玉複又磕了個頭,捧着手爐膝行上前,揭開蓋子,裏面是塊切開的炭。

是從她這裏分去的上好銀炭。

雖叫銀炭,其實也該是黑的,只是因炭質上佳外表會反出銀光罷了,并非真正的銀色。

但眼前的這塊,雖然外層是黑的,裏面卻流出了真正的銀色,像是被溶開的銀錠,濃稠地流淌在爐底。

夏雲姒輕吸冷氣:“這是什麽?”

“奴婢也不太清楚……奴婢只是想多做會兒針線活兒,又覺也不會太久了,添一塊新炭太多,便想切一半來使,裏面卻就流出這個來……”

說着她語中噎了噎,再開口時,愈發心驚不定:“其實……您近來身子一直不适,後來莺時姑娘也病了,奴婢便覺怕不是有什麽異樣。只是您一直沒說什麽,太醫又每過三日便來請一次平安脈,亦未覺有異,奴婢才沒敢直言。”

咬一咬唇,含玉滿面的擔憂:“不論這是什麽,總歸都不會是好東西。如今天冷了,這炭火又是日日都在用的,您若真是因此不适,恐怕……”

夏雲姒長聲籲氣。

把炭挖成中空、再下毒下在炭裏,這她可真是沒想到。

這就怪不得莺時也中了招。

這個屋子裏,待得最久的是她自己,除此之外便是莺時。旁的宮女都是輪值,含玉也好、皇帝也罷,更都只是偶爾在屋裏待一陣,便都逃過了一劫。

“小祿子。”夏雲姒揚音。

小祿子躬身進屋,她一推含玉執着手爐的手:“你看看。”

小祿子不明就裏,依言行上前一看,露出愕色:“這是……”

“看來是在炭裏下了東西。”夏雲姒冷淡垂眸,“管炭火的宦官是你的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