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貞貴妃是唯一敢明着針對小滿的,暗着罵的可不是一個兩個。大家都幹旱了這麽久,林婉儀你一個人霸占着雨露,這也太過分了。

尤其是蘇婕妤,當初可是一度搶了小滿的風頭,沒想到,不過幾日,就又被那個狐媚子搶回去了。

而且,那半個月,正康帝雖然幾乎夜夜歇在她這裏,卻并沒有流連于她,這讓她最是不痛快。心裏再苦,卻還要面上裝作幸福的樣子到處招搖,真是讓她嘔心。

蘇婕妤在自己宮裏罵完了,又跑到玉妃那裏念叨。

“姑姑,你可是要為月薇做主,那個狐媚子,可是把咱們的風頭都搶沒了。”蘇婕妤想要把玉妃的怒火給挑起來。她的實力還差了點,得有個高位妃子出手才行。“您可是有公主的人,她都敢不放在眼裏,您怎麽忍得下。”

玉妃看着這個侄女,一聲聲叫自己“姑姑”,多可笑,也就是皇家能幹出這樣的事情,一般家庭哪能姑侄共侍一夫。

而且,即使是親侄女,又能怎樣?得寵的時候也沒見她多往鐘粹宮裏跑,失寵了倒是來得勤快。人心還不都是自私自利。

林婉儀獨寵雖然讓她不喜,至少,這林婉儀懂得低調做人,可還真沒見随意為難過誰。要是她這個侄女獨寵,不把後宮鬧翻了才怪,最後說不得連累整個蘇家。

“月薇,宮裏向來如此,有得寵就有失寵,本宮早就看開了。何況,林婉儀雖然得寵,卻從未對本宮不敬,本宮何必與她為難。”

玉妃也是老人了,怎能不知道男人的心思,喜新厭舊最是平常。只是,這次,皇帝待林婉儀确實不太一樣。曾經,皇上再喜歡一個人,可沒專寵到這個地步。

她也想知道,那個女人,到底哪裏好了,怎麽就能吸引的皇帝這樣。她也知道,在這宮裏,女人的出身根本不是問題,甚至,也不并需要最美,只需要有哪一點能打動一個人的心就夠了。可是,林婉儀到底哪一點出彩呢,還真是讓她費解。

蘇婕妤自是不滿,“姑姑,難道您就眼睜睜看着那個賤蹄子那樣一個人占着皇上,看着她往上爬?她現在已經是正三品了,離妃位也不遠了。到時候,可是威脅到您的地位了。”

玉妃笑道:“皇上喜歡誰,哪裏是本宮能管得了的。何況,大家都是姐妹,為何要阻擋她往上爬。妃位本來就空懸,不是她,也是別人,本宮想這麽多做什麽。”

笑話,皇後都不出手,她出哪門子手。主要是,她就算想阻擋,又哪裏有那個實力。誰不知道,她們蘇家是靠着嫁女兒維持着體面。

“好了,月薇,你先回吧。本宮累了,這些事情以後再說。你也老實着點,別讓人抓住把柄。不然,本宮也沒能力保住你。”

她這個侄女,腦子雖然不好使,但膽子還是有的。尤其是從小在家嬌生慣養,可不是省心的人。她還真怕這個侄女惹是生非。

Advertisement

小滿知道自己得寵必然遭到嫉恨。不過,她一向老實低調,就算她們想害,也得有個借口才行。

她每日按時給皇後請安,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要掂量一番,從來不給人抓住把柄的機會。

“哎,芍藥姐,每次去景仁宮都是我最累的時候,若是能關禁閉就好了,咱們就不用出門了。”小滿躺在榻上耍賴。

芍藥有些無語,“娘娘,這樣的話可不能随便說。誰盼着自己關禁閉的。您別想這些有的沒的,好好吃藥,養好身體,有了身孕,皇上一心疼,自然就不用您去景仁宮請安了。”

小滿更無語,天天念叨,搞得她壓力很大。“知道了,喜子哥給的藥,我可是天天吃的。孩子就是不來,我有什麽辦法。”

她還小呢,才16歲,身子骨還沒長好,着急生孩子可是對自己、對孩子都未必是好事。

可是,時代如此,她若是想等到20歲生孩子,就算她想,皇上也早忘了還有她這個女人了,哪裏來的孩子。

得寵最多就這兩年的事情,還真是不能不上心,可懷不懷孩子,這也是緣分不是。

後宮裏就這麽點事,争風吃醋,比比吃穿,比比排場。本來多數是高貴出身,卻搞得和暴發戶一樣,比來比去,沒有意思。誰讓一堆女人閑得無聊呢,只能靠這些小争鬥打發日子了。

前朝倒是出了一件事,擾亂了正要發起的戰争。匈奴要派使者來求和了。

本來大家一片情緒高漲,就要準備開戰了,生生來了個使者求和,這是繼續戰還是不戰?

朝堂上兩種聲音争執不下。這可不像前些日子,大家基本都是要戰。畢竟,當初事關大慶王朝的臉面,事關正康帝的堅決态度。

現在匈奴主動低頭來求和了,這再發動戰争就有點不像當初那樣的名正言順了。先行送來的書信裏也寫着,使者要來解釋,慶王、淩王事件,他們也是被牽連進來的,根本沒有主動做什麽。

大家雖然覺得這個說法不可信,只不過是托詞罷了。但是,能舍下臉來求和,也算是給了正康帝面子,給了大慶王朝面子。

秦王道:“皇兄,別看他們一臉憨厚模樣,其實狡猾得很,不僅彪悍,還一肚子壞心眼。咱們這次放過他,下次可就更不好打了。”

沈将軍也道:“是,他們只不過是糧草兵馬還沒完全準備好,國力還沒有完全恢複過來。這幫子人,永遠都是惦記我朝的大好河山和金銀糧食,不打怕了,不長記性。”

大部分人卻覺得還是應該看看再說,總不能連見使者都不見,就直接下定論。

打仗可不是兒戲,勞民傷財不說,一旦有敗仗,那可是損傷國力根本的事情了。畢竟,秦王和沈家雖厲害,可誰能保證一定能贏呢。

正康帝看衆人神色,默然一會,道:“今天就先議到這裏吧,容後再說。”

他只留下了秦王和太子,還是好好合計合計再說。這匈奴,還真是會折騰人。

正康帝道:“其實,若是可以,誰願意打仗呢。咱們都是戰場上出來的,一場戰争,要用多少同袍的命來換,你我都知道。可是,這蠻子,若是不打,又實在惹人厭得很。”

正康帝不是一個頭腦發熱的皇帝,他并不在乎豐功偉績,他更在乎國家利益和老百姓的生死。所以,他想要好好思量一番。

太子這陣子,從一直學習到現在參與政事,又經歷了很多事情。他既佩服父皇的狠辣,又心服于他的心有百姓。父皇是個性格很複雜的人,但對國家和百姓,倒是真的負責。

多少帝王,為了自己私欲,就可以置百姓于不顧,為了博美人一笑,就可以點燃烽火臺。

而他的父皇,雖然有時候有些薄情,但卻從來沒有做出過那樣糊塗的事,在他心中,這就是明君了吧。

秦王低頭想了一會道:“皇兄,你說得是。當年,咱們身邊死了多少同袍。咱們也好幾次差點受了重傷,好在,有人拼死護着,不然,誰知道現在如何呢。”

說是和士兵一樣在戰場上厮殺,但哪次不是有人死死相互。想當年,有一次血戰,如果不是皇兄派的人拼全力為他斷後,他可真是活不下來。

他們很快就能掌控兵權,并不只是因為敢拼敢殺,更因為身份使然。

“皇兄,清陽也是這麽多年順風順水慣了,倒是想得少了。咱們一句話,确實能讓多少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正康帝點點頭,他在位這麽多年,雖然霸道慣了,但始終記得,天下是他的,但他也要為天下負責。

“君玄,你覺得呢?”正康帝想聽聽太子的意見。

太子想了想道:“父皇、皇叔,兒臣覺得您二人說得很在理。咱們不發動戰争就能解決那是最好。如果,能談判成一些條件,限制匈奴的發展,那就更好。”

正康帝看着慢慢成長的兒子,很是欣慰,這個兒子,從當初那樣的惴惴不安,到現在大方得體,很是得了他的真傳。

雖然,以後他未必會有其他兒子,但有太子,他也覺得夠了。兒子多了,又不是什麽省心的事。

如果那個小女人能幫他生幾個孩子,多好。孩子們都像她一樣可愛無賴,也挺好。

正康帝嘴角微微上揚,覺得這樣一家人快樂生活,才算是人生完滿。

“皇兄……”秦王的聲音傳來。

正康帝一愣,剛才怎麽走神了,正說着這麽大的事呢。

秦王也是一愣,怎麽皇兄這時候還能随便走神?還是他看錯了。他趕緊道:“皇兄,清陽和太子覺得,匈奴使者這幾天就要到了,不如等談談再說,拖也拖不了多少日子。北疆那邊,咱們的親信也已經開始嚴陣以待,不怕左谷寧出什麽幺蛾子。”

正康帝點點頭,“也好。這些事,你都帶着太子一起做。他還年輕,沒經過這些,你要好好教教你侄子。”

秦王道:“清陽自當全力而為。”皇兄怎麽說他怎麽辦,反正一切光明磊落,不脫離皇兄視線就是。

他正要和太子退下,正康帝又補充道:“看你帶太子也挺用心的,怎麽就自己不生個孩子呢?趕緊找個合适的娶進門來,別總是這樣拖着。太子都快娶親了,你這個做叔叔的,可不能一直這個樣子。”

正要走出去的兩人都一滞,同時想:皇兄(父皇)在這個時候還這樣溫情,真是難得。不過,也還真是管得寬啊。

秦王灰溜溜退下,他實在不想就這個問題多說了。

想要的人永遠得不到,不想要的,誰塞進來都不行。就算皇上下聖旨,強迫他娶一個女子也不行。他情願立即回北疆,也不願随便娶一個人進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