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回程的路上似乎是狂風亂作, 和來時陽光明媚完全不同,瑤娘心想這所謂的祥瑞仿佛更是沒什麽用嘛!

真陽公主也奇道:“也不知道怎麽搞的,這麽快居然就下雨了。”

瑤娘也覺得奇怪。

尤其是這祥瑞過後, 河南報了水災、河北陝西報了旱災,貴州的楊應全叛亂,總之這樣的大事接踵而來。

林正妃起初就覺得這個祥瑞來的莫名,可之後的事情, 讓她有些恐懼。

從起初的稍微竊喜,到現在,她不是傻子,總怕天意弄人,又或者是誰做出來的, 恰好此時,前朝有科道上折子請皇帝正位中宮, 順道還要請封皇長子為太子。

這本來是很正常的請封折子,但林正妃最不願意這個時候提出來,仿佛是自己和兒子在觊觎那個位置一樣。

就是在這個時候,瑤娘回家過中秋,家中也自然另有一番變化。

先是二哥敬淵已經娶了禦史中丞之女朱氏,家中多添了一口人,且朱氏即将臨盆, 也許馬上又要再添一個人丁。

範氏在生了兒子之後,又生下一女, 如今有兒有女的她, 也比之以前要豐腴許多。

“大嫂, 二嫂。”瑤娘連忙行禮。

範氏和朱氏都上前一起拉她去郁氏那裏,郁氏這三年幾乎沒什麽變法, 她見瑤娘穿的紗袍,不自覺嗔怪道:“你這孩子,怎麽這麽怕熱?雖說現在天兒熱着,可進屋裏就涼了許多,可千萬別着涼了。”

瑤娘笑道:“您就放心吧,我是絕對不會讓自己着涼的。”

這次回來,郁氏發現瑤娘的話少了許多,似乎有些心事,瑤娘在外表現的還是和以往相同。

朱氏新進門沒多久,當初她是先認識自己的嫡親小姑子,羅家六姑娘羅時雨,這位姑娘在詩社上非同一般,生的尤為水平,似空谷幽蘭一般,氣質絕佳,她本以為自己這位小姑子就已經是很不錯了。

哪裏知曉還有這位在宮中回來的五妹妹,美的都渾然不似真人了,她現下之一襲煙羅軟紗,卻明豔無俦。

Advertisement

且說話行事卻又與衆不同,她并非那樣安靜的仕女,反而為人很有機鋒,看起來不太好惹,她們反而最怕這樣的小姑子。

當然,你若不和她深接觸,發現不了這一面,且看她笑吟吟的,看起來就是柔情似水,極致溫柔之人。

瑤娘把自己從宮裏帶回來的兩位宮女介紹給大家認識,秀林和秀娟也得了不少賞錢,她們平日在宮中不顯山露水,大多數時候都只是伺候瑤娘,要不就是做針線,但是能夠在宮中伺候的,都不是一般人,羅家的人當然也對她們非常客氣。

帶秀林她們回房之後,瑤娘特地問她們有沒有什麽可以讓羅家的人幫忙帶東西給她們家人的,有就可以幫忙,之後讓這兩人去次間歇息。

時雨則笑着過來了,瑤娘看到她就問:“怎樣了?聽說了你的喜事,還未來得及道喜呢。”

卻見時雨臉一紅:“姐姐慣會打趣人的,總不過是爹爹選的,我信爹爹的眼光。”

“是哪家?”

“姐姐也認識,是江家,就是淮陽江家出身,他的才學人品都是一流,父親十分欣賞他,所以就定了這樁親事。”

“那就好,爹爹為你選的人準沒錯。”瑤娘笑着點頭。

時雨則勸她道:“姐姐,咱們女兒家的光陰只有這幾年了,你最好是在及笄前定下親事,否則,又去哪裏現找一個呢?”

這說的也是實情,可現在不止是她一個人這般等着,宮裏的徐青容成少謹俱是十八九歲的大姑娘了。

越是最後一刻,越要能沉得住氣,否則就功虧一篑。

人給自己留的後路太多了,就容易猶豫不決,要做成什麽事情,最好是要破釜沉舟才好。

于是,瑤娘笑着拉時雨的手道:“我的事情倒也不必這麽着急,你現在還有幾年出嫁,就珍惜這段在家裏的日子。”

“那是自然,姐姐你不知曉三姐姐陪姐夫已經去了湖廣了。父親說讓三姐夫好生游歷一番,讓三姐姐回去好生孝順公婆。”時雨也是頭一次覺得遠嫁不好。

三姐姐這一回去,還不知道何時回來呢?

瑤娘點頭:“原來如此。”

三姐夫王宗沐其實也還年輕,今年也不過二十歲,這個年紀考不中進士也實屬正常,只是三姐姐再怎麽想到京中,怕是不能了,王家那邊長輩也要見孫子。

不過,她還是問時雨:“三姐姐身子如何?”

“生昕哥兒的時候,聽說是有些不好。但我到底是姑娘家,也就不好問了。”

時雨聽秦姨娘說這夫妻關系,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多柔情蜜意,可什麽婆婆小姑子妯娌一起住的時候,那就摩擦多了。

在岳家和在自己家,男人也是不一樣的。

在岳家當然很約束,可在自己家,他的家人回縱容他,這個時候才能看出夫妻到底過的如何。

現在向來,女人還真是很難啊,在家中時尚且能夠輕松些,嫁去人家家裏就難了。

瑤娘心想羅敬柔遠嫁對于她是好事,她不知道羅敬柔身體如何了,萬一到時候再來一出,壞了她名聲,那真是怎麽都說不清楚了。

有些禍害,離她遠點是最好的,否則百密也有一疏。

中秋之夜,羅家在園子裏祭月,這中秋節也稱女兒節,是女兒們歸返娘家的日子。羅時岚是很難回來了,羅時貞倒是帶着單玉京歸來了,單玉京也是已經于今年三月考中進士,在禦史道做禦史。

“你二姐姐這個人真的是對丈夫好到極致了,你姐夫随口說想冬至吃餃子,她就在大冬天一個人上金壇寺送餃子去。”郁氏覺得時貞頗有婦德。

瑤娘很吃驚:“她都這般嗎?”

郁氏點頭:“十分體貼,聽聞她和單大太太見面,就把自己妝奁裏最名貴的簪子獻給單大太太了。”

“那單家如今是二姐姐管家嗎?”瑤娘問起。

郁氏笑道:“那是自然,不僅管着家,只是她嫁過去幾年未曾有甚于,如今正吃藥在調理身子骨。”

夜涼如水,敬皓不知道從哪裏找了一只兔子燈給瑤娘,這孩子才十一歲,倒是很高了,變得比以前更腼腆了。

“這是你替我選的嗎?”瑤娘問敬皓。

敬皓點頭:“是我選的。我下學時見這個兔子燈很可愛,就買了過來給姐姐你。”

瑤娘放在手中端詳,覺得很不錯。

拜完月後,一行人猜燈謎,瑤娘也出了一個燈謎給大家猜。

“兄弟七八千,住在屋檐旁。日日做漿賣,漿汁更值錢。這個很簡單,你們猜猜是什麽?”

瑤娘說完,就見敬皓道:“姐姐,我知道,是蜜蜂。”

“沒錯,是蜜蜂。不能讓你白猜一次,姐姐這次有人送了我好些灑金粉蠟箋,足足有一沓,就全部送給你吧。”瑤娘不知道怎麽回事,每次看到長大點兒的敬皓,都會覺得很感動。

羅至正在一旁很無語,就猜了個“蜜蜂”,就送一沓灑金粉蠟箋。

這粉蠟箋一般是宮廷所用,名貴非常,連宋代有名的書法家米芾都說這粉蠟箋連唐中書令褚遂良《枯樹賦》都是用粉蠟紙搨的,而灑金粉蠟箋在此基礎上加上金箔、銀箔,因此用以書寫,運筆流利,字跡更是字跡烏亮有神,也更富神韻。

這種外面是買不到的,甚至都很少流傳,民間有人甚至都不知道。

不是你有錢就能買到的。

羅至正是知道自己這個女兒的,出手非常大方,也很幹脆,頗有些梁山泊義氣。

因此,他道:“這灑金粉蠟箋豈能是小兒輩用的,敬皓字都寫的不好,豈不是浪費了。”

瑤娘一聽她爹這話,就知曉她爹想要,要知道羅至正本人也是書法名家,這但凡文人,都喜歡精致的器物,也要求事事完美。

于是,瑤娘就決定逗逗她爹:“爹,正是有好箋,才能讓他好生寫字啊,字兒若不好寫,豈不是浪費這箋紙了。哦,我還有那些澄心堂紙,也給敬皓吧。”

“你這——”羅至正有些生氣。

瑤娘則道:“好啦,都送給爹爹,只是爹爹要送一幅字畫給我。”

羅至正虎着臉:“如今連你爹爹都開始消遣了。”

“只是跟您開個玩笑,放心吧。上回我去慈恩寺,為爹爹求了一個平安符,等會兒我拿去書房給你爹爹。”瑤娘跟她爹撒嬌。

羅至正固然還虎着臉,但也忍不住表情松懈了。

在家中羅至正是絕對權威,可大家看羅至正的表情,知曉他對其她子女都沒有如此平易近人,尤其是是對瑤娘卻是始終寵溺。

書房

“你覺得三位皇子都如何?”羅至正問道。

這樣的問題問的非常驚駭世俗,羅至正的身份不應該問這個話的。

瑤娘一時語塞。

羅至正則道:“你想到哪裏去了,我是說你在宮中,這三位皇子的風評都如何?依你之見如何呢?”

皇子是無法直接結交大臣的,除非日後封王後才能如此,那麽要了解幾位皇子,一般都是通過太監們打探的。

現在羅至正有女兒這條渠道打探,他自然要問問。

瑤娘臉一紅,還以為爹問的是選誰好呢?她真的是近來因為此事,弄錯了。因此,她快速平複心情,正色道:“大皇子是林妃娘所出,皮膚微黑,擅長武藝,很是英武,皇上對這個兒子頗為鐘愛。二皇子嘛,是個附庸風雅之人,平日尊崇禮佛,他是在林正妃那裏長大的,因此和大皇子和三皇子關系都不錯。”

“說到三皇子——”

羅至正本來正聽着,卻見女兒話頭一轉,覺得不簡單。

果然瑤娘道:“這位三皇子儀表不凡,文武雙全,為人雖然有驕矜之氣,但對皇上和洪妃娘娘孝順非常,皇上對這位皇子更是喜愛,每逢身體不大舒服,只要見了三皇子就會病體痊愈,胸懷舒暢。更別提洪妃娘娘了,她三個孩子裏,就喜歡這位三皇子,至于四皇子,衆所周知,前朝也許有些風聞,他跛足了。”

“就是沒有跛足,他也不成,他為人膽小怕事,嚴妃娘娘在宮中也是夾縫中求生存。除非,除非是前三個都有問題,否則,是怎麽也輪不到他的。”

羅至正點頭:“是啊,昔日唐宣宗少時不聰慧,也是等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全部的兄弟死了,才坐上皇位,可這位四皇子,怕是這樣的運氣很難得啊。”

瑤娘點頭:“您說的是,再有祥瑞的事情,爹爹知道嗎?”

羅至正當然知曉,但他又讓瑤娘細細的講清楚明白,聽完後,他才拍了一下桌子:“真是婦人之見,若再弄這樣的祥瑞,還寫鳳凰來儀,豈不是讓皇上立馬封她,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是啊,宮中現下正縮減用度,聽聞是為了河南水災,連我也送了幾根簪子去賣。這若有了祥瑞,風調雨順倒是好,若是現在這般的祥瑞,就怕皇上……”

“好,我知道了。”

作為吏部左侍郎,羅至正當然也是支持正統,千百年來都是如此,早立國本,對國家是大好事。

但是聽女兒講這麽多宮中秘事,羅至正忽然若有所思道:“那你以為三皇子不錯?”

“爹,我可沒這麽說。”瑤娘攤手。

羅至正卻狐疑道:“可你對我說皇長子時,只說他好習武,那說明他日後萬一榮登大寶,恐怕就窮兵黩武也未可知。還有二皇子,就是個搖頭草,老好人,誰也不敢得罪。只有這位三皇子,你說他又是儀表不凡,又是文武雙全,還最得皇帝歡心。這麽說起來,這不就是這位三皇子,不僅是把他爹娘哄的很好,連你們這樣的無知少女也哄的很好,可見他是個楊廣那般的人。”

楊廣當年為了争奪皇位,在隋文帝和獨孤皇後面前那可裝的太好了。

瑤娘有些不高興:“爹你為何這般說他,他和我都沒說過幾句話。他可不是楊廣那樣的,您怎麽總是把人想的這麽壞。”

羅至正本來就是套她的話,随便說說,哪裏知曉女兒為了個外人還說自己的不是,他立馬道:“你是否有意于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