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承澤剛被乳母喂了奶, 響亮的打了個飽嗝,小嘴上還沾着乳汁,瑤娘替他擦幹淨, 又對乳母們道:“他還小,就不必抱出去見風。”

承澤的乳母諸氏深以為然:“奴婢常常聽說小孩子小的時候,邪祟極多,尤其是大戶人家的公子少爺們, 要養大不容易,須得讓人照看好,才不至于讓人摸了去。”

“你這話很是對,莫說是二王子這樣年紀小的,就是我們承運今年三歲, 在外也頗懂事,我也是不放心的。”瑤娘摸了摸承運的頭。

諸乳母奉承:“王妃是有大福氣的人, 兩位王子也有神佛庇佑,哪裏又和尋常人相似呢。”

瑤娘笑着搖頭。

年前,欽天監擇吉,讓周王側妃過了門,親王側妃等同于郡王妃,不可比其她姬妾,雖然有禮部和宗人府籌備, 但徐青容這個王妃也還得幫忙,這就是做王妃的無奈, 她不僅僅是周王之妻, 也是周王的內務管家。

甚至徐青容認為她和周王的僚屬沒什麽區別, 周王對她只有夫妻之敬,卻沒有半點夫妻之愛。

上個月她生辰, 因為王府屬官送給她的禮和辦的壽宴和周王齊平,周王就很不高興了,示意長史她是王妃,必須低王爺一等,而不能同等待之。

她這個王妃,做的比宸王妃和安王妃差遠了。

同樣是妯娌,她真是如蓮子心似的外面甜裏面苦。

瑤娘是在小年之後的第一天見到周王側妃甘氏的,甘氏是原任雲貴總督之女,父親已經致仕,其大兄在浙江杭州府任同知,二兄是翰林院庶吉士,可謂滿門清貴,家世不俗。

且甘氏清麗如菊,不是傳統的宜男之相,但是卻別有一番韻味。

洪貴妃顯然對甘氏頗為禮遇,瑤娘也親自送了賀禮:“甘側妃不要嫌棄。”

甘氏對宮裏的人還算是打聽過,比如皇貴妃洪氏,聽聞在宮中極其受寵,不知是怎樣的美人,乍一見面,洪貴妃寶相莊嚴,反而是她身畔坐着着親王妃服飾的年輕女子卻是一張傾國傾城的臉,這位想必就是宸王妃了。

外界對她諱莫如深,說宸王這樣的天之驕子都為她折腰,原本宸王妃位應該是憲國公女兒的,卻平白到了她的身上。

如今一見,果真光彩照人,又在皇貴妃處這裏十分得臉。

皇貴妃固然對甘氏妥帖,但畢竟是個側妃,這個分寸她還是清楚的,周王請完安則回去了,洪貴妃留了甘氏一盞茶的功夫,就讓人送她回去。

瑤娘照舊留下來說話,洪貴妃道:“真陽那丫頭随驸馬去了江南,皇上說讓她們去金陵,這樣一來,她倒是快活的很。”

“這也是好事兒,公主是個不受拘束的性子,天生活潑,驸馬和公主一處,婦唱夫随,豈不是美事?我娘常說兒女離的遠些不是問題,只要日子過的好,她就放心了。再者,母妃若是想公主了,公主是極有孝心的人,她若來看您,保管是講好些新鮮事兒新鮮景兒給您聽。”

洪貴妃聞言一笑,指着承運道:“我有他這個猴兒這裏就夠熱鬧了。”

今兒周王納側,也是大事,瑤娘再坐了一會兒,就準備出去,這次是杏兒送她出門。這麽多天,她都讓人仔細觀察杏兒,看起來完全沒什麽和周王妃過從甚密之處,這就奇怪了,難道是自己判斷失誤不成?

“杏兒姐姐留步,我們自回去就是了。”瑤娘停住腳步,對杏兒道。

杏兒能混到洪貴妃身邊的大宮女,也并非不聰明,她見瑤娘看她的眼神有一絲探究之色,因此不敢露出太多心思,只是笑:“宸王妃既然這麽說,那奴婢就送您到這裏了。”

坤寧宮中的活計并不多,洪貴妃已經去做午課了,這些年皇上寵年輕的妃嫔,洪貴妃除了照顧後宮和時常見見小孫子們外之外,都寄心于佛法之中。

因此,杏兒回去自己的居所,她現在也是大姑姑了,身邊也有兩個小宮女服侍,這倆小宮女喜氣洋洋的,杏兒平素待下人不錯,遂語氣和緩道:“你們兩個丫頭子怎麽這般高興?”

“是三皇子妃今日給了我們幾個賞賜呢,早上她在廚下給皇貴妃做早點,正好我們幾個在那裏幫忙,她就讓人給我們一人送了幾尺布,方才白英姑姑送了來呢。”

在許多地方,銀錢反而用不出去,有的人也許一輩子都沒見過銀子,一匹布更能交換更多的東西。

杏兒笑道:“一點小恩小惠你們也要,若是我,這麽點布,我就不要。”

“我們哪能和姑姑你比啊,你在皇貴妃那裏多得臉啊。可我們能得這些就不錯了,白英姑姑說這是上好的妝花緞,是宸王妃娘家送來的呢!到時候若能托人送回去給我妹妹成親的時候穿,她不知道多高興呢。”

……

躺在床上,杏兒正為宸王謀劃着,很明顯現在皇上對周王更看重了,賜了這樣一位重臣的閨女,這可跟洪家的姑娘們不同。

洪家那些跟螞蟥一樣是想搭上來吸宸王血的,什麽幫助都沒有,還不如羅氏。

可羅氏一點兒也不賢惠,宸王在西戎多孤寂啊,若怕影響地位,送兩個婢女暖床都行,她就真的這麽讓宸王曠着。

這都怪那羅氏醋勁太大了。

她心中的煩悶無處訴說,之前還可以找洪淑怡,她大概知曉洪淑怡對瑤娘也是心中不滿,聽聞羅瑤娘傷害過洪淑怡最好的朋友湯慧君。

但現下她和洪淑怡若說了什麽,被發現就不好了。

因為甘氏進了周王府,她年輕貌美知書達理,又看起來柔弱恭順,周王連續在她房裏過了半個月,可見十分滿意。

徐青容自覺遇到勁敵,哪裏還分心對付瑤娘,她還怕自己位置不穩當。

當然,瑤娘也覺得徐青容總是小題大做:“這名位已定,二嫂是王妃,甘氏是側妃,二嫂又不像以前那林氏是憑空冒出來的,位置穩當的很。”

哪有王妃主動對付側妃的,這不是自降身份嗎?

就以洪側妃以前那麽受寵,林正妃也不會和她鬥,都起來反而讓人看笑話。

不過,徐青容分心,自己暫時少個敵人也是好事。

周王這邊妻妾鬧的正歡,四皇子夫妻也吵架起來,四皇子從湖廣回來之後,才發現嚴妃過世的噩耗,他母妃好歹是妃位,卻一切從簡,他作為人子,不能怪皇帝,但也要究其原因。

嚴妃的事情洪貴妃并沒有掩蓋多,四皇子在宮裏這麽多年,也不是找不到人問,尤其是安嬷嬷等人雖然被處死,但是細柳因為舉報有功,也沒有作惡,被打了六十個板子放回去了。

他從未想到一向明哲保身的母妃居然幹出這種事情來,甚至是巫蠱之術,也正是由于如此,建章帝為了保護他,才讓他去湖廣辦差。

桌上擺着很多空酒瓶,四皇子以前只是暢飲,但從不這樣酗酒。

“四哥,你少喝幾杯吧。”見丈夫酗酒,沐宛童心裏也很難受。

四皇子是不算很精明,但也不蠢,他看着沐宛童道:“平日這宮裏哪個角落發生什麽事情你都知道?偏偏母妃做出這等糊塗事情,你會不知曉?說起來,她做的固然不對,可也是為了你的孩子啊。”

到這個時候,四皇子已經不知道怎麽怪了。

沐宛童卻把臉別過一邊:“四哥你是哪裏話,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這個姐兒身體弱,因為哥兒沒了,母妃怪我,我又要照顧她,去那邊就去的少,我也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四皇子苦笑:“罷了,罷了,我也怪不到你,要怪就怪我自己。都是因為我自己太弱,所以母妃很在意龍鳳胎的吉祥,想讓父皇看在這個孩子的面子上對我另眼相待。若我和三哥一樣,母妃至少也要封個貴妃吧。”

那個麗妃就因為受寵,現在已經準備要封貴妃了,建章帝對自己喜歡的人素來很大方。

不,人都對自己偏愛的人很大方。

若四皇子發脾氣倒也罷了,可他這樣自責,沐宛童也難受:“四哥,其實皇上還是對你很好的,若不對你好,怎麽會特地把你撇出去,就是為了保全你啊。”

“好啊,你終于說實話了,你是早就知曉吧?”四皇子憤然站了起來,不敢置信沐宛童居然早就知曉這一切,現在被他詐出來了。

沐宛童又何曾受過這種氣,見四皇子大聲說話,她也急道:“此事是她自己做的關我什麽事情?她那麽讨厭我,也讨厭我女兒,我為什麽要幫她?再說了,她和我的關系本來就不好,她沒有告訴我,難道我巴巴的上去戳穿嗎?我能阻止你母妃嗎?”

現在沐宛童認為四皇子實在是太愚孝了。

嚴妃這種人喪心病狂,說是對付一個未出世的小孩子是為了自己的兒子,可真正說起來還不是她自己對付不了洪貴妃,對付不了宸王,所以才挑小孩子對付。

可四皇子卻不解的看着她:“是,我知道母妃的确對你不算好,可她是我的母妃呀,你怎麽能眼睜睜的看着她去送死?你太可怕了。”

“我都是為了你好,既然此事把你撇開了,反而是好事,我只知道這個就好了。”沐宛童從不在意別人,只在意高玄度。

四皇子卻悲怆的笑了,指着沐宛童道:“你太傻了,你真的太傻了,除了夫妻一體之外,母子也是一體,我母妃雖然表面體面,實際上是犯了大錯,皇上怎麽會重用我,只怕從此一輩子都要打壓我了。”

“什麽?”沐宛童也不笨,很快想到關鍵。

是啊,她是被婆媳矛盾蒙了頭,只想看嚴妃出醜,想嚴妃記得一個教訓,她作為兒媳婦礙着四皇子的面,沒辦法教訓她,可別人能啊。

可這宮裏向來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

四皇子看着沐宛童道:“所以,你光對我好是沒用的。你看我三哥,何等高傲,為何對三嫂那麽好?就是希望後院能夠太平。皇貴妃之前明明都不是三皇嫂的錯,卻把三皇嫂當着衆人的面狠狠責備,可她就是忍了下來,這是為何?難道是她身份比你低微嗎?不,不是,因為她知曉內亂不好。同時,我母妃即便送女人來,也只是送些地位低微的,因為她也知道分寸,可你現在縱容她犯了大錯,命都丢了,我還能做什麽?只能請求父皇打發我去藩地養老了。”

沐宛童跌坐在地:“這麽嚴重麽?”

四皇子苦笑:“宮中一個小舉動,就會釀成十分嚴重的後果。”

就在周王府和安王府都平靜下來,由對外轉而對內發展時,瑤娘得以有一年喘息的機會,同時,她也有兩年沒看到丈夫了。

這一年過的是風平浪靜,但随即她又開始揪心,如此酷暑難耐,高玄策在桓城守了兩年之後,終于開始猛攻西戎。

真的打起仗來,所有人的焦點都在桓城。

其實以前也有一些說宸王勞民傷財的,但宸王在桓城治理的極好,甚至在桓城附近發現了鹽田,還另外請朝廷開辟了榷場,每年交銀不少,衆人才不敢提。

但饒是如此,羅至正為了女婿也是頂住了巨大的壓力。

這一年麗妃也順利封了麗貴妃,成為皇貴妃底下第一人,甚至恩寵更勝。後宮就是如此,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洪貴妃有體面,以前靠丈夫,現在靠兒子。

瑤娘心想獨孤伽羅何等人,和楊堅一生一世一雙人一輩子,臨了楊堅還是變卦了。

她也不知道該不該相信高玄策?這個前世早已夭折的人,現在卻和她密不可分了。

可至少她現在是很記挂他的。

這場仗整整打了三個月,瑤娘就日日牽挂,茶飯不思,平日除了照顧兒子們,打理家務,就是抄經書平衡心境。

“八百裏加急,八百裏加急,捷報,大臨軍勝了,西戎投降,戎狄從此改為大臨的戎縣。”

建章帝正和內閣大臣們議事,聽到這個消息喜出望外,頓時站了起來,“我兒堪比衛、霍,堪比衛霍呀!”

羅至正也松了一口氣,這些年不少攻讦宸王在邊境勞民傷財,甚至還有人說他裏通外國,這些都讓他揪着心,還好這孩子最後勝了。

之後,一切事情朝廷另派官員安排,建章帝親自召宸王回京。

他本人甚至要親自出城迎接,瑤娘也和洪貴妃一起乘冠車一同前往,她已經自動忽略了別人投射在她身上羨慕的眼光,只想最早一步見到高玄策。

今日的陣仗十分恢弘,瑤娘翹首以盼,終于看到大軍過來,她興奮的掀開車簾看打頭那個騎在馬上的人,卻仿佛如遭雷擊。

那個人,那個人分明就是陸宵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