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夢到了故人

離開公主府,已經是暮色四合,溫酒一直有些心虛的不太敢看謝玹。

畢竟按照前世的軌跡,趙靜怡對他感興趣的時間可不止十天半個月,日後……日後還有更熱鬧呢。

永樂坊的樂師們走在前面,謝玹落後了幾步,和正在雲游天外的溫酒并排走着,一邊走一邊摘掉頭上的發冠塞到溫酒手裏。

她忽的回過神來,被身上正在脫樂師袍的少年吓了一跳,“三哥?你怎麽忽然……”脫衣服。

話還沒說完,有兩名青衣從人群裏縱身飛馳而來,“三公子,一切安排妥當了。”

暮色裏,溫酒看不清對方的面容,不由得擡眸看向了謝玹。

不知道他和謝珩這段時間都做了些什麽,可謝府的那些人基本都已經魂歸天外,那現在這些明顯不是普通侍從的人,又是從哪裏來的?

“你回郡公府待着。”

謝玹直接将衣衫塞到了她手裏,“等長兄出來了,自然會跟你解釋這一切。”

溫酒剛要說話。

“送她回去。”

謝玹吩咐一旁的青衣衛,直接轉身離去。

“三哥!”

溫酒還有話要和他說,可這人卻頭也不回。

也不知道是不是察覺了她和大公主說的話其實是想賣了他。

青衣衛在旁提醒道:“溫姑娘,馬上要入夜了,早些回吧。”

“嗯。”

溫酒應了一聲,忽的擡眸看他,“你似乎有些眼熟啊,從前在謝府見過?”

那名被留下的青衣衛神色微妙,“應該是見過吧。”

“可是原先在謝府那些人都死了。”

溫酒眸色尚算平靜,只是目光落在青衣衛身上,充滿了探究。

青衣衛朝她抱拳一行禮,“屬下只是奉命行事,溫姑娘若有什麽要問的,等公子出來……”

“行,我知道了。”

溫酒沒有多問,反正謝珩身上的秘密從來都沒少過,只是她沒有想到,謝玹居然這麽早就摻和在裏面。

目前看來,他們兩兄弟的感情應當不錯。

短短幾句話之間,青衣衛已經出了一身的冷汗。

這姑娘家家的心思細膩又敏感,公子還再三交代不能讓她擔心,也不能讓她卷入太深。

可這一看就不是什麽怕事的主兒,難啊。

“會武功吧?”

溫酒思忖片刻後,忽然問了這麽一句。

青衣衛有些艱難的點頭,“會……會一點。”

“會就行。”

溫酒微微挑眸,“跟我走。”

青衣衛連忙跟上去,走了好長一段路才想起來,三公子原本的意思是讓他送溫姑娘回郡公府。

怎麽這溫姑娘像是會下迷藥一樣,轉眼之間,就讓自己跟着她跑了?

……

夜半時分,皇宮。

順天府呈上來謝珩一案新的案情,前任長寧太守賣國求榮,現如今關押在大理寺的少年只不過是為了保家衛國才殺的人,如今人證物證俱在,再拖也拖不過明天。

趙毅在禦書房裏徹夜未眠,幾個心腹大臣站了一宿,“皇上,若是謝珩不死,大金鐵騎壓境,誰能抵抗?”

“即便是謝珩有幾分能耐,可國庫空虛已久,這戰要打起仗來,底下的百姓如何能活?”

“是啊是啊,如今的形勢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為好。”

“皇上……以和為貴啊!”

夜裏寒風陣陣吹得燭火搖曳。

趙毅将衆人的折子反複看了又看,十人裏面有九人要殺謝珩,話說的再冠冕堂皇,事實也只有一個:要是大金用這個由頭開戰,如今的大晏朝根本經不起折騰。

老皇帝怒而拍桌:“我大晏朝竟已衰弱至此!”

衆人紛紛閉口不語,王良靜靜的站在一旁,努力的當隐形人。

正在此刻,門外的內侍來通報,“禀皇上,貴妃娘娘來了。”

“不見!”

趙毅面色不善。

誰也不敢出聲,王良連忙躬身退出去打圓場。

也不止是貴妃,身後兩個妃子都是早早就在這等着的。

“夜風寒涼,這又下着雪,幾位娘娘還是早些回宮去歇息吧。”

王良提醒道:“如今皇上正為朝事煩擾,只怕一時不得空。”

幾個寵妃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挪步,都是母族早早遞了消息進來,要給老皇帝吹枕邊風的。

可趙毅一直和臣子們待在一塊,也沒空搭理她們。

王良見勸不動,拂塵一掃,“諸位娘娘是來關心皇上的,若是因此失了聖心,豈不是……”

他還沒說完,衆人面色已經變了。

不遠處的宮人們打着七八盞宮燈朝這邊走來,衆人都擡頭看去,才知道是多日不曾進宮的大公主趙靜怡來了。

“公主。”王良連忙行禮問安,“皇上正在商議大事,公主恐怕不便打擾。”

趙靜怡徑直向前,推開了禦書房的門,往裏走去,“兒臣參見父皇!”

王良晚了她一步,跟進去的時候,老皇帝已經一臉黑沉。

趙毅沉聲道:“誰讓你進來的?”

“兒臣夜裏夢到了故人。”

趙靜怡不慌不忙,“她問兒臣,是不是又有人要去和親了?兒臣便想來問問父皇,兒臣的夢會不會應驗?”

趙毅面色忽白。

很久以前,曾有人在這禦書房裏問過他,“是不是我去和親,便能讓大晏江山從此太平無事?”

那時的他尚有幾分壯志豪情,同她說,“少則三年多則十年,朕必定把你接回來。”

可直到如今,大晏越發勢弱,連他也早已不複當年。

年老的帝皇陷入沉默中。

幾個大臣神色各異,卻誰也沒有說話。

趙靜怡道:“兒臣的幾個皇妹尚且年幼,若是父皇要送人去和親,兒臣去便是……”

“靜怡!”

趙毅神色肅然的打斷了她,“連你也覺得大晏……”

趙靜怡搶在他說出那句話前拜倒在地,“兒臣只願父皇萬歲千秋!”

老皇帝緩慢的坐回龍椅上,久久不已。

底下一衆大臣連忙跟着道:“大晏永存,陛下萬歲千秋!”

老皇帝自嘲的笑了笑,只字未言。

禦書房陷入無比的靜谧中。

過了許久,王良低聲提醒道:“寅時已到,皇上該去上朝了。”

聲音剛落,遠處忽然爆發了一聲巨響,衆人皆是面色駭然的朝窗外看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