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重生的皇後04

第四十六章

大喜的日子,旁人的嫉妒暗恨,自然都是不相幹的,這一晚,無關其他,薔薇與詠玚是這場婚禮的絕對主角。成親第二日,還需要到宮中向長輩敬茶,太後既然都由着詠玚娶了自己宮中的點心宮女,總不能到了這個時候還為難薔薇,就算再怎麽不喜歡,面上起碼還是頗給面子的。

至于皇後那邊,按照詠玚的話,她不高興,就不用過去了。畢竟,皇後胞弟調戲薔薇的風波也還沒有完全散去。

薔薇幹脆也就在向太後請安後,随着詠玚一起離宮。

皇帝身邊最近冒出一個柳美人,不盈一握的腰肢,輕盈舞動的絕美身姿,堪稱一代佳人,據說此女姿容之美,放眼整個後宮,無人能夠匹敵。而這個柳美人,薔薇很确定是劇情中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柳美人的出現,卻是一次次地挑戰了皇後的權威。本來皇後對于皇帝去誰宮中不再在意,可這個柳美人仗着皇帝寵愛,挑釁自己的權威,甚至還将手伸到了皇子頭上,一個剛剛冒出頭的嫔妃竟然就敢往皇子跟前遞東西,簡直就是在挑釁皇後的權威!

糾葛在紛亂鬥争中的皇後,前朝慕容家的勢力也在不斷土崩瓦解,皇後大概沒有想到,自己對皇帝和瑞親王的一番算計,最終卻是讓這兩人結成聯盟,反過來對付慕容家。詠玚同薔薇成親的第二日,便同皇帝做出了一番交易,如今這個對他的王妃心懷不軌的皇後,卻是留不得了的。正好皇帝也對權傾朝野的慕容家心存不滿,想着剪除慕容家的羽翼,兩人也算是一拍即合。

當權者想要拿誰開刀,有時候簡單得不過是一句話的問題,慕容家發現了皇帝有殺心後,便秘密聯系了宮中的皇後,将慕容家如今的處境,跟皇後交代了清楚。

皇後早就經歷過一世皇帝的翻臉無情,本以為皇帝之前的示好親近是轉機,現在想想,還是自己太天真了,才會讓皇帝再次對慕容家舉起了屠刀,自己卻無能為力。屠刀都已經架在慕容家的脖子上了,眼看着慕容家的聲望一日不如一日,逼不得已之下,只能夠铤而走險!

皇後邀請皇帝來自己宮中小坐,盛裝打扮的皇後,其美麗并不輸給如今正得盛寵的柳美人,眉目間褪去了驕傲和堅持的固執,露出女兒家的脆弱和柔弱,皇後這番姿态,讓皇帝也不由得心軟,這對天下最尊貴的夫妻,因為皇後褪去了身上的棱角,難得心平氣和得坐到一塊兒好好地聊聊天。

可皇後的示好卻只是一個假象,堂堂皇帝卻被藥昏在了皇後宮中,當天晚上的侍寝安排本是風頭正盛的柳美人,皇後直接将罪名扣在了柳美人頭上,宮中的守衛大半已經被皇後掌控,柳美人被抓了起來,皇後以雷霆手段,試圖通過推翻皇帝的政權,來保護自己,保護慕容家。

只是,慕容家始終是文臣出身,想要掌控住所有消息,直接悄無聲息地制造宮變,卻還是差了許多火候!首先,瑞親王府的存在就是最大的障礙。詠玚在第一時間察覺到不對勁,去探望皇帝,卻被人攔在外面,然後發現慕容家的人積極地試圖推舉二皇子登基後,自然明白了慕容家的打算。又或者,慕容家如此狗急跳牆的舉動,本來就是在詠玚的一步步算計中的。

正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飛吹又生,慕容家盤根錯節的勢力,不連根拔起,只會後患無窮。

瑞親王手握兵權,發現皇帝被囚禁,未經允許,調動了兵馬,包圍了京城。詠玚這邊一動,鎮國将軍那一派的兵馬也動了,竟是同瑞親王府這邊形成了對峙。慕容府不愧是搖筆杆子出身的,将詠玚派兵救援的舉動,直接昭告天下成了篡位叛逆的舉動,而鎮國将軍的兵馬則是護衛王城的忠勇之舉。

詠玚去調動兵馬,薔薇以及顏府的人都是早就被安全地護送到了城外。薔薇雖然早就知道這個世界的運行軌道發生了改變,可也沒想到這一局會玩得這麽大。兵馬出動,這一場攻城之戰,難免少了傷亡。

要想兵不血刃地贏得這場對峙,關鍵是要将皇帝拿捏到自己手中,不過,現在皇帝被皇後的人拿捏住,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也就由着皇後這邊随便怎麽說了。

薔薇也是經歷過末世的人,對于殺戮和血腥并不陌生,如今這場戰争,薔薇自己心底清楚,之所以會發展到現在這一步,她占了大半原因。她的任務,最終卻大半落實到了詠玚身上,她本身幫不上忙,自然不能夠太過拖後腿。

Advertisement

不過,攻城掠戰這樣的活計,薔薇想到自己的異能,卻是有極大用處的。

薔薇并無意在詠玚面前隐瞞自己的異能,她甚至是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向詠玚證明自己的價值,告訴詠玚,自己是很厲害的。可偏偏等待着發揮自己價值,然後發光發熱的薔薇,卻被詠玚用自己的方式好好教訓了一頓。

“這一仗,打不成!你以為皇兄真得這麽容易中美人計?”詠玚自己無心皇位,卻對坐在帝位上的皇兄還是有些了解的,知道皇帝為人頗為冷情,也許有一度對于皇後确實是有過情愛憐惜,可當這些憐惜同江山社稷放到一塊兒,也就變得無足輕重了。這一次的事情,更多的是皇帝想要将慕容家的勢力連根拔起。

簡單地說了一下他的猜測後,詠玚更多的卻是氣薔薇的不當心:“以後你的能力決不許在人前展露,知道了嗎?”

詠玚看着薔薇清澈無垢的雙眸,知道薔薇對于這個時代“人言可畏”四字并沒有切實的體悟,就讓人搜羅了一大堆東西資料讓薔薇看了看。懷璧其罪,雖說有他護着,必不讓人傷了薔薇分毫。可還是得讓薔薇意識到財不外露的道理。

薔薇又不是真得蠢笨之人,否則她來到這個時空這麽久了,也沒見她露陷,她之所以會跟詠玚說要幫忙,也只不過是不希望自己被寵得一無是處。

兩軍對峙,這一仗的确如詠玚所料,沒能夠打起來,原本應該被皇後控制的皇帝,卻突然在宮中暗衛的護送下,連夜來到了瑞親王所在的陣營。彼時,詠玚舞劍,薔薇彈琴,如果不是周圍肅殺的士兵,哪裏有半分兩軍對壘的緊張,分明就是兒女情長的甜蜜畫面。

皇帝見狀,卻并沒有不爽,反倒是對詠玚這個皇帝更加放心了幾分。自己的這個皇帝一直是一把鋒利的刀,從前找不到刀鞘,鋒芒畢露,讓人忌憚。而現在有了顏薔薇這個刀鞘,倒是更加讓人安心了些。

皇帝既然現身了,薔薇讓侍女碧縷抱着琴,也就先退了下去,剩下的謀算和政治,薔薇雖然也不怵,卻本能地不願同皇帝多呆。

本來對外宣稱病重的皇帝卻突然出現,聖旨一下,以皇後為首的慕容家,以及鎮國将軍便是板上釘釘的謀逆之臣!這一仗,血洗了皇權象征的京城,血流成河,只為了那把王座。皇後一派本就不占理,又失了先機,結局從一開始便已經注定。

大軍攻進皇宮,皇帝看着便是這樣的時刻,依舊妝容得體,不失雍容大氣的皇後,最終卻是一句話都沒有問,年少夫妻,皇帝便是到了現在也不明白,他給了皇後體面和尊容,皇後為什麽會對他舉起屠刀。不過,這些疑問,到現在也沒有什麽意義了。

皇帝只是讓人将二皇子從皇後身邊帶走,就毫不留戀地轉身離去。剛剛還冷靜自持的皇後,聽到二皇子要被帶走,面上完美的面具卻是瞬間崩塌掉了,以為已經幹涸的眼淚掉落,皇後牢牢地抱着自己的兒子,不願意松手。可犯了謀逆大罪的皇後,又哪裏會被人尊敬,本來應該是最尊貴的母子,此刻哭得失了尊嚴,也沒有人理會。

當天,皇帝下了旨意,慕容家的核心人員被斬首示衆,慕容家多年建立起來的清流名聲,因為大膽謀逆,一夜傾覆,罪證确鑿之下,偌大的慕容家一夕之間土崩瓦解。皇後甚至還被人看管起來,不允許自盡,反倒是被壓着親自去看了慕容家一大家子的行刑。被硬逼着觀看了全部的行刑,觀刑結束,皇後口吐鮮血,神志已經淩亂。

與此同時,尊貴的二皇子也被廢黜皇子身份,貶為平民,流落街頭。失去了母家的維護,沒有了皇權的維護,一個六歲大的孩子,流落街頭,被人嬉笑怒罵,這一切都讓皇後神志越發淩亂,她的重生,卻是讓自己一心維護的人落得更加悲慘的下場,這一切都值得嗎?

皇後瘋了,在瘋了一個月後,失足掉落河中身亡!

皇後死後,其子在被抹除了所有記憶後,被一個普通的農戶收養,成了地地道道的莊稼漢,一輩子倒也是安安生生老老實實地這麽過去了。

在慕容家的叛亂平息後,詠玚就帶着薔薇一起離開了京城,前往了西北駐地,擺明了不會同皇帝争鋒。

不過,薔薇到了西北後,卻是好幾年都未曾有子嗣,這讓宮中的太後很着急,甚至還指派了身邊漂亮的宮女要給詠玚當通房。彼時,薔薇也才不過二十歲,因為覺得自己還年輕,并不着急要孩子的薔薇,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找了名醫診治身體情況,卻得知自己多年前被下了藥,身中寒毒,不利子嗣。也就說她有宮寒之症,想要懷孕,幾率很低很低。

薔薇第一反應這是死去的皇後做的,不過,敏銳地注意到了詠玚情緒不太對的薔薇,卻想到了如果她不能夠有孕,最大的受益者是誰。如今瑞親王府手握重兵,雖說之前詠玚和皇帝聯合掰倒了慕容家,可這世界上本來就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合作。詠玚對她的維護和在意,沒有任何遮掩,這幾年下來,也不是沒有人給詠玚身邊塞女人,可詠玚身邊至始至終只有她一個王妃。她這個唯一的王妃,若是無法生育,瑞親王府就不會有繼承者,如此一來,他們這一脈也就不會有人承繼……

薔薇本來已經放棄了要對付皇帝的想法的,她的任務中,皇後已經倒臺,其實真正讓顏薔薇受罪的罪魁禍首還是皇帝。不過,之前因為她的任務,讓詠玚帶兵殺敵,薔薇對于完成任務的執念也就淡了許多。說到底,顏薔薇的期許裏面,并沒有掰倒皇後和皇帝的意思,只是要離開皇宮就可以了。

而她也不願意詠玚為了自己,對自己的兄弟舉起屠刀,雖然詠玚一直都是冷冷淡淡的樣子,可薔薇是知道的,這人心底卻是柔軟的。

可如今既然知道了皇帝的手段,薔薇對于皇帝又有了許多不滿。不過,這一回,她要不借助詠玚的力量,讓皇帝嘗一嘗得罪女人的厲害。

薔薇作為土系異能者,對于培育花草,別有一番心得。西北幹旱頗為嚴重,南方嬌嫩的花草移植過來,不易存活。不過,這些花草到了薔薇手中,卻是生機勃勃的。薔薇這些年在這個古代社會,沒有什麽娛樂活動,倒是對中醫之道多了很多興趣,不過,她是堂堂瑞親王妃,自然不可能去醫館坐診,也就是了解一些醫理。醫毒不分家,因為對花草感興趣,薔薇也知道一些花草的相生相克。

這一年瑞親王府送往京城的賀禮中,就有一株花型似游龍在天的蘭草,這株蘭草極得皇帝的喜愛,擺放在了禦書房中。另外,深受皇帝寵愛的幾位嫔妃寝殿中也多了幾盆珍惜的盆栽花草。

薔薇做的這一切,并沒有瞞着詠玚,本以為詠玚會來問她,可從始至終,詠玚什麽都沒有說。薔薇知道,對于她做的事情,這個男人每次都是這樣毫無原則地支持,真是傻得讓她心疼。

“我聽說大皇子如今已經十四歲了,當今聖上當年也是十八歲登基的。四年的時間,足夠大皇子成長為出色的皇位繼承着了。”薔薇并沒有直接要了皇帝性命的意思,對于皇帝這樣極度重視權力的人而言,要了他的性命反而沒什麽意思,倒不如剝奪了他的權力,更加讓他生不如死。

詠玚對于薔薇要做什麽,從來都是無條件支持的,本來他在京城的暗部已經行動了,可在察覺到薔薇的計劃後,詠玚也就順着薔薇的意思來行動。他對于皇帝這個兄長并沒有多少感情,他自出生,便覺得自己同周圍的人是格格不入的,一直都是游離于世界之外的狀态,如果不是薔薇的出現,他對這個世界一直都是一個看客,不會多問,也不會多管。

皇帝竟然敢對薔薇下手,這就是觸怒了詠玚的逆鱗,自然不會讓皇帝好過。

薔薇的身體經過兩年的調養,才算是恢複過來,在薔薇嫁給詠玚的第六年,盼來了兩人的第一個孩子,消息傳到京城,最近幾年身體逐漸被掏空的皇帝打碎了手中的茶盞,皇帝緊急召見了太醫,冷着眉眼:“你不是跟朕說過,瑞親王妃此生不可能有孕?”

天子之怒,苦了太醫,一條人命在皇帝眼中,不過是一句話的問題。

皇帝自然不允許瑞親王妃生下孩子,面上裝作高興地賞賜了一大堆東西,可這些東西中卻是被隐蔽地做了手腳,薔薇要是真得用這些東西,只怕是別想安生地生下這個孩子。

詠玚秘密地将皇帝賞賜的東西處理了,皇帝一而再再而三的動手,讓詠玚動了怒,本來按照薔薇的安排,皇帝還能夠安生地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個兩年再退位當太上皇。詠玚卻是覺得皇帝大概是這幾年位置坐得太穩,才會生出這麽多雜念,既然如此,就讓皇帝明白,這江山他到底有沒有坐穩了!

兩個月後,皇帝得了瘧疾,滿朝惶恐,皇帝在太後的旨意下,被移出京城救治,由大皇子暫代國事。與此同時,京城那邊也快馬加鞭地傳來了太後的旨意,讓瑞親王速速回京。要說起來,太後對于詠玚這個小兒子也是好得沒話說的,在皇帝病重之下,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詠玚了。這個時候,讓詠玚帶兵馬回京,擺明了是要讓詠玚繼承大統。

詠玚并無意大位,他讓自己的副将帶兵回京,告訴太後,如今薔薇身懷六甲,不适合長途跋涉,等到薔薇生下孩子後,再回京。至于皇帝這邊,他也派了厲害的老神醫,希望能夠盡到綿薄之力。

皇帝這場病,纏綿反複了大半年都沒有好轉,偏生不湊巧,這一年天災連連,大旱之下,百姓食不果腹,民間漸漸有傳言,直指皇帝不得天道愛戴,讓得了瘧疾的皇帝一直在位,上天才會降下懲罰。

民間的傳聞,太後在知道了詠玚無意繼承大統後,也逐漸将主意轉到了大皇子身上。大皇子的生母出身不高,那個時候為了避免這麽小的孩子遭遇不測,太後曾經親自教導過大皇子一階段。如此情況下,讓大皇子登基,也不失為良策。

于是,為了順應民意,大皇子登基,同一天,薔薇也誕下了她和詠玚的長子瑞安。

大皇子登基後,朝中泰半勢力都受到了詠玚的指示,對小皇帝效忠,倒是很快地就将其父皇在朝中的勢力進行了一番清洗,就算原本的皇帝病愈,如今坐在皇座上的人也是他,而不是什麽君父了。

“怎麽讓人給他帶了救治的藥?”皇帝得的瘧疾,其實是一種毒素,要真是瘧疾的話,病症來勢洶洶,哪裏還能夠拖得這麽久。詠玚對于薔薇竟然讓人治好皇兄的病,還是有幾分驚詫的。

“他那樣的人,就這麽死了,倒是便宜了。他一生尊容,風光無限,從前對于現在的小皇上根本就不上心,一直認為小皇上出身卑賤,不配為帝。偏偏就是這個他看不上眼的長子登基為帝,取他而代之,成為了王朝的掌權者。這對于他這個已經沒有了實權的太上皇而言,才是最難受的。而且,他已經成了不詳的象征,這些權力的失落,會讓他更加生不如死。”薔薇掂了掂懷中的瑞安,小家夥雖然剛出生的時候瘦弱了點兒,不過,這階段養下來,倒是胖了不少,整個就是個白胖的小包子。

“你高興就好。”詠玚想到那位太上皇在郊區別莊的氣急敗壞,心底轉着念頭,要加強人手看着,既然薔薇不希望對方死得太快,那就這麽在郊區別莊呆着吧。

新皇登基後,因為瑞安的出生,詠玚和薔薇一直沒有回京。這年瑞安五歲大了,又是詠玚娘親六十歲大壽,一家三口便從西北起身,趕赴京城。當年稚嫩的小皇帝,在皇位上坐久了,也有了天子氣度。這份上位者的氣勢,對上當年輔助自己登基的詠玚後,卻是不自覺地矮了幾分氣勢。

太皇太後的壽誕辦得頗為隆重,老人家年歲大了,也就格外地念舊,看到小兒子,高興之餘,又想到了自己的長子,便開口希望能夠接大兒子回來。

這是一個母親對兒子的關切,可對于剛剛坐穩了位置的新皇而言,可不願意迎接太上皇回宮供着。已經手中有了勢力的新皇,在瑞親王都答應了迎接自己那位父皇回宮賀壽的情況下,自然不能夠明着反對。可暗中卻是動了手腳,于是,在壽誕之前,他的那位父皇舊疾複發,纏綿病榻,實在是不适合參加壽宴。

作為一個帝王,該狠心時狠得下心,不容許有人觸犯到自己的利益。對于瑞親王,新皇多有顧忌,對于自己傀儡一般的父王,可就沒有這麽多顧忌了。

甚至,這一回,為了避免瑞親王想起兄弟之情,新皇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讓本來在別莊已經死了心,沒有了最初的暴怒的太上皇暴病不起,直到太皇太後的壽誕過後,在詠玚和薔薇一行人起行離開京城前,這位曾經的皇帝現在的太上皇暴斃,新皇這才安心坐穩了自己的位置。

因為權勢,死在了親生兒子的手中,也算是可悲可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