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015
? 燕國春夏日,向來游人如織,城門處總是人來人往,就在前不久,皇上還帶了一衆皇親國戚出游踏春,故而這等時候,最是熱鬧。
窦妙與窦琳坐在車中,前頭擁擠,馬車一時停住,窦琳是個耐不住的,掀起車簾就往外瞧,卻正巧與旁邊馬車的車窗對上,裏頭有個姑娘揮手道:“哎呀,總算追到你們了!”
那姑娘生了張瓜子臉,眼睛圓圓,正是前不久便在周家見過的齊菱,她在齊家是最小的姑娘,姐姐們都出嫁了,只餘下她一個,很是得寵。
她與窦琳性格也相似,感情深厚,一年見個十七八次恐怕都不算多。
齊菱見到好友,回頭就與齊夫人說一聲,竟然從車裏下來,與她們坐在一處。
三個姑娘互相問好。
齊菱好奇道:“怎得慧姐姐沒有來?我還以為你們都來了呢!”
窦琳道:“我這姐姐的性子你還不知?最是聽話了,再說,總歸不像咱們。”
“那也是。”齊菱眼睛滴溜溜一轉,“所以咱們還是趁着年少,能出來玩一下就玩一下,是不是?”
窦琳與窦妙都笑起來。
這小姑娘,窦妙也挺喜歡的,不似有些大家閨秀,要麽端着架子看不起人,要麽心機深沉,整日裏算計,她喜歡簡單直率的,眼前這一個就是,交往起來不費腦筋。
窦妙道:“你們齊家今兒就你與齊夫人來了?”
這齊菱可是有三個哥哥的。
齊菱道:“是啊,他們随爹爹出門去了,那些男兒的事我也不知,反正我想來游船,便央了母親一道來。”
她壓低聲音,有些神神秘秘:“你們可聽說了?前幾日雍王世子在白河玩,還吹笛子呢,啧啧,這笛聲跟仙樂似的,引得多少人來聽,聽說長得也俊,跟畫出來似的,已被好些姑娘說成是京都第一美男子了。”
窦妙眼皮子忽然就一跳。
Advertisement
別怪她對宋澤過分警惕,實在是他做事兒沒有章法,只是她沒料到宋澤竟然如此風騷,她一直以為宋澤是很吝啬吹笛的。
當年在靈慧寺,她統共就只聽過他吹了一次笛子,确實美妙,他們因這笛聲結識,可也因笛子結仇。
當然,在她沒摔笛子之前,也好不了多少。
窦琳頗是驚訝:“還有這事兒?”
“是啊。”齊菱也是個心直口快的主兒,問窦妙,“你去過雍王府,可是他們沒瞎說?”
上回為這個,宋雲珠不是當衆給她難看?這齊菱啊,竟然還問,幸好她知道齊菱的性子,回道:“是不假,不過你得自己看了才知是不是。”
齊菱撇撇嘴兒:“今日未必在呢,但也管不了,反正咱們只玩兒,一會兒先去乘風亭吃蓮藕粥。”
窦琳哈哈笑起來:“我也惦記這個呢。”
三個姑娘的笑聲不停的從車裏傳出來。
到得白河邊的亭子,三人戴了帷帽下車。
蓮花已是開成一片,粉色的,白的,黃的,大的如銀盤,小的尚露尖尖角,各有各的風情,水面上的綠葉也不遜色,風吹着輕輕搖擺,像是波浪般起伏着。
她們說的蓮藕粥便在乘風亭旁邊一處攤子,因是美味,圍着不少人。
窦餘祐一早就約了王韶之,只沒想到今兒多個窦琳不說,還多了個齊姑娘,這下王韶之怎麽好有機會?
窦餘祐突然覺得有點兒對不住他。
王韶之笑道:“姑娘多才熱鬧啊,不然光妙妙一個,她也會沒意思。”
只為妹妹着想,窦餘祐覺得自己相中的妹夫真好:“你說的也是,咱們先過去罷。”
三個姑娘正當要吩咐丫環去買蓮藕粥。
窦餘祐說道:“我叫他們買去。”
窦琳想起一事:“先不說吃的,游舫呢,二哥已經租來了?”
他們窦家可沒有游舫,出去玩兒都是租着坐的。
王韶之看一眼窦妙道:“我有游舫,借予你們坐,我與申之坐另外一條。”
齊菱聽聞,拿手戳了戳窦琳的胳膊,好奇道:“這人是誰呀,家裏居然有兩條游舫,以前不曾聽說有這號人。”
這王韶之一家世不顯,二念書不行,三長得也不算出衆,自是在京都沒什麽名氣。
窦琳道:“是我二哥在揚州就結識的朋友。”
齊菱哦了一聲,帷簾後面的眼睛卻盯着王韶之看了看。
王韶之渾然不覺,只跟窦妙說話:“游舫上什麽都有,點心吃食,茶水,棋子,瑤琴,筆墨紙硯,你還缺什麽盡管說,我叫人搬了上去。今日你難得出來,在上面多玩會兒,想吃膳食,廚子也有。”
窦妙道:“夠齊全的了,謝謝,改日我叫我哥請你吃飯。”
雖然他只隐約看見她的容貌,卻能想象得到她的表情,定是嘴兒輕輕揚起,有三四分的歡喜,王韶之頓覺滿足,眼角眉梢都是喜意。
他不是那麽英俊,可笑時,像是有陽光落在肩頭。
窦妙透過帷簾看着他,沒再說話。
齊菱瞧見這一幕,又拿手捅了捅窦琳:“那王公子是不是喜歡二姑娘呀?”
窦琳道:“興許罷,不過堂姐才看不上他。”
她雖然與窦妙不對盤,可性子大大咧咧,也自以為對窦妙有些了解,像她這等有才氣的人豈會選擇王韶之?
這不可能。
所以王韶之再如何獻殷勤,也是徒勞無功。
下人們很快買了蓮藕粥來,窦餘祐叫她們先上游舫再吃,窦琳問齊菱:“你真與我們一起?那齊夫人呢?”
“我娘就在河邊等着,她知道我與你好呀。”齊菱嘻嘻一笑,拉着窦琳就走。
窦妙在最後面,她今兒穿了件竹青色繡折枝玉蘭花的襦衣,底下一條蔥白長裙,河邊風大,吹得衣裙直往後飛,顯得腰肢格外纖細。
王韶之看得眼睛都不眨一下。
窦餘祐拍拍他肩膀:“咱們也坐船去,我得護着她們呢。”
兩條游舫同時離開了岸邊。
齊菱在游舫四處看了看,驚嘆道:“什麽都有,就跟自個兒家一樣,我看在上頭住上幾個月都行。”
窦琳已經在吃蓮藕粥了,聞言笑道:“好似有些人真還住在船上。”
“打漁的便是了。”窦妙道,“有些四世同堂,都在船上。”
“真有意思!”齊菱頭一次聽說,“那不是坐着船兒,想去哪兒便去哪兒?哪裏像咱們呢,出門一趟都不容易。”
窦妙笑起來,也不反駁她,少年不知愁滋味,總覺得外面的世界是很美好的。其實窮苦的人,哪裏有心思想着到處游玩呢?不過是為糊個溫飽,終日操勞,只有像她們這般富人家,才能風花雪月,可想到家中衆人,她又搖搖頭。
人不管做誰,其實都一樣,總有些煩惱,端看好不好解決。
窦琳催道:“快些吃粥,一會兒涼了。”
三人就拿起蓮藕粥吃。
白河的蓮藕是一絕,新鮮撈上來,一切開,濃白的汁水直往上冒,用此做出的粥,細細熬出來,本就不一般,更別說,那做粥的還有祖上秘方,只叫人吃得停不下口。
一時她們也不再說話。
等到碗底空了,窦琳才贊嘆一聲:“果真好吃,以後便算不來,還得叫他們買來吃呢。”
齊菱道:“是啊,是啊。”
丫環們上來把東西收拾了。
三人又坐在游舫邊往外看。
窦餘祐與王韶之坐得游舫就在她們旁邊,窦餘祐一揮手,叫道:“妙妙,有事兒就叫一聲,咱們就在這兒呢。”
因在河上,他怕窦妙聽不清,聲音格外大,引得別處游舫上的人側目,窦妙朝他揮揮手,表示聽到。
游舫開始在河上慢慢□□。
三個小姑娘探出頭,叽叽喳喳,見到有蓮花,伸出手摘幾朵下來,好一會兒才歇息,窦琳與齊菱玩雙陸。
窦妙坐在旁邊看,忽聽河上好幾處有絲竹之聲,悠悠揚揚傳來。
如此景色,也難怪,看得幾眼,胸中便有詩情畫意,也是忍不得的。
窦琳看她一眼:“咱們下棋,你不如在船頭彈個曲子,這樣才有意思啊。”
齊菱也道:“是啊,聽慧姐姐說,你彈琴很厲害,今兒也叫我欣賞欣賞!”她棋也不下了,索性叫人把瑤琴擺好。
窦妙此時也有幾分意動,微一擡頭,見王韶之在對面船頭相望,手指撥動下,琴聲便流淌出來。
竟是一曲《清夜》。
王韶之心中搖曳,此曲他在揚州聽窦妙彈過,曾說是她彈得最好聽的一曲,他也最喜歡,今日再次聽見,難免激動。
窦餘祐笑道:“定是為感謝你備了游舫。”
《清夜》如名,空闊悠長,被她彈來,更有一股清淨無塵之感,冷冷如冬日雪,靜靜如月夜光,一時湖面俱靜,除了她的琴音,再無任何雜聲。
直到一聲笛音橫空而起,衆人才起了躁動。